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一个人的战功要高二成,像这种占据优势的伏击战役,完全没有必要打成歼灭战。

    就在一瞬间,万箭齐发,射中了七八千个措不及防的鲜卑骑兵,只有二三千个鲜卑骑兵伤痛不止,从战马上翻身倒下,一时之间,战马见主人倒下,不住地哀鸣,栽倒地上的骑兵不住地哀嚎,痛彻心扉的哀嚎,因为中央军的伏击是在一霎那间发动的,鲜卑人追击匈奴人的步伐还没来及停歇,后面的战马已经从前面栽落马下的鲜卑骑兵身上踩踏过去,若是踩着四肢还能苟活,若是踩着脑袋和胸口,一命呜呼。

    还有五六千个中箭却没有射中要害的鲜卑骑兵狠厉地调转马头,就想往两侧的沟坡冲去,刚才翻身落马的同袍,飞溅的鲜血,战马的哀鸣,不但没有让鲜卑人怯懦,反倒激发了他们的凶狠。

    大坝沟两侧沟坡荒草丛生,能埋伏下两万步兵,但沟坡本身并不陡峭,骑术‘精’湛的鲜卑骑兵策马就能冲得上来,一旦他们冲上沟坡,便是中央军步兵的噩梦。

    中央军的弓弩兵一边迅速地往弓弩上搭上箭矢,一边迅速后退,一万刀盾兵迅速上前,将原本倒放在地上的大盾竖起,立起了一个坚固的盾墙。

    鲜卑骑兵策马猛冲过程中射出的箭矢都被盾墙挡了回去,而中央军弓弩兵却从盾墙的缝隙间将强劲的箭矢飞射出去。

    黑‘色’的箭矢,带着巨大的穿透力,钻入那些骑兵的身体内,因为许多鲜卑骑兵已经策马冲到了百步之内,中央军的大黄弩的望山上,‘精’准地瞄准了他们的身体,甚至‘精’准地瞄准了他们的大腿,这些都鲜卑骑兵没有双边马镫,只是用腿夹着马腹策马冲突,一旦把他们的大腿射伤,他们无力驾驭战马,便会从战马上摔落下来,到时候既可以获得他们的战马,又可以生擒这些免费的劳动力。

    中央军弓弩兵‘精’准地射出一支支箭矢,射向那些鲜卑骑兵紧固马腹的大腿,一声声凄厉的惨叫,鲜血飞溅,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现诡异的晶光,沟坡上枯黄的野草,瞬间被染成一片妖异的红‘色’。那些鲜卑骑兵纷纷栽落马下,这些从小在马背上生活惯了又因为没有双边马镫必须要用双腿紧固马腹的鲜卑人他们的腿都成了罗圈腿,一旦大腿负伤,摔落马下,再想爬起来跟中央军的步兵鏖战,比登天还难。

    金良冷冷地扫视着前赴后继不断栽倒马下的鲜卑骑兵,你们这些游牧蛮族,只要我们大汉民众众志成城,凭着我们聪明的大脑研制出来的强弓硬弩,你们便是来更多的骑兵又能如何。

    中央军的弓是三石的强弓,普通民众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弓箭手,都必须日复一日地锻炼臂力和腰力,没有足够强的臂力和腰力,根本拉不开三石弓,即便以金良中央军的精锐,也只有一万多名合格的弓箭手,剩下的都是弩兵,因为上弩所花费的力气要比拉弓要小,而且不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箭术练上三年五载才能出师,一个射击精准的弩兵只需要六个月就能训练好,悟性好的三个月就能拉出来对敌。

    在这一万名弓弩兵里,弓兵只有两千,弩兵却有八千,这些弩兵已经随军出征多次了,久经战阵,非常熟稔,在队长、营帅的指挥下,他们有条不紊地分成三排,一轮射完,第二排弩兵跟上,第三排弩兵在往弩上进弩。

    百步距离内,中央军的弩箭简直是例不虚发,鲜卑骑兵损失惨重,即便有些鲜卑骑兵骑术精湛,躲过了中央军的箭矢,冲到了盾墙,举起长矛想要把盾墙撞倒,却见盾墙缝隙里忽然探出一支长枪,锋利的长枪刺穿鲜卑骑兵的大腿,那个鲜卑骑兵再也无法坚持下去,栽落马下。

