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允是王允、士孙瑞、杨瓒等世家大臣的核心人物。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顺,尽量迎合,甚至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王允处理。王允借此时机,亲自主持一些恢复王室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具体事务,并在暗中拉拢了许多世家大臣,荀攸等世家愤青识不破王允的面目,甚为鄙视王允,不屑与之为伍,但士孙瑞、杨瓒等一批老奸巨猾的世家大臣却能看出王允的良苦用心,秘密跟他接触。

    为了控制一定武装力量,王允极力向董卓推荐、保举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同时还举荐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希望士孙瑞借讨伐袁术为名,带领兵马出道武关,为多路夹击董卓作准备。士孙瑞的行动引起了董卓的怀疑,他决定把士孙瑞留在都城。王允听说后,便顺从董卓的意思,擢升士孙瑞为仆射,另外又擢升杨瓒为尚书,为最后反击董卓作准备。

    所以王允的话,都大有深意,杨瓒一概听从,这次也不例外。

    杨瓒听从王允的建议,决定以大义来忽悠杨秀,让杨秀死心塌地为他们充当离间董卓和阎行的工具。

    杨瓒回到府中,斥退所有妻妾歌妓,请杨秀居中而坐,杨瓒叩头便拜。

    杨秀惊倒,连忙惶恐地趴伏在地道:“大人何故下拜贱妾?”

    杨瓒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状道:“可怜大汉天下千万生灵!”说着,强行从眼眶里挤出眼泪,杨瓒是弘农杨家子弟,世家子弟拿腔作调伪装的本事不次于戏子,过不多时,就见杨瓒泪如泉涌。

    杨秀是一个心思灵巧的女子,看杨瓒摆出这样的姿态,便知道杨瓒必有超过分的要求,但她已经被杨瓒玷污过了,料想也没有比再度遭受玷污更差的命运,便道:“大人但有使命,贱妾万死不辞。”

    杨瓒继续跪在杨秀面前道:“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你不能救也,可你是老夫义女,老夫怎忍心置你于险地!”

    杨秀从小就被杨瓒蓄养在府邸里,见惯了这些世家大臣虚伪的嘴脸,知道杨瓒玷污过自己又收自己为义女必定有阴谋,自己若是推辞不去,恐怕面前的老匹夫马上就要翻脸。

    杨秀便跪拜询问杨瓒到底有何使命,杨瓒一再装逼地说不忍置义女于险地。

    杨秀连问三遍,杨瓒方才说道:“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大臣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子,姓阎,名行,有万夫不当之勇。我观二人皆沉溺酒色之辈,我想用连环计道:先将你许给阎行,然后献给董卓。你从中便宜行事,离间他们父子,让他们反目成仇,让阎行杀董卓,以绝朝廷心腹之患。到时重扶宗庙,再立江山,都是你的功劳,不知你意下如何?”

    杨秀并不是貂蝉那样出身官宦家庭又在皇宫做过女官对皇室忠心的奇女子,她只是一个农户出身的歌妓,见识短浅,对那些国家大事根本毫不关心,对于在董卓、阎行这两个杀星之间搞连环计,她心存恐惧,但杨秀在杨府里待过一些年头,非常了解这些世家大臣的阴毒冷酷,若是自己不当即答应下来,只怕杨瓒老匹夫会立即派人把自己活埋了,还是先顾眼前吧,杨秀脑筋急转,纳头便拜道:“贱妾愿从大人吩咐,为大汉社稷为黎民苍生,贱妾虽万死亦不辞。”

    杨瓒一脸蛋疼状道:“秀儿,事情一旦泄漏,我当灭门矣,秀儿你亦死无葬身之地。”这话实际上是在威胁杨秀,你不要泄露,不然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杨秀发出了一个悲壮的毒誓道:“大人勿忧。妾身若不报大人大恩不保朝廷大义,当死于万刃之下,世世不复人身。”

