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例外。苏承羽这几天反复背诵、演练的讲演稿明显达到了他预期的效果。

    他最后高声道:“龙卫新军的爷们儿们,都练出点成绩来给我看看!”

    “是!”

    士兵们依照编制各自带开,在校场上操练起来。

    每个人的气质都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相信此时他们如果和昨天的自己战斗,一定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这就是部队的士气!士气是军队最强大的武器!

    在苏承羽给马赛多等人上“近代军事理论”课的那几天,龙南县宣教府正式成立了。

    宣教府正厅,十八人恭立两侧。他们正是从宣教府招考中脱颖而出者。

    经过前两天熬夜阅卷,苏承羽从一百四十余份卷子——其中甚至还有三名举人,江西确实盛产学子——之中挑出了三十一份,又从中选了适合做宣教工作的十八人。

    “田壮飞、李同、甘易、王达齐四人,授宣教府主笔官职。”洪思手持名册念道,“李义晟、赵大都、王柯……共十四人,授宣教府宣教职。”按隆武帝的意思,宣教府官员一概由苏承羽现行任命,后补交吏部备案即可。黄道周作为吏部尚书自然毫无异议。

    苏承羽轻咳了一声,道:“本王暂兼任宣教府大使一职。”

    自明成祖靖难之后,大明的藩王真心没什么威望。更别说南明时这些藩王了,被流寇、满清杀得七零八落,甚至不如普通的实权官吏。是以堂上十数人虽对这位陈州王兼任小小宣教府大使有些意外,倒也不至太过惊讶。

    今天三更来了。

    因为新人不易,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鼓励,不吝收藏、推荐、评论,萌新作者躬身拜谢!

    (本章完)

第42章 立正() 
苏承羽望向身旁洪思,“由洪思任宣教府副使,署理宣教府日常事务。”

    在场众人对宣教府的部门构架早已有所了解。宣教府设大使一名,总览宣教府事宜。副使一名,辅助正使。总宣教官一名,负责宣教相关事宜。舆查官一名,统管主笔官,兼负责体察民间对宣教方面的意见。另还有应策官负责敌方谣言乱众方面事宜。

    “至于总宣教官、舆查官以及宣教府副使,目前都暂空缺。”苏承羽环视所有人,“以后将从诸位之中选优秀者担任。望诸位精心勤勉,让咱们宣教府所缺的职务能早日有人担当。”

    他这个大蛋糕抛出去,下面的目光立刻炙热起来。对大明的官员来说,想等个升迁的实缺那得有相当的耐心加运气才行,而眼下竟有实缺放在那等自己!这要是再不拼命好好表现,简直是对不起人生啊。

    随后苏承羽示意洪思宣读具体人员的工作安排。

    简单来说,便是由主笔官负责编写戏曲曲目、评书话本以及讲稿,内容由苏承羽来定,目前主要是宣传大明抗清战争相关之事。然后由宣教带领戏班或说书匠在各地免费表演主笔官编写的东西,穿插着宣传些朝廷政策之类。

    总之一个目的,用现在老百姓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引导舆论风向,宣扬对大明有益的舆论。

    苏承羽安排的第一个曲目便是讲述史可法为国捐躯之事。洪思当天便带着几名主笔官开始编写。

    这些人都是苏承羽挑选出来头脑灵活又比较能接受新鲜事物的,是以很快便投入工作当中。仅一个时辰不到,田壮飞就已拿出了一份相当精彩的总纲。

    苏承羽看了一遍,基本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提了几处修改意见,吩咐就按这个大纲合作完成。他自己还要赶回军营给外籍军官上课,宣教府的事情就由洪思负责,每天向他汇报进度。

    那十多名宣教手里还没拿到成稿,苏承羽便从以前的曲目和话本里选了一折宋末元初时的戏,让他们先带着手下的艺人去免费巡演。一来提高宣教府的知名度,二来给民众强化北方游牧民族入侵造成中原涂炭的感观。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苏承羽每晚都要抽出半个时辰过问宣教府的情况。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散到各村寨的宣教们,第一次进行这种模式的宣传工作,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少问题。苏承羽甚至还让洪思派人装扮成老百姓来了解宣传效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宣传手段。

    今天是马塞多带着外籍教官们接手训练的第一天。

    这位全营总教官在校场上转了一整圈。虽然近日来他已见惯了龙卫军的军装,但此时大队人马集结在一起,笔挺干练的军装更显整齐威武,让他心中暗自赞叹,甚至有抄袭回西班牙的想法。

    但当他看到几名面带菜色的士卒时,又微微摇头,对苏承羽道:“指挥大人,说实话,您的士兵有些……瘦弱。”其实这也是眼下大明军队的普遍情况,龙卫新军经过近些天的修养,已经远好过其他明军部队了。

    苏承羽点了点头,“确实远不够强壮。不过我相信只要给予良好的伙食,加上适当的锻炼,他们很快就会变个样子的。”

    接着马塞多的目光又落在几排参差不齐的队列上,皱眉道:“他们以前的训练情况也不容乐观啊。您看士兵的间距、排距都相当随意,甚至这一队和那边一队的站立姿势都不同。”他顿了一下,继续道,“不过我会依照您的要求严格训练他们的。”

    对士兵的训练水平苏承羽一点也不意外,大明眼下的军事制度,都是军官自己练自己的兵,各成一派没什么统一制度。即使同一个军营出来的兵,训练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像是站立姿势不同这种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马塞多很快进入角色,将所有士卒召集在了一起,先公布了一遍训练计划,当然,基本上就是苏承羽按照后世的军事知识制定的方案。

