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不胜感激。

    本章完

第390章 大航海时代() 
朱琳渼立于船头,看着眼前碧海蓝天,吸一口夹着咸味的海风,只觉得心旷神怡。

    片刻,他便闻东侧海面上有隐隐沉闷的炮声传来,身后有十多名水手扯着绳索开始降帆,脚下哨船的速度随即减慢。

    “殿下,”一名水师军官上前禀道,“我们已至嘉登岛附近。末将已派人去联络提督大人了。”

    朱琳渼点了点头,举目望向远处山峰的轮廓,那里就是嘉登山了。作为马尾港的出海口,这里也是大明水师和福京水师学堂的操练场地。

    他摆手道:“不要惊动大木,我们去他那边。”

    “末将遵命。”那军官遂又令正在收帆的水手改为半帆,继续向东行驶。

    又过了一顿饭工夫,朱琳渼已能看到前方海面上被海风吹起的硝烟。他取出望远镜望向那边,就见有两队战船正纠缠在一起,杀得难解难分。

    这些船大多是福船的船型,但却都改成软式风帆,明显是为了模拟盖伦战船。

    船上挂蓝旗的一方又七条战船,一律首尾相接,始终以侧舷对敌。正是标准的海军战列线打法。

    而挂黄旗的一方却有十三条战船,显得人多势众。其大船在前,展开成一道弧线,朝对手包围而去。在大船的缝隙当中还有十来条小型纵火快船同行。应当是在模拟明军水师的传统战术。

    待两边逐渐抵近,立刻开始了轮番炮击。同时黄队纵火船迅速冲了上去,准备寻找对手的破绽放火。

    但蓝队阵型却极为灵活,不断转向上风口位置,利用自己侧舷密集的火炮轰击黄队。

    而黄队那边仅在船首装备重炮,船侧仅有三到四门火炮,虽然战船数量较多,但在对射过程中火力却仅有蓝队的三成不到。

    没多会儿,黄队便有两条船被判为“击沉”,随后驶出战圈。而蓝队则立刻从这两船形成的缺口处插入,将敌军战阵分割成了三块。

    而黄队只依靠纵火船给蓝队带来了一些麻烦。好在蓝队战船上备有不少小口径炮和佛郎机炮,依靠近距离速射还是勉强挡住了急速划来的纵火船。

    黄队很快陷入被动,不过他们的指挥官显然很有经验,果断命令体积最大的旗舰鼓帆朝蓝队阵型正中冲过来,不但挡住了蓝队近半火力,而且有搅乱其队形的趋势。而其他战船则利用这个空隙,急速朝上风口聚集。

    蓝队那边随即停止了射击,队形中间向后凹去,对袭来的敌船形成U字形包围。随后,蓝队指挥船上令旗晃动,所有船同时开火,瞬间便将黄队旗舰“轰入海底”。

    消灭了干扰之后,蓝队迅速恢复阵型,以笔直的线列紧咬黄队不停射击。黄队不断有战船被判“沉没”,直到失去最后一条船,才仅仅依靠两只纵火船“烧毁”了一条“敌舰”。

    虽只是一场海战演练,所有大炮发射的都是松木块,但依旧看得朱琳渼热血澎湃。

    他心中不由感叹,这便是大航海时代,一个用风帆与大炮争霸世界的时代!历史上大明只做了一回看客,眼睁睁地看着欧洲列强完成地理大发现并急速发展壮大。但这次,自己绝不会让大明再错失这场机遇!

    那边“激战”还未结束,便已有警戒船发现有了朱琳渼这边的两条哨船,并迅速围了上来。

    待双方确认了身份,警戒船中立刻分出一条赶去禀报郑成功。

    很快,二十多条战船排成整齐的三角队列驶到哨船近前。

    朱琳渼这才看清楚,其中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吨的福船和十吨以下的快船,应是水师从民间购来用于训练的。

    只有为首的两条战船鹤立鸡群,不但船体比其他船大出数倍,造型也明显有别,两侧船舷均有十一个火炮射击口,显得极具威势。其正与昨日船台上那条三百吨的盖伦战船一模一样,乃是船厂最新造出的盖伦战船。

    随后郑成功搭一条传讯小艇登上朱琳渼的哨船,施琅、刘国轩、章国炫等人则紧随他左右。在一行人的最后面还有两名老外,朱琳渼甚至还认识其中一人,正是数月前自己在澳门俘虏的葡萄牙海军军官洛佩斯。

    郑成功先率众上前敬了礼,又道:“属下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朱琳渼笑道:“我就是怕耽误你练兵,这才没知会你。都是自己人,不必虚礼。”

    他又望向还挂着黄、蓝旗帜的战船,赞道:“我方才看了你们演练,这才数月工夫,便已练得阵型齐整,配合娴熟,着实不错!”