    杨瓒拜谢,并跟杨秀细细合计了一番。

    第二天,王允将家藏的明珠数颗,命工匠嵌入一个金冠里,派人偷偷送给杨瓒,杨瓒再命人偷偷送给阎行,阎行表面非常正直,实际上却是一个贪色又贪财的家伙,当他收到明珠金冠,非常喜欢,在将董卓从朝堂上送到相国府里以后,便亲自到杨瓒府里致谢。

    杨瓒得王允吩咐,知道阎行必定会前来致谢,便让人准备好珍馐佳肴和上好美酒。

    阎行到了杨府,杨瓒亲自出门迎接,接入后堂,让阎行上坐。

    阎行本是寒庶子弟出身,向来自卑出身,见杨瓒作为世家大臣,又是当朝尚书,对自己持礼甚恭,受宠若惊,欠身笑道:“末将只是相府里一个卫士而已,杨尚书您乃朝廷重臣,为何如此错敬?”

    杨瓒按照王允的吩咐,知道阎行素来自高自大最爱听奉承话,便笑道:“方今天下,别无英雄,唯有将军,老夫不是敬重将军的官职,而是敬重将军的才德。”

    阎行并不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物,他没有像青梅论英雄时的刘备那样反问金良算不算英雄,而是直接收了杨瓒这个高帽子。

    杨瓒随后不停地给阎行敬酒,不住地称赞阎行的武勇和德行,偶尔提及董卓。杨瓒的马屁非常烂,若是碰到一个稍微有些自知之明的人物,必定就看出杨瓒“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本质,可阎行一个寒庶子弟被杨瓒这样的世家大臣这样一捧,飘飘然了,根本看不出杨瓒的真实目的,还乘着酒兴,向杨瓒请道:“还劳烦杨尚书在天子处保举末将。”

    杨瓒笑道:“将军此言差矣,将军乃相国义子,相国又是朝廷股肱之臣,老夫还望将军能在相国面前提携与我,若得提携,终身不忘将军恩德。”

    阎行得意大笑,喝得更为畅快。

    杨瓒见阎行有些喝高了,知道是时候了,便斥退左右,并吩咐道:“唤秀儿来给将军把盏。”

    过不多时,两个青衣丫鬟引领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杨秀来到席前。

    阎行当初跟着杀父仇人韩遂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韩遂把他美貌女儿嫁给阎行为妻,可当阎行叛离韩遂转投董卓以后,成了董卓的贴身侍卫,便没有机会再搞绝色美女,董卓府中虽然颇多美貌侍妾婢女,但董卓看得很严,阎行没有原来金良那样的破天大胆敢背着董卓在董卓府里搞董卓心爱的婢女,夹起尾巴做人的阎行已经有二年多没有尝过这样姿色美女的服侍。

    再加上杨瓒玩了一个花招,在杨秀之前出现的所有侍妾歌妓都是杨瓒府中长相较为难看的女仆扮成的,最绝色美女以十分来论,貂蝉有十分,这个杨秀只有八分,那些女仆只有二三分,在那些女仆绿叶衬托下,杨秀这个红花显得分外娇艳,再加上阎行喝酒喝得半醉,八分的杨秀在他惺忪的眼里竟有十分,竟是阎行从未看过的绝色,比阎行之前的妻子七分的容貌不知道要美丽多少倍,阎行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杨秀一个劲地看,口水差点流了出来。

    杨瓒轻咳几声,阎行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礼,连忙问杨瓒道:“尚书大人,此乃何人?”

第355章:连环计 下() 
杨瓒轻咳几声,阎行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礼,连忙问杨瓒道:“尚书大人,此乃何人?”

    杨瓒一脸神秘莫测的笑容道:“乃小女杨秀,敬慕将军神勇。特来把盏,以表敬意。”

    杨秀上前,盈盈下拜。不待阎行有何表示,杨秀已经端起酒壶,给阎行满上一樽道:“将军。请满饮此杯。”

    阎行为酒色迷,呵呵笑着,接过杨秀手里的酒樽,一饮而尽。

    杨秀敬过这杯酒,就要佯装羞怯,想要退回内宅,阎行依恋不舍,差点要站起身强拉杨秀不放。

    杨瓒佯装酒醉状。笑着对杨秀说道:“女儿你就多陪将军痛饮几杯,我们一家以后还要仰仗将军呢。”

    杨秀便故作忸怩地坐在阎行身边,陪着阎行喝了几杯酒。

    杨瓒又饮了几杯酒,便装出不胜酒力的模样,仰面大笑道:“老夫想要将小女送给将军为妾,不知将军是否愿意接纳?”

