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多尔衮连这些船都看上了,这也说明钱塘及南京接连吃亏之后,建虏对水师已愈发重视起来。

第550章 吃谁家的饭砸谁家的锅!() 
梁修行又禀道:“最后一支建虏密使据说是乘倭国商船南下东番,向红夷借战船。据说多尔衮允诺红夷,待日后攻取江浙,便大开港口任其买卖。”

    又是战船!结合之前密报所说,建虏在莱州大造战船一事来看,多尔衮是铁了心要击败大明水师,以在长江、钱塘等地获取主动。

    朝鲜水师倒还没什么,但如果和兰人跟建虏勾结,海上马车夫的战船却极具威胁!

    朱琳渼心中暗叹,这多尔衮也算是个人才,脑子灵活,手段不俗,眼见局势不利却毫无慌乱之心,而是大行离间拉拢之计,又到处找“雇佣兵”。若非眼前的“蝗商”跑来泄密,等锦衣卫北镇探到这些消息,恐怕其中已有不少被多尔衮办成了,这里面任何一项都会对大明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不过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明末时这些商贾帮着建虏走私禁物,充实了努尔哈赤的军火库,最终加速了崇祯朝的灭亡。而到了此时,他们又大肆泄露建虏的情报,帮了大明的忙。当真是吃谁家的饭砸谁家的锅啊!

    有这些“内应”协助,不愁满清倒得慢。他正打算吩咐石霖,拨付三十万两给梁修行——留着梁家祸害建虏何乐不为,施恩梁家,后续还能套取更多情报——却突然间灵光一闪,既然这“蝗商”要银子是为了捞梁嘉宾出来,何不跳过中间环节直接施为?还能避免资助建虏军饷。

    想到此节,他立刻“才思泉涌”,头脑中接连浮现出一系列的后续方案。

    “殿下,草民已说完了,您看……”

    朱琳渼抬手打断他,微笑道:“你说的这些消息是值三十万两。”

    “好,太好了!谢殿下大恩!”梁修行登时咚咚磕了几个头。

    “不过,我这里倒有个更好的提议。”

    梁修行迟疑道:“您,请讲……”

    “你父、兄自有我想办法救出。”朱琳渼眯眼望着梁修行,“金之俊不是要你一百六十万两吗?我只收你一半,八十万两。扣除你带来的消息值三十万两,你再付我五十万两即可。”

    梁修行一副快要急哭出来的表情,纳首道:“殿下莫要玩笑,这可关乎草民父、兄性命……”

    朱琳渼立刻沉下了脸,“怎么,你是不相信我的话?”

    “不,不敢!”梁修行忙摆手道。

    “我既说了能救下他们,就是有九成的把握,你且去备好银子,届时拿来换人便是。”

    梁修行见他说得笃定,将信将疑道:“殿下所言当真?”

    “自然不假。”朱琳渼继续“诱导”他,“倒是等人救出来之后,你梁家有何打算?”

    梁修行略做思索,长叹一声,“如今清廷是盯上了梁家,待草民父兄归家,我们便携余财出海,寻个荒岛聊渡余生……”

    “呵呵,我看你是晕了头吧?”朱琳渼冷笑道,“你梁家上下多少口?”

    “九十八口。”

    “你们近百人,再带上丫鬟随从,好几百人从山西往海边走?我料你山东还没到便被人拿下了。”

    “这……”梁修行一愣,事情确实多会如此,只得道,“草民心中慌乱,还未及细想此节……”

    “我给你指条明路。”朱琳渼笑得像偷了十只鸡的老狐狸,“莫要出海,只往北去。”

    “北?出关?”