    要知道,帆船时代控船全靠经验,加上通讯水平低下,想要保持所有船始终首尾相连排成一条直线并同时开炮,那绝对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说所有兵种里海军最难练的原因之一。

    郑成功忙揖道:“大人过誉了。水师的这些士卒原本多是靠海为生的,对舟船极为熟悉,是以稍加操练便可成军。”

    他又望向身后的洛佩斯,“倒是大人寻来的这些夷人水兵极擅水战,便是对殿下所授的战列线战法也颇是谙熟。有他们陪同操练,士卒们精进甚速。”

    他所说的夷人水兵正是朱琳渼在澳门俘虏的葡萄牙海军,现在这些人以战俘身份在给大明水师做陪练。

    由于葡萄牙人很早就开始使用盖伦船,是以他们的经验对大明水师帮助不小。加上朱琳渼给他们发了些工钱,更令他们乐得倾囊相授。

    刘国轩一旁接道:“提督大人所言极是。若非这些夷人帮着指点,光是熟练操弄那些布帆便要多费极多工夫。”

    大明历来惯用硬式风帆,操作非常简便,但缺点是吃风面积小。而西式软帆正好相反,吃风面积大,可以提高船速,但操作起来极为繁琐。一面帆就需要十来人才能勉强控制,没经验的新手还不易搞定。

    朱琳渼又赞了洛佩斯几句,遂与几人走回船舱,转问郑成功道:“大木,眼下水师有多少可用之兵?”

    “回大人,属下近几个月共操练水兵三千七百余,可领船将官三十余。”

    感谢:书友1726666004给我的慷慨打赏!你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不胜感激。

    本章完

第391章 兵发钱塘江() 
郑成功忙揖道:“回大人,属下近几个月共操练水兵三千五百名。另有福京水师学堂所训舵手、火长、各级军官共二百余。”

    他所说的火长便是领航员,需要掌握“牵星术”,也就是依靠天文学确定经纬度的技术,属于非常稀缺的高级技术人才,但如今已能在水师学堂批量“生产”了。

    朱琳渼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暗忖,让郑成功这个海战天才支持水师果然是正确的决定,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已撑起了水师的架子。

    按照一条三百吨的盖伦战船需要军官加水手近二百人,五百吨的盖伦战船需要三百多人计算,眼下水师有这近四千将士,足够操控十五六条战船的。

    也就是说,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船厂造出新的战船来,几乎立刻就能形成战斗力。

    他心中大致估算了一下,大明水师现有三百吨盖伦战船两条,南安船厂不久前建成的五百吨大熕船一条。

    永北里的船台上五百吨和三百吨的两条盖伦战船近日即将下水,这些全部算上,水师将拥有大型盖伦船四条,大福船一条。

    虽然大型战船的数量不多,但仅是这四条盖伦船便能装备大炮一百多门,同时炮位集中,火力可谓极其强悍。

    再加上眼前这三十来只小型福船、哨船、纵火船之类,一支小而精的舰队已基本成型,可以参战了。

    他在来马尾的路上看了建虏水师的情报。明面上,清军在钱塘江上置有战船近二百条,但其中主力乃是十条四百多吨的福船和九条不到二百吨的赶缯船,火炮装备量至多不超过七十门。

    而且其中十二磅的重炮仅有十多门,余者皆是六磅左右的小炮。至于另一百多条小型船则基本没有携带火炮的能力。

    也就是说,在水兵素质接近且指挥军官都不犯错误的情况下,朱琳渼相信,大明水师绝对能完虐清军在钱塘江上的舰队。

    要知道,大明水师的这一百多门大炮中,近三成都是十二磅以上的重炮,其中更是有十门十八磅炮!而六磅小炮却仅有三十门。总体火力强度数倍于建虏水师。

    此外,由于盖伦船的结构特点,需要用比较厚的船壳并辅以大量横肋。九磅以下的火炮除非顶在十丈之内射击,否则根本无法击穿七寸厚的榉木船身。

    若炮弹正好射中船肋条的位置,甚至连十二磅的火炮都很难造成有效伤害。

    而福船或艍船使用水密舱结构,受船体重量限制,船壳无法造得非常厚。通常在四百步的距离内,六磅炮就能将其船体贯穿。

    当然,由于水密舱的存在,它们也很难被击沉。但只要船内重要人员如船长、舵手之类被炮弹射杀,或主帆、船舵、船首中弹,整条船基本也就失去了战斗力。

    朱琳渼遂望向郑成功,正色道:“大木,待永北里那两条新的战船建成,我欲派你率水师去对付建虏在钱塘江上的战船,你可有把握战而胜之?”

    郑成功自是了解过钱塘江上清军的实力,当下拱手道:“如今我水师舟强炮锐,复以大人传授战列线战法迎敌,定可一战破之!”言语间,对自己麾下的训练水平显得很有自信。

    朱琳渼听到“舟强炮锐”四个字,不禁微微一笑,随即点头道:“好!那我便预贺大木旗开得胜!

    “只待钱塘重归明军控制,虏贼在浙江的部署必被搅乱。我的北上方略之中,这乃是极为重要一步,便全看水师的了。”

    一众水师将领立刻高声道:“必不负大人所望!”

    郑成功却似想到了什么,又禀道:“大人,这钱塘江上的建虏水师倒容易对付,只是,虏贼若失钱塘,定会调郑逆战船入浙。”

    他说到这里,不禁面露忧色,“据属下所知,郑逆带去投虏的战船足有五六百条。其中大熕船及大福船近四十,赶缯船、中号福船、鸟船五十余,艍船、小福船之类五十余。

    “我水师战船虽利,然数量太寡,一旦与其接战,则很可能会陷入重围……”

    就算你战船再强,但如果被大量敌舰围困失去机动力,逃不过被纵火船烧掉或是遭敌人跳帮夺船之灾。

    朱琳渼却对此早有谋划,当即微笑道:“这你不用担心。眼下还不能硬撼郑芝龙,而是要发挥我们的优势,牵着他的鼻子走。”

    他随即屏退左右,低声吩咐郑成功道:“虏船虽多,却航速不如我,且多有必救之处。待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