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彪正颜厉色道:“我又何须欺瞒子琰兄!”r

    黄琬大怒:“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袁隗老儿竟然如此阴险,我真后悔信他这么多年,为他袁家门生故吏奔走这么多年,真是瞎了眼了。”vr

    说着,黄琬站起身,大步流星向外面走去,杨彪紧随其后。r

    黄琬到了金良近前,叩首道:“非贤霆公,黄琬误矣,请贤霆公受黄琬一拜。”r

    金良赶紧将黄琬搀扶起来,看这个须发皆白的老臣,金良笑问道:“黄公为何要谢我?此乃太后、天子之意。”r

    黄琬亦笑道:“贤霆公何必欺我,当时十常侍与大将军俱死之日,太后六神无主,若非贤霆公力挽狂澜,汉室必将倾颓,这一切全都仰仗贤霆公从中奔走,贤霆公乃我大汉股肱之臣。黄琬此前迷惘不灵,卢公诸大臣束手无策,卢公向贤霆公求策那一幕落在黄琬眼里,我便知这一切都是贤霆公所为,若非贤霆公计策到位,惊醒文先公,我黄琬尚且被袁贼蒙蔽,到最后便是身败名裂,辱我先人。贤霆公对我黄琬之恩,恩同再造,自此之后,唯贤霆公驱使,黄琬万死不辞。”r

    金良绝对不敢在这么多大臣面前接受黄琬的谢意,便笑道:“都是同殿为臣,我不忍看黄公落在袁贼蛊中,方才设计提醒,不想黄公明断很快就醒悟了。黄公无须客气,这一切都要仰仗太后天子洪恩,若非圣驾执意前往襄阳,黄公之冤屈怕是永生不得洗涮。”r

    黄琬知道金良有避嫌之意,便走前几步,向太后、天子谢罪,杨彪紧随其后。r

    为了不让袁隗察觉黄琬、杨彪、马日磾等人奔逃襄阳,金良便让何太后下诏说:“马日磾奉命前往封赏太尉幽州牧刘虞,黄琬奉命视察先帝河间旧宅,杨彪奉命监督荆州刺史金良到任,其他诸大臣亦各有差事。”诏书的备份让心腹将士火速送往洛阳皇宫,交给值守此处的史阿和吴崇,让他们把这诏书放在尚书台,同时派人告诉各个大臣家里有关皇命之事,让他们言辞合一。r

    杨彪、黄琬之事圆满结束,众人尽皆大喜,纷纷赞扬吕布措施得当,金良愧不敢当,转而奔赴河边指挥军队渡河。vr

    与此同时李儒已经知道追杀金良失败了,回到自己军帐中一阵气恼几乎把军帐中的所有能摔的都摔了。就在李儒刚刚冷静下来的时候有一个冰冷的声音响起:“主上好,让我来协助你稳定江山。”r

    李儒猛然回头看到身后的人震惊半饷才说道:“华雄,你是说岳父大人?”r

    华雄冷冷的看了一眼李儒冷哼了一下。说道:“区区凡人还当不得我的主上,本神蓐收这个肉身只是暂借。主上让我帮你稳定神州大地,而且铲除掉轩辕遗脉。”r

    李儒看着眼前这个跟自己认识的华雄完全对不上号的华雄,点了点头以示自己已经明白。但内心却惊涛骇浪,之前一直不知道暗中相助自己的是什么人物。现在从华雄的只字片语判断出可能是传说当中的远古大神,而且还是人皇轩辕黄帝对手蚩尤大巫。(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卢植之算() 
待到何太后、少帝刘辩、唐皇后、万年公主刘华和诸位王公大臣坐上船,金良才开始上船。这个未来襄阳政权中枢乘坐的船舶是一艘三层楼船,高六丈,长八丈,外观巍峨威武,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里面载有一千多精兵,分别是金良的飞虎猛士和王越的虎贲精兵。楼船前后左右布满了艨艟战船,再往前面后面看,更有数不清的商船、渔船随驾护航。前往襄阳的路线已经定好,船只顺流而下,到了绳池再登北岸,高顺领前军在黄河北岸顺流护卫,黄忠领后军在黄河南岸顺流护卫。高顺、黄忠两军同时监督是否有船只在中途私自靠岸有人私自下船前往洛阳通风报信,遇到此等样人,不管官职高低,格杀勿论。r

