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於荨V蟮墓俣芍剑懿僭谡嬲匠∮Χ栽埽鞍栽蛟谇嘈於萦Χ栽艿亩忧嘀荽淌吩罚反虻妹黄⑵懿僭诙吒久挥惺艿饺魏瓮玻店鞍愿牟拷锕邸⑽舛亍⒁裰Α

    历史上,曹操为了对付青州袁谭,解除来自东方的威胁,给予臧霸这些地方豪强极大的权力,几乎是将青、徐两州割给他们自治,臧霸等人对青徐二州的自治是到了曹操的儿子曹丕上位以后才解除掉。

    金良不想重蹈曹操的覆辙,因为金良现在的势力远比官渡之战前夕的曹操强大,他没有必要纵容这些地方割据势力,金良不想要这些左右摇摆的地方割据势力,他要的是打过一战就巩固一个地方,所以臧霸只能是徐州游击将军,而不可能是都督青徐二州。

    本来泰山有五大寇,分别是臧霸、吴敦、昌豨、尹礼、孙观与孙康兄弟,泰山群寇在数月前跟于禁、太史慈的青州兵团对抗,连战皆负,臧霸还被生擒活捉,泰山群寇遂不敢再窥视青州。

    新来的泰山郡守刘备本来想象金良那样屯田经营,却常被泰山群寇袭扰,便派出兄弟关羽、张飞领军出征,关羽、张飞甚是骁勇,怎奈只有数千兵马,与泰山群寇打了几战,互有胜负,这两支武装对金良来说都算得上是盟友,他们的争斗是金良不愿意看到的,便速派臧霸前来调解。

    臧霸回到泰山郡,先去面见了刘备,传达了金良的意思,让刘备让出泰山郡所有山区和泰山南部两个城池给泰山群寇,作为交换条件,泰山群寇协助刘备攻占豫州刺史刘表的鲁国,将鲁国划入泰山郡下,鲁国成了刘备的地盘,刘备只好派兵占据鲁国,跟刘表以及刘备身后的袁绍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这也是金良的授意,防止刘备在金良袁绍之间的纷争中来个坐山观虎斗。

    臧霸面见了吴敦、昌豨、尹礼、孙观、孙康,将这几位兄弟聚拢在一起,传达了金良的厚意和朝廷的诏书道:“金大将军举荐某为徐州游击将军,举荐诸位为游击中郎将兼领徐州各郡郡尉,并厚赐了大量金银、粮食、马匹和兵器盔甲,从此之后我们兄弟几个就不再是草寇山贼,而是朝廷的正规将领,可以封妻荫子。”

    吴敦、尹礼、孙观、孙康都一直唯臧霸马首是瞻,唯有桀骜不驯一直谋求自立的昌豨一脸不以为然道:“臧帅,做朝廷鹰犬,受他人驱使,怎敌过我们这般呼啸山林占山为王痛快?再说天下袭扰,各地诸侯纷纷起事,谁都有机会问鼎中原,谁知道一定是他金良一统天下,将来若是袁绍打将过来,我们何以对付?”

    臧霸朗声笑道:“问鼎中原一统天下靠的是绝对实力,你们以为袁绍现在有那么多世家支持,他就能打得过金大将军的中央军吗?其实不然,袁绍势力跟袁绍本人一样,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袁绍为世家贵胄,重视虚名胜过才能,礼贤下士而不能量才使用,外宽宏而内猜忌,色厉内荏,表里不一,之所以浪得虚名,实在是因为世家并无雄主,世无英雄乃使竖子成名。”

    臧霸一五一十地把自己这几个月在冀州的见闻讲给诸位兄弟听,提到金良有全民皆兵制度下的完备郡兵、县兵、乡兵体系,有参军和宪兵制度来维持严明的军纪,有清晰可行的赏罚激励制度,有完备的屯田后勤体系,有完备的马政制度和二三十万匹战马后备,有双边马镫、高桥马鞍、马蹄铁装备起来的十余万精锐骑兵,有完备的军工制度和全天下最精良、最标准的兵器盔甲,特别是有强悍的床弩、霹雳车,金良有全民教育制度下完善的大学堂、中学堂、小学堂以及童子军来保证人才的源源不断,金良有通天教来激励所有民众的精神信仰。

    臧霸厉声道:“昌帅。你说这些东西,他袁绍有吗?高下立判!若不是金大将军体恤民力,若不是金大将军要让冀州、并州、朔州、青州休养生息。怕是早就打到徐州了,到时你我若是再首鼠两端,只有像白波郭太、黑山于毒一样败亡的下场了!”

