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中董卓咽喉,李肃挥动宝剑,将董卓的脑袋割掉。

    阎行命人大开宫门,他一手提着长矛,一手从怀里拿出刘协给他的密诏,策马来到三千飞熊军阵前,厉声大喝道:“奉诏诛杀贼臣董卓,其余不问!”

    这三千飞熊军对董卓最是忠勇,如同忠犬之于主人,他们看到董卓的首级,心神沮丧,一时不知所措,阎行却收起诏书,策马冲上前,一矛便将董璜刺死。

    董璜一死,三千飞熊军群龙无首,阎行、李肃、吴璋等将领以及王允、杨瓒、士孙瑞等人的家兵合起来将近一万四千多兵马,将这三千飞熊军围在皇宫前面,一番剧烈的战斗,三千飞熊军尽数被诛灭。

    而此时的洛阳守将是董卓的弟弟董旻,阎行策马前去董旻的军营,董旻以为阎行还是董卓那个便宜义子,不加提防,阎行趁董旻不备,一矛将董旻刺死,一边举着董旻的人头,一边举起天子密诏,高声喝道:“奉诏诛杀贼臣董卓,只除首恶,余者不问!”

    因为西凉军的精锐人马在之前跟金良中央军的战斗里折损许多,董卓在这三年里招募的多是洛阳、长安一带的青壮男子,这些人几乎都是被拉壮丁来到西凉军的,他们在心底深处都十分痛恨董卓的残暴不仁,当他们发现董卓被杀了,西凉军大势已去,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倒戈了。

    那些追随董卓多年对董卓忠心耿耿的西凉老兵见主公已死大势已去,心灰意懒,就想抛下兵器投降。

    阎行见状,心中大喜,若是这些西凉老兵愿意投降自己,那自己整合西凉军二十余万众,不怕做不得襄阳金良那样的丰功伟业。

    阎行心中正在暗自窃喜间,只听到西凉老兵阵中传来数十个声音道:“阎行乃三姓家奴,他的话怎么听信,大家若放下兵器,马上就会被阎行诛杀,王允、阎行想要杀净我们西凉人,大家难道都忘了阎行的金城兵跟我们的冤仇了吗?”

    “王允、阎行想要杀净西凉老兵”的传闻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大营,这些西凉老兵在过去的三年里,因他们的将领跟阎行素来不睦,西凉老兵跟阎行的金城兵也素有摩擦,阎行前来收编西凉老兵本就是棋差一着,更别说史阿将发展来的数十个西凉特工都安插在西凉军中散播传言。

    三人成虎的谣言让西凉老兵都起了鱼死网破之心,纷纷举起刀枪,迎向阎行。

    阎行正要耐心解释他与王允、杨瓒、士孙瑞等人并没有将西凉兵斩草除根之心,还未等他张嘴,那些倒戈的洛阳兵里面就有人按捺不住对西凉老兵们的仇恨,因为西凉老兵跟随董卓来到洛阳,在洛阳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许多洛阳人都深受其害,连这些洛阳兵的妻儿老小都没有幸免,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已经不是阎行一人能够左右的,董卓在世时还能弹压着这些洛阳兵不敢造次,董卓死了,这些洛阳兵秉承着有怨抱怨有仇报仇的原则,挥舞起刀枪,杀向那些西凉老兵。

    一场混战便在洛阳城内外爆发,原本防守洛阳的所有人马都参与到这场混战。

    若是没有史阿带领的暗部特工从中兴风作浪,这场混战便不会爆发,王允、阎行等人就会不费什么力气将西凉军收为己有,同时因为来自北方的金良中央军威胁,王允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宣布对李傕、郭汜等人斩草除根,这些能屈能伸的世家大臣甚至会为了抵御北方金良的威胁,跟李傕、郭汜达成一个合作协议,到时候洛阳长安更难拿下来,金良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他在三年前撤离虎牢关时就埋下了许多棋子,现在到了这些棋子发挥作用的时刻,因为那些旗子的作用,洛阳城里两个势力杀得难解难分。

