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琳渼忙接过封面印着大红“邸报”二字的册子翻开,果如石霖所说,正是破虏营和杨廷麟所部在广信大破刘光弼虏军的捷报。

    所言破虏营抵达广信次日,便在顾炎武指挥下协同广西狼兵强突刘光弼大营。

    刘光弼那边已得到福建清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正是士气低落之时,加之其战力本就逊于破虏营,故而战斗过程毫无悬念,虏军一战之下大溃而逃。

    早就伏于侧翼的朱由槙部骑兵跟在刘光弼后面穷追猛打,一路追到上饶以北,正又遇到在此袭击建虏粮道的戴修远部。

    刘光弼被搞得焦头烂额,等跑到饶州附近时,两万大军除了一千多汉八旗兵马外已皆被俘毙。

    邸报最后写道,永宁王和戴守备仍在追剿溃敌,现已近徽州。

    “打得好!”朱琳渼将邸报交给张家玉,“如此建虏南犯便之兵便已俱被清缴,江西全境再无战事。

    “接下来我们便要趁建虏一时无力南下之机,尽快处理好大明内部的问题。”

    他说着望向北面,“再往后,便该我们去找建虏算账了!”

    广信大捷的消息很快传遍天兴府,城中百姓皆是奔走相告,欢声笑语盈城。

    但此时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赵立却正在家中惊慌失措地指挥下人,将一封封银两置于门前的称上,不断催促持称的龙卫军士兵,“军爷,您再快点。”

    他不能不急,因为正有数名龙卫军鼓号手在他家门外大肆喧嚣,引得无数百姓围观。而一旁还有军官向这些百姓高声“讲解”,说他赵大人拖欠朝廷白银四千两,这钱是要用来赈济闽南灾民的,朝廷专程派他们前来讨要。

    赵立看着府外看热闹的人群不住对自己指指点点,一张老脸憋得通红,但却又对此无可奈何——这些可是龙卫军的士卒!

    他们手里那鸟铳,据说十息工夫便能放出一响,六十步内甲胄尽破,数千建虏骁骑就是死在这种铳下的。

    便是那铳上所带的短剑也不是吃素的,据说建州精锐步甲持刀与之肉搏,也就一炷香时间,即被刺得尸横遍野。

    这些爷哪里是他惹得起的?!莫说赶他们走,便是对这兵说话稍不恭敬他都不敢。

    他家中那些往日耀武扬威的家丁、护院武师之流,早就吓得缩在墙后面,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这些龙卫军士卒便就在他家门前这么闹腾,倒也不打人不骂人,不过这阵仗,比打他还要让他难堪。

    好容易兑齐了四千两银子,赵立抹着头上的汗,赶紧恭恭敬敬地将这些大兵送走。

    那为首军官却还犹自高声道:“赵大人所拖欠四千两银已结清。接下来,便往通政司参议袁有道袁大人府上。”

    看热闹的立刻轰一声,潮水般向袁有道家中赶去。这个时代的娱乐项目有限,看龙卫军讨债这种热闹谁能放过?

    “讨债”的龙卫军距离袁参议家还有近二里地,便见袁府管家带了几名家丁慌忙迎了上来。他们毕恭毕敬地奉上拖欠的三千两“粮米饷银”,又点头哈腰地看士兵们转去下一处,这才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张侍郎,您可快些将麾下将士召回来吧,半个天兴府的百姓都在看朝廷的笑话了。”一名中年官员满脸焦急地对张家玉道,“哦,对了,下官应承的银子就在屋外……”

    张家玉微微摇头,心说辅政王这办法殊为管用,只派了三十多名士卒出去,这半日工夫便已将官员们拖欠的银两基本全收了回来。

    他却板着脸道:“怎是朝廷的笑话?欠账还钱,有何不妥?”

    “是、是……”

    申时刚过,张家玉便乐呵呵地往辅政王府去交差。

    待他进了王府书房,却见辅政王殿下眉头紧锁,忙上前询问道:“大人,您这是……”

    朱琳渼将一封塘报递给了过来,他一看之下,立刻也是神情凝重起来。

    因为在下新人一枚,求各位书友不吝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打赏、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深表感谢!

    (本章完)

第260章 军事改革() 
    只见塘报上写着:隆武二年六月二十六,方国安于绍兴府以越国公之号,复迎鲁王归浙,仍称监国。二十八,方国安自封定国将军,守钱塘,又以张煌言、徐孚远为副将,率兵万余犯衢州。衢州知府陆直并游击将军刘国轩向朝廷告急,请援衢州。

    “方国安竟重奉鲁藩?!”

    朱琳渼揉了揉额头,叹口气道:“我泰征朝近来诸多变故,又是幼主当国,方国安心存他念倒也不奇怪。只是不知鲁王对他许了什么高位,令其这么快便下了决心。

    “哎,大明为何总是内斗不止……”

    张家玉收起塘报,有些焦急道:“殿下,衢州眼下仅有观光所部数百人马,加上林耀天麾下义军,也不过千多人,当尽快调兵往衢州增援。”

    衢州乃是浙江最南部的州府,也是朝廷在福京以北唯一的立足点,若失衢州,将对北伐南京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朱琳渼自是知道衢州的重要性,但眼下龙卫军还得在天兴府维持秩序,暂时无法北上。而仙霞关的守军也不能轻易调出,虽然方国安的人转头攻击仙霞关的可能性不大,却也不得不防。

    他思虑良久,吩咐张家玉道:“派人传令顾炎武部,转向东进,协防衢州,希望还能赶得及。”

    破虏营刚和刘光弼所部建虏打了一大仗,本应进行一段时间的修整才是,但眼下情况紧急,也只能让他们再坚持一下了。

    “另外,告诉刘国轩,能守则守,若敌势太猛,便放弃衢州。观光这样的将才,若拼在内战上就太可惜了。”

    “是!”