    金良正站在楼船甲板上眺望黄河景色,这时黄河之水澄清无尘,河面宽大,浩浩荡荡,比后世的黄河不知壮观多少。金良想到后世的黄河先是泥沙堆积成了地上悬河,后来被某个水利工程给搞死了,断流了,今古对比,真是不甚唏嘘。金良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听正直的不膜拜权力的水利专家的意见,不要像某些人脑子一热就上马什么什么工程,结果搞得子孙万代为他们的愚蠢买单。r

    正当金良感叹,忽然有人来报:“并州牧卢植大人有请。”r

    金良赶忙来到了二楼卢植的舱房,卢植忙让他合上门,似乎要和金良秘密商议一些什么,金良忙把舱门关上。r

    卢植话语里甚是萧瑟:“贤霆,你刚才问我怎么了,那时因为急于解决杨彪、黄琬之事,我没有吐露实情。”说到这里,卢植摸了一下腹部:“实话讲与你听,我饮酒过度,肝胃受损严重,恐怕命不久矣。”r

    金良知道卢植酒量很大,举世闻名,能饮酒一石,一石是十斗,一斗酒换做后世的度量单位就是两斤,卢植能一下子喝上二十斤,即便是这个时期的低度黄酒,毕竟还是有酒精含量,久而久之,绝对是伤到了肝胃,看卢植的灰白面色,估计都有胃癌了,金良皱起眉头:“有没有看过什么名医?”r

    卢植叹道:“多年前我在九江做太守时,曾和神医华佗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就断定我如果再那样喝酒,绝对活不过五十五岁。我当时身体硬朗,根本听不进去,今年我已经五十一岁,肝胃时常剧痛,看来是没有几年活头了。”r

    金良惊道:“卢大人莫要这么说,我现在就派人去请华神医,让他前来给卢大人再做医治。”r

    卢植摆摆手:“华神医亦曾说过,若是我的病痛渗入肝胃,剧痛无比之时,便已经是无药可医,除非换肝胃,但华神医说他对换肝胃之术不曾有五成把握。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受此折磨。贤霆,你就不必替我白忙活了。”r

    金良还是执意从军中挑出十个精明能干可靠的士卒,让他们携带厚礼,下船登岸,前去豫州谯县探访华佗踪迹,务必要把华神医请到襄阳,为卢植看病。r

    金良心知肚明,卢植患的是癌症,这是一个自古就有的疾病,只是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并不发达,人们对待癌症认识不够,用的是别的名称,比如肺癌结核病都统称痨病,即便是在后来医疗科技那么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还是无法治愈癌症,所谓化疗只能延缓不能根治,华佗医术再高明,亦不能超越时代,金良不相信华佗能将卢植这疑似末期胃癌的病给治好。金良之所以那么殷勤地跑前跑后,就是想在卢植临死前的几年里给卢植一个好印象,卢植是未来襄阳政权里面那帮大佬的核心,有他支持,金良掌握大权的可能性会高很多。r

    待金良吩咐下去以后,卢植摆手示意金良近前,等金良距离他两步远,卢植才压低声音说道:“我的病情你莫要告诉太后、天子和其他人,免得让他们担心。”r

    金良点点头:“我明白,就是刚才派出的几个人,我也没有告诉他们是你得病了,我只是告诉他们让华佗来襄阳是为我家中老人看病。”r

    卢植剧烈咳嗽了几下,待金良轻拍他的后背,他才缓过了气:“贤霆,我这番叫你过来,把我的病情告诉你,你可知道我的深意?”r

    金良摇摇头:“末将不知。”r

    卢植叹息道:“我生平授徒无数,最为得意的两个弟子,一是北平太守公孙瓒,二是高唐县令刘备,此二人皆学到我一些本事,怎奈他们天资不足心性不定,又都是不好读书之人,所以只能学得我的皮毛,公孙学得我二成本事,刘备学得我三成本事,其实若非刘备家境寒微,他的成就必在公孙之上。我本有三子,长子与次子皆夭折于大疫,唯有小子卢毓尚存,此子聪颖懂事,奈何现年只有六岁,等我过世时,他也不过十岁。贤霆,不瞒你说,我有三个担心。”r

