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他返回屋里,一把摘下那人的斗笠,苦着脸道:“崔将军,眼下整个朝鲜都在缉捕你!你怎大大咧咧跑我这儿来了?”

    “怕什么?”崔民厚示意手下先出去,自己转身在客位坐下,“李倧也就再能得意这一时罢了。”

    “崔将军,你这是何意?”

    崔民厚沉声道:“主上已决定近日举事,让我来通知柳大人备好兵马,以待号令。”

    “举”柳泽晚一个字出口,慌忙压低了声音,“举事?!崔将军前番刺杀并未得手,如今李倧根基坚固,眼下绝非举事良机啊!”

    “根基稳固?”崔民厚大笑,“哈哈,李倧很快就要众叛亲离了!”

    “我观朝中局势,并无此征兆啊”

    崔民厚立刻接道:“若是大明对李倧不满呢?”

    “这,怎会?”

    崔民厚取出一张纸递出,“明廷早已得知李倧要将水师战船交予胡虏之事,这是大明使节所带的赦书,你看看吧。”

    柳泽晚将那张纸看了一遍,摇头道:“这上面未见大明印玺和天子”

    “当然是誊抄的,原件就在主上手中。柳大人有兴趣的话可以亲自去看。”

    柳泽晚眼皮一跳,那赦书上重责李倧背弃大明宗主,投朝鲜予建虏为属,多次供虏钱粮,此次又遣水师直接与大明为敌,其罪甚也。当然,作为对藩属的赦书,末尾还是象征性地加了两句,希望李倧自省己过,回头是岸。

    大明作为朝鲜数百年的宗主国,对后者的影响力极大,甚至册封国王晚上几个月,都会造成朝鲜政坛的地震,更不用说这份措辞严厉的赦书了。

    柳泽晚深知,手上这东西若被公诸天下,会对李倧权势造成何等程度的重击!

    但他向来胆小,又谨慎道:“只是,我来宁边时日尚短,有把握调动的兵马不过三千,又无外援”

    崔民厚不耐烦地挥手道:“大明一定会支持主上的!”

    “真的?!消息可靠吗?”

    “柳大人可知,明使亲自向李倧要求,让郑万诚郑将军升任水军节制使,此时已经走马上任。由此足可见大明是站在主上这边的。”

    李倧虽然对明使突然“理解”自己的苦衷大感意外,不过这事情大明松了口,自己儿子总算能回来了,也是结了他最大一桩心事。故而戴修远提出要郑万诚统领水师南下时,他毫不犹豫便应允了,只是心中好奇郑氏拿了多少银子竟能买通明使。

    戴修远固然是有自己的安排,不过到了仁兴君这边,立刻就被解读成对己方的支持了。

    柳泽晚对中国那边的局势还是有所了解的,如今建州兵已被赶到了长江以北,而大明正节节进逼。从多尔衮派人来讨朝鲜水师就能看出来,他们对自己的兵力已开始没有信心了。

    如此情形下,一挨大明的战事结束,明军入朝支援仁兴君也不是不可能。

    退一步讲,就算大明不直接插手,仁兴君只要打着天朝的旗号宣布讨伐投虏昏君,必然会应者云集!

    他终是望向崔民厚,咬牙道:“既如此,我这便去集结兵马,只等主上号令!”

    “好!”崔民厚站起身来,“柳大人必得拥立第一大功!

    “其实在我来宁边之前,价川、顺川府府尹都已答应随主上举事。柳大人大军一路南下,可直赴南海道。届时京畿必乱,取汉城易如反掌!”

    郑万诚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夜之间就成了水军节制使,并顶替李崇指挥水师超过七成的战船,简直就是人生的巅峰啊!