    在几个精锐骑兵用大盾保护下安然无恙的拓跋诘汾傻眼了,他之前听说过汉人的弓弩强悍,却没有想到竟然有这么强悍。

    拓跋诘汾想撤退,但后方骑兵传报,沟坡上滚下许多大石,将大坝沟通往匈奴故地的出口堵死。

    拓跋诘汾曾经想过继续往匈奴骑兵溃败的地方猛冲。干脆就往鸡鹿塞进军。但他知道金良的骑兵尚未出动,现在整个部落骑兵士气低落,疲惫不堪,还想往鸡鹿塞冲,就是死路一条,为今之计还是往两边冲,分散逃走。

    拓跋诘汾主意已定,便下令部落所有残余骑兵继续往两侧沟坡冲杀,争取冲破盾墙。

    拓跋鲜卑能够在几百年后建立北魏、南凉、西夏、大顺等多个国家,可见这个游牧部落自有他异于常人的地方。以现在来看,便表现在拓跋鲜卑人的悍不畏死,不避不让地往前冲杀。

    那些一脸狰狞地想找死的鲜卑骑兵,他们用双腿夹紧马腹。双腿被射穿,他们用双手揪住缰绳,双手被射穿,当他们四肢被废的时候,他们不服输地用嘴巴咬住马鬃,就是不想被摔下马,因为在这种万马奔腾的情况下落马非死即伤,似乎非要把他们射死,他们才能认输。

    但中央军从主公金良那里传承来的精神就是让敌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敌人活着比死了更难受。当然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不会让这些免费劳动力英勇地死去。

    当那些避过中央军弓弩兵箭矢或即便被射中了几只箭羽依然坚持着冲到盾墙,妄图用战马的冲力来冲破盾墙的鲜卑骑兵,他们终于绝望了,因为中央军的盾,不管是铁盾还是木盾,都在盾后面有个长长的尖尖的把柄,这个长柄都是混铁打造而成,刀盾兵搏杀的时候可以握着这个盾柄,对付骑兵的时候。把长柄插在地上,盾牌稍微有些斜度插在地上,但这盾牌有半人多高,鲜卑骑兵又是从下往上冲,根本冲突不过。战马撞在盾墙上,其实是在跟大地相撞。除了碰个头破血流,毫无意义。

    而在这个时候,盾牌缝隙里伸出一根根长矛,刺在那些鲜卑骑兵的非致命处,往往恰到好处地把鲜卑骑兵创伤到失去战斗能力而又不当即让他失去性命。

    在两侧高高的盾墙前面,已经倒下了无数鲜卑骑兵,他们还能哀嚎还能喘息,但就是不能站起来搏杀。

    前面倒下的鲜卑骑兵层层叠叠,以及那些倒下的骑兵们之前骑跨的战马胡乱奔跑,也影响了后面鲜卑骑兵的冲锋,鲜卑骑兵陷入一片无序的混乱中,而盾墙后面秩序井然的中央军弓弩兵冷静地射出自己每一支伤人而不杀人的箭羽,确保不射杀对方却让对方失去战斗能力。

    拓跋诘汾这时才想起,为什么当年李陵可以用五千步兵硬撼匈奴单于八万骑兵还能射杀一万多人,汉人的弓弩战阵真是草原儿女的噩梦啊。

    拓跋诘汾扫视着大坝沟,这个浅浅的沟渠已经成了拓跋鲜卑的墓场,不对,躺在地上的多半不是尸首,而是翻滚着哀嚎着失去继续作战能力的鲜卑男儿,他们很多人四肢被废,即便救起来也不能再横刀立马了,完全是废人了,但拓跋诘汾不晓得,这些废人若是做些一般体力活还是勉强够用的,这是金良留下这些鲜卑人性命的根本原因,若是换做金良以前的脾气,不把这四万鲜卑人杀光誓不罢休。

    拓跋诘汾无语凝咽,现在该怎么办呢?

