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钱粮,辅以操练,使之先取饶州府,继攻南康、九江……

    三月初五,陈州王部龙卫军袭取湖口,毙虏二百余,俘获三百余,得大小舟船百余。次日陈州王部已渡江而过。即日整军南下……

    “好!”杨廷麟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从窗口望向远处的皂口要塞,金声桓这个老贼连着打了一个月的炮,我倒看看,等南昌被围了你还能像如今这般嚣张?

    ……

    “混账!”金声桓差点把桌子拍碎了,猛地站起身来,将那张塘报撕得粉碎又用力摔在地上。

    “五个州府,就让他一营兵马如入无人之境!”直到了二月底,他才知道了明军陈州王部进逼南康府,今日的军情便言其已经南下。南下?南边就是南昌!

    而且饶州府最近还莫名其妙地冒出来一支什么破虏营,人数近万,军器精良,数日工夫便横扫饶州大半,赣北根本无军力可抵其锋芒。总的来说一句话——整个赣北局势已完全崩坏。

    “大哥,明军那个陈州王绝不一般。”王得仁一旁道,“柯永盛我是知道的,并非泛泛之辈,一战之下却连个能跑回来报信的都没有。近来又有传言,说高进库的人马实是被这些明军所败。”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皱眉道:“这队明军饶是古怪,如今南昌仅有白元裔的不足三千人马,万一……咱们是否先回防南昌较为稳妥?”

    因为本书现在在进行主线PK(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荐),希望大家能多多给力,推荐、收藏、评论、分享都向我砸来吧!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第95章 错误决定() 
金声桓脸色阴鸷得可怕。他顺手拿起望远镜朝赣江对岸看去,一座颜色灰黑,外形怪异的城寨矗立在那里,如同一只铁石浇铸的怪兽死死扼住西岸渡口。

    上月初,他调集了手中所有的重炮置于赣江东岸猛攻皂口要塞。

    在六门两千斤和四门一千四百斤红夷大炮昼夜不停的集中轰击下,只用了十三天,皂口的城墙便已塌碎。

    正当他兴高采烈地准备挥师夺取皂口之时,却意外地发现在皂口城墙的后面,明军不知何时又建起一座小一号的城寨。

    他起初并未在意,仍是下令重炮猛轰,当时他还笑着对王得仁说,看是我的大炮轰得快还是明军建城快。

    不料这灰黑色的小号要塞竟硬如钢铁,十门大炮一连轰了十天,连个口子都没轰出来!

    如今他已在皂口对岸待了一个多月,大炮也不停地轰了一个多月,却依旧未能击破对面那座该死的要塞!

    而在这一个多月里,那个曾经“敲诈”他十多万两银子的朱琳渼,竟只带了不到四千人马就从抚州一路打到了九江,此时已横渡赣江,朝南昌扑来。

    现在王得仁竟然劝他丢下皂口回防南昌!

    “回什么南昌?”他瞪了王得仁一眼,“我去年在英亲王面前发誓,说定取江西之地献于朝廷。如今江西局面丝毫未见打开,若再退缩南昌,阿济格定会派个满人来接替我!

    “你看看左梦庚,就是因为失了军权,被圈在北京像条狗一般养着。”

    王得仁见他动怒,只得立于一旁不敢再出声。

    左梦庚乃是弘光朝南宁侯左良玉的儿子。左良玉在弘光初年以“清君侧”为名率数十万大军进逼南京,不料病死在半途。

    左梦庚接管了其父的部队后,被黄得功在铜陵击败,自觉取南京无望,遂率二十万大军投降了清英亲王阿济格。金声桓那时作为左梦庚的部将,便也跟着一起投了清廷。

    不过这个左梦庚投降之后,便被清廷要求“进京朝见”,变相地夺了他的军权,虽不断加官进爵,却再也未得满人重用。

    如果就这么回撤南昌,杨廷麟必然跟在他屁股后面,一路将吉安、临江等府夺回去。金声桓感觉就像吃了只死老鼠般难受,赣南未得,赣北又失,若再丢了这几个西边的州府,自己在江西岂不是只剩南昌府一隅之地了?

