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七十八章 尘埃落定() 
待朱琳渼一行临近溧水县——此地位于南京东南,也是预案中龙卫军中军大营所在地——他却发现沿途修缮木轨的工匠少了很多,一直走了十多里地才见到第一个工匠。

    难道是负责此段木轨的官员贪污或渎职?眼下正在打仗,若木轨坏了必延误军情!他令石霖将那路旁的工匠叫来,一问才知,这段三十里长的木轨乃是工部司务天瑞负责建造。此人曾在云南修过木轨,深知木轨易损坏的问题。于是他经过反复琢磨、试验,在修筑溧水段木轨道时,令人打制长铁条嵌在木头顶端,使轨道耐用性大为提高。这三十里木轨所需的维修工匠比其他各处少了四倍有余。

    朱琳渼不由感叹,华夏民族果然人才辈出啊,没有铸造铁轨的工艺,便设法加固木轨,连他这个后世之人都没想到如此妙计。

    他怎么也不申请专利?朱琳渼吩咐石霖道:“回头召这个天瑞来见我。”

    “是!”

    又走了半个时辰,朱琳渼携御营便已至溧水城附近。

    龙卫军大营就设在距县城西北六七里的山林旁,张家玉、余新得报圣驾将至,早已带了数百侍卫候在木轨旁,见御营人马前来,立刻迎了上去。

    “前方敌情如何?”朱琳渼下了车来,随手回了个军礼,对张家玉和余新挥手道,“回营,边走边说。”

    张家玉待他上了马,落后一个马头跟在旁侧,道:“回陛下,此番多铎率兵从镇江南下,兵马裹挟民夫甚众,声势之大乃前所未见。

    “现贼军倚丹徒县,连营二十余里,大筑土垒,沟壑密布,广结营寨布防,又屯兵五洲山与双岭山两处,互为犄角之势。”

    朱琳渼皱了皱眉,“看来多铎这是要稳扎稳打,蚕食推进了。”

    张家玉点头道:“圣上明见,末将等也是同样想法。建虏既陈兵镇江一带,其目的多为直袭南京。”

    赵士超一旁道:“但也可能继续南下,攻宁国、广德等地,进而犯杭州。切断我军增援南京的所有线路,最终令南京成为孤城。”

    对敌军可能的动向,江宁参谋司会议上已经有了充分的考虑,朱琳渼倒是未感意外,又问道:“我军部署得如何了?”

    “回陛下,各营前日便已离江宁赶赴伏击地点……”

    朱琳渼抬眼间见以至溧水驻地,便朝大营示意道,“我们进大帐细说。”

    待进了中军将营,张家玉令人铺开地图,指向南京以南的淳化,接道:“陛下,破虏营余振、孙奇、石秦所部五千人马当日已抵淳化。末将与玄卿率中军六千镇溧水。”

    他手指继续向东移动,“破虏营靳武、铁大可等部六千人马往方山,邓山、马文虎、甘辉等部六千人马往金坛,这两军昨晚已依照预案选定地点落营。

    “余指挥则亲率焦琏、黄奇寿等龙卫军精锐赶赴独山。按时间估算,他们应该也到了,只是尚未传信回来。”

    张家玉又指向更靠南的溧阳一线,“此外,浙军、赣军及南直驻军两万五千余人已往溧阳、石臼湖等地进发,至多两日后便能抵达,在龙卫军和破虏营外侧构成防线。”

    朱琳渼望着地图微微点头,算上南京城,淳化、溧水直到独山这几处要地,从西至东对镇江隐隐形成了合围势态,不论多铎是向西攻南京还是南下袭杭州,明军都能根据敌人动向逐渐收拢。

    届时由位置最靠东北侧的余新所率精锐穿插敌后,配合李定国迅捷营切断建虏退路,而后四下同时出击,清军立即便会陷入重围之中。

    同时还有浙军、赣军等部在外围堵截可能逃脱的敌军。他们的战斗力虽然较弱,但对付惊慌逃命的溃军应当不成问题。

    依眼下的部署情况,只要明军不暴露战略意图,耐心等待完成合围,多铎这十五万大军基本就得全部葬在这里!