    不过待他想起仁兴君交给自己的任务,不禁又变得愁容满面。

    “郑将军,再有三个时辰便抵达莱州了。”他身侧的一名侍卫拱手道,“戴大人令我等带了些礼物在船上,约值三千两上下。”

    郑万诚眼前一亮,还有礼物,三千两?这么多!他忙恭敬转身还礼,“戴大人太客气”

    这侍卫名叫韩桐,乃是戴修远所派,仁兴君亲自嘱咐,要郑万诚时刻带在身边,不得稍离半步。

    “小的只是名侍卫而已,将军不必多礼。”韩桐又道,“待登岸之后,将军便可将这些礼物送给郑芝龙,必能得他信任。”

    原来是拿去行贿的郑万诚顿时有些失望,但旋即想到,只要能活着回到朝鲜,凭自己如今的高位,搞些钱财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他立刻揖道:“末将一定办妥”

    韩桐只得再次拖住他的胳膊,“将军不必跟侍卫这么客气。”

    “啊,对,对!”

    郑芝龙对南下的朝鲜水师也是颇为重视。虽然这六十多条战船皆是三百到五百料的小船,但郑芝龙深知即将到来的那场大战很可能要靠跳帮战决定胜负。于是船上的四千多朝鲜水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郑万诚跟前来迎接的郑渡等人应酬一番,吩咐手下锚好了战船,二话不说便携重礼让郑渡带他去找郑芝龙“议事”。

    郑芝龙倒是极为“敬业”,此时还在莱州船厂监督战船建造,得闻朝鲜水军节制使前来拜访,这才忙换了身衣服,就在自己设于船厂的书房中待客。

    待他与郑万诚见了礼,看到后者令人抬上来的那口沉甸甸的箱子,心中立刻对这个“会做人”的朝鲜军官有了不小的好感。

    

第570章 郑芝龙的家底() 
郑万诚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此时的朝鲜不会点儿汉语会很影响仕途——舌灿莲花,一通马屁将郑芝龙拍得云里雾里。

    “待总兵大人统水师大军剿灭南明,末将能帮着打扫战场便是毕生之幸!”郑万诚一脸真成,又道,“方才途中看到那条接近完工的战船,简直大如龙蛟!乃末将见所未见。就凭这一条船,恐怕南明便是上百船相敌,也定是死路一条!”

    郑芝龙疑惑望向郑渡,后者忙低声道:“当是在船厂外临时修缮的那条‘征’字号赶缯船。”

    郑芝龙遂微笑道:“郑将军所说的这船比蛟龙还差得远。”又有心在朝鲜人面前卖弄,转而吩咐郑渡,“既然郑将军有兴致,你不妨带他在船厂里四下看看。”

    “儿子遵命。”

    郑芝龙端起茶碗,对郑万诚道:“水师还有诸多杂务,下官便不能招呼郑将军了。”

    “怎敢劳烦总兵大人。”

    郑万诚辞了郑芝龙,便随郑渡在莱州船厂参观起来,沿途又是奉承不断,令后者笑逐颜开。

    郑渡和他聊得投机,是以介绍起船厂里的情况也颇为用心,“郑将军来时看到的那条‘征’字号乃是七百料赶缯,在我大清水师当中其实只是小船。你看那边,”他指向远处的船台,“这是‘平’字号千料大熕船,方才称得上水师主力。”

    郑万诚离得远时看不甚分明,待走到那船台附近登时大吃了一惊——一条如小山般高大的战船,比朝鲜水师最大的龟船至少大了四成!可以想见,交战时这条“平”字号战船只需直撞上来,朝鲜水师就难撄其锋。

    郑渡继续道:“这千料大熕船可载三千斤八百重炮三门,千斤炮六门。不过,要说起来临战破敌的能力,这还不是水师之最。”

    他说得兴起,带郑万诚一直走到船厂深处,“你看那边的船台,此乃‘威’字号夹板船……”

    郑万诚疑惑道:“那两条船可比‘平’字号小了不少,为何却更为厉害?”

    郑渡得意道:“你看船舷上那排木窗,里面可装了十四门两千七斤的重炮!”