    正在他陷入进退维谷的边境,金良一声令下,结束了拓跋诘汾的痛苦。

    金良翻身上马,赤兔马如一道红色闪电,带着两万精锐骑兵,从大坝沟的入口冲杀进来。

    拓跋诘汾惊讶地看到金良带领的两万骑兵竟然都是双手挥舞兵器,竟然不用双腿夹紧马腹,而且坐得稳当当的,而且金良这两万骑兵挥舞的都是长兵器,都是长戟、长枪或长矛,而不是平时常见的马刀。

    那些残余的鲜卑骑兵举起马刀冲上前来,他们短短的马刀,还没形成刀风,金良的精锐骑兵的长戟已经将他们挑飞马下。

    特别是金良,他挥舞石龙大刀,一戟挑飞一个,无论多么勇猛的鲜卑勇士都不是他一合之敌,金良纵马驰骋,如同劈波斩浪一般,原本拥堵在大坝沟里的鲜卑骑兵四散奔逃,赤兔马如飞龙在天,向立在鲜卑大旗下的拓跋诘汾杀将过来。

    沟坡两边的盾墙顿然大开,那些原本顶着盾牌的刀盾手提着寒光闪闪的弯刀,向一片大乱蜂拥一起完全失去了骑兵冲锋能力的鲜卑骑兵冲了过来。(未完待续。)

第329章:匈奴的现状() 
沟坡两边的盾墙顿然大开,那些原本顶着盾牌的刀盾手提着寒光闪闪的弯刀,向一片大乱蜂拥一起完全失去了骑兵冲锋能力的鲜卑骑兵冲了过来。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鲜卑骑兵,面对步兵本来无须惧怕,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中央军的刀盾兵一手提盾,一手提刀,从沟坡从上而下,猛冲下来,而鲜卑骑兵们一片大乱,溃不成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

    而从入口冲下来的中央军精锐骑兵,更如同一群猛虎如狼群,来回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精光闪闪的长刀、长枪、长矛,每一次出动必定挑飞一个鲜卑骑兵,紧随精锐骑兵杀入大坝沟的精锐步兵冲锋上前,把摔落马下的鲜卑骑兵牢牢地控制起来。

    一马当先的金良,已经所向披靡地杀到拓跋诘汾的面前。

    拓跋鲜卑是草原蛮族,以武立族,每一任头人都是部落里最勇猛的战士,当然他们凭借武力慑服部落男以后,便不再轻易出手,即便刚才徐晃把他部落里的勇士斩杀,拓跋诘汾也没有出马,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大刀只有遇到汉军第一高手金良才值得出手,寻常将领他自重身份懒得出手。

    现在金良已经来了,该出手了,但拓跋诘汾明显感到自己的手在发抖,在没有见到金良之前,他总以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因为自己没有来到边境,世无英雄乃使竖成名,现在跟金良面对面,从金良浑身散发的冲天杀气上看,当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自己这番能不能逃得一劫都是问题。

    金良挥舞着石龙大刀,用力劈了过去,同时厉声大喝道:“拓跋焘纳命来!”

    拓跋诘汾一边举刀相迎,一边惊喝道:“本王是拓跋诘汾,不是拓跋焘!”

    金良一刀被拓跋诘汾挡住,顺势变招,一刀刺向拓跋诘汾的胸膛,同时大喝道:“拓跋元昊纳命来!”

    拓跋诘汾急忙策马闪过,惊喝道:“金良,我是拓跋诘汾,不是拓跋元昊!”

    金良一刀刺空,又顺势变招,石龙大刀的月牙滑向拓跋诘汾的马头道:“拓跋鸿基纳命来!”

    拓跋诘汾暴跳如雷,金良怎地如此小觑自己,竟然喊了三个人都不是自己的名字。

    两马交错十个回合,金良一刀刺中拓跋诘汾的前心,将拓跋诘汾的尸首高高举起,大声高喝道:“拓跋诘汾已死,拓跋鲜卑大势已去,降者免死!”

    金良心中暗道,拓跋诘汾你虽然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但你的后裔里却有北魏武帝拓跋焘、西夏开国皇帝拓跋元昊、大顺开国皇帝拓拔鸿基,杀了你,灭了拓跋鲜卑,便不会再诞生这些混世魔王了。

    李元昊,祖先为鲜卑族之拓跋氏,唐朝时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被赐姓为李,他祖父是李继迁,李自成原姓拓拔,原名鸿基,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以西夏党项族李继迁为太祖。

    拓跋诘汾之前为了巩固自己头人的身份,屡次装神弄鬼,把自己扮成受神人启示的半神人,拓跋部落那些牧民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