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行见到飞虎旗,就知道金良的中央军里面最精锐的近卫飞虎师来了,知道金良御驾亲征而来,阎行之前惨败于金良手下,最近这三年他的武功也并未长进多少,稍作衡量,就知道自己打不过金良,更不用说现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

    阎行当机立断,准备杀出洛阳城,麾下将士问道:“将军,该往那个方向杀?”

    阎行稍作沉吟道:“金良大军自北门而入,北边是绝地不可去,西门出去是驰道是函谷关,董越、李傕、郭汜在那里,不可去;东门出去是虎牢关,虎牢关由杨定镇守,不可去;看来只有向南杀去,去投奔荆州刺史袁绍。”

    “袁绍曾为讨董联盟盟主,与将军交过手,将军曾统领飞熊军杀他将士,袁绍又怎会接纳将军?”阎行的副将疑问道。

    阎行摇摇头道:“袁绍的叔父袁隗为董卓所杀,我杀董卓是为袁家报仇,是袁家的恩人,袁绍岂能拒我?”

    阎行一言已决,就带领麾下三千金城兵,向南门杀去,当时金良的中央军还未杀到阎行的府邸,阎行府邸与南门之间是吴匡、李肃的人马,吴匡、李肃麾下将士那里是阎行的对手,阎行毫不费力地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残余的两千金城兵冲出了洛阳城,直奔荆州的南阳郡而去。

    金良进城以后,命各级宪兵维持秩序,不得滥杀任何无辜洛阳市民,不得妄取民间任何物品,违者杀,因为金良这次出征所带兵士都是跟随金良两三年的,有完备的军纪宪兵制度约束,中央军各级将士对洛阳百姓秋毫无犯,反观吴匡、李肃麾下将士军纪败坏想要趁火打劫,被中央军宪兵擒住,斩杀了数十个,生生遏制住了吴匡、李肃麾下军队的歪风。

    吴匡、李肃来到金良马前哭诉,金良先是严厉斥责吴匡、李肃一顿,金良的六万精兵已经入城,吴匡、李肃骑虎难下,已经没有回头路只得跟金良混了,金良斥责他们,他们也只得听受,但金良也挂念他们麾下那一万多人马,给了他们一顿斥责后,又分别加封李肃为司州左将军、吴匡为司州右将军,受司州正将军张辽节制,又许诺向天子刘辩处上表封李肃、吴匡为亭侯。

    金良一顿大棒加胡萝卜的策略,恩威并施地降服了李肃、吴匡,他们同意在战后由张辽负责整编他们麾下的一万多人马。

    与此同时,赵云所部攻占了皇宫,徐晃、武安国、潘凤、曹性的人马攻占了王允、杨瓒、士孙瑞等世家大臣的府邸以及西凉军所有将领的府邸。

    金良对于那些世家大臣的府邸并不在意,却对那些西凉军将领们的府邸很重视,严令麾下士卒要将这些将领们的府邸严密保护起来,不可走脱一人。

    金良从情报里得知,虽然董卓重修函谷关,把自己的家眷都放置在易守难攻的函谷关,但函谷关毕竟偏狭交通不便,董卓麾下大部分将领都把家安在繁华的洛阳城,而这一天里阎行、王允等人还存有收拢西凉军残部对抗金良的幻想,还未来得及对这些西凉将领的府邸进行逐个查抄,那些西凉将领的家眷大多健在,金良便让每个府邸出两个家仆,出城去他们家主所在的队伍里送信,就说金良有意修好,希望他们投诚,只要他们投诚,不仅家眷可保,荣华富贵还犹胜以往。

    留守虎牢关的西凉将领杨定昔日就惨败于金良手下,在当时被徐晃生擒活拿,对金良的中央军一直有种畏惧心理,这一次,当徐晃统领四千人马来攻虎牢关,杨定得知董卓已死而自己的家眷全在中央军控制之下,对西凉军前途完全失去信心的杨定竟领着两万西凉军向徐晃的四千人马投降。

