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良抬起头,眯着眼睛往上一看,瓦蓝瓦蓝的天空上飞翔着一只洁白的鸽子。

    金良本来不以为然,白鸽算是和平使者啊,自己怎么忍心伤害。

    金良突然想起,之前在洛阳的时候,洛阳城中的董旻就是用信鸽同董卓联络的,这只鸽子飞得直直的,看上去似是受过训练一般,也许是某些世家驯养出来的信鸽。

    《飞鸽传书:

    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例如我跟用户是朋友,我跟友人当然住在同一个地方,后来我要去别的地方了,我就带着家乡的鸽子离乡背井,有天我有事情要联络友人,我就把字条放在鸽子脚上一种专门放信的东西的里面,再把鸽子放出去,鸽子就会飞到家乡去,友人就会发现那只鸽子和我的信,雁子也是,她们都是利用鸟类的习性。

    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而且特别恋家,这是它们先天具备的优势。但要成为一只信鸽,主要还在于训练。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训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信鸽的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特点和“条件反射”原理。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锻炼、提高鸽子的素质,发挥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与特长,从而具备完成各种通信和竞翔任务的基本要素及条件。训练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本训练、放翔训练、竞翔训练、适应训练和运用训练。训练原则上应从幼鸽抓起,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白天到夜间、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总之由易到难进行。下面就训练的基本内容分类详述。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我国也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

    多种训练

    目的在于培养信鸽对饲养者的服从性和强烈的归巢性。内容包括:喝水、亲和、熟悉巢房、熟悉信号等训练。

    幼鸽刚出壳,一两天不吃食并无大害,但不能缺水。起初它们并不知饮水器内有清水可饮,因此,一定要教会它们从哪里喝水。方法是以一手轻轻持鸽,使其喙部接触饮水器水面,它渴了,自然会大口饮水。如此一只一只轮流教,至所有幼鸽均喝了水为止,如此重复训练几次,很快它们就懂得站在饮水器旁边把头伸进去喝水。

    名称来由

    《山海经》曾经记载,西王母的身边有3只青鸟,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把幸福吉祥快乐的声音,传递到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给汉武帝刘彻写过信,就是派青鸟把信送到汉武帝的宫殿中。

    后来,民间根据这样的传说,便利用鸿雁这种鸟进行传书,这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再后来,就演变成了飞鸽传书。》

    金良想到这里,迅速从背后取下霸王弓,张弓搭箭,往空中一射,那只白鸽扑棱棱掉落下来,吕蒙策马冲过去,将掉落的白鸽捡拾过来道:“咦,这鸽子腿上绑着一张纸条!”

    金良接过纸条一看道:“联络豫州兖州世家一起攻打荥阳郡,阻断张辽、高顺归路!”

    诸葛亮呵呵一笑道:“义父,这分明是郑泰逆贼发给他散布在各州郡部下的命令,咱们之前预料的没错,郑泰就是想鼓动起天下世家共同对付我们中央军。”

    陆逊也低声说道:“义父,我们不能再迟疑下去了,一定要迅速出兵,将对岸的叛军击溃,只要郑泰被灭,其他世家叛军必定胆寒,不敢再兴风作浪。”

    金良无奈地一摊手道:“义父我没有想到破敌良策,你们两个可曾想到?”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义父,孩儿想到,应对眼前局势,恐怕一个简单的计谋无法奏效,可能需要多个计策混在一起使用,方能迅速的克敌制胜。”

    陆逊在一旁讥笑道:“亮哥,你想了半天只想到这一点儿,这谁不知道啊。”

    金良摆摆手道:“逊儿,你想到了为何不说出来呢,义父我就想不到要多个计策混在一起用啊。”

    陆逊如傅粉的小脸上露出一抹惭愧道:“孩儿只是想到一个简单的计策无法奏效,却想不到该用什么的计策加什么样的计策才能成功。”

    金良哈哈笑道:“逊儿,你才七岁,如此年幼能想到这一层就十分难得了,不要太苛求自己。这次义父带你们出来是见识一下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子的,你们随后跟着水镜先生和胡孔明先生修习兵法战策方能活学活用,至于运用什么计谋,还用不到你们这些小脑瓜来考虑,奉孝和文和应该已经想出来了。”

    吕蒙促狭地嘿嘿一笑道:“阿亮,阿逊,你们没必要整天想个不停,你们才多大年纪,书都没念过多少,不学无术,才疏学浅,能想出什么高深的计谋呢,还是回到学堂里跟水镜先生和胡昭先生多学几年才是。”

    诸葛亮和陆逊一起冲着吕蒙做了一个鬼脸道:“阿蒙,你拿起书就打瞌睡。还有脸说我们?!”

    金良最近一直忙于军务,没有时间去检查自己这三个义子的学业,听他们的话音。吕蒙现在还是那么懵懂不好学,看样子有必要督促他一下了。

    金良指了一下那些正在苦逼地领着士卒修葺营寨的低级军官道:“蒙儿,你若不好好学习兵法。将来顶多做一个领一两百士卒的队长,若是你好好学习兵法,善于用兵,将来就可以做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你想做哪一个?!”

