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承畴认定明军主力就在南京,不光调走了围攻平湖的黄鼎等人,还将原镇守杭州的陈泰部也调去了无锡,杭州仅剩了不到两千绿营兵。

    张煌言得辅政王殿下“便宜行事”的命令后,立刻带着平湖城里的四千多人马包围了杭州。

    驻守杭州的清军起初还想出城一搏——毕竟以往浙军在他们面前向来是不堪一击。不过此番却有邓山的一千破虏营镇着,加上张煌言也算是老式明军当中战斗力极强的,当时便将杭州守军歼灭了近半,余者慌忙紧闭城门再不敢嚣张。

    随后张煌言又将平湖城的里舰用大炮以牛车驮运,花了十多天工夫搬到京杭大运河附近,再沿河运抵杭州城下,开始炮轰杭州。

    附近嘉兴、海宁、德兴等地一共驻有两三千清军,接杭州告急,只得硬着头皮赶来增援,却接连遭到埋伏。

    张煌言倒是紧学辅政王,在杭州附近也玩了把“围点打援”。

    ……

    “真不知道那老东西有什么能耐,竟让九王爷对他如此信赖,将整个江南战事都交在他手里?”勒克德浑立于江阴城头,愤愤不平道,“不过一个尼堪而已,我堂堂爱新觉罗子孙还得听他调遣!”

    城下传来士卒操练的吆喝声,他循声望向城下的步卒方阵,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些步卒人人配以精制棉甲,持有最新打制的十一钱燧发火铳,身后背着用来支撑火铳的锃亮短矛,显得威风八面。

    在铳手之间则是手持两丈长矛的长矛手,他们的甲胄在铳手的基础上,又在外面罩了层鳞甲,以往的三钱铳便是相距三十步也极难射穿。

    这些铳手和长矛手皆排成五排十列的小队,小队又首尾相接,连成半里多长的大阵。阵中兵刃钢刃闪动,火铳林立,号令统一,阵型严整,一看便知这是一支虎狼之师。

    这便是多尔衮倾注了近百万两白银用于打造军器甲胄,又以高翔及罗刹人所授的新型战阵操练而成的精锐正红旗火器营。一共两万余人,乃是多尔衮用来克制明军火器部队的“秘密武器”。

    “若是让我领军,便绕过钱塘江去,先取绍兴,再一路杀到福建。以我建州精锐的战力,那些南蛮兵若敢来迎战,定会顷刻灰飞烟灭!”

    勒克德浑随即想起不久前以新练火器营与绿营扮成的“明军”演武的情形。

    两千绿营按照高翔的描述,皆持六钱燧发铳,面对一千五百正红旗火器营,仅仅一盏茶的工夫便土崩瓦解——先是火器营仗着火铳更重,先敌发铳,瞬间便将仅有三排的“明军”阵型射得七零八落。

    随后的对射当中,火器营依靠大量楯车以及身上的甲胄,几乎是毫发无伤。而“明军”那边虽也配了棉甲,但在十一钱火铳面前根本就如同纸糊的一般,火器营每次发铳都能撂倒一大片“敌军”。

    待至两军白刃接战,由于“明军”皆是铳兵,那简直就是不堪一击。火器营的铳手连背后的短矛都没摘下来,光是长矛手就将“明军”尽皆戳翻。

    他身旁的副将巴布泰忙附和道:“可不是,以往我建州勇士一人便能抵得上三四名尼堪士卒,如今又有了这精锐火器营,怕是十个南人也不是对手!”爱看小说的你,怎能不关注这个公众号,v信搜索:rdww444或~

    ps:书友们,我是天海山,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四百八十四章 急返江宁() 
第488章 急返江宁 第1/1页

    其实建虏进行的这番“战斗力评估”是有很多问题的,故而其得到的结论也与明军真正的实力大相径庭。

    首先,扮演明军的绿营兵与龙卫军和破虏营的军事素养天差地别。例如建虏在演武之时,“明军”用了一顿饭工夫还没能组成“三排横阵”,而对面的正红旗火器营却很快完成结阵并先一步进攻,始终占据了主动。但以明军新军的训练水平,列阵速度怎可能给清军留下先手的机会?

