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现下君弱国疑,民心不稳,又以何剿敌复国?”苏观生大义凛然道,“况曾太后弄权,以懿旨替圣诏,大有以后宫听政之势。种种皆为乱兆,如此以往,国祚难继……

    “殿下当以不世之资,拯万民苍生于水火之中,此乃殿下之天命,却之得咎啊!”

    朱聿奧闻言一怔,苏观生这一席话如同一颗火星,将他那份已开始冷却的权欲重又点燃。

    他旋即想到就在几日之前,他还做着君临天下的梦,甚至连国号都已想好了,梦中他驱除建虏,中兴社稷,为万民称颂,成为名留千古的一代圣君。

    如果不是曾后突然返回天兴府,昨日登基大典便该是为他朱聿奧所举行的了。

    而眼下,那个妇人随手封了他一个“辅政王”,便想让他就这么为那个襁褓中的幼儿俯首效力。

    这是他想要的吗?

    不!论实力,论人望,论治国,他自认当今没人比他更适合登临大位。

    那为何要让予一个婴孩?

    苏观生见朱聿奧神情变了几变,知道已说中他心事,忙又趁热打铁道:“恕下官直言,便是殿下这辅政王之位,恐怕曾太后亦视之为喉中鲠阻。

    “如今福京危急,她便用殿下之力稳定朝局。待虏军既退,天兴府安稳下来,她定会想尽办法削殿下之势。今日调刘若鳞出天兴府便是一例。

    “殿下本应为一世之圣,何须困于妇人之手?”

    他见朱聿奧的眼神中尽是不甘之色,最后沉声道:“殿下曾闻,自古力擎社稷之权臣,有得善终者耶?”

    朱聿奧瞳孔一缩,又沉思半晌,终于艰难地抬头道:“只是如今大势至此,新君即立,名份已定,当如何为之?”

    苏观生闻言微微一笑,拱手道:“下官有远近两策献予殿下。”

    朱聿奧用力盯着他,点了点头。

    “近者,陈王也。”苏观生向北望去,“福京之内,属陈王所部军力最强,且与江西诸军相从甚密。

    “但其素与天兴府中众臣少有往来,几无权势。若殿下许之以重益,得其支持,便是得了福京、江西两地大部武将支持。再加上殿下于朝中文臣的影响力,只需传告天下先帝之子已薨,曾后所携太子实为假冒,再登高一呼,大位更替又有何难?”

    朱聿奧沉吟道:“但要以何动陈王之心?”

    苏观生道:“殿下可许诺陈王,封其为‘上亲王’,位在诸亲王之左,且将赣州皆封予其作为藩地。使其拥殿下而不奉幼帝。”

    朱聿奧闻言也是暗暗吃惊,心说苏观生还真是大手笔,赣州,那可是江西最大也是最富的州府,占了江西三成之地。陈王不过一无根基之宗亲,能得如此重藩,又加‘上亲王’之殊荣,料其定会遵从!

    苏观生继续道:“此乃近者,却不可过于倚重。而另有远者,还需下官亲往广东方可。

    “依下官估算,丁魁楚所部至少有三万人马。只要能调动粤军入闽,成效更甚于陈王之兵。此外,”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待剪除虏军之后,有数万粤兵驻于福京,还能盯住陈王,可防其另有他念。”

    朱聿奧立刻点头道:“本王即刻便修书一封,由苏阁部带去广东,此行乃重中之重,当速往之!仍以先前所许丁魁楚之梧州王爵,其若有旁的要求,苏阁部自便宜处之即可。”

    他又转对王应华道:“另劳王部堂去一趟建宁府,便是方才苏阁部所议条款,务必说得陈王与吾一心。”

    苏观生和王应华一同揖手。

    “定不负殿下所托。”