    朱琳渼又指向长江,问道:“水师那边情况何如,能否在敌军溃退之际予以阻截?”

    张家玉有些遗憾道:“回陛下,据迅捷营回报,眼下长江水位极低,镇江附近至多能行驶二百余吨的战船,再大些便极易搁浅。

    “而虏贼与两岸筑起炮台,江面不过五六十步宽,战船又难于展开,故而绝难靠近袭敌……”

    对此,朱琳渼倒也没有抱怨运气不好。长江枯水虽然不利于大明水师发挥,却也会让多铎更为放心大胆地南侵,算是有利有弊吧。

    随后张家玉又说了些百姓迁移、迷惑建虏的布置等事,基本都依照预案执行,也做得甚是妥当。

    朱琳渼遂放下心来。经过他长久以来的努力,龙卫军和破虏营已经有了自己的“灵魂”,张家玉、余新等一大批具备近代作战理念的军官也都成熟起来,此次没有自己亲赴前线指挥,他们也都做得井井有条。

    照此趋势,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放手让他们独当一面了。大明的未来必将远涉五大洲、四大洋,自己不可能一直跟着到处远征,这支初步具备了维护国家利益能力的强军,着实令人欣慰。

    他见天色已晚,最后吩咐张家玉道:“明日便开始按事先议好的方略,逐步诱敌深入吧。”便准备令众将都回去休息,毕竟马上就要开始一场大战了。

    “是!”

    张家玉话音刚落,便有一名骠骑兵纵马驰到左近,高声道:“湖广邸报!”而后进帐将一只信筒交给门口的军官。

    张家玉拆开了信筒,顿时展露笑容,“陛下,好消息,长沙大捷!”

    朱琳渼接过邸报细看。原来翟式耜与杨展围长沙多日不克,便设计故意在防线上留了个缺口,叛军刘体仁部急欲突围与王进才人马汇合,见状立刻率军出城,遭翟、杨所部伏击,斩杀大半。刘体仁仅带了一千六七百人逃回城中。

    兵部先前令翟式耜与杨展收复长沙后便即刻赶赴南京助战。此时长沙虽未拿下,不过基本已是囊中之物,于是杨展部五千川军与三千桂军已经动身前往武昌,准备在那乘船沿长江入南直隶,仅留五千桂军继续攻城。

    朱琳渼收起军报,不禁微笑道:“看来湖广的战事已算是尘埃落定,此后便要集中精力收拾多铎了!”

第六百七十九章 “撒手锏”() 
次日黄昏。

    溧水龙卫军大营,紧邻中军大帐的天子临时行营内。

    朱琳渼正批阅南京刚送来的奏疏,便闻帐外有人道:“陛下,镇江军情。”

    “是元子啊,”他放下手中锦布,抬眼道,“进来吧。”

    张家玉进帐敬礼,接道:“陛下,前去诱敌的李瑛、刘长部已经送回消息。”

    昨晚朱琳渼便依照先前谋划,派李瑛和刘长各带了七八百人,扮作义军佯袭多铎大营,诱敌追击以扯动敌阵型。他忙问道:“情况如何?”

    张家玉微微摇头,“回陛下,虏贼此番甚为机警,我诱敌人马攻至,贼却只凭着营寨发炮还击。至李瑛、刘长佯败退去,虏亦仅追出四里余地,便即掉头折返。”

    朱琳渼皱了皱眉,这多铎全无清军先前的骄横之态,是打定了主意要步步为营,四处结寨缓缓推进了。

    他不怕清军猛突狂攻,因为只要他们敢冒头,以龙卫军和破虏营的机动能力,穿插分割、埋伏抄背都能很容易将其收拾掉。

    但如果建虏始终缩成刺猬一般,却是有些麻烦。

    以多铎眼下这个架势,即便钻入了包围圈,也能靠人数优势以及依托防御工事坚持很久。明军强攻之下也定会付出极大的伤亡,甚至拖得久了还有被敌人找到空隙突围的可能,多尔衮那边多也会派兵增援。届时打成了一片乱仗,变数极多,却是颇为麻烦。

    这种围住吃不掉的情况朱琳渼是绝对不想看到的。

    张家玉似乎也是同样想法,一旁道:“陛下,若不能打乱贼军部署,于我军伏击包抄之方略甚为不利。”

    说到这里,他向北望了一眼,接着昂首敬礼,“末将愿带一队人马往镇江诱敌,必引得虏贼追来!”

