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一些具体的工作他已吩咐张家玉开始不动声色地开始了实施。

    例如从龙卫军中抽调了不少识字、有经验的军官入兵部,不过眼下都只是暂任主事职务。

    而江西和福京各地的卫所兵员清点及屯田丈量也已经开始进行。

    朱琳渼还特别吩咐郑广英调了不少锦衣卫人手,散到各地暗中调查卫所军官违规霸占屯田的情况。

    至于军阀们的私兵朱琳渼连清点的意思都没有。先前朝廷打仗的时候都不出力,那就别指望朝廷拨给你一钱银子。既然是你自己的家丁,那对不起了,请您自己养着吧。

    建虏入侵时这些军阀皆佣兵观望的事情朱琳渼可没忘了,停拨饷银只是开始,以后少不了要挨个收拾这些家伙。

    是夜,朱琳渼正在兵部吩咐张家玉军制改革的事情,就见有兵部属官飞奔而来,说有自衢州送来的战报。

    朱琳渼闻言心中便是一紧,不会是刘国轩那边顶不住了吧?

    他拆开邸报上的封纸展开,却见上面奏报说有江西戴修远率部增援衢州,眼下城中守军已近三千,加之衢州原是建虏屯粮之地,城中粮草充足。眼下刘国轩正召集精壮加固城墙,便是万余浙江兵围城,衢州坚守三五个月当不成问题。

    衢州危机既解,朱琳渼心中也是长出了一口气。留得衢州在手,日后北伐南京时便可以此地为出发点,不管是调兵还是屯粮都便捷了不少。

    他将邸报递给张家玉,微笑道:“幸有这个戴修远。却不知他如何得知衢州有变,竟提前率军增援。”

    张家玉看了战报,却也是摇头道:“属下写信至衢州询问便知。既有了这支援军,破虏营当可缓一缓了,顾大人近日可都在急行军。”

    朱琳渼忽然想起了什么,对张家玉道:“我记得广信之战时这戴修远便颇有谋略,衢州又靠他解了困局,这倒是个人才。待衢州大定,便可招他回天兴府述职,我另有要务交他。”

    “是!”

    ……

    多尔衮环视眼前众人,“都说说吧。”

    自顺治朝迁都北京之后,多尔衮大权独揽,已许久没有召开过议政王大臣会议了。

    而此次重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皆是因为博洛在福建折损五万大军,其中八旗精壮就损失过万,他自己也死在了江南,且英贝勒阿济格则至今生死不明。

    英俄尔岱见半晌无人出声,先站起来大声道:“摄政王殿下,福建一战,我正蓝旗精壮死伤过半。这个仇一定得报啊!”

    “对!一定得报这个大仇!”谭拜咬牙接道,“正黄旗也伤亡惨重,我们应当即刻调集兵马,再次南征!”

    “对!南征!”其余几人也纷纷激愤地附和道。

    多尔衮皱了皱眉,心说你们这群家伙尽说没用的。调兵?眼下我大清同时在漠北、四川、山西、湖广开战,哪儿还有兵源可调?可惜多铎正在草原征战,否则他定能帮我想想办法。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而后道:“南征之事需从长计议。但我们眼下在东南已无重兵,若南人趁胜北攻,我们以何应对?”

    “这……”刚才还喊着报仇之人立刻没了声息。

    济尔哈朗咳嗽一声打破沉寂,“咳,那个,南人不过小胜一场。他们伪帝初亡,幼童登基,要不了多久定会生出内乱。只需假以时日,再调兵攻打,必能将其攻破。”

    假以时日?多尔衮白了他一眼,暗道,废话!再等几个月南京或许就没了!

