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纵然骁勇,可是在山谷间中了埋伏,又是单人独骑,旁边没人护卫,那无数倾泻而下的飞石箭矢全都落在孙坚身上,煞那间,孙坚脑浆崩裂,体无完肤,连人带马,死在山谷之间。

    吕公见孙坚战死,连忙按照蒯良之前的吩咐,在山上扬起了红旗。

    从颍川郡里杀出的文丑,以及陈县城中的陈王刘宠看到山上的红旗,知道吕公已然得手,一马当先不避矢石的江东勐虎孙坚已经被伏杀了,一起出动,攻向那群龙无首的孙家军,孙家军知道主帅已死,军心大跌,在刘宠和文丑的夹攻下,一片大乱,溃不成军。

    孙策等人看到孙坚惨死在山谷之间,当时就六神无主,幸得程普、黄盖、韩当等人保护,杀出重围。

    文丑、刘宠一直领军挟尾追杀,程普保着孙策,急要寻路,正遇吕公,程普纵马向前,战不到数合,一矛刺吕公于马下,赶上又是一矛,将吕公杀死。

    陈王刘宠自恃勇力,上前搦战,被黄盖一鞭打死。

    可当文丑出马后,程普、黄盖、韩当均不是对手,孙策又六神无主,无法抵御,只得仓皇逃亡。

    本来想逃回颍川郡,怎奈颍川已经被袁绍兵马占领,没有拿下陈县做根据地,原来的根据地已经失去,孙策等人便如丧家之犬,惶惶不知所终。

    孙策万念俱灰,当时就要自杀,以追随死去的父亲。

    黄盖等人死命的拦住了他,程普厉声喊道:“少主不可如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孙策仰天长叹道:“我们如今兵马全无,基业已失,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黄盖疾言厉色道:“少主若是如此,置您的母亲与几位弟弟、妹妹于何地呢?置我们这些追随先主多年的将士于何地呢?请您重整精神!”

    孙坚之前招募的谋士桓阶在旁说道:“属下有一言,不知该讲不该讲。”

    孙策忙道:“都什么时候了,先生有话但请直言。”

    桓阶连忙献策道:“少主,先主与骠骑大将军金良有旧,之前多赖金大将军暗中相助,先主方能重整旗鼓。先主在世时讨伐董卓,与金良大将军意气相投,十分投缘,临别时,更是结成了异性兄弟。

    而且金大将军跟先主一样,都是寒庶出身,跟世家出身的袁绍、刘表最是不睦,况且金大将军奉天以讨不臣,最是不容那些不听王命的乱臣贼,纵观袁绍、刘表的举动,正是金大将军所深恶痛绝的。

    少主现在既然别无去路,何不保着家眷,暂去投奔金大将军,从他那里借得兵马,向刘表、袁绍报仇。”

    孙策问道:“南阳太守袁术与我父亲有旧,不如投奔与他?”

    桓阶勐地摇摇头道:“南阳太守袁术志大才疏,既不会治政更不会领兵,在南边荆州袁绍、北边洛阳董卓的夹攻下,已经岌岌可危,过不数月,便会破败,无法立足,前去投奔怕是既得不了他的助力,还会被他连累,何况前往南阳的道路已经被袁绍的人马阻隔,无法通行。

    如今金良执掌襄阳朝廷大权,横霸冀州、并州、朔州、青州四州,乃天下第一等势力,更何况通往冀州的荥阳郡为势力空白地带,便于通行,少主想要向袁绍、刘表报仇,除了投奔金大将军之外,别无可投。”

    孙策犹豫了一下,道:“我如今穷途末路,前去投奔,金大将军纵然念在与父亲的交情收留我,恐怕不会重用,更不会借兵给我,我何必去自讨没趣呢?”