    他知道,自己能率大军作威作福,就是因为满人主子要用他夺取江西。如果有一天主子发现他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定会毫不客气地将他如狗一般一脚踹开。

    必须先拿下皂口!他眼神冰冷,心中暗暗发狠,即使付出巨大的伤亡也在所不惜!迅速夺取皂口之后,便趁胜一举南下,围死赣州。届时自己便可率主力回援南昌!

    纵使杨廷麟突破了赣州包围,王得仁也可退至皂口据守。只要他能拖住明军个把月,待自己收拾了那个朱琳渼,稳住赣北局势,便可转回头来对付杨廷麟。

    也只有如此,江西局面才有可能重新得到控制。

    金声桓主意已定,死死盯着对岸那座六七十丈见方的要塞,对王得仁道:“传我军令,今晚寅时造饭,卯时进兵。全军强攻皂口!”

    “大哥,这……代价太大了。”

    王得仁觉得嗓子有些发干。他知道,清军目前有主力三万,加上江西各地调来的杂七杂八的部队,共有近四万人。而对面明军仅不足两万,且其中比较能打的只有张安的六千龙虎军。如果硬攻的话,皂口应当能够攻下,但自己这边的伤亡肯定不是个小数字。

    “勿再多言,此战关乎江西战局。”金声桓不耐烦道,“去吧!”

    “属下,遵令!”

    就这样,金声桓做出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天色微亮,赣江之上出现遮天蔽日的大小舟船。

    皂口棱堡上立刻有士卒发现了清军船队,随即便响起了令人心颤的低沉号角声。

    很快,皂口明军仅有的两门红夷重炮开始朝江面上发出怒吼。两门炮被架设在棱堡内层的炮台上,炮手能够清楚看到江面的情况。

    十一斤重的铁球砸入江中,溅起三丈多高的水花。明军第二轮炮击便取得命中——江面上如此密密麻麻的船,想不命中都难——一艘五六丈长的木船连同上面坐的十多个清兵转瞬便沉入江底。

    然而横渡一里多宽的江面只需片刻时间,在那两门大炮击沉了十多艘船之后,大队清兵便已登上了赣江西岸。

    皂口作为优良的渡口,经过无数代人的修整,地势非常平坦。王得仁抹了一把脸上的江水——刚才一发炮弹就擦着他的船坠入江中,溅起的江水把他全身都淋湿了——先命令自己的心腹黄天雷率一万大顺兵在要塞西侧列阵,阻挡杨廷麟的主力部队。

    皂口要塞仅六七十丈见方,里面顶多屯驻三四千人,明军大队人马定会在他攻城时从外围增援。所以必须挡住援军,强夺要塞才有可能。

    然后他又命令贾熊带一万杂兵先于要塞附近架设攻城器具。

    很明显,这些人都只是炮灰。等他们架好攻城器械差不多也就被打残了,后面再由王得仁亲率精锐使用这些攻城器械来破城。

    要说王得仁手下那些久经沙场的大顺兵确实了得,他们连渡江到完成结阵的时间,万元吉的部队还没全部集合起来。

    王得仁见黄天雷已在要塞西侧摆好了防御阵势,也是心中大定。

    他知道,以杨廷麟手下部队的战力,即使拼命死战,想要冲开这一万大顺兵的防线,至少也得一整天时间。

    有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不计代价攻击要塞,足够将其拿下了。

    很快,在棱堡四周,铳炮声、清军的惨叫声已响成一片。

    王得仁令手下郭天才带着一万普通清军在前排督战,凡是贾熊所率的那一万炮灰杂兵有胆敢后退的,立刻砍死当场。

    他自己则亲率剩余的一万大顺兵在后排积蓄体力,只待填壕车、云梯、幔车等全部就位,这些人便可以逸待劳,一鼓作气冲进城去。

    大家真是太给力了!昨天的推荐票比平时足足翻了一倍!多谢大家的支持,今天至少三更!

