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征税,何人敢有异议?”

    徐尔路和方以智家中有些织布、造船的作坊,当下略做思忖,都想起当今圣上在做陈州王时就对自己不薄,家里那点儿产业一年也就缴三四百两银,怎还这般小气了?

    于是一起揖道:“臣赞同足税,但凭皇上吩咐。”

    “臣也是同样想法。”

    “好,”朱琳满意点头,“你等回去便各自上表吧。对了,明日朝会也当众提一提。”

    “臣,遵旨。”

    几人说完,正欲告退,却听朱琳又道:“还有一事。我打算在下个月开格致科考,因是第一次,故而直接乡试,开榜后立刻进京乡试。”他望向徐尔路,“为远回去后便带人着手准备吧。”

    格致科举?!徐尔路与宋应星、方以智对视一眼,几人都是格致学大家,心中顿时激动万分。

    这可是他们朝思暮想之事!

    自此以后,格致之学便能正式登堂入室,摆脱“无用杂学”的身份了。而他们几人作为开启大明格致学的“先贤”,必将名垂青史!

    好一会,徐尔路才反应过来,忙躬身告罪,“臣领旨。臣心中太过欢喜,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

    朱琳摆了摆手,又对宋应星道:“宋大人,如今几所格致学府都运转多时了,对于实验、创新之道想必已颇有心得。我思忖着,这明格院当可以开始筹备了。”

    明格院?大明皇家格致院!

    宋应星又是一愣,这可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没想到竟这么快就要着手实施了。

    他当即激动地跪倒在地,“臣便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一定将此大事办好!”

    “宋大人请起。”朱琳笑道,“文有翰林,格致学也要有自己的殿堂才行。

    “往后宋大人还要主持明格院,争取为大明多创出巧夺天工、震天撼地的器物,令我之技艺、学识永胜外夷!”

    “臣,必不辜负陛下重托!”

    吩咐完明格院以及格致学府之事,宋应星、徐尔路等人告退离去。

    朱琳疲惫地靠在椅背上。

    他之前发现,越是宋应星、姚启圣这种格致学出身的人,对他的税改方案抵触情绪越小,而且对工业化进程大有助力。

    于是他索性趁税改这个当口,将格致学的事情推动起来。正好近来朝臣们的注意力都被收税之事引走,又要忙于准备北伐,对格致科举的掣肘必然会弱很多。

    而这些格致科的学子们天然对征税的接纳度就高,又可以反过来支持他的税改政策,同时对经史子集科举出身的官员也是一种压制你不愿交税是吧?没关系,我换格致科的人上,等你被边缘化之后,看还继续死硬不?

    不过短时间内格致科出身的人势力单薄,大多要安排进工部、兵部以及很快就要成立的商部,等他们站稳脚跟之后,便可以逐渐向其他几步渗透了。

    往后大明将会形成文、理平衡的局面,不论对皇权稳定,还是避免国家被纯“文科生”带上岔道,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次日朝会。

    曾剑又是一马当先,出班禀道:“臣启陛下,就昨日所议足税之事,臣以为于国大益。时值虏贼肆虐,府库充盈乃是用兵之前提,为臣子者怎可拖累国家?

    “臣,已将家中田亩、产业编册呈交户部,自愿从即日起,依律缴税,以全臣道。”

    朝堂上顿时剧震。

    其实内阁昨天便收到了曾剑等人上表,说要足额缴税,杨廷麟、路振飞等人商议一番,暂时给压下了。没想到今日曾剑竟敢当众表态!

    立刻有人跳出来道:“曾大人此言差矣,为国者不论……”

    他刚说到一半,宋应星便打断了他,“陛下,臣以为曾大人所言极是。臣也自愿依律足税。”

    徐尔路、姚启圣、方以智等人随即接连表示愿意交税。

    虽有部分朝臣开始赞同他们所言,也有些无所谓的,但更多的人却恨得咬牙切齿虽然每个人一年也交不了几个钱,但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特权,当即便觉被人抢劫了一般。

    “臣以为,此事还当从长计议……”

    “缴税涉及极大,不应如此草率。”

    “曾大人若要表忠,拿几千两银子送去户部便是,何须如此?”

    “税制成例,不宜轻改……”

    “如今北伐备战正紧,难分精力再兴此事。”

    “臣附议。”

    “臣附议……”

第七百一十六章 “抗税派”的反击() 
朱琳渼饶有兴趣地看着朝上群情激奋的场面。

    除了曾剑、宋应星等极少数支持交税的,以及杨廷麟、路振飞等自持身份没有表态的官员之外,几乎所有朝臣都争先恐后地痛陈士绅纳粮的弊端。

    朱琳渼又等他们“表演”了一会儿,才故作无奈状,摆手道:“行了,都别说了!征税之事改天再议吧,散朝。”

    众朝臣遂兴高采烈地离开文华殿,沿途还冲曾剑、宋应星、徐尔路等人指指点点,“出什么风头,这下知道什么是人心背向了吧?”

    “哼,想拍圣上马匹?结果还不是灰头土脸的……”

    “竟敢背叛大家,以后有你们好果子吃!”

    尤其是那些个带头抗税的,此时更是得意洋洋,“免粮乃是已施行了十几年的成例,怎可说改就改?”

    “你们看今日朝堂之上,即使天子也不好犯众怒啊。”

    “只要我们坚持,这税是断不可能加上的!”

    “没错,绝不能开这个先例……”

    “依我看,圣上也就试探试探,见大家都极力反对,过一阵也就不了了之了。”

    更有人阴狠地小声道:“朝廷若硬要纳我们的税,此番北伐备战看谁还会卖力?”