    桓阶笑道:“少主,你此言差矣,我闻金良那人求才若渴,唯才是举,少主年纪轻轻,便有这份武力,这等气魄,他金良除非眼睛瞎了,否则岂会闲置少主呢。至于借兵之事,到时我们再随机应变。”

    孙坚之前的从事丹阳人朱治亦在一旁劝道:“少主,少主若想借兵,其实不难,袁绍得了颍川郡,又恰逢陈王刘宠被黄将军打死,袁绍便又得了陈国,势力大涨,而金良素来忌惮袁绍,怎奈中间隔着兖州刘岱,鞭长莫及,若是少主向金良说明,愿请一支人马去家乡吴郡发展,从南边袭扰荆州袁绍,金良定会同意。”

    孙策稳定心神,仔细想了想桓阶和朱治说的话,很有道理,再征询了程普、黄盖、韩当、孙静等人的意见,大家都深表同意,便一起保着孙策的母亲吴氏、孙策的几个弟弟妹妹一起向冀州方向撤去。

    文丑统领一万精兵,紧追不舍,孙策本来还有数千人马,可当他来到黄河岸边,麾下人马却只剩下二百多人,剩下要么被文丑大军击杀,要么就是看孙家大势已去而四散奔逃。

    孙策等人跑到黄河边,四月的黄河水浩浩荡荡,苍苍茫茫,横在他们面前,前有大河拦路,后有大军追击,已无生还之望。

    正当孙策等人万念俱灰准备转身向文丑的一万大军发起自杀式袭击之际,两百战船迅疾地出现在河面上,战船上飘扬的红色大旗上绣着大汉中央军黄河水师第一旅。孙策等人看到那杆大旗,欣喜若狂,当他们登上船后,才知道是金良麾下水军大将董袭奉水军都督甘宁之命,领二千水师前来接应孙策。

    孙策见董袭方面阔口,身高八尺,甚是英伟,当时心喜,很想将董袭招揽麾下,但他知道自家情势,是依附金良而来,怎能挖金良的墙角,只是跟董袭尽量交好。

    文丑统领一万精兵,气势汹汹地杀将过来,本以为能够把孙坚势力一举歼灭,可一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董袭那两百黄河水师战船,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自家主公袁绍虽有数万水师,却也无法把水师瞬间从长江移到黄河,只得恨恨地拨马回转。

    这次文丑虽然没有全歼孙坚势力,却也误打误撞地让黄盖杀了刘宠,袁绍的势力不再仅限于荆州和汝南郡,还乘此一役拿下了颍川郡、陈国。

    陈王刘宠已死,袁绍便假借襄阳朝廷之前的旨意,废除了陈国,改立为陈郡,又假惺惺地封陈国相骆俊为陈郡太守。骆俊见那个身负天下之望的世代贵胄袁绍竟然在刘宠尸骨未寒之际便侵吞刘宠基业,觉得非常不齿袁绍的为人,宁死不为袁绍效力,告退归隐故里,骆俊此举正中袁绍下怀,袁绍便顺势封有功之臣蒯良为陈郡太守,封审配为颍川太守,又效仿金良的举措,封文丑为豫州将军,勒兵四万屯兵陈郡,以威慑豫州刺史刘表。

    刘表不谙军事,下面又没有能人,史上的能臣干将如蒯良、蒯越、蔡瑁、张允、文聘现在都在坐拥荆州的袁绍麾下,刘表身处豫州,无法像史那样置身度外,在袁绍的强势进逼下只得做袁绍的附庸。

    袁绍的势力一下子扩展到了坐拥荆州、豫州两州,并对刘岱的兖州和陈温的扬州虎视眈眈。

    金良从头到尾听了一遍,虽然孙坚的死法跟史若出一辙。都在金良的意料之中,金良却也不得不装模作样地仰天长叹道:“没想到我义兄一世英雄,竟然惨死小人之手。哎,可惜啊,可惜!天妒英才!”

