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面五六海里外的朝鲜水师旗舰上,郑万诚举着望远镜观瞧莱州港口的海战,直惊得目瞪口呆,那五条明军战船在六七十条敌船围攻下,竟硬生生地击沉、击毁数条,又追得敌将座船落荒而逃!

    一旁韩桐拍了拍他的肩膀,朝海面上被重炮轰得半死不活的几十条清军战船努了努嘴,微笑道:“郑将军,这么多战功就在眼前,何不去取?”

    郑万诚咽了口吐沫,仁兴君令他协助明军,却未说要他与满清为敌……他随即又想到,如果自己将港外这些重伤的胡虏战船全部俘获,清廷肯定不知道是自己干的,最后只会把账算到明军头上。而明朝这边,却是要记自己一份功绩了。

    他想到这里,先转身对韩桐一拱手,“末将不求什么战功,只助大明清理余贼罢了!”而后高声吩咐副将,“转头,让李贤实带十五条船从两侧包抄,别让一个胡虏逃了!其他战船随我中路破敌!”

    ……

    莱州港西岸,刘国轩正兴高采烈地指挥士兵用炮台上的重炮轰击港中敌船,却有探马来报,“禀将军,有三四千虏贼正由西南方向而来,距此仅不到三里了。看旌旗当是莱州绿营。”

    原来郑渡虽是骤遭突袭,惊惧之下临阵脱逃,但他却也不傻,知道若是一走了之日后难逃死罪。是以他还真的跑去了清军莱州大营,调了驻守的绿营兵赶来港口。沿途又收拢了不少逃散的清军水师士卒,倒凑出了近四千人马。

    刘国轩向身旁扫了一圈,不论是他所部士兵还是义军,经过方才这近一个时辰的战斗皆是筋疲力尽,加上港中敌船已被轰得完全动弹不得了,也没有死守炮台的必要。于是他令人通知另一座炮台上的士兵,一起退回吉安号上,准备返航。

    当他率士兵们从炮台上下来,正要赶去港口南侧登船,却忽然看到不远处一条个头不比吉安号小多少的盖伦战船正漂在距岸边不远处纹丝不动。

    他又取出望远镜细看,就见那船上一个人影都没有,当下便笑得如同偷了三只鸡的小狐狸一般,抬手拉住谢迁,“谢将军,可否给我留一百机灵的士卒,我要去干一票大的!”

    谢迁闻言也是兴致高昂,令大部分义军先去南岸登船,又亲点了一百多人,随刘国轩在附近寻来十多条小船,一起朝“乾胜”号划去。

    只是经过刚才猛烈的炮击,港中系泊区域已经一塌糊涂,他们在大量船只的残片缝隙中左右迂回,费了好大力气才终于靠近了那条清军的大船。

    刘国轩仍是身先士卒,第一个爬上了“乾胜”号,又令人入舱搜索,却发现早已人去船空。

    他抬眼望去,只见连帆绳都已绑好就差升帆了,不由心中大喜,这可是条五级护卫舰大小的战船!而且除了船尾部被炮弹砸出了两个破洞,其他地方基本完好,这简直是神来气旺、鸿运当头——赚大了!

    他忙吩咐士兵们各司其位,扬帆出港!不过登船的正牌水手还不到四十个,加上稍懂操船的水师步军也不过百余人,谢迁的义军只能干些体力活而已。因此前后忙了两顿饭功夫,硕大的“乾胜”号才终于缓慢地开始挪动身躯。

第622章 战略的转折点() 
郑渡带人赶到莱州港岸边,举目望去,就见港中已是遍地狼藉,尤其是外围的战船,几乎全被明军炮火轰烂,甚至还有不少还在冒着火苗,浓烟翻滚。

