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师大队抵达崇明,立刻便有早已等候在此的太监宣旨,令郑成功率施琅、阮进、章国炫等水师将领赴沐阳觐见。

    沐阳城外,郑成功等人远远看到了黄罗盖,忙下马快步上前,撩衣便要跪拜。这里不是军营也不是战场,故要行全礼。

    朱琳渼笑着将他们虚扶起来,“不用多礼。水师此番可是立下了大功。”

    “承圣上隆威,天下影附,末将等人愧不敢当。”

    “大木无需谦虚,东番对大明可是极为重要之地。”朱琳渼带着诸将边走边道,“本来是想要先去南京给你们授勋的,不过眼下水师还有大事要做,暂时歇息不得。”

    郑成功等人忙拱手道:“为朝廷效力,不敢有辞。”

    朱琳渼点头,先问道:“此番有多少战船返回崇明?”

    “回陛下,除绍兴号、广州号等三条船再永北里修缮,末将还留了漳州号等七条船镇守东番,其余二十船皆已返回。”

    “绍兴号还在维修,倒是有些遗憾了。此番有两件事,”朱琳渼望向郑成功道,“一则,运一千忠贞营士卒赴琉球驻扎。

    “二则,以邵武号为首,并建宁号,吉安号,泉州号等十舰北进日本。我还会掉水师步军与你同行,届时配合戴修远搅动日本。”

    他停下脚步,郑重道:“如有必要,你还须指挥大军攻袭江户。”

    “攻日?!”郑成功吃了一惊,谏道,“陛下,日本眼下国体稳固,虽是撮尔小国,然极为好勇斗狠,善搏命。大明劳师远征,恐有害无益。”

    他顿了顿,又道:“虽倭人在万历年间对我多有不敬,但即便要伐之,也须多做准备……最好等剿灭建虏之后,再行用兵。”

    朱琳渼微笑道:“大木所言有理。不过你却不太了解日本内部的情况。此番我们不是要去与日本决死,而是点绕一根引线即刻。戴修远在那边已经运作多时,要令倭人分崩离析,不必大张旗鼓,有十条战船,一千步军足矣。”

    郑成功虽是疑惑,但朱琳渼行事历来高人一招,他自是绝对信服的,当下拱手道:“末将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望。”

    “好。”朱琳渼点头,“到了日本,具体如何行事,戴修远自会告知于你。我先给你说说大致方略。”

    待走到沐阳知府衙门,郑成功已基本听懂了天子的意图,不由赞道:“末将明白了。陛下深谋远虑,若成此举,则必绝倭人遗患。”

    朱琳渼又想起一事,问道:“对了,从东番红夷那里缴获的东西都运回来了吗?”

    “回陛下,皆已运回,大多卸在了宁波港。”

第七百四十三章 海上帝国() 
朱琳渼遂吩咐道:“将甘蔗和大米运往扬州府,交给张沧海调用。现银则直接运至沐阳作为军资。”

    郑成功躬身以应,“是。”

    而后他又想起一事,揖道:“陛下,东番的红夷不抵臼炮轰袭,出城乞降,并将鸡笼山守兵一并撤出。臣便依陛下先前吩咐,同意放他们返回巴达维亚。”

    东番北部的鸡笼比热兰遮防御力量要弱得多,伯特曼心知热兰遮都守不住,鸡笼更是白给,于是干脆作为谈判条件“送”给了明国。

    郑成功接道:“只是,红夷的船只多在海战中损毁。这将近两千夷人想要离开,却要调集不少船只输送……”

    朱琳渼乐了,“不难,让巴达维亚派船来接,我们哪儿有闲船做这事儿?啊,对了,他们的船没来之前,这些人的吃穿住用一概要他们自己付钱。”

    郑成功愣了愣,“陛下,据夷人所说,巴达维亚至东番少说也得两个月。东番城中的财物皆被水师清点入库,夷人恐难拿出银子。”

    “那便让他们干活抵饭钱。”

    朱琳渼知道,和兰人在台湾经营已久,岛上的情况非常熟悉,“雇佣”这些“熟练工”开发台湾,必定事半功倍。

    他又道:“先前俘虏多铎的数万贼军也都送去东番垦地、伐木、挖矿。那可是个宝地,万不可浪费了。”

    台湾土地肥沃,林业资源丰富,而且还有大明最缺的一种矿藏铜。而那近十万清军俘虏可都是精壮,又不需要付工钱,用来做苦力最为合适。

    和兰的人手太少,守着这块宝地数十年,只将其作为贸易中转站,并没有进行妥善的开发,实在是暴殄天物。

    朱琳渼估计,只要经营得法,甚至仅台湾一地,就能解决大明一半的铜矿耗用。此外大米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甘蔗、鹿皮、木材每年至少能带来五六十万两的收益。

    正说着,便见石霖在门口通禀,“陛下,礼部侍郎李光春来了,说有要事求见。”

    水师的事情大致也都吩咐完了,朱琳渼便让郑成功按自己方才所说的速去执行,又让石霖将李光春带了进来。

    跟在石霖身后的不止李光春一人,还有新任商部侍郎陈确。

    待二人见过了礼,朱琳渼疑惑道:“有什么大事,竟让你们追到前线来了?”