    吕蒙不假思索道:“当然是做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了。”

    金良轻轻地摇摇头道:“你现在拿起书就打瞌睡,不听两位先生的教授,难成大器,别说做大将军了。义父看你这样下去顶多就是一个匹夫,顶多做一个队长而已。”

    诸葛亮和陆逊都一脸讥诮地看着吕蒙,吕蒙虽然贪玩不好学,但他有强烈的自尊心,被两个比他还要小的小孩讥笑,他脸上挂不住,被他最尊重的义父看扁。他心里更受不了,便涨红脸,蹙着额头道:“义父,阿蒙以后一定会好好念兵书,好好地跟两位先生学习。绝不辜负义父的厚爱。”

    金良并不相信小孩子的许诺,淡淡一笑置之,他觉得以后还是要给吕蒙更多出来见识的机会,让他意识到不学兵法战策与将军无缘,他就会自觉自动地学习了,如同让后世的大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出来勤工俭学地打工,他们也会意识到没有学到一定的知识是很难找到好工作的。

    金良眺望了一下对岸的世家叛军,他再也没有任何动摇,这十二万人马一定要消灭,邯郸一定要尽快拿下,不然自己就太被动了。

    金良回到中军帐后,派人招来郭嘉、贾诩、赵云、魏越等亲信将领。

    金良没有招其他将领,他十分清楚,这张纸条背后的含义有多么大的寒意,万一传扬出去,恐怕军心立刻不稳,虽然金良很得军心,但他也不敢保证这些人马在被全天下的世家包围的时候还能对他金良百分百的忠心,他不愿拿这个来赌,那就小心谨慎一些。

    郭嘉、贾诩等人到了,金良将纸条传递给他们,其他人看罢,都大吃了一惊,唯有郭嘉、贾诩两人十分淡定。

    金良以为郭嘉、贾诩二人已有良策,便笑问道:“奉孝,文和,你们为何如此镇定,是不是你们已经想到破除郑泰这个阳谋的策略?”

    郭嘉、贾诩相视一笑道:“属下之所以镇定,是因为我们最近两日收到了比这个纸条更多的情报,根据这些情报,我们拟定了一些对策,想禀告给主公,还没有禀告主公,主公已经派人让我们过来议事。”

    “情报,你们有更多的情报?!”金良连忙说道:“呈上来!”

    郭嘉拿出一大堆纸条,递给金良翻看。

    金良仔细一看,这些情报里面显示的情况,跟他预料的大致相同,甚至更加恶劣。(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各地世家叛乱() 
郑泰自从被推举为讨金盟主之后,便让阮瑀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讨伐金良檄文,派人去联络并州世家叛军以及冀州周边的幽州、兖州、青州、豫州各地对金良不满的世家,邀他们一同起兵讨伐金良,并相约一直执掌襄阳朝廷瓜分朝廷官位。

    并州的太原王氏勾结了另外十几家并州世家,他们在祁县合兵一处,共有九万人马,攻下了太原郡的郡治晋阳城,现在兵分两路,一路正在攻打上党太守张杨镇守的壶关,一路绕过常山,兵进邯郸。

    幽州范阳卢家因不满金良抄没卢家田产,悍然起兵加入郑泰搞出来的讨伐金良联盟了。幽州渔阳田家亦不满金良打压巨鹿田家,亦起兵加入讨金联盟了。幽州另外还有十几个世家都不满金良对世家的打压政策,加入到卢家、田家组织的幽州世家叛军,总兵力达到八万,他们在有心人的怂恿下,一起往邯郸进发了。

    身为金良师兄的北平太守公孙瓒,不顾师兄弟之情,在一些范阳卢氏子弟的怂恿下,以抵御世家叛军为借口,命手下大将严纲领两万人马,逼近河间郡。

    幽州牧刘虞虽然是十大辅臣之一,按道理是要捍卫襄阳朝廷的利益,但他同样是汉室宗亲,金良最近独揽朝政、慢待汉室宗亲、为盟兄孙坚利益悍然攻打陈王刘宠的行径让他十分不满,他来到幽州后重用当地世家渔阳田家,渔阳田家起兵便有他的资助,虽然刘虞没有起兵明着反对金良,却在渔阳田家的怂恿下,派出两万人马,以防止兵荒肆虐幽州为由,逼近冀州的中山郡。

    冀州与兖州隔黄河相望,兖州已经开始震荡了。金良刚刚缴获的纸条只不过是郑泰向兖州发出的五个信鸽中的一个,前四个信鸽已经把檄文传送过去,郑泰的亲信门客在兖州接收到那依照归巢原理而回的信鸽,得到檄文,便迅速前去拜访兖州的世家,虽然过半世家观望,但也有一小半世家起兵响应了。

    陈留边家是边让的家族,陈留高家是高干的家族,边家、高家以及其他十多个世家响应郑泰通过信鸽传来的檄文,聚起五万叛军,加入讨金联盟,准备攻打金良控制下的荥阳郡。

    兖州刺史刘岱虽然一直承认襄阳朝廷是正朔,但他是汉室宗亲,他跟刘虞一样,非常不满金良独揽朝政、慢待汉室宗亲,特别不满金良为了盟兄孙坚利益悍然矫诏攻打陈王刘宠,虽然刘岱正在忙着平定域内的黄巾余党,却也派出一万人马靠近黄河南岸,与黎阳的眭固部隔河对持,伺机有所行动了。

    陈王刘宠、陈国相骆俊本来就对金良帮助孙坚意图颠覆陈国非常不满,接到郑泰的檄文后,他们感觉金良似乎已经被天下世家视为公敌,觉得机会来了,便振臂一呼,鼓动起了豫州十几个世家,一起起兵,与陈留边家、陈留高家等兖州世家连成一片,共同进击屯聚中牟的张辽部和亲近金良的孙坚部。

    豫州刺史刘表自认为汉室宗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