    昌豨冷笑道:“臧帅。口说无凭,这兴许是金良在自吹自擂!”

    臧霸连连冷笑,将跟随自己前来泰山的二千名中央军精锐将士拉到山上,将他们手中的兵器盔甲、军械展示给昌豨等人看,昌豨看来这些装备着光明铠、端着大黄弩的中央精兵,再看看二千匹战马上面的双边马镫、高桥马鞍、马蹄铁,再看看那高耸起来的霹雳车,不禁望而生畏。不住叹息道:“金良真乃神人也!”

    当得知金良这样的军队将近有二十万,昌豨不复刚才的桀骜不驯狂躁自大,反倒变得比孙观等人还要积极地接受金良对他们泰山兵团的要求。

    金良的大将军掾,兖州山阳人凉茂,被金良派来泰山做新组建起来的徐州游击兵团的总参军,凉茂此人从小好学,论议常据经典。以处是非,是一个做参军的绝佳人选,历史上他被曹操辟为司空掾,举高第,补侍御史。当时泰山多盗贼,曹操任命茂为泰山太守,旬月之间,襁负而至者千余家,足见凉茂的才能,金良许诺凉茂,若能拿下徐州,拜臧霸为徐州将军,凉茂便为徐州刺史。

    经过于禁、太史慈青州兵团的打击,经过泰山太守刘备此前的打击,又跟徐州刺史陶谦的连年对垒,臧霸、昌豨、孙观、尹礼、吴敦现在的人马还有十一二万,看似浩大,实际上跟其他黄巾余党一样,都是充斥着大量的老弱妇孺,遵照中央军选拔兵丁的严格制度,臧霸等人决定走精兵路线,毅然决然裁掉九万多老弱妇孺在山间屯田,凑齐二万精锐,编成一个师,下有五个旅,由臧霸、昌豨、孙观、尹礼、吴敦分别统领,但下面中下层主将、参军都由凉茂带来的中央军将士充任,与此同时那九万多老弱妇孺,编入徐州建设兵团,由凉茂负责,部分中央军将士作为建设兵团的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参与其中。

    经过这一系列的编制,臧霸、昌豨、孙观、尹礼、吴敦这些泰山群寇像张燕的黑山军、管亥的青州兵一样,成了中央军的外编兵团,都听从金良的军令,也成为金良嵌入徐州的一根无法动摇的钉子。

    徐州兵团整编完毕后,又训练数月,便向徐州的琅邪国进军,击溃了陶谦任命的琅邪国相萧建,并占领了阳都等数个城池,与此同时于禁、管亥、太史慈的青州兵团也扫荡了青州的北海国、东莱郡,于禁领两万人马,进驻琅邪,窥视徐州。

    金良同时表举黄盖为司州游击将军,让他带来聚起来的人马,往商洛山区与嵩山之间的司隶地区活动,在袭扰袁绍、刘表的同时,也袭扰董卓。

    金良又表举魏延为豫州游击将军,让他带领人马,在豫西南山区活动,不断袭扰袁绍、刘表。

    就这样,金良在黄河以南打下了三颗钉子,这三颗钉子不仅在现在还会在以后发挥出他们关键的作用。

    不说这三颗钉子,只说孙策离开襄阳领着借来的一万人马前往江东,江东许多英才翘首以盼,同时也有一些江东人才终于被金良派去的征辟使者找到,将他们请到了襄阳。

    这里面便有阚泽、严畯、步骘,遗憾的是鲁肃没有过来。

    鲁肃托辞祖母有疾病,不能远游,屡次拒绝征辟,鲁肃家颇有势力,使者无法强请,金良便命安插在临淮的军情部特工,一旦鲁肃投奔其他势力,便要在第一时间将这个君主野心发动机给清除掉。