    洛阳城北数十里外的黄河孟津渡口和平津渡口,驻扎了四千西凉军,他们构建了许多烽火台,只是为了防止金良中央军的突袭。

    平常时候,若是金良发兵来袭,两千西凉军便可以阻挡金良麾下大将甘宁的黄河水师数个时辰,在几个时辰里,洛阳城里便会发来数万人马,彻底将金良的中央军阻挡在黄河上,不让中央军登上南岸。

    但现在洛阳城里一片大乱,阎行的金城兵、洛阳兵和世家大臣的家兵们总计有四万多人,跟三万多西凉老兵混战在一起,杀得难解难分,这两千西凉军都是西凉老兵,他们的统领听到老主公董卓被阎行、王允等杀死,一心想为董卓报仇,也想杀入洛阳城洗劫那些世家大臣的府邸,便领了三千六百人马杀向洛阳,留在两个渡口和黄河沿线烽火台的只有四百人马。

    虽然西凉军留守在黄河南岸的只有四百人马,金良也不想大张旗鼓地强攻过去,因为他刚才跟郭嘉、沮授推断过了,那一支三千六百人马的西凉军刚刚离开不到两个时辰,若是金良这时强攻,会引逗那一支西凉军回头护卫,也会让中央军奇袭的消息传到洛阳城,会让现在杀得难解难分的两边握手言和共同对付中央军,不利于中央军火速夺取洛阳城。

    金良派甘宁、董袭领两千精锐水兵,扮作普通客商,分成几股,那两千精锐水兵都藏匿在商船的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白色的水手制服,从箕关顺流而下,靠向两个渡口。

    黄河南岸烽火台上西凉守军盘问时,甘宁命人答道:“我等皆是并州客商,因黄河风大浪急,特来到此一避。”便将所带财物贿赂守卫烽火台的西凉兵。

    那些西凉兵见来者都笑容可掬又送了财物,拿人手软,便听任那二十多艘商船停靠在黄河南岸。

    洛阳城里的混战进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因为所有洛阳本地人的倒戈,西凉老兵变成了客场作战,虽然他们远比洛阳兵骁勇善战,但缺少支援的他们还是被逼出了洛阳城,由董卓的远房侄子董越带领着,沿着栈道,准备撤向函谷关。

    洛阳城里,阎行收拢人马,发现原本聚拢的四万多人,在刚才的混战里已经战死了一万多人,剩下的三万多人都是带着伤,疲累不堪,阎行有心去追杀董越那残余的两万多西凉老兵,见到麾下士卒的惨状,不得不选择闭门谨守。

    而那个领着河边关卡烽火台守军前去洛阳的西凉将领也折损在洛阳城里,他的三千六百人马折损过半,剩下的都跟着董越,停驻在栈道上,准备往函谷关进发。。。。

第358章:入主洛阳() 
这一晚两更时候,甘宁、董袭领着两千精锐水军从商船船舱里冲出,悄悄地将关卡、烽火台上的西凉军斩杀,因为计划周密,行动快速,那四百西凉守军全部消灭,没有一个跑掉的。

    甘宁、董袭随后点起火把,挥动旗帜,金良看到暗号后,命令隐匿在箕关与洛阳之间的数百战船齐发。

    金良亲率六万人马,登陆黄河南岸,没有了烽火台、关卡阻挡后,中央军长驱直入,不管是阎行这边,还是董越那边,都无人知晓。

    中央军一夜急行军,在当天晚上五更时分,来到洛阳城外。

    防守洛阳北门的正是金良爱妾张宁的叔父吴匡,吴匡的儿子吴班现在在金良的将军府里。吴匡早就看出董卓势力朝不保夕每况愈下的景象,金良势力却日益强大,便下定了决心投效金良。