    他对伏击、诱敌之策极有心得,当年成名一战便是在江西许湾以此战术歼灭金声桓五六千人马,自信有八成把握能令多铎上当。

    朱琳渼却是断然拒绝,“不成,诱敌之事太过危险,稍有不慎便会身陷敌阵。元子肩负我军参谋司重任,怎可轻易赴险?”

    “事关驱虏大计,末将一身何惜?还望陛下恩准!”

    朱琳渼笑而摇头,“元子放心,此事我自有安排。明日再增派一队人马前去诱敌,若仍是不成,我这里还有撒手锏可用。”

    他不由轻叹一声,“只是怕得死不少人了。不过作为小国的宿命,古来如此啊……”

    丹徒以西二十余里的武岐山侧。

    一条近半人深的壕沟旁,崔和勉斜倚在新挖出的土堆上,正玩命朝嘴里塞食物。

    “额么!竟有这么大一块肉!”他迅速从碗里挑出一片肥肉,夸张地大嚼起来,眼睛里直泛泪花,“天朝上国就是天朝上国……”

    他左侧一名军官手持粗面馒头,就着萝卜炖肉和煮白菜也是大快朵颐,“将军,您说我们要在天朝打多久的仗啊?天天吃这个,简直不想回去了。”

    “瞧你那点儿出息!”崔和勉故作姿态地将筷子一放,“告诉你,这不过就是天朝士卒平日饮食而已。”

    “天朝还有种叫做‘罐头’的东西,”旁边有个声音接道,“里面各种鱼、肉、菜应有尽有,天朝大军的队伍后面带了几十大车。要不要给你们弄点儿来?”

    崔和勉咽了口吐沫,下意识便点头道:“要!当然要……啊,守御使大人!”

    他慌忙放下碗筷上前行礼。来者正是朝鲜咸兴府守御使朴泰信朴大人,奉李瑛之命,率两千朝鲜兵来大明助战,不过他手下人马暂时皆由龙卫军营总马德指挥。

    朴泰信狠狠瞪了他一眼,用力一指南边二里外正在挖壕沟的人群,“整天就知道吃!闵承孝的人已挖了及胸深,你再看看你这儿!你让我怎么跟马大人交待?!”

    “守御使大人,”崔和勉苦着脸揖道,“闵承孝手下有四千民壮,咱这边才三千,自然没他们干得快……”

    朴泰信冷哼了一声,“我们的民壮虽少,但兵却要比姓闽的多一千!”他朝那壕沟示意,“传令,所有兵、将都给我下去挖,包括你在内!天黑前必须追上闵承孝的进度!”

    崔和勉心中叫苦不迭,却只能拱手应道:“属下遵令。”

    片刻,所有朴泰信手下不论官职高低,都开始抡起家伙挖沟。

    方才与崔和勉一同吃饭的军官装模作样地挖了几下,抬眼正望见周围身着黑色破虏营军服的朝鲜民壮,于是向崔和勉凑了几步,拄着铲子道:“将军,您说天朝为何给这些贱民也发了这般好的衣服。”说着他又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同款式的深绿色军服。

    “天朝富庶,自然不在乎些许衣物,你管这么多干啥?”后者白了他一眼,“快挖,别偷懒!”

    “是。”那军官懒洋洋地挥了挥铲子,又压低声音道:“将军,前几日在句容那边筑垒、挖沟也倒罢了,但这武岐山离胡虏不过二十多里,”他举目向四周望去,“附近也未见天朝大军布防,万一胡虏突然攻过来,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