    李光春躬身道:“回陛下,数日前以西巴你亚特使莫莱诺和佛郎机特使卡斯罗入南京觐见。恰逢陛下亲征,于是二人便向礼部递了国书,又与徐部堂相谈甚久。

    “夷人虽未明言,但部堂大人听他们话中之意,乃是对我水师收复东番一事极为在意。部堂大人担心夷人或对大明不利,故特让下官前来禀奏。”

    随后他又说了些对话细节,朱琳渼旋即了然。

    和兰舰队在台湾海峡全军覆没,大明水师的力量第一次展现在西方人面前。

    虽说和兰人在巴达维亚舰队还有一支舰队,但其中主力战舰多德雷切特号等都损失在大员,此时便是连马尼拉舰队都无法对付。

    所以眼下大明水师已然成为了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

    加上和兰人失去台湾,令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兔死狐悲,生怕大明对他们在远东的殖民地有什么想法,于是赶紧派人去南京探探口风。

    朱琳渼心中笑了笑,西班牙人占据菲律宾,葡萄牙人占据印度果阿,都是好地方啊。

    不过目前大明对海外殖民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澳洲,那里可到处都是“没人管”的资源和土地,短时间内能消化这块大陆的资源就已是难能可贵。

    此外南、北美洲的资源也非常丰富,与其硬拼西班牙和葡萄牙,还不如先去美洲。

    反倒是巴达维亚的和兰人需要警惕,失去台湾这块肥肉,他们必然不会甘心,往后少不了在海上给大明找麻烦。

    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因为对大明的恐惧而跟和兰人勾连上,大明附近的海域肯定难以平静,这对朱琳渼的海外贸易大计是极为不利的。

    当然,近在咫尺的菲律宾等地他也不会放任西方势力常驻,不过那都是中长期战略了。

    等到大明海外势力稳固,舰队更为强大之后,他有的是办法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挪窝,但眼下却应该以稳住他们为上。

    于是他对李光春二人道:“这事儿我知道了。你们回去后知会徐尔路和黄宗羲,让他们出面向那两国的夷人保证,大明不会动他们在远东的地盘。但两国必须同大明保持一致,对巴达维亚的和兰人施压。

    “最好还能以此事为契机,重签和两国的通商协议,争取些对我们有好处的条件。”

    西班牙人原本就跟和兰人在欧洲打了几十年的仗,而且此时还处于劣势,朱琳渼有九成九的把握,他们定会乐得跟大明联手,对和兰人落井下石。

    至于葡萄牙人,也是被和兰人欺负了很久,要是能搞垮巴达维亚舰队,他们在亚洲的贸易额必有大幅度上升,多半也不会拒绝。

    李光春和陈确忙揖道:“臣,领旨。”

    二人正要告退,朱琳渼又叫住了陈确,“对了,水师从东番缴获了不少船只和物资。这些东西就作为朝廷投股,全部交予远洋商队。

    “和兰人的造船技艺不错,武装商船直接就能用。货物你们择价高的地方售出即可。

    “不过近来先不要去日本了,那边要生乱,多往南洋交易吧。

    “此外尽早派人摸清楚往欧罗巴的航道,啊,红夷的俘囚之中可能有熟悉此事之人,商部随意去挑便是。”

    “臣,领旨。”

    当礼部和商部的两人返回南京之后,西班牙、葡萄牙特使很快便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同时与大明签署了在亚洲排斥和兰人的贸易协议,一副墙倒众人推的架势。

    随后在大员海战中被俘虏的八艘武装商船经过简单的维修,加入了大明远洋商队。至此,远洋商队手**有大小共十四艘大型商船,总吨位近五千吨,成为亚洲运力最强的一支海上商队。

    只是骤然增加这么多盖伦帆船,商队却没有足够的水手来驾驭。

    一时间会操控盖伦船的水手工钱连翻三倍,民间掀起了学习驾船的热潮,去永北里船务学堂报名的人踩破了门槛。

    商部见势只得又在宁波新建一所船务学堂,加紧培养航海人才。

    十七世纪的商船和战舰有很多相似之处,民间的水手在战事可以很快补充为水师士兵。

    海上贸易的不断升温,对大明的海洋战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大员大捷为起点,大明真正进入了作为一个海上帝国的快速上升期。

    佰度搜索噺八壹中文網无广告词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天草时贞() 
半个多月前,几乎与大员海战同一时间。

    日本九州。

    肥前,高杢岛。

    天色已暗,两个人影在荒山中快步如飞,绕过不知多少山坳和曲径,终于在一所掩于树后的破木屋前停了下来。

    为首那个身材矮小之人有节奏地连叩房门。

    片刻,有人吱呀一声将门拉开,看到他的容貌,这才放下手中斧头,让开路道:“江部大人,你怎么来晚了?”

    江部义次只是略为示意,便带着身后之人低头进了屋。

    若是普通日本人看到这屋里的景象,定会吓得魂不附体——正东面的墙上是一个巨大的木十字架,上面“挂”着一个雕刻栩栩如生的男子像。十字架下面的桌子上摆着几根蜡烛和一本书。对面则是数排整齐的座椅。分明便是一所小型的天主教堂。

    要知道,时下德川幕府已颁布了“禁教令”,整个日本范围内,一旦发现天主教徒,立刻便会用残酷的刑罚将其处死。

    但这屋中的十多人,显然并没有将幕府的禁令当回事,竟在这荒山中进行天主教活动。

    他们转身看到江部义次,正要微笑打招呼,却猛然看到他身后那名高大的男子,当即各持镰刀、草叉站了起来,惊慌道:“江部君,这人是谁?!”

    也难怪他们紧张,若是那名陌生人将所见之事泄露出去,他们必定一个都活不了!

    未等江部义次答话,便见他身后那人上前几步,朗声道:“在下娄鸣,是一名神父。”

    “神父?”

    十多人将信将疑地将他围住,那架势,只要发现他有丝毫异样,便会立刻将他斩杀。

    有人听出娄鸣的日语口音有些奇怪,又联系他的名字,诧异道:“你,你是明朝来的?”

    “不错。”

    这些人立刻又恶狠狠瞪向江部,“你疯了?怎么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