    这时的阚泽只有二十一岁,还未闻名于世,金良派去的使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他,阚泽本来不愿离开江东前去襄阳,使者知道阚泽出身农家,少时好学,因家贫无钱买书,就为人抄书,借以博览群书、钻研学问,便告诉阚泽说襄阳金大将军处有数万卷藏书,又有卢植、蔡邕、郑玄、司马徽、胡昭等当代大儒,好学成癖却愁着家乡没有书读的阚泽毅然决然,离乡背井,前来襄阳求学。

    阚泽来到襄阳,经金良推荐,拜在司徒郑玄门下,成了崔琰的师弟。

    严畯也来到了襄阳,被金良推荐给郑玄,跟阚泽一起求学,从郑玄修学诗、书、礼。

    步骘和他的好友卫旌困在江东,白天靠种瓜自给自足,在晚间则努力研习书籍,金良派出的使者找了一年多,才在一个瓜棚里找到了步骘,前后探访了五次,步骘被金良派去的使者感动,决定前往襄阳,到了襄阳后,金良推荐步骘进入中央大学堂政治学院,师从司马徽和胡昭。

    金良知道,这个时代很多儒将,诸葛亮、周瑜、司马懿、诸葛瑾、吕范都是儒将领兵作战,历史上跟吕岱一起平定交州的步骘亦是儒将,所以不能局限他的才能,便宣布中央大学堂所有学员都可以在其他学院旁听,不局限于学科,希望专才但不限制通才。

    一二年后,阚泽、严畯、步骘都会从营级参军做起,后来是转为地方官还是继续在军中做参军,那要看他们的表现。

    数月前,孙策从颍川投奔金良,金良以为只得到黄盖这一个良将,实际上孙策的几个弟弟、堂弟都算得上是良将。

第352章:家事() 
♂!

    数月前,孙策从颍川投奔金良,金良以为只得到黄盖这一个良将,实际上孙策的几个弟弟、堂弟都算得上是良将

    孙坚有兄长名为孙羌,孙羌有两子,长子孙贲,之前已经提过,次子孙辅,字国仪,父母在他还是婴孩时就死去,由兄长孙贲**抚养。历史上,孙辅当扬武校尉,辅佐孙策平定江东三郡。孙策讨伐丹阳五县,命令孙辅驻守历阳防御袁术,孙辅招揽人马,将因战乱流散的人马组织起来,又跟孙策进攻凌阳,攻破联合山越人对孙策的祖郎,并将他生擒。后来孙辅随同孙策攻击泸江太守刘勋,身先士卒,立下大功。

    孙瑜,字仲异,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历史上,孙瑜最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东吴开始设立学官。

    孙瑜是一个典型的儒将,类如曹魏李典、东吴吕蒙,这样的人成长空间很大,在未来还有很大发展,只要别像李典那样只活了三十六岁,别像历史上孙瑜那样只活了三十九岁,只要多活一二十年,将来就有表现的机会,所以金良嘱托孙瑜、吕蒙等成长性高的武将们要多注意身体,定期去看华佗、张仲景。

    孙皎,字叔朗,孙静第三子,历史上的他轻财能施,善于交结,与诸葛瑾至为友好,提拔刘靖、李允、吴硕、张梁等人,都倾心亲待,不被物质所诱。

    孙奂,字季明,孙静之子,孙权从弟,兄皎既卒,代统其众,在事一年,遵皎旧迹,礼刘靖、李允、吴硕、张梁及江夏闾举等,并纳其善。孙奂讷于造次而敏于当官,军民称之。

    不知名的孙家子弟已经如此优秀,就不要说孙韶和孙桓两位将领了,孙桓在跟陆逊共拒刘备时大发异彩,刘备大败逃,孙桓斩上夔道,扼径要,刘备逾山越险仅乃得逃。

    就这样,对江东孙吴政权有重要功绩的数十人里,孙皎、孙奂、孙贲、孙辅、孙翊、孙匡、孙韶、孙桓、诸葛瑾、黄盖、吕岱、董袭、甘宁、吕范、吕蒙、陆逊、步骘、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