    范文程沉思片刻,拱手道:“禀摄政王,不久前浙江朱以海复称监国,与南人泰征朝廷脱离。便是福建有意北上,却无法自浙江通过。

    “而朱以海仅辖浙江半地,前又被我军大败,应无攻我之心。臣以为,只需令洪大人加固浙北防线,再调顺承贝勒所部于南京驻防,当无大碍。

    “至漠北战事告捷,豫亲王大军即可回返。

    南明朝廷实则不过赣、闽两地,怎是我大清之敌手?其上次得胜实为侥幸,若豫亲王殿下率部再次南征,必可得报福建大仇。”

    他说的顺承贝勒便是正在湖广作战的勒克德浑,而豫亲王则是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

    多尔衮闻言轻叹了口气,实则他也是这般打算。

    勒克德浑所部虽是精锐,但仅有两万余人,其在湖广与降明的李自成部纠缠已久,并未取得太多战果,倒不如调他镇守南京。损失不过是刚开辟不久的湖广战场而已。

    只是多铎远征腾继思,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才能获胜。

    他点头道:“勒克德浑便去南京好了。但豫亲王大军一直拖在漠北,却给了南人喘息之机。”

    一旁宁完我躬身接道:“摄政王殿下,那腾继思说要归附喀尔喀部,实则不过是想少向我大清缴纳些税贡。

    “或可派使往漠北宣诏,就满足他腾继思的愿望,他必不再提北附之事。如此豫亲王便可立即返京。”

    (本章完)

第262章 国贼() 
    “减少苏尼特部一半的进贡?”多尔衮闻言一愣,对啊,先前总想着要好好收拾不服管教的腾继思,却忘了和苏尼特部开战的原因。

    不过是一个部族的税贡而已,大清眼下最大的隐患在于江南的汉人。若只少收些牛羊、皮毛之物便能换回多铎的数万精锐,绝对是笔划算的买卖。

    如此便能趁南人立足未稳,浙江自立的契机,再次聚兵南征,一举铲灭南明小朝廷。等江南平定,小小的苏尼特部,还不是任由自己拿捏?

    他遂望向宁完我,心说还是这些汉官鬼点子多,要不是他出言提醒,或又得多死伤上万建州精壮了。

    “宁大人思虑周全,实为国之大才。”他遂吩咐道,“那便由宁大人代朝廷去趟漠北,只要腾继思仍归顺我大清,将他税贡全免了亦可。”

    宁完我忙躬身道:“臣,自当不辱使命。”

    多尔衮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肃亲王那边打得不错,张献忠眼下已被困于蜀境,或许秋末既可凯旋……”

    他正说着,就见自己贴身侍卫鳌拜立于门口拱手道:“主子,有江南急件。”

    “念。”

    “嗻。”鳌拜禀道,“福建的内应送来消息,说英贝勒还活着。只是一个多月前被送出了福建,去向不明。”

    多尔衮腾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他虽和阿济格有些龃龉,但阿济格毕竟是他亲大哥,更是他政治上的重要盟友。

    阿济格在两白旗中影响力很大,多尔衮能顺利压过肃亲王豪格坐上摄政王的位置,这与阿济格对他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故而若是阿济格死了,将极大地动摇多尔衮的统治根基。

    此外阿济格还是太祖的皇十二子,要是他死于南人之手,将是大清入关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多尔衮毫不犹豫地高声吩咐道:“传令,调动江南所有的力量,务必查到阿济格所在。谁若能将他救出,赏万斤,升三级!”

    待议政王大臣会议结束,多尔衮神情疲惫地返回了王府。

    数月之前,他还满心以为江南汉人已全无抵抗力,只需大军开过便可尽皆收入囊中。谁料这看似奄奄一息的南明小朝廷,竟让他绊了这么大一个跟头。

    而最近朝中南北党争闹得正凶,汉人官员没事就给他上表相互告状。大清内外同出这么多事,直令他心力交瘁?

    “主子,蔡都御史求见。”他刚进了府门,就有下人过来通禀。

    多尔衮正心烦意乱,皱眉道:“蔡士英?他来干什么?”