    金良忙恭敬地问道:“卢公有那三个担心?”r

    卢植道:“其一,我怕我死后,你在士林没有名声,威望不够,不能震慑那帮大臣,致使襄阳动荡,太后、天子不安。”r

    金良亦是忧心忡忡地点点头,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担心。r

    卢植又道:“其二,我怕我生平所学后继无人。其三,我怕我死后,卢毓年幼,孤独无依,难以存活,我卢家香火断绝。”r

    说到这里,卢植用希冀的眼神望着金良:“思前想后,我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可以将我这三个担心全数消除。”r

    金良连忙问道:“有何良策,请卢公示下。良,若能效力,虽万死不辞。”r

    卢植哈哈笑道:“不须你效死,你只需拜我为师,继我衣钵即可。怎奈你现在官为九卿,位置不在我下,我才一直不敢开口,几个时辰前,你曾自认为子侄辈,态度恭敬,我才敢开这个口,只是不知贤霆意下如何?”?r

    金良之前也曾想过这个问题,自己在士林里毫无名声,在这东汉末年不论招贤纳士、招揽人口、伸张正义、升官发财,都需要名声,即便是自己已经挟天子要令诸侯,也需要自己有名声,那些诸侯才能把自己的令当回事,指望司马徽、胡昭这种本来就名声不彰的隐士给自己宣扬名声如同后世网络写手让同级写手在对方作品里开直通车或章推一样聊胜于无差强人意,什么军功之类的也是折了半才被士林承认,能被士林认可的快捷通道有二点:与士家通婚、为士家门生。与士家通婚,这一点儿已经在金良的计划之内,至于通婚对象是谁,几乎呼之欲出。r

    为士家门生,可以考虑的人选不多,真正的帝王师只有卢植一人而已。卢植是名将兼大儒,海内人望,他又有多位海内人望的好友,如蔡邕、郑玄都跟卢植关系莫逆,若是自己拜卢植学习兵法、拜蔡邕学习琴艺书法、拜郑玄学习经学,自己的名声绝对会飞涨起来。想到这里,金良连忙上前,准备磕头拜师。r

    卢植连忙把金良拦住:“看来贤霆从未拜过师父,拜师之礼岂能如此草率,你要向我学习儒道、兵法,须要拜过文圣孔子、武圣孙子再来拜过我,另外还有一系列繁杂程序,岂可在一个舱房里草草行事,又岂能只有你我二人,须要诸王公大臣见证。”r

    金良惭愧,忙道:“一切听从恩师安排。”r

    卢植在金良搀扶下,服了一剂药丸,那是按照华佗之前给他开的药方选取的草药炼制的药丸,经常服用可以抑制病痛也可以暂缓疾病发作,但无法根治。r

    卢植吃了药以后,精神大好,遂不要金良的搀扶,迈步走上楼船的三楼,向何太后禀告要收金良为徒,并向何太后悄悄说了:“之所以收金良为徒弟,不但有把生平所学传授下去的目的,更有以儒学教化影响金良、以师徒关系羁绊金良之意,以免金良位高权重之后萌生野心。”r

    何太后听了卢植如此说,亦深表同意:“本宫也一直在担心金良将来无人制约,现在卢卿想出以师道制约,不失为良法。”r

    卢植在向何太后禀告收金良为徒之时,已让金良到处寻找香烛、孔子和孙子的画像,所以卢植跟何太后讲的,金良根本听不到,也想象不到,金良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