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申时,青山岭上才逐渐平息下来。得益于张煌言部成功脱困,倒给其他明军提了个醒,有不少人如法炮制,沿山坡跑下山去。不过即使如此,方国安部仍有三四千人丧命,兼八千多人被俘。

    一身樵夫装扮的田雄快步赶到青山岭西头,喜滋滋地对马得功施了个礼,奉承道:“大人此计绝妙,先以绿营弱旅西去,令敌不辨我主力所在,复在这看似绝不能设伏之处伏击南军,方一战破敌。

    “方才属下令人大致合计了一下,方国安共携粮草八九千石,足够我大军吃用两个多月。如此,我断粮之急立解。”

    马得功转头向西望了一眼,得意冷哼一声,“方国安果然上钩,而且还是条心急的鱼,我饵才放了小半,他便急着咬了上来。”

    原来马得功竟用麾下近三万绿营兵作为诱饵,令其速往桐庐攻伐,只发给每人每天五两口粮,其余粮草却全部留给精锐汉军旗兵以及挑出的两千精锐绿营。

    这八千精锐又尽埋伏在青山岭下,粮米足够吃半个多月,是以极有耐心。

    而作为诱饵的清军每日饥肠辘辘,加上军官故意让他们送死,一路上死伤过万,令浙军以为清军已不堪一击。

    这便是马得功示敌以弱,引方国安“出洞”的毒计。

    他又捻须沉吟片刻,对田雄道:“传令,去往桐庐的人马立刻返回,既已有了粮草,他们便不用去送死了。”

    “属下立刻便派人去。”

    

第四百一十九章 马得功的豪赌() 
田雄却疑道:“大人,我们既得粮草,军心大定,正当西进取下桐庐,再设法寻船渡钱塘脱困。却为何要令前队人马撤回?”

    “脱困?哈哈,”马得功闻言大笑道,“你气量也太小了些。

    “初时我们要去桐庐,盖因粮米不济必须北返杭州。眼下我们得了方国安的粮,便有了再赌一把的本钱,为何要撤回北岸?”

    田雄一愣,“大人的意思是?”

    “萧山乃浙江要冲,夺此地可南望绍兴,北得杭州增援。我们趁萧山空虚,再杀他个回马枪!”

    “大人,万万不可。”田雄忙劝阻道,“缴获粮草仅够两月用度,萧山要塞中亦不会屯粮太多。待我军粮草耗尽,想再往桐庐渡江时,浙军定已有准备,恐再难走脱”

    马得功不屑道:“前几日杭州报信之人曾言,福建水师不过战船五六十条。而你可知五月前后那郑芝龙带了多少战船归顺?”

    “属下未曾听闻。”

    “足有六百余,且其中多为大船,又置极多重炮于上。”马得功道,“钱塘失守之事当已传回北京,若不出我所料,朝廷定会遣郑氏率军南下。福建明军那点儿战船还不够填牙缝的。

    “我们只需在萧山坚守个把月,便能重得杭州补给。届时我们有萧山在手,何愁绍兴不得?”

    “大人深谋远虑!”

    田雄还待再奉承几句,却有镶黄旗士卒押了数人前来,带队军官对马得功行了个礼,兴奋道:“禀大人,属下在俘囚中搜出敌主将方国安及其手下伪官数人。”

    “哦?方国安?”马得功望向他身后明军士卒打扮之人,皱眉道,“可验明正身?”

    “回大人,据南人鲁伪王的禁军都尉等人指认,定是方国安无异。”

    马得功闻言双眼一眯,“禁军都尉?是哪个?”却似对方国安并无兴趣。

    那军官愣了愣,忙指向身后一人,对手下道:“带上来。”

    清兵随即将一名马脸瘦高指认押了过来。那人立刻扑通跪在马得功面前,磕头如捣蒜,“大人饶命,饶命”

    马得功低头望向他道:“鲁伪王禁军都尉为何随方国安出战?”