    总教官先讲了一遍队列的重要性,不过显然士兵们并没怎么听进去。对此苏承羽也没办法,只能以后慢慢潜移默化了。

    第一天的训练很简单,就是立正。但对龙卫新军的士卒们来说这并不简单,一个个几乎像新兵一般。

    “脚跟靠拢并齐。收腹挺胸。”帕斯托雷和科埃略来回巡视,一遍遍地纠正着士卒的动作。

    好在前几天苏承羽给龙卫军的军官开过小灶,军官们对这些动作要领都还算清楚。

    “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平视。腿要直,两臂下垂,手指并拢……”

    这些士卒们也头一次知道,原来只是站在原地就要有这么多讲究。

    其实就是这几个外籍教官也偶尔会搞错些细节之处,毕竟与西班牙的操练方式还有不少区别。苏承羽只得在旁边盯着,不时提醒他们一下。

    一整天训练之后,大部分士兵已能站得有点儿样子了。但苏承羽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必须经过大量地重复训练,让这些动作变成他们的下意识行为才行。

    校场角落响起号声,这是开饭的标志,几天以来士兵们都已经熟悉了。

    要说这些士兵们自从到了龙南之后,那真是每天伸长了脖子等着开饭。苏承羽的要求是餐餐吃饱,细粮为主,午饭有肉,晚饭即使没肉也要舍得用油。

    虽然米和部分蔬菜由赣州方面分拨,不过肉是肯定不给拨发的。如此吃法,每日采买肉菜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但想让军人有战斗力,首先得吃饱吃好,苏承羽还觉得现在的伙食标准仍太低了些,他的理想状态是全军每天两顿肉,全部吃细粮。

    饭后,军官们又被聚到校场一角进行加强训练,直到黄昏时分才解散。做军官,自然要比普通士兵训练水平更高才行。

    入夜,士卒的营房里却有意料之外的人登门。是些读书人。

    经过苏承羽多日的培训,这些指导使终于迎来了他们加入龙卫新军之后的首次任务。

    感谢:客户端太坑同学,天气有机磷同学,书友531***同学,rmbkmar同学,童年的梦同学,清水鱼同学,爱在那一天同学,守望者同学为我投的推荐票,深表感谢,真诚地躬身拜谢!

    (本章完)

第43章 指导使() 
“在下是一营三连一排的指导使,张志清。”某个营房里,一名身着军服的年轻人文质彬彬地一揖,但旋即想到了什么,立刻双手下垂立正道,“由于指导使人手不足,今晚由我负责三连一排和二排的军纪条例教授。”

    其他各营房也有类似的指导使出现,捧着《军纪条例》给士卒们逐条讲解。这些内容连日来苏承羽已经给他们讲过数遍,让他们背得滚瓜烂熟。

    但面对满营房的大头兵,这些秀才出身的指导使还是有些紧张的。

    这些指导使以黄道周的弟子门生为核心。除了陈雄飞、夏孚先这两个能打仗的和头脑最灵活的洪思之外,其他二十多名秀才都做了指导使。

    此外苏承羽从上次参加宣教府招考的生员中共挑出了三十一人。经过面试,其中十八人去了宣教府,而其余的十三人则加入龙卫新军成为了指导使。

    说实话,为了说服这十多人从军,苏承羽还是费了不少工夫的。不过朝廷同意授予这些人文官品级,外加军饷优渥,他们最终还是动心了。

    他们大多是对国家、民族有责任感,满腔热血的读书人。加上儒家天生擅长思想工作,苏承羽只是对这些人简单培训了一下,他们便很快成为了合格的思想教育工作者。

    不过由于人手较少,这些指导使只能分到排一级,均为上士军阶,和排副平级。暂由应天祥负责所有指导使的召集、管理。

    苏承羽的目标是等以后人手充裕了再逐渐增设连、营级的指导使,形成完整的军队思想教育系统。现代军队和封建军队最大的不同绝非武器装备,而是人的思想意识。

    有理想、有使命感、有荣誉感,知道自己为什么打仗,这样的士兵才面对迫于主子淫威或是为了抢钱抢女人而参战的敌人,怎么可能打不赢?

    而指导使是主要任务,就是依照苏承羽的训练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军队政策宣传等工作。

    理想、使命感、荣誉感这些东西不会凭空出现,必须要有要外界的引导、教育才会产生。指导使就是这些引导者。

    次日的训练内容是稍息、跨立等动作。

    由于经常加练,军官此时的表现明显超出普通士兵,并开始分担起训练工作,其实训练别人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训练

    苏承羽依然走不开,毕竟马塞多等人虽然有标准制度下训练经验,但在苏承羽面前他们的很多理念还是陈旧了些,需要他经常提醒才行。

    至一天操练结束,苏承羽返回将营,发现洪思带着田壮飞等人已等在那里。

    洪思行礼后禀报道:“殿下……哦,指挥大人,《血溅扬州》已写成,请您过目。”

    田壮飞立刻将一叠手稿递过来,正是前几日苏承羽吩咐他们完成的那部关于史可法抗清殉国的剧目。

    要说这四名新晋宣教府主笔官确实够拼的,只用了不到五天工夫,就从头编写了一部全新的戏曲剧目。几人差不多一直都没怎么睡过觉。

    苏承羽虽对很多唱词看不太懂,但基本的故事情节还是没问题的。整部戏从史可法劝高杰北讨开始,一直到扬州十日惨剧结束,剧情悲壮凄惨催人泪下,总的来说是部非常不错的戏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