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打来打去最后苦的都是我们啊……”

    “要我说,先回家把钱粮藏好,就算不杀人,摊派些军饷总是免不了的。”

    “对对,我要回去了。”

    众人顿时一哄而散。

    天兴府城墙的登城阶梯旁,正有十余人在拉拉扯扯。

    “让开!”一名身着蓝色锦服之人瞪眼道,“你便不认得老夫,”他向身侧一比,“也该认得赵大人!连我们你也敢拦?”

    拦着楼梯上的军官打扮之人平展双臂,不断示意手下士卒不许避让,又面有难色道:“两位大人莫为难小的,辅政王殿下严令,任何人不得登城。”

    “唐王?”赵大人冷笑两声,低声自语,“却不知明日复有唐王否……”

    蓝袍官员忙打断他,紧张道:“赵大人慎言,仔细被人听了去。”

    他说着,向身后随从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心领神会,上前两步,悄然摸出一锭银子塞在那军官手中。

    方才还抵死阻拦的军官暗自掂了掂分量,立刻笑着让开楼梯,殷勤道:“大人们切莫耽搁太久,小的在这里给你们盯着,断不会有人知道二位来过。”

    那两名官员模样之人上了城头,隔着胸墙向下望去,立刻惊得脸色煞白。

    城下二三百步远处,上万名粤军排成十多列的横阵跪在地上,他们四周则是千余身着深绿色军服的士卒,手持火铳气势汹汹地指着他们。

    更远处还有数千绿衣兵马军容整肃、旌旗招展,正披甲持刃严阵以待。阵前隐约还能看到一排黝黑的大炮如伏地凶兽,欲择人而噬。

    赵大人指着粤军俘虏前方的两个人,手指微颤,“李大人,那两个便是张安和苏聘?”

    李大人虽看得不甚真切,却仍是点头道:“当是他们二人。”

    “嘶——”赵大人缩回城垛后面,拉着姓李的官员道,“难怪五万建虏都毙于福京,这陈王所部直如虎狼。两万粤军既败,这天兴府还有谁能阻陈王之师?”

    李大人频频点头,“却不知陈王意欲如何?是保驾,还是……”他说着指了指天。

    两人沉默片刻,赵大人率先开口,“不论他是何想法,我们总要先与唐王……唐逆撇清才是。”

    “赵大人说得是,我们当可如此……”

    “好,老夫即刻便回去准备。”

    两人匆忙下了城去,却见一人正往城上快步而来。

    “刘大人,您这是……”

    “赵大人、李大人?嗨,彼此彼此吧。”

    “多保重。”

    “保重。”

    ……

    “大人,又有人从城中射了信出来。”赵士超抬手敬了个礼,将一只纸卷交给朱琳渼。

    后者展开来看,只见上面蝇头小楷写了数百字,大意便是刑科左给事中李为晌与太仆寺寺丞赵典向来以唐王所为不齿,但限于人微言轻,无力反抗。此番陈王天兵讨逆,正顺天意得民心,二人将于天兴府道旁恭迎大军入城。另二人备银八千两,以资讨逆大军粮米饷银。

    朱琳渼笑了笑,随手将纸条递给张家玉,“都记上吧。”

    “是!”张家玉取出一本薄册,端正写上李为晌、赵典及日期、银两数目。

    那册子上类似的记录已有八十多条,皆是这两日城中官员递出来的。

    朱琳渼扫了眼册子上众官员“资助粮米饷银”的数目,合计已超过五十万两。他叹了口气,道:“都早些捐出这笔钱,先帝或许便不会崩于贼手了……”

    军帐门帘一晃,就见石霖迈步进来,面带喜色地敬礼道:“大人,联络上了”

    “哦?”朱琳渼忙道,“如何说的?”