    洛阳以东延绵到陈留郡的所有郡县城池里的西凉将领见杨定向金良中央军纳降,走投无路的他们也都纷纷请降。

    留守长安的段煨是董卓的恩师段颖的侄子,段煨一直颇受董卓的信任,是董卓麾下五大中郎将之一,董卓将自己的大后方长安交给段煨镇守,段煨之前为了显示自己对董卓的忠诚,把一家老小都安置在洛阳城,现在洛阳失陷,一家老小全被金良俘获,段煨心急如焚。

    更让段煨感到迫在眉睫的是,凉州牧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着武威太守马腾、金城太守韩遂组成了十万联军,围攻长安城,金良还派出麾下大将朱灵领一万人马参与对长安的攻略。

    本来长安城里有四万人马,防守长安这样的坚城绰绰有余,别说皇甫嵩出动了十万人马,便是二十万三十万人马,也休想轻易地攻下长安城,但现在的情形不同于以往。

    虽然段煨一再封锁消息,但贾诩的暗部里安插在长安城里的特工四处散播消息,只过了一天。长安城里的四万西凉将士都知道了董卓被阎行、王允等人刺杀以及洛阳城被金良攻陷的消息,军心动荡,人人皆无战心。段煨一筹莫展,在军心大溃的情况下如何抗得过一代名将皇甫嵩的十万大军围攻。

    可段煨的副手京兆尹司马防跟金良有毁家之仇,他坚决不同意段煨向金良投降。因为司马防也掌握着一部分军队,若是司马防坚决不同意,段煨也不好一意孤行地向金良投降。

    打也打不过,投降也被副手阻挡,就在段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情况下,他的一个故人潜入到长安城。

    贾诩贾文和向段煨分析了利害关系,洛阳被攻占以后,原先由董卓王允等人组成的洛阳朝廷瞬间崩塌。现在天下唯一的正朔朝廷只有襄阳金良扶持的刘辩,由金良那强大无匹的中央军做保证,襄阳朝廷早晚都能荡平天下所有反贼,使得大汉中兴,段煨现在若执迷不悟,便是逆贼,且以一孤城当中央军数十万雄师。好比螳臂当车,早晚落得跟张角、董卓一样的下场,不但自己横死沙场,段家族人也会被株连,绝非段公段颖在九泉之下愿意看到的;段煨若是愿意投效襄阳朝廷。不仅家人得保,还会官位加升一级,本部人马接受中央军整编后依然由段煨本人统领。

    贾诩跟段煨讲的一套,完全是金良的斗争哲学“逆我者亡顺我者昌”,若放在平时,段煨十有**会嗤之以鼻,但现在董卓死了,西凉军群龙无首,段煨自誉为名将之后,跟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出身草莽的西凉将领素来不睦,段煨独木难支,况且金良还将杀害主公董卓的阎行逐出洛阳,将王允、杨瓒、士孙瑞之辈押解前去襄阳交由刘辩发落,金良开出的条件也很优厚,段煨稍加思索,便答应下来。

    就在此时,洛阳城中,沮授有些疑惑地问金良道:“主公,您为何如此笃定贾文和能够说服段煨来降?”

    金良笑道:“贾文和与段煨乃是同郡好友,交情不浅,贾文和向段煨讲明利害,段煨非是蠢货,必定识时务,举城而降。”

    金良之所以派贾诩前去劝服段煨,是因为他当时读三国史时,看到过贾诩的一段记载。历史上,李傕、郭汜开始争斗,贾诩因与段煨同郡好友,便去投靠段煨。贾诩的智名冠绝凉州,一言说服李傕郭汜攻下长安灭了王允更为他增添无上名气,为段煨军中将士敬畏,段煨怕贾诩夺其兵权,但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贾诩看出后,心不自安。南阳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贾诩临行时,有人问贾诩道:“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贾诩说道:“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率子孙前来迎接。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贾诩有识人之明,金良甚至以为即便没有皇甫嵩的十万大军在城外威慑,贾诩只带着董卓已死的消息前去长安,也能说动段煨举城投降。