    其次,在“对射”过程中,“明军士卒”知道对面皆是满八旗的大爷,哪儿敢表现得过于出色以盖过满洲兵,手底下不约而同地都慢了几份,甚至有不少人未被“击毙”就退出演武,导致“明军”阵型很快便乱掉了。

    至于武器对比方面,由于建虏并没有掌握定装弹技术,加上训练水平低,导致装填、射击比真正的明军慢了一倍不止。

    此外,在乔伟礼的有意误导下,建虏高层对“重型火铳射程更远”这一点深信不疑。实则十一钱的重型铳理论上虽能射到近二百步外,但实战中制约射程的主要因素却是命中精度,不论三钱铳还是十一钱铳,超过七十步外根本无法准确击中目标。

    想要突破七十步的极限,只能依靠线膛枪技术,利用子弹自旋保证弹道稳定。然而现在只有龙卫军大量装备了具有膛线的二型猎兵铳,有效射程达到了百步以上。

    最后,建虏用全员装备精良铠甲的办法,来对抗明军火铳也不过是一种幻想。不说线膛铳射出的旋转子弹射穿两层棉甲都极为轻松,就是破虏营使用的六钱的燧发铳,在七十步内也能有效击破棉甲。这也是欧洲步兵从十七世纪起就逐渐放弃甲胄的原因——随着交战双方装备越来越多的火枪,盔甲除了增加步兵负担之外,已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

    但在实际交过手之前,建虏上下却皆对此次演武的结果深信不疑,陷入了明军在正红旗火器营面前不堪一击的迷思之中。

    一旁的达素知道勒克德浑始终自认是总览江南战局的不二人选,对洪承畴及不服气,于是也故作愤懑状,道:“那洪承畴自诩什么‘步步为营’,其实我看他根本就不会打仗。十几万大军久久拿不下浙江那点儿地方,如今还被尼堪打到了江阴城下。实在丢人!”

    巴布泰立刻接道:“要我说,摄政王殿下怎能不知咱们贝勒爷勇武善战?只是需要安抚那些绿营尼堪,这才重用洪承畴罢了。论起摄政王的信任、器重,他就远比不上贝勒爷比了。

    “近来南蛮屡以舟船之便各处袭扰,洪承畴屡次上书请调莱州水师,摄政王都没理他,贝勒爷仅奏请一回,朝廷立刻便派了战船南下。”

    其实此事洪承畴是有苦难言。他比谁都更急着想要水师战船前来增援,但他也知道,多尔衮召回郑芝龙是因为辽东、京畿一带被明军骚扰,若自己不管不顾地强要水师南下,一旦盛京、兴京、北京之中任一处稍出了点儿岔子,北党那些人定会借题发挥,将罪责全都推到他的身上。届时丢官之类还是轻的,自己这老命搞不好都得丢在党争之上。

    故而他只能旁敲侧击,“提示”多尔衮自己需要战船,但后者是个大老粗,哪儿能看懂他这种“羞答答的暗示”,只当他没船也能挺得住,于是连一条船都没派来。

    反观勒克德浑,他可是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亲孙子,更在豪格与多尔衮争权的政治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了后者一边,极得多尔衮的信任。是以他可以上表畅言江南的形势急需战船,要朝廷速派水师,却不用担心有朝臣非议。

    勒克德浑闻言神色缓和了不少,朝城下的方阵扫了一眼,立刻指向一名步卒——方才那人听到左转指令时却转向了右边——对身旁侍卫道:“那人第三次犯错了,按规矩,十鞭。”