    石霖拱手道:“回大人,郑都督谋划今夜丑时,在东门举火为号。

    “哦,他还让人代传,说唐逆军中千总魏巍决意反正,届时其所部将臂缠白巾,在东门配合。”

    “好。”朱琳渼点头道,“留步兵一营、二营在西门待命,其余各营今晚子时在东门外集结。步兵三营和猎兵连负责突前。”

    “是!”张家玉一旁迅速记录着。

    “进城之后,骠骑兵、龙骑兵连同亲兵连火速赶往大内,以最快的速度救下天子及皇太后。”

    “是!”

    入夜。

    天兴府正处大战之中,城头灯火通明,不时有军官带人来回巡视。

    东门门洞内,近百名士卒正精神萎靡地拄着长矛打瞌睡,就见二十多个黑衣蒙面之人贴着墙根迅速摸了上来。

    有惊醒的士卒刚要惊呼,前面几名黑衣人挥手间便将其砍倒,精钢利刃映着火光,正是绣春刀。

    黑衣蒙面人占得先手,动作又极快,绣春刀上下劈砍,城门洞中顷刻便仅剩一半守兵。

    守门士卒刚反应过来,正欲反击,就见为首的黑衣人甩了甩刀上鲜血,沉声道:“陈王殿下有令,降者免死!”

    声响惊动了守城士兵,但城头军官望见城门处涌来数十名黑衣之人,非但不去阻拦,反倒是迅速朝远处跑去,生怕是陈王人马攻城,将自己卷了进去。

    更多黑衣人聚拢过来,片刻便将数道门杠移开,又用力推开了城门,在城外点起一堆篝火。

    旋即,龙卫军数百士兵疾奔入城,本以为定有一场血战,却惊讶地发现四周皆是臂带白布之人。

    直到龙卫军主力完全占领了东门,得到信的苏观生这才带了近千士卒匆匆赶来。他刚至通往东门的街口,忽见迎面火光闪动,一排炮弹便呼啸着射入他队中。

    虽然因朱琳渼担心误伤百姓,只让用了三磅炮,但仅是大炮的巨响便让苏观生心中一阵慌乱。

    他赶紧钻进身旁窄巷,再抬头间,却见手下士卒躲得比他还快。

    大炮前方的街道上瞬间便已空无一人。赵士超摇了摇头,呼喝一声,率众骑兵直往皇宫方向赶去。

    因为在下新人一枚,求各位书友不吝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打赏、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深表感谢!

    (本章完)

第248章 平定天兴府() 
    至天边出现第一抹晨曦,天兴府四门已皆被龙卫军控制。

    城北门甚至是郑成功带了他手下数百义军“夺取”的。实则他就是在城门附近喊了几遍“陈王兵至,降者免死”,还一刀一箭未动,守门军士即已逃得无影无踪。

    皆因前日两万大军半天便被剿灭,这心里冲击实在太大了。谁还愿和陈王的人马硬拼,嫌命长吗?

    苏观生是唯一一个带兵阻拦龙卫军的人。但无奈他心比韩信、卫青,但能耐却远逊赵括,尤其有个临阵畏缩的坏毛病。

    是以这最后的近千顽抗之军都随他们的指挥官苏阁部缩在巷子里。半个时辰后,三百龙卫军士兵两头一堵,放了几响空炮,这些人便吓得尽皆投降了。

    城内唯一激烈的交锋发生在唐王府。

    近二百王府护军依托王府院墙负隅顽抗,弓、铳不停地向外发射。

    朱琳渼为避免龙卫军伤亡,只令士兵围住王府。故而此处到天色渐亮还铳声不断。

    最后陈雄飞调了九磅炮来,将一侧院墙全部轰塌。余新正要下令全军自破口处突袭,王府中却毫无征兆地静了下来。

    余新这才隐约听到府中有妇人尖着嗓子嘶喊:“殿下薨了!”

