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于天慌忙转身高呼:“有埋伏,快撤……呜。”

    不远处的猎兵营中有人瞄着他的后脑便是一枪,米尼弹正中其后颈,尸体应声翻落马下。

    等方大猷在侍卫掩护下拼命逃回济南城下,却远远看到城门紧闭,城头上站着的士卒身着墨绿色军服,手持火铳向城下瞄来。

    刚到晚饭点儿,战斗便已全部结束。明军士兵们三三两两聚在营中,捧着饭碗边吃边聊,似乎白天的伏击只是一场例行训练罢了。

    “陛下,当时城中仅剩三百贼兵,片刻便被马将军击毙。城中房舍、府库尽皆完好。”张家玉手持记事的小册子道,“城外一共六千八百虏兵,已全部俘毙,无一逃脱。生擒虏伪将方大猷、周亮工及以下十六人,毙章于天、李泰简等……”

    朱琳渼突然抬手打断他道:“等等,既抓住了方大猷,可曾搜出他的公文、印信等物?”

    “回陛下,马将军所部片刻便控制了城中府衙,想要寻到这些东西应当不难。”他说到这里似乎想到了什么,“陛下是想给山东各州府‘传令’?”

    “哈哈,元子果然良才,我正有此意。”

    “是,末将这便去安排。”

    由于济南城破得太快,消息还未来得及传出去,山东泰安、莱州、登州等府的清军便收到了方大猷的军令,让他们“调全部兵力赶往济南增援”。

    这些调令都是方大猷亲笔,各种印信一应俱全,众虏将皆不疑有他,立刻依令率兵出城。

    济南布政使司衙门。

    朱琳渼看着手中邸报,不禁微微点头,仅仅不到十天工夫,泰安、莱州便已收复,昨日登州守城虏将亦降——这几地的城中都只剩了几百弱兵,龙骑兵营沿途都是兵不血刃,几乎跑马便即收复。

    他将邸报递给一旁张家玉,道:“令大军在济南修整一段时间。现在往北直隶的道路已经一马平川,下一仗攻下直沽,北京便在眼前。”

    倒不是他不想立刻北进,山东、北直隶等地被建虏统治时间长些,对民间渗透较深,想要肃清鞑虏,令地方彻底安稳下来,还需费些功夫。

    加上多尔衮之前将北方各地的粮草搜刮一空,明军得千里迢迢从江南运粮,在对北京发起总攻之前,必须要先囤积一批粮草、辎重才行。

    

第七百五十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张家玉拱手应道:“末将遵旨。”

    他转身退去,却仅过了片刻,便又快步返回,向朱琳渼禀道:“陛下,方才迅捷营李将军送来急报,说河南方向的虏贼出现异动。

    “鳌拜部突然离开商丘,近万人马西去洛阳。此外,卫周胤,孔希贵由汝宁、陈州、许州等地调走守军两万余,皆朝洛阳一带聚拢而去。”

    先前李定国率部攻袭徐州,多尔衮派鳌拜前去阻截。不料明军渡过淮河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山东大部。鳌拜担心被明军主力围住,只得遁入河南商丘以避。

    朱琳渼皱了皱眉,河南位处整个中国的正中,与鲁、晋、陕、楚、南直、北直六地交界,乃是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冲,又是人口、产粮大省。故而先前建虏纵然调空了江北各省兵力,却始终未动河南,足可见其战略位置的重要。

    而眼下豫境的清军却几乎都往黄河南岸聚拢,令河南大部空虚,这肯定不对劲。

    他遂吩咐张家玉道:“召集众将,布政使司衙门议事。”

    “是!”

