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vv????金良刚从床上起来,趁着睡好后的清醒写了一大堆名字,其实他连鞋子都还没穿好,听到陈琳主动求见,金良没穿鞋子只披着战袍就冲出了中军帐。r

    陈琳面白如玉,颌下美髯飘散,手持雕翎扇,昂首站立在小平津大营外,一副镇定自若的名士风范。r

    陈琳忽见金良披着战袍,光着脚从大营里冲了过来,一边奔跑一边大喊:“孔璋兄,有你一笔,足敌千军!”r

    陈琳嗔目结舌,雕翎扇从手中滑落。他只听说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但从没见过会有那个上位者能做得到,连号称最礼贤下士的袁绍也做不到,但这一刻,他看到了,那个头戴金冠身披百花袍总把自己装扮得异常齐整的金良,听到他来到访,竟然慌忙地连鞋子都来不及穿。r

    陈琳知道金良因为丁原前晚刚被刺杀,金良前晚通宵没睡,昨晚需要补眠,早上起的自然迟了一些。若换做其他上位者必定会梳洗打扮一番,他陈琳只能站在日头下面苦苦等待。记得当初他拜见何进时,竟然等了两个时辰。r

    到了金良这里,门卫刚一通报,金良就飞也似地冲出了大营,所谓“求贤若渴”莫过如此。r

    也许在袁绍等士人看来,金良此举十分失礼,但在陈琳看来,恰恰是赤子之心。r

    陈琳原本只是为了族人考虑,不得已才投奔金良,现在他忽然庆幸自己的决定,也许这次不再明珠暗投,死了何进,换来一个更好的主公。r

    尤其是听到“有你一笔,足敌千军”这样的褒奖,陈琳万分激动,他陈琳陈孔璋何曾从之前那个主公何进那里听说过,又何曾从那个他曾经想投靠的主公袁绍那里听说过。“士为知己者死”,陈琳心里暗暗下了决心。r

    陈琳低头纳拜:“陈琳见过主公。”r

    金良原本还想着要用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花上几天时间,才能把这个大才子给招揽过来,谁知自己刚才那无心之失,竟然阴差阳错赢得了陈琳的好感,看来这些才子们都是感情冲动型的,只要自己展现出那种赤诚,他们就会被打动,就不会计较那么多出身、利益之类的。r

    实际上,金良想错了,陈琳一开始来投奔他,正是冲着他现下的权势能够庇护陈琳的族人。不过陈琳是不会告诉金良这一点的。r

    金良连忙把陈琳拉起来,把他迎入中军帐里,让他在交椅上落座。陈琳对交椅感到很是好奇,金良便解释了一下交椅的来历:“金良乃武将出身,因久跪伤腿,不得已才从西域胡人那里拿到这交椅,可供行军之间休息,甚是便利。”r

    陈琳在历史上能够换三个主公,也是通权达变之人,不是腐儒,对这种胡人传来的玩意并不排斥,在上面坐了一下,很是舒服,便不觉开口道:“主公,能否将此交椅赐给在下?”r

    金良微微一笑道:“孔璋,你若能写一文引天下之民皆用此椅,我便给你百把椅子又有何难?”r

    陈琳稍作思考,胸有成竹,笑道:“这有何难,陈琳马上写来。”(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求贤令() 
陈琳就着金良的笔墨纸砚,准备写下一篇鼓吹胡床交椅之利的文章。金良亲自为他磨墨,陈琳见状愈加感动。r

    陈琳站在金良的案几前,正准备写文章,忽然看到金良那张写满人名的白纸。r

    陈琳看到自己的名字位列文士之首,下面依次为:孔融、王粲、徐干、阮瑀、应⒘蹊濉ⅲ耸蓖豸印⑿旄伞⑷瞵r、应⒘蹊濉⒓溉嗣患兹谝丫ニ暮#廊丝峙旅挥兴崛衔铝盏奈牟筛吖兹冢诮鹆嫉呐判邪窭铮铝杖丛诳兹谥稀3铝詹唤俅挝鹆嫉幕垩凵褪抖恼邸