    两人又讨论了些调兵的细节,张家玉即转身离开,赶往兵部做具体部署。

    朱琳渼看着案上的地图,不禁微微摇头,看来这军职改革得加快进行才行。

    就如衢州这般情况,附近连可调用的驻军都没有,整个大明也总不能全靠龙卫军和破虏营来回奔波防御吧。而且若多地同时发生军情,就算把他们累死也不可能兼顾得过来。

    其实大明账面上的军队至少在十万以上,但真正能用来打仗的除了龙卫军和破虏营,恐怕也就杨廷麟手下那点人了。

    余者要么是和农民无异的卫所兵,要么便是依赖私兵的军阀。

    前者只想在家种地,便是强拉上了战场也都是炮灰。而后者却只想着保存自己的兵力,心思都在怎么多搞些军饷上,能不出战绝不动弹。

    与此同时,朝廷为养活这些“废物”却花费甚巨。卫所兵占据了大量良田,而且其中有很多都被军官霸占,成了他们的私产。

    军阀们就更不用说了,朝廷拨银不够就向地方上要,地方官大多都负有养活驻扎在本地军队的任务。若地方也入不敷出时,军阀甚至会纵兵劫掠,其危害简直堪比建虏。

    至于这些军阀实力聚集到一定程度便会尾大不掉,甚至反过来要挟朝廷。如左良玉那般,一言不合便率军近逼南京,最终间接将弘光朝搞垮的情况,就是军阀私兵制度下的“巅峰之作”。

    朱琳渼对军队改制的主要思路还是学习后世的军区制,军队职业化,辅以军校培训和参谋制度。

    国家设立以募兵为基础的常备部队,当然,以后会逐渐过渡为征兵制。这些常备部队不再进行农业生产,所有的任务就是军事训练和打仗。

    一个整日拿着枪操练的职业士兵,其战斗力绝对要远超平日务农,战时充军之人。要知道,便是号称时下亚洲最为精锐的建州八旗兵,回到家里也是要种地的,只是他们的训练量远高于明军罢了。

    养一支职业军队,看起来花费巨大,实则由于军队更为专业,从而战斗力强大,只需保持少而精的兵力,便足够完成国防任务。是以实际花费来算,军费反而会降低不少。

    建虏入关时充其量也不过八万兵马,硬是打得大明几十万大军找不到北,这就是少数精锐部队的战斗力远胜大量杂牌军的证据。

    当然,朱琳渼也知道,要想完成从卫所兵、私兵制度向以军区为单位的职业军制转换,这其中肯定会遇到非常巨大的阻力。

    首先就是原先这些军队要如何处理。别看这些人打建虏不行,你要说现在就砸他们的饭碗,他们闹事的本事那可是一流的。

    朱琳渼的应对策略是将这些旧有军队转为警察使用。明代虽有巡检司这种机构,但其在军队和警察之间还是更偏向于前者,更没有清晰的警察职能和组织结构。

    设立专业的警察机构,将是大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而养警察的费用要远远低于军队。

    当然,建立完善的警察体系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过可以分为几步走。先先取消旧式军队,转为警察。而后组建独立的警察行政体系,完善警察职能划分。而后便是不断的培训了,这可以考虑建一些警校。

    当现有的士兵们退役之后的出路铺平之后,解散旧式军队便会容易许多了。

    这其中卫所兵最为简单,毕竟他们基本上就是一些挂着军籍的农民,只要处理好军官私占土地的问题,应该很快就能完成转制。

    而手下养了大量私兵的军阀就比较麻烦了。

    江西那边因为杨廷麟管理得还算不错,倒是没什么大军阀,数百人至千余兵的“小虾米”只用朝廷一纸公文便能解决。

    但福京之前在郑芝龙的手中却留下了不少拥兵自重的家伙,估计整个福京至少有五六万兵力,这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军阀性质的。要如何削了这些人的兵权,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等处理好旧有军队之后,便要开始招募新的职业军队了。

    一是要改组现在的兵部,向现代国防管理方式看其,这其中涉及的细节朱琳渼已在他的《发展纲要》详细列出。

    二是要大力发展军校,毕竟打仗也是一种极为专业的事情,需要有专业人士不断研究总结,并系统地传授给后来人学习。

    (本章完)

第261章 多尔衮的谋划() 
    朱琳渼从龙卫军的表现来看,军校毕业的职业士兵,在军官学院培养的职业军官带领下,其战斗力至少十倍于十七世纪的传统军队。

    三是先进武器装备的制造和研发。这个虽然有朱琳渼带来的后世技术支持,但也要依靠工匠和这个时代的技术人员。所以紧随军事改革之后,第二个要进行改革的便是工部。

    朱琳渼相信,如果这些改制能顺利得到实施,大明将会拥有一支极为强悍的精锐部队。同时这支部队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开销,至少不会如明末关宁骑兵那般,每年耗费数百万两军饷。

    军制改革已刻不容缓,朱琳渼吃了晚膳之后便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将之前的军改思路又整理一遍,写出具体的实施条款。

    次日,他将写好的军改方案先拿给了几位内阁大学士看。说是让他们提提意见,实则他也没指望这些老夫子们能对军事制度有什么深刻的想法,给他们看这个,主要是先吹吹风,让朝野能有个心理准备。

    与此同时,一些具体的工作他已吩咐张家玉开始不动声色地开始了实施。

    例如从龙卫军中抽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