    ……

    建宁府。

    施福率七千大军自建安急往浦城赶去。

    他位列郑芝龙手下第一猛将,更是被郑芝龙委以福京总兵重任,其统兵确是颇有些手段。

    这一路上他所部行进迅速,且极有章法,行伍丝毫不乱。

    另外,他心知建宁大部已为明军控制,是以沿途甚为小心,不断派出大量斥候探查,就怕会遇到明军埋伏。

    但一直到了距离浦城六七十里处,始见明军大部,他遂令人马扎营,又派人前去打探,方知这便是围困浦城的明军主力。

    这队明军果如施琅“预料”那般,军纪涣散,战斗力低下。但其早在浦城周围挖了大量壕沟,并垒砌土石为墙层层防御。

    起初施福对这些明军并未放在心上,当日便令前锋营猛攻敌军阵地。

    不料这队明军虽只敢躲在土墙后面放铳,根本没有上前接战的胆量,但其所持的火器却殊为悍猛,有些在百步之外便能射透棉甲。

    施福部前锋冲了几轮,明军便吓得向后退去,遂夺下了几道壕沟和一座土墙,却耗费了半天时间,另被火铳毙、伤三百多人。

    而施福登高远望,类似的防御工事前后至少有七八层之多,不禁暗暗皱眉,照如此打法,得猴年马月才能抵达浦城城下?

    只是无论他让士卒如何挑衅谩骂,明军却始终龟缩于土墙之后放铳,绝不出来决战。

    直到三日后,施琅付出了近千余伤亡的代价,总算突破了明军六道防线,几近冲至浦城城下。

    “玉修罗,这么打不是个事儿啊!”邓山朝不远处的清军军阵望了一眼,粗声粗气道,“这打法固然安全,但也太窝囊了些!且眼下虏贼已经逼至跟前,要我说,结方阵,揍他娘*的……”

    甄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邓大哥还是这副急脾气,且再休息几日,依殿下之计,当就是这些天了。到时候有你杀敌过瘾的时候。”

    邓山一指身后,“但贼军再向前,我等身后已是浦城,再无可退。”

    “这倒是有些麻烦。”甄真柳眉微蹙,心道,不知顾大人那边进行得如何了,但贼军已迫近城下,总得将其打退些才好。

    她犹豫了片刻,对孙奇挥手道:“孙千总,先用炮轰一番吧。”

    “是!”孙麻子大喜过望,搓着手道,“可算轮到我了!”

    感谢:耀灵晔同学,豆豆同学,小子*狠*拽同学,黑咲隼同学,岁月如歌同学,一剑秋歌同学,站在棺材上开炮同学对我的慷慨打赏!你们的支持给予我感动、温暖和动力!有你们陪伴,真好!十分感谢你们的慷慨支持,在下感激涕零!

    (本章完)

第185章 兵围建安() 
    施福已能远远望见浦城城郭,估计相距不过四五里。

    他正准备下令结队再冲一番明军防线,争取今日便与城中人马会师,忽闻身后有急促的马蹄声响。

    片刻之后,有侍卫将一名浑身泥土,面色苍白的信使抬了过来,说此人骑的马已经累毙。

    施福上前询问,那人半晌也没能说出一个字来。他干脆令人在信使身上查找,片刻便从其怀中搜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来。

    施福忙拆开来看,立刻便被信中内容惊得目瞪口呆——昨日清晨有一队明军突然出现在建安城下,人数五千左右,现已堵住了建安南北通路。达哈苏率所部出城迎战,未得破敌,现退入城中坚守,建安粮草暂已无法南输延平,急请施福回兵建安增援。

    施福顿时心中一紧,他知道达哈苏手下仅有一千五百来人,说是“未得破敌”,实际定是在明军手上吃了亏,否则他也不会退入城中坚守了。

    建安是博洛大将军数万人马的屯粮之地,若城中粮草无法运出,至多七八日间,大军便会生乱。他施福现在已将身家性命都和满人绑在了一起,若征闽清军战败,他亦难逃一死!