    “回大人,是方国安担心敌不过天军,故调绍兴御营助战”

    马得功将他一把拉住,“你是说绍兴御营在这青山岭上?”

    “是,是”

    “那绍兴现有多少守军?”

    “回大人,尚有御营四五百,及五城兵马司八百余人。”

    五城兵马司是负责京城治安的,和后世的警察类似,与正规军相比战斗力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也就是说,绍兴现在几乎就是一座空城。

    马得功又令人找来俘虏的绍兴禁军对质,所言皆大致相同。他不禁大喜过望,对田雄道:“不去萧山了。”

    “那”

    “赌,就赌大的。”马得功眼中精光闪过,“令前队人马急速返回青山岭汇合,而后大军直取绍兴!”

    田雄犹豫道:“大人,我以孤军深入浙地,这万一”

    “没什么万一,”马得功信心十足道,“一来浙军主力尽折,若我再取绍兴擒住朱以海,则浙地必乱。到那时浙江各州府必竞相来降,或许我们还能一鼓作气攻至福建也未曾可知。

    “二来绍兴作为浙藩都城,其民壮众多,粮米储备定然充裕。即使形势不利,我们阖城坚守个一年半载也绰绰有余。”

    田雄也是眼前一亮,忙道:“大人实如孔明再世”

    仙霞关北隘口。

    朱琳渼双手撑在墙砖之上,眼前大片枫林将山岭染成红绿相间,又有一望千里的雄关漫道直连天际。

    他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心中豪情万丈,这便是我华夏的大好河山,难怪引得无数英雄为之折腰。

    但从此地向北,却仍有大片国土陷于虏贼之手,在历史上,这些土地便再也没能重归大明。

    而眼下,他却有了一个能改变历史悲剧的机会。此番他率数万雄师出关北伐,若能得胜,则天下攻守易势,大明国运重兴!自此往后,北驱鞑虏,复我中华锦绣江山便不再是梦!

    “大人,”不知何时,张家玉已站在了他身侧,呈上一封密报,敬礼道,“甄将哦,是破虏营军报。”

    朱琳渼忙探手接过,扫了眼信封上秀气的字迹,立刻不着痕迹地微微侧过身去,这才拆了火漆封口。甄真的军报向来“不拘一格”,若让张家玉他们看到了还不知会笑成什么样。

    信果然是“甄氏风格”,先说了破虏营已抵达桐庐,置大量军粮于城郊诱敌,并在附近设下多处埋伏,必保万无一失。

    而“军报”后面却是诸多琐碎,从破虏营对新铳赞不绝口,到新兵素质令人惊叹,以及将士们对浙江饮食不甚习惯,甚至连军中某位将官准备娶亲都要提上一提。对这些,他也只能报以无奈微笑。

    前几日钱塘大捷的邸报便已送到仙霞关,朱琳渼对郑成功的这一仗非常满意——不但尽灭建虏钱塘水师,还俘获了不少战船,又烧毁虏清源里屯粮数万石。加上以前郑成功在仙霞关所立下的大功,他已经决定待其凯旋,便请封其为威远伯。

    是以马得功眼下已无粮草补给,留给他的只有西去钱塘江上游,伺机北逃这一条路。

    而据甄真奏报,破虏营在敌西进的路上亦然布下天罗地网,只等虏军来跳。

    他收起密信,对张家玉微笑道:“破虏营已‘张开了口袋’,马得功为粮草所迫,必往桐庐去。”

    “罗明受已率部封锁了钱塘,自此建虏便再难踏上南岸半步。”他望了眼北方,接道,“传令龙卫军进入战备状态,只待鲁王宣布归藩,我们立刻渡海北上嘉兴。

    “自此往后,便轮到我们反击了!”

    他正说着,忽见余新快步跑上城头,其身后还有两人,正是浙藩“大学士”钱肃乐的心腹杜元及护卫。

    余新至近前敬了礼,还未及出言,那杜元便翻身跪倒,急道:“辅政王殿下,大事不好!方将军,哦,方国安大军于青山岭遇伏。仅张煌言率部突围,余者皆没”

    

第四百二十章 以我为主() 
朱琳渼闻言眉头紧皱,问杜元道:“方国安去青山岭干什么?”