    他瞥了眼满脸震惊的朝鲜人,又神神秘秘地指向船厂最内侧,“那边还有新建的‘胜’字号夹板船,乃是父亲重金聘请的红夷工匠打造,可载重炮二十四门!”

    郑渡和郑万诚一个吐沫横飞,一个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却都没留意旁侧的“侍卫”韩桐正拼命四下观察,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

    两日后,朝鲜水师便开始随郑芝龙舰队一起操练。

    郑万诚在岸边,看着海面上乌泱泱望不到尽头的战船,腿肚子都有些转筋,愈发对自己此行的任务不报信心了。

    郑芝龙瞥了他一眼,微笑道:“郑将军可是身体不舒服?”

    “啊,没,没有。”郑万诚忙收起惊慌,祭出拿手绝活,“我大清如此威武水师,世间无双,便无朝鲜这些许小舟,此时挥师南下,也定能将不臣南人碾得粉碎!”

    郑芝龙闻言却收起了笑意,对郑渡吩咐一声,“开始操练吧。”

    实则北京绝大多数朝臣,包括多尔衮在内,都认为他手下这支庞大的舰队对付南明水师定如猫抓老鼠般容易。兵部也多次令他率军南下,却均被他严拒。兵部为此还弹劾了他一次,说他欲养敌自重。

    但其中原委只有他自己明白,在黄海遇到暴风那次,他可是亲眼看到了南明水师!

    至少有五条比“威”字号还大的夹板船,还有超过十条小型夹板船,当时就埋伏在郎家沙礁石后面,准备从侧后方偷袭他的舰队。

    他现在想到当时的那一幕还有些后怕,若非突如其来的狂风大浪,恐怕前去支援洪承畴的舰队就不止损失七成了……或许就连自己这条命都要留在了黄海。

    十多年前,他在料罗湾率水师与和兰人决战,后者舰队的规模已不比明军水师大多少了。虽然彼时他获得惨胜,但那可是正面对决,而且他手中战船足有六七百条,水兵近三万人!

    而眼下,他仅剩下四百条船,甚至还有七八十条受创严重,没有个把月根本无法下海作战。

    郑芝龙以前一直认为南明是从红夷手中买了些夹板船,但在黄海见到明军之后,他知道南明水师定是已掌握了建造夹板船的技术。也就是说,决战之时他必将面对多余五条大型夹板船。

    他望向已经升帆列队的水师,皱眉吁了一口气,“至少要有对付八九条夹板大船和二十条小船的把握,否则这仗绝不能打……”

    郑万诚瞥了眼站在船头的党嘉茂——郑芝龙派给他的监军。实则朝鲜水师所有三百料以上的战船都派了监军。

    党嘉茂取出一只槟榔丢进嘴里,望一眼远处将船上的令旗,傲然挥手道:“郑将军,升帆吧。”

    “这,”郑万诚小心道,“党大人,我们的船是划桨启航的,到了远海才用帆……”

    “那就划吧。”

    “末将,遵命。”

    郑万诚又看了眼身后肃立的大明“监军”韩桐,心中不禁嘀咕,我夹在中间算干嘛呢,干脆这六十多条船交给你们二位得了……

    南京,应天府衙。

    朱琳渼看着最新的莱州密报,不由微微皱眉——这上面说,建虏第二条二十四炮的盖伦船已秘密建造了大半。

    加上之前陆续送来的密报,他心中已有了郑芝龙舰队的大体轮廓:至少两艘二十四炮盖伦战船,近十艘十四炮盖伦战船。还有千料大熕船二十艘,七百料赶缯船近四十艘,三百到五百料艍船、梭船百余艘,剩下的皆是铳船、快哨、纵火船等小船二百三四十条。

    此外,船台上大概也有六七条船在建。

    对付如此规模的舰队,水师现在这点儿家底恐怕还不够稳妥。他心中盘算,三处船厂船台上的那些战船还得加速完成才行。好在如今和兰人已没了参战的念头,戴修远又在清军水师中打入一颗朝鲜钉子,就算立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