    这一次吴匡遵照金良的指示。刻意跟王允、杨瓒、士孙瑞等世家大臣加好,又贿赂董卓身边亲随,得以执掌了部分兵权。王允、杨瓒、阎行发动政变,吴匡与金良的另一枚旗子李肃一起积极追随,得李肃、吴匡相助,阎行等人如愿以偿,杀了董卓,可现在董越的残兵还未消灭,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杨定、段煨都还在函谷关、弘农、武关、长安一带,还远不到论功请赏的时候。吴匡便主动请缨防守城门,而李肃主动请缨代理持金吾掌管洛阳城里的治安,阎行麾下金城兵与王允、杨瓒、士孙瑞等世家大臣的家兵因为厮杀了一天疲累不堪,便把防守的累活放心地交给了吴匡和李肃。

    吴匡和李肃从董卓那里恢复了兵权后,在金主金良的暗中支持下,对麾下士卒竭力收买,而他们麾下士卒本来就是跟随他们多年的。再被他们恩威并施一番,都尽心投靠,但吴匡和李肃一直都没有把真实的情况告诉麾下士卒,一直到了今晚才开始宣布,他们麾下将士得知了真实的情况后。都觉得无论是跟着西凉人干还是跟着王允等世家大臣干都不如跟着金良干有前途,大多数人都同意投靠金良,极少数有异议的也被早已准备好的吴匡、李肃处死。

    洛阳城外的所有暗哨都被金良派出近卫兵清除完毕,所以金良的六万精兵到达洛阳北门时,洛阳城里的王允、杨瓒、士孙瑞、阎行等人都还在做着咸鱼翻身的美梦。

    洛阳北门外一里外,金良命人点起了一堆火,火光并没有冲天之势,却拼成了一个金字形,站在城头久候多时的吴匡看到火光,便命麾下亲信将士打开了洛阳北边三个城门,三万中央军精骑在赵云、徐晃、张辽的带领下,悄悄地摸进了洛阳城,直扑皇宫以及阎行、王允、杨瓒、士孙瑞的府邸。

    王允、杨瓒、士孙瑞等世家大臣皆是老迈之辈,疲累了一天,都沉沉睡去,等到中央军把他们的府邸团团包围住,他们才被喊杀声惊醒,却也已经无路可逃。

    只有阎行是武将出身,从军多年,警惕性很高,金良大军刚刚入城,他就反应过来,连忙爬起身,披挂整齐,飞身上了乌骓马,挥动丈八蛇矛,召集麾下将士,准备应对敌人奇袭。

    阎行本来以为是董卓的侄子董越带着那两万多西凉老兵偷偷攻入了洛阳城,也没在意,心想只要自己把洛阳城里的三万人马聚起来,就一定能把董越的两万多西凉兵给赶出洛阳城。

    当阎行从府邸里冲出来,麾下那些自由散漫惯了的金城兵还未聚齐,中央军的钢铁洪流已经汹涌而至。

    阎行看到敌人飘扬的大旗上绣着的侧生两翼的飞虎,他心里哇凉哇凉的,他万万没有想到,传闻中忙着在家带孩子英雄气短的金良怎会带着中央军飞临洛阳。

    原来金良知道王允、杨瓒、士孙瑞、阎行等人在除董卓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顾虑,他们担心黄河以北的霸主金良伸出魔掌窥视洛阳,担心自己变成那只螳螂,而金良成了黄雀,金良从安插在王允等人府邸里的暗部特工处得知王允等人的顾虑后,便蓄意地做了一场戏,最近几个月都将军政大事交托给别人,整天都待在将军府里陪着老婆孩子,襄阳朝廷所有的世家大臣前来试探金良时,总看到金良趴在地上做大马,让几个儿子女儿骑在他的背上。

    襄阳朝廷那些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世家大臣跟王允等洛阳朝廷的世家大臣们绝对是有秘密联系,互通有无的,他们之间的利益交接远大于董卓与金良的政治分歧,所以金良利用了这两个朝廷世家大臣之间的联系,将自己最近几个月的言行传递给了洛阳的王允等人。王允等人见金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便小觑金良,以为他肯定不会对洛阳起了什么异心,只要自己动作快捷在迅速除掉董卓之后迅速掌握西凉军,就可以无惧金良的进击,却不知他们的一言一行全在金良的监控之中。

    阎行见到飞虎旗,就知道金良的中央军里面最精锐的近卫飞虎师来了,知道金良御驾亲征而来,阎行之前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