    陈琳继续看下去,越看越惊心,金良这名单里那些贤才,但凡他认识的,无一庸才,多是一些惊才绝艳却不为世人所知的旷世英才,至于那些素餐尸位徒有虚名之辈没有一个能入这个名单。r

    陈琳先看了看冀州的人才,文有田丰、沮授、审配,武有张郃、高览、鞠义,陈琳从徐州广陵搬到冀州邺城多年,对上述几人都略有耳闻,知道他们虽然名声不彰,但文有安邦之策,武有定国之勇,若得这几人相助,主公大业如虎添翼。r

    陈琳想起自己原本的打算,不觉自嘲道:“陈琳本就打算将这几位冀州俊杰推荐于主公,没想到主公早就发现了他们。”r

    陈琳又扫视了一下其他州郡的人才,心里却有几分狐疑:“不知主公从何处知晓这许多天下英杰?我记得大将军那里从来不曾有过这么全的名单,甚至连两成都没有。”r

    金良见陈琳的狐疑模样,当下就决定撒一个弥天大谎,虽然他平生要撒无数次谎,但这一次的谎言却是最接近真相的谎言。r

    金良笑道:“孔璋,你应该听闻人皇轩辕黄帝?”r

    陈琳世家子弟而且还是建安七子,对于古代圣人非常谅解。r

    陈琳点点头说道:“当然知道,主公莫非您是想告诉我这些跟人皇有什么联系不成?”r

    陈琳刚讲出这样的话,立马就后悔了,怎么能对主公问出这样无礼的问题。r

    金良却只是微微一笑:“我金良十岁之前多在荆州境内活动,此外便是去冀州征讨黄巾,至于豫州、并州、徐州、青州、兖州、扬州、益州等地,我从来都没去过,又怎会知道那里有什么贤才。”说到这里,金良指了指天空,一副神秘莫测状:“此是人皇赐予!人皇所赐不仅于此,人皇还将更多神秘之事传递于我。当然有的事情咱们是不能泄露太多的,你也知道天机不可泄露。哈哈哈!”r

    自殷商时期,人们便称最高神为天帝,在神话传说中,人皇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幽冥的全能大神。周朝及后世帝王利用民间的人皇崇拜,说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受天命,故称天子。所以,即便陈琳一直秉承儒家的“子不语鬼怪乱力神”,对什么神仙之说嗤之以鼻,也不敢否定人皇或者天帝的存在。r

    陈琳吃惊的是,金良自称受天帝人皇所赐,但这样一来,把那个一直宣称是人皇天帝之子的刘汉皇帝们置于何地?作为天子的刘汉皇帝只有开国时的刘邦、刘秀像是有点被天帝护佑一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其他的皇帝们,夭折的都有好几个,幸存下来的一直摆脱不开宦官和外戚的阴影,老实说,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毫无天子之威仪。r

    陈琳傻愣在那里,不敢多想下去。过了好一阵子,陈琳才结结巴巴地问道:“主公,您还有什么可做辅证的,琳不敢置信?”r

    金良在案几上抽出一张白纸,在上面挥毫泼墨,过不多时,一张大概的世界地图显现在陈琳面前。r

    金良指着地图:“我相信你,我还有其他大汉子民,之前是从来都不知道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会有多么大。人皇天帝告诉我,我们的大汉国土只有这么一点儿大,东边是无垠的大海,大海中一群岛屿上住着一群野人,组成了一个叫做东瀛的松散国家;西域这边有大片荒漠,过了荒漠便是一大片平原,不小于我大汉疆域,称之为欧罗巴州,上面有一个庞大的帝国,号称罗马帝国,我们称之为大秦,其国力恐在我大汉之上;南边是东南半岛,上面也是一群不服教化的蛮夷,再往南是一片汪洋,汪洋之上是一片小岛,上面住着一些野人;北边是鲜卑占领的广阔草原,草原之北则是无尽的雪域高原。”r