    他努力稳定住惊惧的心情,正要招呼部将前来商议救援建安之事,猛然间北侧出现一阵地动山摇的巨响,惊得他浑身一颤,连那求援信都失手掉在了地上。

    大炮?!施福双眼圆瞪望向敌军阵地,随即又是连番轰鸣声传来。他这才省起自己之前已命前锋逼近至明军阵前不过三四百步处,正在大炮射程之内,又慌忙传令前军后撤一里。

    片刻之后有士卒前来禀报,言前锋营突遭炮击,慌乱之下争相逃遁,被炮轰或践踏而死者有三百余。

    施福眉头紧皱,这股明军先前一味后退,似不堪一击,却始终不用大炮,其中定有诡诈。

    但他眼下也顾不得细想这些了,召集部将,简单部署一番,留下六百步卒断后,其余主力丢弃辎重,火速回援建安城。那里仅剩的粮草绝不能再有闪失了。

    施福骑在马上,回望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朝南疾行,只觉得一股无名火在胸口翻腾——若先前他一直驻守浦城,哪里会有这诸多麻烦?

    十来天之前,先是施琅被乱军伏击,请他回建安相援。结果回去后连个乱军的影子都没见到,却被明军趁虚偷袭了仙霞关。

    然后他又在施琅的建议下,从建安北进浦城解围。如今刚有了些战果,便再次要他返回建安增援。

    这十多天里,他未与明军有过一次正经交锋,却拉着大军在浦城与建安之间跑了四趟!这是打仗还是遛马?!

    此外,原先的情报说明军主力仅有六七千人,但现在包围浦城的敌军就不下六千,建安那边的五千明军又是从何而来?建宁府内究竟有多少明军?

    施福正低头沉思间,便听闻后队一片人喊马嘶,似正在与敌接战。

    他忙传令大军停止前进,原地转向,就有探马来报,说留在浦城那边殿后的六百余人已被明军攻破,明军前锋刚才袭扰后军,杀了百余人便自退去。

    施福闻言又是一惊,他这几天反复观察包围浦城的明军,其战斗力当甚为羸弱,每战稍有接触便即退败。

    他原以为留下六百人足够拖住这些明军两三天的,不料才一个半时辰都不到,便已被明军击溃。

    他心忧建安形势,只怕回救稍慢会被明军袭了城去,故也不敢令主力返身决战,只得再留数百人的小队殿后,大队人马仍是继续南下。

    甄真在浦城城下见施福主力开始后撤,便估摸着顾炎武那边已经得手。

    按照陈王数日前定下的计策,她这边包围浦城仅是做做样子,只要能引施福来救便是成功。陈王殿下给她吩咐便是尽量避战,以拖为上。

    这兵围浦城实则只是疑敌之计,真正的围点打援的“点”却是落在建安。早在她围困浦城之前,顾炎武已率破虏营五千兵马沿武夷山脚下绕道建安。同时陈王殿下也已携龙卫军主力南下。

    由于不久之后定会有一场与建虏数万主力间的决战,故而陈王殿下根本不愿在施福这近万人马身上损失一兵一卒。如今看来,施福已一步步走入了殿下为他所设的陷阱里。

    为稳妥起见,她只看着施福撤退仍按兵不动。一直等到顾炎武那边送来信,她这才令邓山和铁大可分率步骑兵共三千人追击清军,另留下余振带三千余人继续兵围浦城。

    不料这几日稳妥拖敌的打法把破虏营的将士们憋闷得有些狠了,她将令刚传下去,这三千来人便呼啦一下将殿后清军围了起来,连方阵都没结,硬是用火铳和长矛便将数百敌兵给收拾了。

    其后她一路尾随施福主力,只是不断用骑兵袭击其后队,却绝不接战。

    若见敌军分出小股人马殿后也不急于强攻,必要等到主力全部聚齐,方才围而歼之。

    是以沿途大小交战十余次,破虏营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