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吨的盖伦船。船台上倒是有好几条五百多吨的戎克商船,乃是为远洋商队准备的。故而这里规模虽大,却尚需时日才能开工八百吨以上的船。

    不过虚而实之,龙江船厂的造船能力如何,倒给了和兰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伯特曼用力咽了口吐沫,与大员最高行政官欧瓦特的助理相视点头,这是打算要拿出备用方案了——以大明眼下的势头,再过个半年,莫说东番,便是将巴达维亚舰队开来,也不一定能胜过明军水师。更不用说还有西班牙、葡萄牙人对和兰在亚洲的势力虎视眈眈,甚至英国人也随时准备来远东分一杯羹,巴达维亚舰队绝不可能倾力对付明国。

    既然来硬的没把握,那就只能低头了。伯特曼干笑着搓了搓手,对黄宗羲道:“黄大人,虽然贵国有足够的实力对付海盗,不过保护漫漫海路到底耗费极大。

    “如果贵国同意将海上贸易交给东印度公司代理——也就是维持现状不变——我们将每年缴纳一百万两白银的利润作为回报。”

    本章完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629章 大明说了才算!() 
当年和兰人在料罗湾被郑芝龙舰队击败,不得已之下便只得每年向郑氏上缴大笔税银或高价购买其货物,折合白银百万两以上,这才得以继续垄断大明海上贸易。

    郑芝龙叛逃满清之后,失去“看管”的和兰人着实开心了几个月,在东亚可谓是为所欲为,赚得盆满钵满。

    但在得知大明水师及造船的恐怖实力之后,他们只能丢掉幻想,老老实实地交钱来维持自己的海上地位。在他们看来,郑芝龙依靠一场惨烈的战争才获得的利益,大明只经过谈判就能拥有,这已是大员方面极大的让步与诚意了。

    却不料黄宗羲仍是冷笑,“你们倒是好算计。我且问你,每年出入大明的的货物价值几何?”

    他不等伯特曼回话,便又接道:“至少三千万两之巨!这海上的生意,获利怎么也有五成以上,你们独霸大明与他国的生意,岁入何等丰厚,却只拿这点儿小钱打发大明,是拿别人都当傻的吗?!”

    伯特曼心中苦道,这明国官员竞对远东的贸易知之甚详,看来想要糊弄过去是不大可能了。听他话里的意思,恐怕想要的数目远不止百万两。

    其实黄宗羲说得也不准确,海上贸易虽然获利丰厚,五成已是极为保守的算法,通常获利十成算是小意思,百倍利润都不鲜见,但同时风险也是极大。

    以十七世纪的航海能力,从大明到日本,十条船出海,能有七条安全返回就算不错的。这船、货损失,船员抚恤等等皆是大笔支出,故而和兰人真正落到手里的也就三四百万两。此外,大明这三千万的对外贸易额也不全是和兰人独吞,西班牙、葡萄牙还占了很大一部分,甚至冒险出海的大明民间商船也有少量份额。

    伯特曼只得小心问道:“那依黄大人的意思,贵国想要收缴多少税银?”

    “八九百万两吧。”黄宗羲随口道。

    “这绝不可能!”伯特曼差点儿吐了血。七百万两!这意味着东印度公司还得倒贴钱给大明。

    黄宗羲不以为忤,似早就料到他会有此反应,微笑道:“给得少了我们太亏,多一点儿你们又不愿意。那不如这样,税银就不用交了。”

    伯特曼一愣,知道他定有下文,“条件呢?”

    “你们往后就不用辛苦‘替’大明跑生意了,谁的货物谁自己运。”黄宗羲不紧不慢道,“和兰人可以去广州贩货,以西把你亚与佛郎机人的船也可以来厦门、宁波,各国依律缴纳关税,与大明一团和气做买卖。当然,大明的商船也要通行各地无阻。

    “既然大家要安宁做生意,那若是谁用强霸市、欺压他国,那便是坏了规矩,便是与大明过不去,朝廷也绝不姑息!”

    他轻飘飘几句话,将和兰费尽心血构建的东亚贸易垄断地位给终结了。

    “这、这不行!远东的贸易是东印度公司……”伯特曼说到一半,又气急败坏道,“你们辅政王呢?我要见他,我要当面向他提出抗议!”

    “辅政王殿下身系国家,岂是你相见就能见的?”黄宗羲不屑地瞥了他一眼,“不瞒你说,方才下官所言就是殿下的意思。

    “他还说了,就是这个条件。你们若同意,便依此订立通商协议,若不同意,那便请回。佛郎机已经同大明有了通商协议,以西巴你亚随后也会签署。

    “到时候,便只有和兰一家没有在大明做买卖的资格了。”

    “我们可以提高税金,一百五十万两!只要……”

    “一年九百万两。”黄宗羲打断了他,“否则,想要和大明做生意,就要按我们的规矩来。”

    其实对于朱琳渼来说,这已经是对和兰人很客气了。大明水师目前的主要任务仍是协助明军打击建虏,暂时没工夫对付和兰人。等北面压力没那么大了,水师立刻便会南下收复台湾。

    不说国家统一问题,单是让和兰这个十七世纪的海上霸王盘踞在大明卧榻之旁,便早晚都是祸害。他们的舰队随时会四出劫掠,随时对大明的海上商道构成威胁。

    同时台湾也的确是一座宝岛,岛上资源丰富,铜、糖、木材甚至石油都有产出,又有大量耕地,加上气候适宜,粮食产量极高,可以作为大明的粮仓之一。此外台湾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扼守着东南亚与日本、琉球、朝鲜的交通要道——台湾海峡,只要收回了台湾,便是等于掌握了以上三国的贸易命脉。