    “对,出关,去察哈尔部。”朱琳渼不紧不慢道,“你们梁家经营关内外私货经年,定有自己避过哨卡的路线,去关外才有可能逃出生天。”

    “可察哈尔部已经归顺建虏,他们定会将梁家交出去的。”

    朱琳渼微微摇头,“我向你保证,绝对不会。你就去找苏尼特部,腾继思定会待你梁家如上宾,说不定比你们在山西过得还逍遥。”

    梁修行难以置信地瞪着眼睛反复询问了几遍,得到朱琳渼再三确认,终是咬牙道:“好!我便信殿下一回,梁家上下百口就全押在这儿了!”

    待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梁修行便要告辞离去。朱琳渼却想起一事,唤住他道:“对了,你梁家是如何得知诸多建虏朝中内情的?”

    “回殿下,梁家经营多年,上至内阁下至皂吏都有些深交。此外这次梁家遇难,还牵连到了同为晋商的王家,他家更连在内廷都有耳目。”

    梁修行已将老子、兄长的命绑在朱琳渼身上,是以言无不尽,“方才草民所说的消息,有多半都是王家告诉我的。建虏武英殿的当值钱公公一家都曾为王老爷子所救……”

    朱琳渼敏锐地抓住了“重点”,问道:“你说王家也受到牵连?”

    “是,梁家运出关外的货物有不少是王家的……”

    “好!”朱琳渼脱口而出,忙又笑道,“好人做到底了,王家的事情我也会尽量帮忙。”

    “当真?!殿下简直是我等再生父母!”

    ……

    “殿下,尝尝我做的清炒虾仁。”木芷晴笑着,夹了菜放在朱琳渼碗里。

    片刻,她又放下筷子,歪着头看他道:“殿下怎么不吃,可是不合口味?”

    “哪里,芷晴亲手烹制的夜宵最是美味!”朱琳渼忙一筷子夹起那虾仁塞进嘴里,用力咀嚼起来。

    “那你为何今晚一会儿愁眉不展,一会儿又点头思忖,可是遇到什么难事?能否说与芷晴听?”木芷晴一手托腮,眨着眼睛问他。

    “也好,你这个智多星便帮我参详参详。”

    朱琳渼遂将今日梁修行所述情报,以及自己的对策说了一遍,“大致便是如此,只是四川方面,张献忠和豪格的兵力都不弱,我们极难影响到那边,若这二者勾连,却与我极为不利。”

    木芷晴低头思忖道:“殿下的漠北及湖广方略环环紧扣,甚为周密,应当没什么问题。只是对梁、王两家太客气了点儿,不若如此这般……”

    “言之有理!”朱琳渼不由点头道,“那朝鲜与东番那边呢?”

    “这……芷晴对水师不甚熟悉,倒说不上什么。”木芷晴思忖片刻,笑道,“不过四川的局势,我倒是有些想法。”

    “快说来听听!”

    待木芷晴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策略,朱琳渼一拍桌子,大笑道:“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

    “这办法好!不但可破了四川之局,甚至有可能令建虏朝堂震动,一石二鸟!”

    所有的国事都有了妥善布置,朱琳渼心中顿时倍感轻松,他摩挲着木芷晴的手,话题也转向了日常琐事,“对了,你这几日早出晚归的,在忙些什么?”

    木芷晴嫣然一笑,“早上卖罐头,正午授算学,下午兴蒙学。”

第551章 大明的根基() 
“没想到你在南京也有这么多事情做。”朱琳渼饶有兴趣地望着木芷晴道,“罐头、算学……对了,前向一直忙着迁都,只听你说罐头厂建成了,却还不知详情如何。”

    木芷晴用手帕沾了沾嘴角,微笑道:“这罐头厂对舟山百姓帮助极大。以前由于岛上过于贫苦,大家眼睁睁看着海里鱼虾成群,却因无船无网,只能在浅滩摸几尾鱼而已。

    “如今由罐头厂出银子购置了大批渔具,赁给当地百姓使用,只需分些捕到的鱼便可抵租钱,百姓们无不争先下海。我离开舟山时,罐头厂已备下渔船三百二十多条,网八百余张,岛上百姓仅靠捕鱼已能自给自足。