    “嗻。”侍卫立刻转身而去,很快城下便传出了士卒的惨叫声。

    达素见状心中惊叹,正红旗两万多大军仅操练了几个月而已,便已队列齐整,气势威武。光是这一齐抬脚落步,行进时阵型保持笔直,便是自己手下京营精锐都无法做到。

    原以为勒克德浑应当甚为满意才对,没想他要求竟还如此严格,素闻他带兵有方,看来果然不假。

    他作为多尔衮的嫡系,心中不由暗喜,往后有了正红旗作为倚仗,九王爷的地位定然更加稳固了。

    忽见城下有数骑绝尘而来,马上骑手举着一支三角红旗,一路高喊,“急报!”

    守门军官见了那支代表紧急军情的小旗,当下也不上前多问,立刻吩咐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片刻,几名虏兵大步跑上城头,在侍卫指引下跪在勒克德浑面前,又取出一只信筒捧起,喘着粗气道:“报!招抚南方总督洪大人急令,着贝勒爷即刻率军返回江宁!”

    勒克德浑三两下拆了信筒上的火漆,抽出里面锦缎扫了一眼,不由放声大笑,“洪承畴总是‘方略’、‘谋划’之类挂在嘴上,此番被南蛮大军围在了江宁城中,却仍是什么‘四面围困之策’,实则还不是要我带兵去救他?”

    说着他将那军令递给身旁的巴布泰,后者随即板下脸道:“先前说要在江阴堵死南蛮,我们匆匆赶来却连个人影都没见到。眼下又一封军令调我们去江宁‘围剿’,到时候不会又扑个空吧?”

    洪承畴派来传令兵闻言,忙又说了明军在南京城外大修土垒、碉楼,并以大炮日夜轰城之类的情形。

    勒克德浑点了点头,“如此看来,这些南蛮是铁了心要死攻江宁了。这样倒好,只要逮住了他们,我大军须臾间便能将其杀得一个不剩!”

    那传令兵又禀道:“贝勒爷,都堂大人还特意叮嘱,说这股明军极为狡诈,临阵又颇为凶悍,要您务必多加小心。”

    本章完

    记住网址:

    

第四百八十五章 清军的规定() 
勒克德浑冷冷一笑,“洪承畴怕了这群尼堪,我爱新觉罗的子孙却只当他们是虫蚁一般!

    “前番是他们溜得太快,加上有舟船相助,我一时没能逮住他们。现下其竟猖狂到在江宁摆开阵势撒野,便是自寻死路了。

    “朝廷已拆出郑芝龙水师三百多条战船南下,不日即将抵达崇明,堵住长江出海口。待我率军击破了尼堪人马,他们便再无法借舟船蹿逃,此役之后,南明就算是完了!”

    那传令官见他如此形容,又想起洪承畴的吩咐,正欲再说什么,就见一名军官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对勒克德浑打了个千,喜道:“主子,大炮!大炮运来了!”

    “大炮?什么大炮?”

    “主子您忘了?”那军官忙道,“就是佥都御史蔡大人提到过的那种六角形的炮。”

    “当真?!”勒克德浑立刻想了起来,旋即也是大喜。

    当初蔡士英说那姓汤的夷人创出一种极为厉害的大炮,炮口呈六角形,能射四里之远,且准头惊人之时,他还有些不相信,不料还真造出来了。

    “回主子,炮就在城北,随行还有六十名京营调拨的炮手。据说此炮极难铸造,蔡大人令工匠日夜赶制,好不容易才铸成四尊,令人星夜送来。好几天前便已运抵通州,因是担心遇上南蛮战船,不得不极为小心,先派人扮作渔船在镇江一带盯着,今日才得渡江运来。”

    “好!”勒克德浑闻言望向洪承畴所派的传令官,傲然道,“有了这四门利器,我在四里外便能取南蛮首级!”

    他又望向达素,“又有九王爷派来的京营精锐,加上我麾下新练火器营,拿来对付三万南蛮子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