    不多时,济南城中的明军主要将领汇聚一堂。

    待张家玉简要说了建虏动态,赵士超立刻上前禀道:“陛下,以末将所见,虏贼似是要放弃河南了。”

    一旁甘辉点头赞同,“我大军突然攻取济南,兵锋直指直沽,一旦再攻破北京,则河南即为孤地,那里的虏兵必成瓮中之鳖。

    “是以,虏贼只能先撤出河南守军。”

    朱琳渼沉吟道:“只是,虏贼理当北上开封,经安阳退回北京才是,为何却往洛阳方向集中?”

    半晌,张家玉才沉声道:“陛下,姜镶现与虏贼何洛会部在临汾一带对峙。若河南贼军经蒲州城,由蒲津渡过黄河,北入山西,则姜镶危矣!”

    朱琳渼立刻望向面前的地图。

    蒲津渡东面便是山西的河东地区,正在临汾的西南边。如果三万清军突然出现在这里,那么姜镶便会腹背受敌,以他目前手中的一万人马,又多是新兵,恐怕很快就会溃败。

    “这么说,多尔衮是打算用河南换山西了?”

    赵士超却摇头道:“张将军,若是如此,多尔衮莫是晕了头?

    “西安、汉中两府的道路已被虏贼自己挖断,只要我军此时从济南西进,则轻易便能将这数万贼军堵死在长江以东。”

    “是啊。”黄奇寿接道,“南阳府即破,我军还可顺势南下,一举收复河南,虏贼却是所图为何……”

    “元子说得没错!”朱琳渼在地图上量了量距离,忽然开口道,“多尔衮是想要拖延时间!

    “他定是未料到我军能这么快收复山东,而北京的虏贼尚未做好防守准备,是以他只能弃卒保车,用何洛会、鳌拜所部引我往山西去。

    “济南距临汾千里之遥远,只是来回行军就得两个来月,加上作战,还要再多半个月。等我军回师北京,至少已在六月往后了。若是再要收复河南,怕是能拖到八九月份。”

    邓山闻言粗着嗓子道:“那我们便不去理他甚的,大军只管继续北上,等攻破了北京城,再回头慢慢料理山西的鞑子便是。”

    “不可如此。”张家玉忙道,“多尔衮此计还有后手。若我们不理山西战事,姜镶定是撑不了多久,则晋地须臾便会复为建虏所据。而后他们必聚兵于大同一带,在我军攻打北京之际,从西面袭扰,令我军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甘辉接道:“纵然我们能分兵挡住大同方向的虏贼,他们还可以趁虚偷袭山东,断我身后粮道。”

    邓山一愣,旋即撇嘴道:“那便事不宜迟,我们速速整军西进,先收拾了那几万贼军再说。”

    甘辉颇为遗憾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只是,给了虏贼这近半年喘息之机,待其收了夏粮,我们收复北京的难度又要增加数倍。”

    “甚至多尔衮还会引漠北兵南下,或是再搞出扬州那样的千里赤地以阻我军。”

    朱琳渼言罢,诸将皆是露出心忧之色。眼看北京就在面前,却不得不跟着建虏兜圈子,这么一来,恐怕收复北都得要等到来年了。

    “是以,我们绝不能让多尔衮牵着鼻子走!”朱琳渼环视众人,“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等粮草运抵,我军仍旧即刻北上,攻取直沽!”

    张家玉心道,难道陛下是想赶在姜镶兵败之前拿下北京?他连忙拱手道:“陛下,我军要完成修整,再调齐粮草,至少得十多天工夫。要速复北京,时日必然不及……”

    朱琳渼摆手笑道:“大家怕是忘了我大明野战军还有个三营吧。”

    白杆军?张家玉略为思忖,又道:“陛下,秦佐明部尚在宝庆追剿王进才乱军。陕南仅有六千多白杆军,而等鳌拜、卫周胤等虏贼入晋,山西清军足有四万五千上下,只恐白杆军难以应付。”

    朱琳渼却极有信心道:“眼下白杆军的战力,绝不比龙卫军初立之时差。此番河南北上的两万降虏汉军战力平平,敌所仪仗的仅为何洛会、鳌拜所部一万四五千建州兵。

    “六千白杆军,加调王应熊所部川军八千,姜镶部义军一万人,如果只是拖住虏贼,应当不成问题。”