    伯特曼深吸了几口气,“一百八十万两,这是大员的底线了……”

    黄宗羲看了眼窗外天色,“条件就是这些,要怎么办就看你们自己了。”

    “这得容我回去向公司和大员议会禀报。”

    “不急。”黄宗羲道,“不过下官也就近几日有空,月底便要去漳州安排开设新的通商港口之事,怕是得两三个月才能回来。”

    “我、我会尽快。”

    一旁欧瓦特的助理海默见伯特曼说完了贸易方面的事项,忙上前几步,对黄宗羲略为躬身道:“黄大人,通商之事我们可以慢慢谈,不过贵国扣押我国十多名公民,还望尽早交还。本着双方友好的诚意,我们便对此事不再追究。”

    “扣了和兰人?我怎么不知道?”

    “就是约翰教士以及范比亚先生等人。”

    “啊,你不说我还差点儿忘了。”黄宗羲立刻阴下了脸来,“这些人勾结大明败类,深入船厂等要地窃取密报,人赃并获。他们已供认不讳,刑部皆判了斩首,明年即送刑场了。”

    “这!这一定是有误会,”海默急道,“你们不能……”这约翰乃是东印度公司的高级情报官,与巴达维亚总督还是拐弯亲戚,范比亚吩咐一定要将他带回去。

    “这些贼人还供述,他们皆是受东印度公司指派,”黄宗羲又道,“对此,你们还要给大明一个合理的解释才行。”

    海默不禁冷汗直冒,心说这人没要到,怎么还搞成外交矛盾了……

关于对“杀地主”的一点儿看法() 
    88106 。近来本书的书友群里有书友提出要“杀光所有地主”,并产生了热烈的争论。

    在下本来不想对这个议题多说,不过看群里快要被刷屏了,所以今天简单说说我的看法。希望就此事的争论可以就此暂停。

    首先,是某位书友的论点:书中男主对地主太过仁慈,这些人毫无用处,应该立刻全部杀光!

    对此,在下先开宗明义——杀光地主绝对不可取,至少在目前阶段,这是根本行不通的。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男主现在头脑一热,决定要动手杀光大明所有的地主。于是他现在要做些什么呢?

    第一,他必须确定哪些人该杀。

    那么要如何鉴别谁是地主呢?委派大批官员到全国各地筛选?请别忘了,这些官员自己也都是地主阶层的一员,如果他们全都铁面无私、秉公执法,那么首先要把自己的名字勾了。

    所以这种方式行不通。那么男主自己划一条线,比如拥有五十亩以上土地的都算地主?可以预见,将有百万以上的自耕农惨死。

    你说按人均?人均五十亩算地主?真正的地主家人丁兴旺,百余口都不止,最后可能死的最多的还是自耕农。

    第二,确定了扑杀范围,男主要怎么去宰了这些人?

    派男主的龙卫军?我先不说龙卫军军官也都是地主,以及士兵中多有人和地主沾亲带故。让明军去杀没有违法、恪守本分的百姓(地主也是百姓),往后还能指望他们打仗?

    你说发动农民去杀地主?好嘛,这完全是怕国家乱不起来,你有把握控制这些杀红了眼的农民不会变成李自成、张献忠?

    第三,目前大明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掌握在地主手里。

    你要逼死他们,那么这些财富立刻就会随他们一起逃去建虏那里。你不可能一瞬间把几十上百万地主秒杀,更不可能把几千公里的边境全都封死,所以,这根本就是资敌行为。

    第四,男主要如何弹压地主们的反抗?

    这些人有钱有势有影响力,没有活路之下造反是必然选择,到时候华夏烽烟四起,男主用什么镇压?

    退一万步,你派大军扑灭了地主造反,满人那就边乐了,赶紧趁南明内乱,我们多侵占些土地吧。你哪里杀地主我就派兵去哪里,保证一堆来开门献降的。于是,这还是资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社会结构、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你杀了一批地主,原先的农民立刻会变成新的地主,怎么可能杀得光?

    综上所述,别再急着扑杀地主了,土改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好的,凡事欲速则不达,请耐心看书,大明百姓的生活会好起来的,但绝不能依靠简单粗暴的杀戮造就。88106 。

第630章 和兰人的缓兵之策() 
东番。热兰遮城。

    “……情况大体上就是这样。”伯特曼扫了眼神色严峻的议员们,又用干涩的声音补充道,“对了,那位姓黄的官员还特别强调,以后如果有人在明国周边海域攻击商船,他们将会立刻派舰队前去围剿,甚至不惜宣战。”

    随即便有个气急败坏地声音喊了起来,“按照明国所定的贸易方式,东印度公司的利润至少会降低一半!这绝不能接受!”

    “威尔斯兰先生说得没错,”东印度公司高级商业代表格鲁特高声表示赞同,“我们必须用强有力的手段维持远东的海上地位!”

    他站起身来,充满激情地对贝斯道:“将军,既然东方人想要宣战,那我们就让他们知道战争的可怕!

    “我会向公司申请特别战争预算。您一定能好好教训这些黄皮肤的家伙,对吧?”

    大员舰队总指挥官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望向了自己的大副,“塞萨雷奥,你亲自去过明国首都,也收集了不少他们舰队的情报,说说你的看法。”

    “这……”塞萨雷奥虽是坚定的“强硬派”,但南京之行却重创了他的信心,斟酌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开口道,“我们和明国舰队的战舰对比来看,他们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优势,不过优势并不……”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