    “是、是去追敌”杜元遂将马得功大军“溃败”,方国安尽调各路浙军前去追袭,却在青山岭遭到伏击之事大致说了一遍,“如今张煌言张将军收拢了三千溃兵,据灵桥坚守,却被贼军阻在北面不得动弹。”

    说到此处,他已急得满头大汗,“浙军主力尽失,而虏贼却得了方国安粮草近万石,四处如入无人之境。

    “监国哦,不,鲁王殿下已令浙江各地守军即刻往青山岭一带御敌。只是,此皆是老弱之兵,数量至多三四千,根本不堪大用。

    “我们钱大人恳求殿下速速发兵北上,否则浙地危矣!”

    这个方国安!简直就是资敌!朱琳渼仰天吁了口气。他之前所有的布置都是以马得功粮草断绝为基础,现在其得了方国安的粮,很可能便不会再往桐庐去。

    他努力收起心中怒气,问杜元道:“鲁王可有退位归藩之意?”

    “还、还未得消息。”

    朱琳渼又转问张家玉,“朝廷的诏书何时至绍兴?”

    “回大人,礼部七日前便已乘船北上,当就是这一两日即到。”

    朱琳渼点头道:“为免浙地遭建虏荼毒,若此次鲁王仍不奉诏退位,便只能以兵讨之了

    “传令水师准备以战船堵住绍兴来往干道,破虏营即刻整军东进,过萧山,进绍兴。”

    “是!”张家玉立刻道。

    朱琳渼又对杜元道:“让钱肃乐修书浙江各地守军,言明形势危急,让他们莫要与我军为难,否则”他叹了口气,“便只能以大局为重了。”

    杜元忙道:“不瞒殿下,钱大人已托张名振张将军张及熊部堂等重臣亲往金华、处州等府说守军,他本人仍在劝谏鲁王。”

    “好。”

    朱琳渼让杜元先回去送信,又令张家玉召集诸将于大帐中商议进兵方略。

    “大人,眼下虏贼只能往东西南三面而去。”余新最先拱手道,“而西侧桐庐有我破虏营设防,当无虞。

    “东侧虽有绍兴、诸暨等重镇,但自青山岭而去,需过浦浣江、阳江,沿途难行。属下预料,贼或往南,袭东阳、金华一带。”

    立刻便有数人点头表示赞同,“虏贼若取金华,还可绕行台州、宁波一带,以劫掠粮草。”

    “金华几无守军,距青山岭亦近,马得功很可能便会南下。”

    朱琳渼点头道:“建虏确有可能取宁波,而后倚海顽抗。”他话锋一转,“不过绍兴乃浙藩核心,马得功若有意搅乱浙地以浑水摸鱼,或会舍易求难,聚兵攻绍兴。”

    张家玉接道:“浙地处处空虚,虏贼或分兵多处,同往绍兴、金华也尤未可知。”

    众人议了好一阵,却始终难定下方略。若论正面决战,马得功这三万虏军倒不难对付,但他防他搅乱浙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朱琳渼盯着面前的地图半晌,忽而打断众人,用力拍在案上,“既不知贼军所向,我们便以我为主,令他无处可去!”

    

第四百二十一章 朱以海的抉择() 
众将闻言立刻齐向这边望来。

    朱琳渼随即道:“眼下形势,我军最大的优势便是行军速度快。”他指向地图,“破虏营主力从西侧桐庐进兵,同时龙卫军出仙霞关北上,至处州府之后兵分两路。

    “一路向东经台州直抵绍兴,另一路继续向北,过东阳、金华,停于诸暨驻防。

    “此外调防守衢州的破虏营新兵营向东北方向行进,由兰溪抵达浦江,若未遇虏军,则至绍兴与破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