    诸将相互对视,显然心里还有些不踏实。朱琳渼知道,他们这都是习惯性思维使然,先前白杆军与豪格在川北鏖战,胜迹并不多见,这才让大家觉得心里没底。

    但现在的白杆军,那可是全部用燧发铳武装起来的,甚至还有千余支新式的线膛铳。另外他们手里还有数十门大炮,其中已经有三成进行了骑炮兵改进。至于棉甲、板甲、望远镜、四轮马车之类的更是应有尽有。

    加上白杆军的各级军官大多已在军官学堂轮替深造了一番,虽然时间不长,但近现代军事理念大多都入了门。

    可以说,现在的白杆军即便对上隆武初年的龙卫军来,至少也有四成胜率。

    另外,一旦打起来,白杆军还有临汾等几座城池可以依托,身后又有王应熊支援。朱琳渼相信,他们至少能将四万多清军拖在山西两三个月,这就足够了!

第七百五十一章 小娇妻() 
朱琳渼转问张家玉道:“白杆军主力现驻于何处?”

    “回陛下,眼下王都堂正在汉中府抢修道路,安堵灾民,白杆军则随王大人稳定地方局面。”

    东出陕西最近的路便是走潼关,从蒲津渡或风陵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南阳府。然而此时西安府遭到建虏破坏,从这儿走必会遇到后勤难题。

    朱琳渼看了眼地图,忽而想起姜镶在大同反正之后,便立刻收复了山海关——眼下关外为腾继思所控制,守关建虏被里外包夹之下,早已弃城逃窜。

    既然山海关已通,那何不让苏尼特部给关内运送粮草补给?先前都是大明给他们支持,现在正是让“察哈尔王”出点儿血的时候了。

    他随即令道:“传旨,着秦翼明率所部六千人马,并川军精锐八千,由延安府绕行入晋。务必赶在河南一带的建虏之前抵达临汾。

    “山西境内所有人马皆由秦翼明节制。届时无需与虏贼决胜,只要能拖住他们无法东去北直隶即可。”

    张家玉一旁揖道:“是。臣随后便行文陕南宣旨。”

    朱琳渼接道:“另外使人联络腾继思,让他给我军供应两个月粮草,不得有误。”

    现在王应熊已经在陕南安置灾民、疏通道路了,再有两个月时间应当就能修通。朱琳渼估算,有两个月时间足够拿下北京了,就算到时候战事拖延,秦翼明还可以率军退入潼关坚守,不虞有他。

    “是。”

    待山西的战略部署完毕,诸将先后退出布政使司正厅,便有御营侍卫带了一名驿卒打扮的人向石霖禀道:“大人,水师送来急报。”

    石霖忙进屋将邸报呈上。朱琳渼拆开来只看了一眼,当即喜道:“戴修远在日本运作得不错,水师配合得也恰到好处。往后,大明卧榻之侧又少了只饿狼!”

    原来正是郑成功陈述水师在日本的一系列战事的奏报。

    日本人灭中国之心就从来没有消停过,莫说后来的甲午、九一八对华夏的荼毒之重,便是明代的倭寇、侵朝,都对大明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日本不断惹事消耗大明国力,努尔哈赤还真不一定就能入关。

    朱琳渼又向下看,却见郑成功提到戴修远已离开日本返明。

    戴修远回来了?他暗忖,莫非日本那边已不需要他谋划了。于是他对石霖道:“传旨,令水师主要将领及戴修远直接来山东吧,我还有事要吩咐他们。”

    “是。”

    朱琳渼想了想,又道:“准备车驾,我要去趟莱州。”

    “是!”

    左右距离进兵直沽还有十多天,这期间大军修整、调运粮草之类的朱琳渼也插不上手,正可去趟莱州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