    他率队缴了王府护军兵刃,又一直来到后宅,才看到朱聿奧一身衮龙袍歪坐椅上,脖子上一道黑红的剑痕,鲜血喷得小半个屋子都是。

    王府家眷在屋外跪了一片,却不敢放声哭嚎,皆是低声啜泣。

    余新唤来唐王贴身太监询问才知,朱聿奧自苏观生请缨率兵御敌起,就一直端坐书房中。后来他听见王府外大炮轰鸣,便长叹三声“天不佑聿奧”,拔剑自刎了。

    余新吩咐士兵收拾好朱聿奧尸首,自去向朱琳渼禀报。

    朱琳渼随大队步兵赶至皇宫时已是清晨。赵士超率军守在午门外,见陈王驾到,忙上前敬礼道:“大人,宫禁已皆在我军掌控之下。”他转身向一名老者示意,“多亏庞公公令人开启宫门,顽抗者已尽散。”

    朱琳渼望向赵士超身后,时隔不到两个月,再次见到庞天寿时却见其脸上又多了几分沧桑。

    他见庞天寿便要跪礼,忙拖住他道:“此番幸有庞公公联络郑都督,方得速破城门。”

    庞天寿摇头叹道:“陈王殿下大军所至,城中宵小震动,早已无人敢战。便无老奴,这城墙也挡不住殿下几日。”

    朱琳渼此来目的便是天子和太后,他随即问道:“找到皇上和皇太后了吗?”

    赵士超忙道:“回大人,皇太后就在景西宫中,却有唐王府侍卫堵住宫门。至于皇上……”他看了眼身后皇宫,“还尚未找到。”

    朱琳渼皱了皱眉,吩咐赵士超:“加派人手,尽快将圣上寻到。对了,唐王府那边也找找看。”

    “是!”

    他又对石霖道:“我们先去景西宫。”

    “景西宫?”

    一旁庞天寿道:“便让老奴为殿下带路。”

    朱琳渼带了亲兵连随老太监转到皇宫西侧尽头,就见一残破建筑,上挂了块“景西宫”的牌子。

    朱琳渼拨开包围宫殿的龙卫军士兵,宫门口隐见有十数名军士持铳向外张望。

    “情况如何?”他问身旁刘长道。

    “禀大人,里面约有四五十人,一旦靠近他们便发铳射击。已僵持一个多时辰了。”

    朱琳渼正思索是否要强攻景西宫,一旁余新飞驰而来,到了近前勒马敬礼道:“大人,唐逆已于府中畏罪自刎。”

    朱琳渼略有些吃惊,旋即缓缓点头道:“如此也好,乱源即失,天兴府当很快便能恢复平静了。”他又吩咐刘长:“把这消息喊给景西宫外的那些人知。”

    刘长立刻找了几个大嗓门的士兵,高喊:“唐逆已自裁,速弃械投降!”

    奉命把守景西宫的唐王府护军起初不信,直到朱聿奧的贴身太监被带来,亲对那些军士证实唐王死讯,他们才一个个垂着脑袋出宫投降。

    龙卫军士兵迅速控制住景西宫,朱琳渼快步推门而入,就见曾太后端坐屋中,神色极为疲惫。

    朱琳渼上前几步,正要行礼参拜,忽听咣当一声,曾太后被人用力退倒一旁,自她身后的桌案下猛地窜出一个人影,口呼:“陈逆,为吾主殉葬!”手中短刀直刺朱琳渼脖颈。

    千钧一发间,朱琳渼身后一人动作更快,后发而先至,不知怎么一晃便展手挡在他面前,正是王来咸。

    那刺客反应也不慢,身形一扭,转袭朱琳渼左肋。

    王来咸冷笑一声,身体微侧,手腕翻转,左掌似有磁力般吸在短刀之上,右掌紧随而至。

    就听咔嚓一声,那刺客被看似颇为缓慢的一掌拍得倒飞出去,显然骨头断了数根。而那柄短刀却已到了王来咸手中。

    石霖大惊失色,指挥亲兵将朱琳渼护住,再去看那刺客,已是进气少出气多了。

    “是唐逆的心腹侍卫,名叫纪程。”很快有人将刺客指认出来。

    朱琳渼让人扶起曾太后,正要行礼,不料太后竟猛扑过来,一把将他拉住,焦急道:“陈王,可找到源儿?!”

    庞天寿托住曾太后的胳膊,低声道:“还未见圣上,殿下正在宫中搜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