    他身负守港之责,眼前这幅景象令他冷汗瞬间便浸透了全身衣衫——除非能将正在水面上耀武扬威的那些明军战船歼灭,否则水师这么大的损失足够他脑袋掉十次的。

    他倒也干脆,将人马全都丢给李德淳,自己带了心腹家将急往海沧口而去,又于次日在那儿搭上自家商船,打算先逃至倭国附近,待风头过去了再回来。

    李德淳这边慌忙令人登上西岸炮台,却发现上面所设大炮皆被封了火门,火药也都丢进了大海。他自己带来的大炮射程不足一里,在岸上开炮只能轰到自家战船,能对海面上的明军构成威胁的重炮仍在途中,估计天黑了都难赶来。

    他在岸边转了好几圈,忽而发现离岸不远处“乾胜”号上的人像是明军!他忙将所有大炮都调集到附近,朝自家战船猛轰。

    刘国轩手里水兵太少,能掌舵的甚至只有他自己,故而虽抢到了船,但却走得极慢。其实若非郑芝龙的人方才已将帆索都系好了,这么会他怕是连帆都升不起来。

    很快,右舷便传来炮弹砸在船帮上的阵阵闷响。好在“乾胜”号乃是郑芝龙准备用来作旗舰的,船壳造得还算结实。等整条战船笨拙地转过头,开始朝莱州港中间驶去的时候,仅有一枚九磅炮弹击穿了船艉的甲板,所幸未造成伤亡。

    李德淳带了四千人马,在岸边眼睁睁看着明军大杀四方,又大大咧咧地劫走了水师旗舰,心中便是猛地一抽。莱州乃是他的防区,如今竟被捅出这么大的篓子,朝廷怎会放过自己?!看来为今之计,只有将一切罪责都推在郑氏身上,方能自保了……

    待“乾胜”号费了好大力气与广州号等战船汇合之后,大明水师主力战船开始依次退出了莱州港,只留下章国炫手下三十多条极小的梭船,以及三条掩护他们的轻护卫舰。

    这些梭船的船舱中早就塞满了硫磺、火油等物,又在船头上加装了带倒钩的撞角,每条船仅有六人驾驶。

    随着章国炫一声令下,这些不起眼的小船立刻按照预先布置好的,朝莱州港四周快速驶去,而后用船头撞角狠狠刺入目标敌船。

    船上水手有人检查是否钩紧了敌船,有人将橡胶制成的“皮筏”推入水中。很快,船上六人跳进逃生皮筏,随手点燃大堆的引火物,便用力向接应的护卫舰划去。

    没过多久,莱州港便自南向北燃起了冲天大火。

    由于系泊区最外侧的战船尽被击毁,内侧的船全都被堵在港中,任由大火逐渐烧了过来。这个时代的战船全部是用木头建造,故而火势绵延极快,不到半个时辰,整个港口即已烧成一片赤红。

    莱州港外。

    章国炫站在裴行俭号的船艉,感受着港中扑面而来的阵阵热浪,脸上却没有任何兴奋之色——方才指挥纵火船的过程与他预想的实在差距过大,这哪儿是引火焚敌,简直比在家点炉灶还无趣……

    南直隶,吴淞口水师大营。

    这里就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华夏经济中心——上海市的北侧,同时也是黄浦江及吴淞江的出海口。不过眼下这里仅有一座不大的军港,当初之所以在这里驻扎战船,还是因为此地易于登陆,屡被倭寇所犯。

    朱琳渼得到水师莱州大捷的消息之后,便一直在这里等水师凯旋。

    码头上新修了一座四丈多高的牌楼,正面挂着鎏金大匾,上书“水师英魂”四个大字。

    牌楼两侧有千余龙卫军士兵持铳肃立,四周则是太仓、松江甚至苏州府的官员、百姓,足有六七千人在此恭迎水师。

    正午时分,吴淞口鼓号齐鸣,以邵武号为首的水师战船从东北方向缓缓驶入军港,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实则由于传统观念限制,大明军民对于水师的热情远不及步军来得强烈,否则这等全歼建虏水师主力的大胜仗,前来迎接凯旋的绝不止这几千人。

    这其中也只有朱琳渼最清楚此战的巨大意义——自此之后,北面再无强敌窥伺,大明终于可以一展宏图,扬帆大洋,从海外带回天量的物资与财富,与西方诸海军强国逐鹿全球!