    “罐头厂每天出产罐头四千多瓶,所需鱼肉几乎不用花钱。而百姓们捕鱼多了还会卖给罐头厂,每日少说都有两三千斤。只是现下每日仅能售出四千来瓶罐头,故而多的鱼肉都运去了宁波贱卖。”

    “买船、网租给百姓使用,”朱琳渼夸赞道,“既解决了岛上民生,还令罐头厂有了稳定的鱼肉来源。也只有我们芷晴能想出这么精妙的点子来。”

    木芷晴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忙道:“只是殿下给我的那三万两银子大都变成了渔船渔网,却一点儿没省下。”

    “这是长期投资,值得。”朱琳渼又道,“只是每天仅能卖出四千瓶,还是有些少啊。”

    “这还是用了殿下所说的‘瓷瓶’回收之法,否则怕数百瓶都难卖掉。”木芷晴道,“实则抛去瓷瓶价格,吃罐头比直接买附近鱼肉要便宜,只是百姓们对此物还不熟悉。于是我近来便带人在城中饭馆酒楼发送些罐头并不收钱,盼着他们觉得好了能大量购买。”

    这一瓶罐头当中,有九成多的成本都在瓷瓶上。故而朱琳渼想到了后世回收啤酒瓶的方法来,卖罐头回收罐头瓶,算下来一瓶鱼肉只需不到十文。即便如此,由于舟山的鱼肉成本极低,刨去运费还有略有赚头的。

    朱琳渼随即道:“拓宽销路这种体力活怎能让我们芷晴去做?我先前倒是忘了,回头我吩咐洪思一声,让宣教们给罐头做做广告,保证销量会成倍提高。”

    “那可太好了,”木芷晴喜道,“我还筹划着往后将罐头卖去桂、黔、滇等地,那边鱼肉可不似江浙这般常见。”

    “对,鱼肉可是极有营养的,对强健大明百姓体魄大有裨益。这事儿我得交待给户部,让他们派些人手帮你。”朱琳渼又问道,“你方才说还在哪里教授算学来着?”

    木芷晴点头笑道:“先前芷晴听殿下筹划大明的工业化,如此百年之大变革,我也想帮着殿下尽一点儿力。

    “这工业化之基础还在于人,在于格致之学。恰逢南京格致学府开课,芷晴便厚颜在那儿兼了份算学课程,专授各类方程解法。”

    木芷晴曾随宋应星学过西学,在格致学府教教书倒是小意思。朱琳渼感叹,只是这女性做教师在大明却不多见,大概也只有她这般纳西族女子才能开此先河。

    木芷晴又道:“随后我又想到,殿下一力兴办格致学府,那芷晴便为殿下做些铺垫,办办蒙学,教孩子们认字,并从小便接触格致之学,与经史一同学习。如此,他们日后在研习格致一途上定会有更深的成就。

    “对了,我还用殿下所授的拼音标注了三字经,制成字帖,供孩子们识字之用。我在舟山试过,孩子们大多一个月后便能独自拼读三字经了。这字帖我先印制了千册,送给南京百姓。”

    “好啊!”朱琳渼直挑大拇指,“其实这事儿我早就想做了,却苦于一直没有精力,没想到却在你做成了!你这字帖还有吗,快让我瞧瞧。”

    一旁雪茶极有眼色,很快便取来了一本“拼音识字”交给朱琳渼。后者翻看着字帖,一边不住点头,“正是如此!这册子虽小,却是足以影响大明百代基业的重器!”

    只有认识字才能读书,读书才会明理,而明理乃是开民智的重要条件。有了这本拼音识字,纵然请不起教书先生,孩子们也可以在简单培训之后自行读书认字,这定能令大明的文盲率大为降低——华夏民族可是有宁愿饿肚子也要让孩子读书的好传统,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而识文断字的人口激增,又能促使大明先于西方国家开启民智,再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使大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又转头道:“芷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