    而在长安城中,段煨府上,段煨被贾诩劝服,准备投降金良,便准备大开城门,放皇甫嵩、马腾、韩遂的人马进城,却被贾诩拦住。

    贾诩指着京兆尹司马防的府邸,阴冷一笑道:“段将军,我家主公有个要求,希望将军能发兵将司马防一家斩草除根,灭掉长安城里的反动世家,只有把长安城里这些隐患除掉,长安城才能顺利交接。”

    段煨有几分迟疑,毕竟京兆尹司马防在这三年里曲意奉承,跟自己配合的很好,颇有几分同僚之情。

    贾诩看出段煨的迟疑,冷笑道:“数日前,司马防与洛阳城里的王允、杨瓒、士孙瑞之辈暗中私通,想要谋害将军,夺得长安的兵权,若非我家主公敬慕乃叔段公,不愿段氏一门灭于司马防之手,提前命皇甫老将军出兵围城,恐怕段将军你会跟董卓一样,惨死在世家的阴谋中。”

    段煨目露凶光道:“文和,可有凭证?”

    贾诩便将安插在长安城里的军情局特工侦察到的情报详细地讲给段煨,又将擒获的司马家死士交给段煨,段煨这才相信,那个一直对自己溜须拍马的司马防一直对自己存有恶意。

    贾诩又冷笑道:“段将军,司马防的儿子司马懿乃是狼顾之相,有这样长相的人物及其家族早晚反噬主人,不可留存身边。”

    段煨恍然想起那段传闻,董卓曾见过司马防的儿子司马懿狼顾之相,屡次都要将司马懿杀了,怎奈司马防拜求王允在董卓面前多番美言,董卓耳根软,听信王允的话,将司马懿放过。。。。

第359章:董卓旧部的安排() 
段煨恍然想起那段传闻,董卓曾见过司马防的儿子司马懿狼顾之相,屡次都要将司马懿杀了,怎奈司马防拜求王允在董卓面前多番美言,董卓耳根软,听信王允的话,将司马懿放过。

    段煨心中大惊,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司马父子不可留,再者这是金良给自己开出的条件,自己若想完全投效金良,这个投名状就必须要交出来。

    段煨迅速调动四千精骑,将司马防的府邸围个水泄不通,司马防和他的六个小儿子都被斩杀,唯有十三岁的司马懿从狗洞里钻出去,扮作乞儿,逃出长安城,径直向南逃去。

    当金良得知司马懿再度逃脱的消息,不禁抚掌大笑道:“司马仲达,莫非你也有猪脚光环,有你这样一个不死小强搅局,这个天下争霸还真有几分意思!”

    却说李傕、郭汜收到董卓被阎行、王允害死的消息时,李傕、郭汜心灰意冷,想要将函谷关丢弃,解散部队,四散奔逃,他们甚至想不到要去为董卓报仇,连阎行的姘头杨秀都顾不得搜出来杀掉,后来又听说洛阳被金良奇袭占领,李傕、郭汜又想领兵投降金良,毕竟是金良为了他们的主公董卓报了仇。

    而贾诩现在在金良麾下,按照常理是没有人劝说他们举旗与金良对抗的,可屯兵弘农的张济因侄子张绣死在金良戟下,又因自己的爱妻邹氏被金良所夺,与金良之仇不共戴天,听说李傕、郭汜想要投靠金良,便星夜单骑来到函谷关,劝说李傕、郭汜举旗对抗金良。

    张济对李傕、郭汜说,金良不同于我们的先主董相国,金良非常重视民声,非常重视军纪,在他们中央军里面,不能治军、无法保证麾下将士军纪的将领没有任何前途,军纪非常糟糕的队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