    同时,在对建虏的战争中,拥有绝对制海权的大明将取得更大的军事优势。不论是补给、运兵、袭扰,水师都能对陆战产生极大的助力,往后建虏必处处受制,捉襟见肘。便是此时,朱琳渼心中已有了好几个利用水上优势,对建虏进行不对称打击的方案。

    随着邵武号行驶到距港口不到一里处,岸上的礼炮开始发出轰响,一直到水师战船在码头系停,炮声这才止住,前后足有一百响之多!

    对于这个大明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转折时刻,放多少礼炮都不为过!

    身着大红蟒袍的朱琳渼携数百官员快步向码头行去。他身后的众人向驻泊的战船望去,却无不大感惊诧——此役水师尽灭建虏大小战船四百余条,按说水师便是折损过半都不奇怪,但眼下大明水师不但一条战船都没少,却还多出了十多条船!

    他们哪里知道,这还是郑成功嫌缴获的建虏战船损伤严重或者走得太慢,从中精挑了十六条,否则仅是朝鲜水师俘获的敌船就有四十条之多。

    朱琳渼待水师将士们登岸,先朗声念过祝辞,向众官兵敬酒一杯,而后便就地开始授勋、颁发奖赏。

    首先是颁给整个水师“莱州大捷”锦旗。待郑成功接过印了国玺的赤红大旗,朱琳渼又接着高声宣布,“水师上下,每人增发半年饷银。”

    而后他示意身后兵部随员,后者忙取出一份册子,逐一念出上面的名字,足有三百多人。

    这些被点到名字的人出列另站成五排,立刻又有十多名兵部官员捧着摆满金晃晃勋章的木盘上前。

第623章 授勋() 
朱琳渼亲自从木盘中取出纯金的勋章,先颁发了为强攻莱州港炮台而阵亡的刘国轩部一百八十八名将士,由他们的主将刘国轩代领。

    朱琳渼前日便已接到水师送回的战报,详细了解过袭击莱州港的战斗过程,很清楚若非刘国轩率部拼死夺下了西岸的两座炮台,水师当时便只能选择迅速退出港口,以免被郑芝龙堵在港中。那样的话,施琅至多能击毁不到三成的敌船。

    而如果郑芝龙的舰队未被全灭,哪怕仅剩下小半战力,大明水师的主力便只能被继续牵制在北面,虽能分出一部分战船为远洋商船护航,但必然仍无法挑战和兰人在东亚海域的霸权。

    正是刘国轩所部三百二十二名将士舍生忘死强夺建虏炮台,加上恰好赶来的谢迁义军相助,方才有水师今日的完胜,有了莱州一战毁去郑芝龙九成战船的辉煌战果!如今建虏已经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水上力量了,往后即便派罗明受的长江水师便能碾压建虏水师残部,大明水师主力则似蛟龙入海,可以在全球海洋的舞台上一展拳脚了。

    可以说,这三百二十二名将士居功至伟!

    正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朱琳渼想到了后世军队最常用的方式——授勋。

    刘国轩代阵亡的将士们接过这一百八十八枚金光四射的脚踏大炮的狮子勋章,神情肃然地向辅政王敬了一礼。

    根据大明兵部新制定的功勋条例——实际上就是朱琳渼一手操办的——只有对国家有极大贡献的官兵才能获得勋章,比普通军功更为难以获得。勋章自上而下分为:金麒麟、金狮子、金豹、金虎、银虎、银熊,共六个等级。

    这些勋章代表着作为军人至高无上的荣耀,同时获勋者每年还将从朝廷领到一份不菲的奖励银,数额对应六品到一品大员俸禄。而所有获得金质勋章的人还将拥有各种特权,例如见到官员不用跪拜,甚至官员遇到金麒麟、金狮子勋章的获得者还要反过来行礼。

    朱琳渼就要要用这种方式尽量扭转大明文官轻武、以文统武的陋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