    阎行大喜,他就等杨瓒这句话了。他以为杨秀是杨瓒的亲女儿,连忙跪倒拜谢道:“尚书大人,末将原有妻子乃是杀父仇人韩遂之女,自从末将跟韩遂恩断义绝之后,韩遂之女已经回到娘家。末将已经没有妻室,蒙大人不弃,阎行愿娶令爱为妻!”

    杨瓒与王允、士孙瑞原本商议只是送一个绝色歌妓给阎行做妾,那里料想阎行本来就没妻,阎行想要跟世家大臣们亲近,提出了娶杨秀为妻,杨瓒在脑海里飞快想了一下,若是送给阎行做妻再送给董卓,阎行更加受不了这样的屈辱,一定会反董卓。

    杨瓒便爽快答应道:“听闻将军父母双亡,只有相国为义父,改日老夫便跟相国商议,选出一个良辰,将小女嫁与将军。”

    阎行欣喜若狂,不断地给杨秀挤眉弄眼,杨秀是歌妓出身,惯会拿腔作调,见阎行动情,她也双目含情,频送秋波。

    杨瓒见这一晚的任务完成了,见杨秀在阎行面前的骚样,心里极为不爽,便轻咳一声道:“老夫本来想留将军在府上住下,却担心相国大人会有所怀疑,实在不敢留将军。”

    阎行见天色已晚,担心董卓有事招他,便飞速离开了杨瓒的府邸。

    阎行一走,杨瓒就一把将杨秀拉入怀里道:“女儿,莫非你看上这个武夫?”

    杨秀是杨瓒的歌妓,早就被杨瓒临幸过几次,看杨瓒的表情就知道他对自己刚才对阎行频繁传送秋波十分不满,便陪笑道:“义父,女儿若不如此,那阎行又如何能进入义父的圈套里呢?若是阎行就在阎行以为他十拿九稳会得到女儿,却被董卓夺去,他才会迁怒于董卓,我们方能坐收渔翁之利。”

    杨瓒冷厉地看了杨秀一眼道:“在阎行、董卓面前,你千万不要表现得这么聪明!”

    第二天,王允从汉献帝那里请旨,召金良为皇室办理一些琐事,将董卓跟金良隔开。杨瓒在朝堂上看到董卓身边没有阎行,便俯身下拜道:“瓒想请相国大人到寒舍赴宴,未知尊驾意下如何?”

    董卓执政洛阳,一心想拉拢司隶一带的世家大族为自己所用,因杨瓒是四世三公与汝南袁家并称的弘农杨家子弟,倍受董卓器重,但杨瓒之前从未请过董卓前去赴宴,这次主动邀请,让董卓甚至有些受宠若惊,可见董卓作为寒庶子弟,心理优势远不如那些世家子弟。董卓笑道:“杨尚书您乃朝廷重臣,既然您亲自来邀,本相必定前去赴宴。”

    当天晚上,董卓在数百精锐甲士的保护下,前去杨瓒府上。

    董卓当仁不让,坐在主位,杨瓒陪在一旁。

    杨瓒第一时间就拍出马屁道:“相国盛德巍巍,伊尹、周公安能比及!”董卓听后大喜。

    董卓在这几年里,坐拥洛阳繁华之都,一直无力东进,也无法向西扩充,南边有袁绍,北边有金良,这两大势力都在飞速发展,而原本天下第一大势力的董卓却在不断地衰败,但董卓自己是感受不到这一点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被王允、杨瓒、土孙瑞、司马防等世家大臣恬不知耻的溜须拍马给包围着,本来他还有些自知之明,但时间已久,六十岁的董卓沉迷于酒色,浑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