    “回主子,奴才只知他还带了个南人和一杆铳,说是有极重要的事情。”

    “让他在偏厅等着吧。”

    “嗻。”

    过了好一阵,蔡士英才见多尔衮自后宅而来,忙上前跪行大礼,“下官拜见摄政王殿下。”

    多尔衮瞥了眼他身后之人,面生得紧,“这是谁啊?”

    蔡士英偷瞄了眼多尔衮阴鸷的脸色,微笑道,“下官带来这人,或可解殿下烦忧。”

    “到底是何人?”

    蔡士英不敢再卖关子,回头示意那人,“此乃南明小朝廷的吏部尚书王应华之弟,王应式。”

    “哦?”

    王应式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道:“草民王应式。家兄因得罪了南朝陈王而获罪,草民其时幸而未在福州城中,这才得以逃命。又自海路北上投诚……”

    多尔衮不耐烦地瞪了眼蔡士英,“你给我弄这么个人来干什么?”

    王应式忙道:“草民带了样至宝进献摄政王殿下。”

    “呈上来。”

    蔡士英却拦住一旁的太监道:“殿下,此物还需到屋外演示才好。”

    多尔衮耐住性子点了点头,随两人出了偏厅。

    待到了院中,蔡士英又让人取来木板等物立在远处,而后将身后的布袋交给了王应式。

    后者从布袋里取出一支鸟铳,又苦着脸对多尔衮道:“还请殿下将门口守卫将草民的木匣还来。”

    一名侍卫忙在多尔衮耳边低语几句。多尔衮皱眉略一思索,摆头示意,“给他。”

    王应式拿回木匣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包火药和铅弹塞入铳口,又拉动火铳后部的一个机括,发出咔哒一声。

    多尔衮的侍卫忙将他们的主子围了起来,却见王应式也不用火绳取火,而是立刻举铳向远处木板瞄去。随着他扣动扳机,火铳药锅附近火星四溅,而后便是一声轰鸣,那两寸厚的木板登时被崩出一个盘子大的破洞,木屑乱飞。

    多尔衮的眼睛都瞪圆了,吃惊道:“他如何未用火绳便可发铳?!”

    蔡士英却在旁边微笑道:“殿下稍安,且等他再射一次。”

    那王应式果然再次装填弹药,拉开机括,随后又是一声巨响,已中了一铳的木板竟被拦腰轰断。

    多尔衮可是自幼便在战场上长大的,对鸟铳极为熟悉,他立刻看出了门道,方才王应式这两铳之间的间隔极短,恐怕还不及普通鸟铳一半耗时。

    他一把拉过蔡士英,兴奋道:“这鸟铳发铳快,又不用明火,若能大量打制遍发士卒,可使我军战力倍增!蔡都御果然是火器一道的行家大才!”

    蔡士英却摇头道:“殿下,此铳却非我所制。”

    “是他?”多尔衮又看向王应式。

    “亦非我打制。”王应式忙放下火铳揖道,“此铳乃是江南明军主战兵器,草民离开福京之前费尽周折才搞到一支。”

    多尔衮闻言瞳孔一缩,“你是说南人便是用这种铳与博洛交战?”

    “正是。”

    多尔衮心中凛然,难怪一向孱弱的明军竟能击败博洛数万人马。这种铳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射速极快,若南人已大量装备,博洛在猝不及防之下必被打得措手不及。

    “兵摄政王殿下,这铳不只射速快及不用明火。”王应式持铳凑了上来,将铳口指给多尔衮看。

    后者一把拨开将他挡在身后的侍卫,接过铳来仔细观察,就见这铳管比普通鸟铳粗了一倍左右。

    王应华又讲解道:“此铳用的乃是六钱铅弹,破甲无往不利。”

    (本章完)

第263章 汤若望的山寨之作() 
    多尔衮不禁眉头紧锁。他也是内行,心中已大致估算出,用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