    陈琳瞠目结舌,只是呆呆地看着地图。对于大秦,他是知道的,当年西域都护班超派手下甘英前去大秦通商,若无安息人从中作梗,也许大汉跟大秦已经达成了商贸合约。但是其他地方多是汉人罕至之地,若非人皇天帝告诉,金良怎会知道?r

    金良等陈琳缓了一下神后,才又指着南美洲大陆:“这上面住着一大群棕红色皮肤的野人,号称玛雅人,他们那里有三种作物,亩产量均是很高,一种名为番薯,耐旱耐瘠,可种在荒土山地上,不需太多灌溉即可存活,它的根茎可以食用,煮熟后吃起来甘甜绵软,亩产可达数千斤;一种名为土豆,也是种在地里,以根茎为食,煮熟后吃起来绵软可口,亩产量也可达数千斤;另一种名为玉米,跟我们这里的粟米播种方式一样,只是上面结出来的穗子很粗很大,吃起来口感也很好,又适合旱地种植,不需太多浇水,亩产量即可达千斤。若是我派人前去这片大陆上把这三种作物找到,则我大汉治下再无饥民,仓廪实而知礼节,天下也再无黄巾贼等贼寇,大家都安居乐业,我大汉国力必定蒸蒸日上。”r

    说到这里,金良激情澎湃,在过来后的几天内,他已经想明白了自己这番穿来的使命:“到时东扩海疆吞并东瀛,把东海变成我大汉的内海;西扩西域,把丝绸金路完全掌控在我大汉治下,到时候大赚罗马帝国的金币;南边把东南群岛和印尼群岛都尽数占领,把南海变成我大汉的内海;北边把鲜卑消灭,屯田移民,将这片大草原变成我大汉的牧马场,如此丰功伟绩,可比得上秦皇汉武否?!孔璋,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r

    陈琳伸手搓了搓已经僵硬的脸庞:“主公,若非人皇天帝厚赐,陈琳相信大汉治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有如此见识。主公有此雄心壮志,陈琳钦佩之至。只是陈琳不知该如何才能帮到主公?”r

    金良拿起两张白纸对接起来,在一张的抬头处写了四个字“中国天报”,见陈琳再度迷惑不解的样子,就解释道:“在上界里有这样一个物事,叫做报纸。上界通过改良造纸术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地和产出速度,又通过一种叫做印刷术的东西把字迹印在上面。完全不必用毛笔写,只是排好版。同样的内容,很快就能印出成千上万份。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改良了造纸术,学会了印刷术,我们就能把报纸大量印出来,在上面刊登你的文章,发行到大汉治下的每一寸土地。按照上界的话来说,你所掌控的便是宣传娱论的力量。只要你的文章精妙,真的可以抵挡千军万马,若将来大汉治平,你当属头功。”vv 只是现在他还不想太过张扬,只让陈琳相信就好了,随后的招人计划,他就按照普通模式展开,后续的强化让文才口才都非常厉害的陈琳为自己完成。r

    陈琳听金良这么一说,脑海里顿时出现一个画面,天下人皆能拜读到自己的文章,那才真正做到了名满天下,而现在自己的文章只是流传于部分士子之间,两相对比,陈琳的虚荣心顿时爆棚,再次向金良低头拜服:“全赖主公英明神武,人皇才恩赐于主公,陈琳愿追随主公,成就万世不拔之基业。”r

    金良朗声大笑,把陈琳搀扶起来:“吾得孔璋之助,便如虎添翼。现在就有一件非常之事让你来做。至于刚才那个胡床交椅的文章以后再写吧。”r

    随后,由金良口述,陈琳加以润笔,针对每一个贤才的不同性格、爱好、才能、际遇,写了不同内容的征召书信,而不是像这个时候的公府征召信一样千篇一律都写“看你有才,赏口饭给你吃,过来给政府做事吧。”r

    陈琳当真是大文豪,经金良略微提点,挥毫泼墨,挥笔如飞,下笔万言。字里行间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