    “哼,北伐?搞不好朝野动荡那……”

    方才朝堂上的一幕朱琳渼其实早就料到了,甚至他预想中还应该更“热闹”一些。

    要知道,在历史上,满清统治华夏之后,为纳税的事儿杀了多少南方的官员士绅,才让这些铁公鸡们不得不“出血”。

    若此时大明已经统一,政权稳固,其实他也不介意砍一批敢与朝廷唱反调的官吏,毕竟有龙卫军、破虏营在那镇着,谁敢炸刺?

    但眼下还要以对付建虏为重,明军几乎都在前线浴血,又有数百万难民等着朝廷施救,所以这后方必须稳定才行。

    于是,他只能用一些不那么激进的手段来完成税改。

    而此时他已收起了朝会上的愤然、无奈之态,云淡风轻地转对马文晟道:“方才带头起哄的都记下了?”

    马文晟与早已安排好的小太监又核对一遍,将一张纸捧了过来,“万岁爷,都在这儿了,一个不落。”

    朱琳渼接过来扫了一眼,“侯茂义、安玉才、孙平、薛戎天、于永蔚……”方才喊得最凶的二十几个人果然都赫然在列。

    甚至在第二行,他还看到了当朝吏部侍郎黄景昉!

    正午时分,吏部就收到了天子对任命湖广地方官员奏疏的批复。

    与杨廷麟先前所拟的名单已完全不同,甚至皇帝连七品官员都给了详细人选。他细看了这些授了实缺的名字,不禁一阵苦笑——这不都是近两日上表表示自愿足税的人吗?尤其是这个钱澄之,才刚中进士几个月,就实授了长沙府同知,那可是六品的地方大员!

    他看完了六十多人的名单,见最后面还有朱批:湖广地方初定,百废待兴,着吏部速全公文,使各级官员即刻到任,超过半月未靖,唯吏部是问。

    他将那奏疏递给自己两名副手,左侍郎林兰友和右侍郎黄景昉。

    “你们怎么看?”

    李兰友皱眉道:“阁老,近来官员纳粮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这名单上的人若都通过了,吏部恐成众矢之的啊……”

    杨廷麟无奈道:“那你们看看留谁,勾掉谁?”

    明代官员的任免其实与影视剧中演得完全不同,皇帝通常只会调动个别的高层,地方官,尤其是六品以下的官吏,基本都是吏部任免的。

    就算是皇帝指定的人选,若吏部咬着不放,这人还真就当不了这个官,可见吏部权力之大。

    虽然吏部一般来说不会跟皇帝对着干,但眼下这情况,却令杨廷麟不得不顾虑再三。

    黄景昉却忽然笑道:“杨阁老,下官以为,这些人外放出去却未尝不可。”

    “哦?怎么说?”

    黄侍郎只含糊道:“若京中无人再提交税之事,这风波不就过去了吗?”

    杨廷麟闻言一拍脑袋,对啊!这些人都是“自愿交税派”,若他们去地方就任,南京支持纳粮的声势必然大减,说不定“抗税派”还要感谢自己。另一边又卖了天子面子,简直是两头通吃!

    他当下吩咐林兰友和黄景昉道:“立刻给这些人把公文办了,火速送他们离京赴任!”

    “下官遵命。”

    是夜,国子监祭酒张大人的寿宴上,黄景昉却与一众“抗税派”官员凑在张府东南角低声密议着。

    “圣上动作倒是够快。”有人轻笑道,“不过,依我看,这实则是给自己釜底抽薪啊。”

    “圣上是想用湖广的虚位示朝臣以利,让那些想往上爬的人支持纳粮。只是,此法却不可行啊。”

    “呵呵,没错。湖广虽有不少实缺,但也得照顾地方大族一部分,临阵反正的官员也有不少。算下来,至多也就能安插八九十个位置。”

    “如今第一批要自愿纳粮的人都去了湖广赴任,剩下不过二三十席而已。大家皆看在眼里,心知轮不上自己时,谁还愿意出头纳税?”

    黄景昉敲着手中茶碗,思忖道:“胡大人倒是提醒了下官。依我看,倒不如我们自己将这剩下的二十多个实缺吃掉。”

    众人齐齐向他望来,“黄大人是说……”

    “我们安排心腹,上表自愿纳粮,等皇上派给他们湖广的官位。啊,你们放心,皇上一定会批的。

    “等剩下的这些实缺耗尽,自然无人再行惦记。而后我们趁势造出舆情,要朝廷明令士子免税。届时朝臣们见湖广无利可图,定会支持我等!”

    “妙计!”

    “黄大人高论!”

    “好!下官这便去联络人上表。”

    ……

    养心殿中,宋应星将突然上表说要纳税的三十多人的奏疏呈给天子,迟疑道:“陛下,这些人有不少在昨日朝会上还极力抗税,此时却骤然转了性,其中怕是有诡异……”

    朱琳渼翻看奏章,也是颇为纳闷。这些个人家中都有大量良田,按理说就算他们良心发现,决定依律纳税,却也不该这么集中、整齐才是。

第七百一十七章 “升迁”() 
宋应星见圣上半天没出声,又迟疑道:“陛下,会不会是这些人从吏部得知自愿足税的人都放了湖广实缺之事,于是跟风投机?”

    朱琳渼笑了起来,“无妨,只要他们支持依律纳税,我便赏他们实缺也非不可。”

    宋应星忧虑道:“陛下,若湖广那点儿位子都派尽了,这自愿纳粮的势头恐怕难以为继啊……”

    “宋阁部也看出他们的图谋了?”朱琳渼将那三十多封奏疏丢在一旁,“不过眼下正是立榜样之时,这三十多人既然带头缴税,自是要给点甜头。

    “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