    金良拍抚着孙策的肩膀道:“贤侄。文台兄战死,我也难过异常,只是逝者已矣,还当节哀顺变,希望贤侄你能尽快地振作起来。”虽然孙策不想认自己这个叔叔,自己却也非要做他叔叔不可,毕竟自己跟他父亲孙坚是结义兄弟,虽然那次跟曹操、孙坚、鲍信、刘备的结义更多出于功利考虑。

    孙策的母亲吴夫人见孙策还是没有乘机行子侄之礼。连忙走上前来,施了一礼,道:“叔叔”话未说出,眼圈先红了。吴夫人这个称唿并不奇怪,从古至今的嫂子称唿丈夫的弟弟都是称唿叔叔,称唿小叔子就反倒太奇怪了,吴夫人如此称唿也顺便提醒了孙策。你要想从金良这里借得精兵为父报仇,就必须恭敬地给金良行子侄礼。

    金良赞叹地瞥了一眼这个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出头的吴夫人,她不仅貌美,端庄秀丽,气质出众。而且聪慧,有胆识,处事果断。

    金良依稀记得,这个吴夫人是孙坚强娶来的。

    吴夫人的父母早年去世后,吴夫人就与弟弟吴景一起迁徙到浙江钱唐。孙坚听说了吴夫人才貌双全,想要娶她。吴夫人的亲戚们嫌弃孙坚,认为孙坚为人轻浮、狡诈,将要拒绝孙坚的要求,孙坚感到非常羞愧和遗憾。吴夫人知道孙坚不好惹,就对亲戚们说道:“为什么要为了爱惜我这个小女子而招惹祸事呢?如果他待我不好,也是我命该如此。”于是这样,吴夫人便嫁给了孙坚。由此可见,吴夫人自少便有胆识,临危不惧,有主见,有决断力。后来她在史上较多地参与孙氏立国之决策,正与其修养与性格有关。

    吴夫人共为孙坚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道:熹平四年生长子孙策;光和五年生次子孙权;光和七年或中平元年生三子孙翊;之后又生幼子孙匡;她生的女儿,便是史上嫁给刘备的孙夫人。

    吴夫人第一次怀孕时梦见月亮进入自己的肚子,就生下了孙策。第二次怀孕时梦见太阳进入自己的肚子,又生下了孙权。她把她的梦境告诉了丈夫孙坚,孙坚大为高兴,说道:“日与月是阴与阳的精华,是极贵的象征,我的子孙何其兴旺啊!”

    金良看得清楚,这里只有一个吴夫人,吴夫人只有一个弟弟吴景,并没有妹妹,演义上的那个吴国太完全是虚构的,乔国老也是虚构的,刘备赴江东见孙权之时,乔国老原型桥玄已作古二十余年;就是孙权母吴夫人也早已去世了,在所谓刘备招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两个人物原来并不存在。(。。)

第345章:孙策的教父?() 
话归正题,孙策领会了母亲的意思,趁着金良拍着他的肩膀安慰自己的时候,跪在金良面前,泣不成声道:“袁绍、刘表,害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怎奈侄儿兵微将寡,无力报仇,期望叔父能够仗义相助!”

    金良见孙策态度恳切,连忙表态道:“大家不要伤悲,孙坚是我的义兄,他被刘表、袁绍所害,他日我必当攻取豫州、荆州,灭掉袁绍、刘表,为我义兄谢罪,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嫂嫂,伯符,诸位贤侄,都请起身。文台兄是我义兄,他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你们穷途之时,能够想到来投奔我,说明你们是信任我。我金良若是不能好好照顾你们,那就有如猪狗。以后,大家安心在我地面上住下来,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金良说为孙坚报仇,至于什么时候报仇,用什么方式报仇,他都没有讲,他要等着孙策主动提出,他才会跟孙策谈些条件。

    孙策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兵马,但他麾下能人还是有一些的,如大将黄盖、程普、韩当和谋士桓阶、朱治,以及舅舅吴景、叔父孙静、族兄孙贲、义弟孙辅、族兄孙河、义弟孙镐、义弟孙瑜、义弟孙皎、义弟孙奂、义弟孙谦,其中孙贲和孙辅是孙策伯父孙羌的儿子,孙暠、孙瑜、孙皎、孙奂、孙谦都是孙静的儿子,至于孙策的弟弟孙翊、孙匡、孙朗以及妹妹孙尚香等人现在都很年幼,若是好好培养,也都是人才,至于那个长相变异的孙权,金良还真没有多少兴趣。

    当然,金良最看重孙策的是,金良需要他来做自己战略上的一个关键棋子。

    吴夫人、孙策等人,见金良如此诚心相待,都安下心来。

    金良又拱手道:“各位初来乍到,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