    继续求支持——因为本书现在在进行主线PK(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荐),希望大家能多多给力,推荐、收藏、评论、分享都向我砸来吧!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第96章 攻城() 
等万元吉的人马集结完毕,远处已传来了阵阵喊杀声。

    随即有斥候飞马来报,“报,东侧发现清军结阵,人数过万。”

    杨廷麟点了点头,登高观望,只见远处清军已经结成了防御阵型,长矛手在前,弓弩、火铳手在后,甚至军阵前面还挖了条壕沟。

    他微微皱眉,却并不下令增援皂口要塞,反而让万元吉和张安率领所部缓缓退后了大半里,就地摆出防御架势,同样阵前壕沟、拒马准备得一应俱全。

    杨廷麟朝渡口方向望去,那里的铳炮声、喊杀声越来越响,看来金声桓是想要孤注一掷强攻皂口了。

    想到有数万清军正在围攻弹丸大小的皂口,他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但旋即便想起了那座立于皂口的棱堡。

    这陈州王端的是个全才,不但领兵打仗毫不含糊,竟还会设计这种精妙的堡垒。杨廷麟心中感叹,当时他说这棱堡能经得住金声桓大炮两个月的轰击,自己心里还有些不落底。如今看来,莫说两个月,就是连轰四五个月,怕金老贼也只是浪费炮弹而已。

    眼下清军前来拼命却是他所没想到的,不过依照那陈逸所说,有赵印选的四千滇军镇守棱堡当甚为牢靠。

    出于对横扫大半个江西的陈州王的信任,他强按下焦急的心情,并不进兵去救要塞,而是先着力保存有生力量。

    对面的黄天雷就有些看不懂了。

    王将军给他的命令是阻拦明军大队,使其无法增援渡口处的城垒。但眼下杨廷麟非但不来进攻,反而后退了一截,还扎住阵脚似乎是想和自己对峙。

    还没等他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听到自己阵中一声闷响,随后便是接连惨叫。

    仅片刻之后,又是一枚巨大的炮弹呼啸着从侧后方飞入他的阵中,有三名步卒立刻从队列里“消失”了。那颗炮弹余势不减,又在地面上跳了三跳,砸断一棵小树之后才停了下来。

    黄天雷脸色一黑,看这炮弹的威力恐怕还是重炮,这附近竟然有明军埋伏的大炮?

    等又吃了几发铁球之后,他终于在远处那座城垒的一个突出的塔楼顶端,看到了不断“问候”自己的明军火炮。

    这个塔楼原本是面对着赣江的,但由于设计得非常巧妙,塔楼突出的外沿正好不被墙壁挡住。将上面的大炮掉个头,恰能轰到他的阵地。

    黄天雷心里有苦说不出,他的任务就是阻挡明军靠近城垒,是以根本无法离开那门大炮的火力范围。而那炮又是架在三四丈高的塔楼上,他只有眼睁睁挨打的份,想还手都够不着对方。

    虽然炮弹从清军队列中飞过并不能打死几个人,但每个士卒随时都有被脑袋后面飞来的铁球“点名”的可能,加上十一斤的铁球砸在地上之后又跳出老远,将沿途的草木岩石尽皆碾碎的威势,造成的心理压力及其可怕。

    起初清兵只是不断回头观望,待有三四十人被炮弹轰成了肉沫之后,黄天雷的手下几乎都改用屁股朝向杨廷麟,眼睛死死盯着塔楼上的大炮。

    ……

    贾熊很清楚自己这一批人就是用来填壕沟的,是以他离那要塞老远,只是不断严令督战队向前。而督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