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金良麾下武力值过九十五分,是一流猛将的有黄忠、赵云、典韦、王越、张辽五人金良不以演义记载而是以历史记载去看,张辽是为数不多临阵斩将的武将,他的武力值应该在九十五分以上

    武力值过八十五分,算得上是一流猛将的有徐晃、张颌、高顺、麴义、郝昭、高览等,莫要看演义上鞠义、高览被赵云秒杀实际上赵云若不偷袭,在三十回合之内战不倒这两个人

    武力值过七十五分,算得上是二流猛将的有魏续、宋宪、曹‘性’、成廉、魏越、朱灵、潘凤、秦谊、****、李黑、吴崇、陆通、许猛,潘凤本来还算不上二流猛将但他经过金良和徐晃的指点,斧法颇有长进勉强可以跻身于二流猛将行列

    再看武将的统御能力,张辽、张颌、高顺、徐晃、鞠义、郝昭的统御力都在九十五以上算得上是一流的将才,黄忠、赵云、高览、朱灵的统御力至少在八十五以上,亦能独当一面

    现在再看看谋士们的智力,智力过九十五分,算是一流谋士的有田丰、沮授、徐庶、郭嘉、贾诩,司马徽、胡昭一心教学,若是他们愿意参谋,他们也能算是一流谋士

    智力值过八十五分,算是一流谋士的有董昭、韩浩、满宠,这三个人不显山不露水,却是正史大牛

    再看他们的政治力,董昭、韩浩、卫觊、诸葛瑾都应该有九十分以上,算得上是一流的治政人才

    金良再去看看招贤馆招来的那三百多名贤才,非常沮丧,武力、统御力、智力、政治力任何一项过八十五分的一流人才,没有一个,任何一项过七十五分的二流人才,只有十四个

    虽然手头有了那么多将领,金良还在感叹,跟那些积蓄百年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世家相比,金良手头的人才一直缺乏,特别是相对于他现在急剧扩充的二十万兵马,若是没有足够多的嫡系将领统率,就会很容易被世家子弟出身的那些将领们给占了上风,从而把金良给架空,金良不想看到那一幕的发生

    金良在洛阳那次到处派人征辟贤才,只得到三四个反馈,金良到了襄阳,稍有名气,又借襄阳朝廷的名义发下一些任命状,得到了一些回应,有些贤才陆续来到襄阳投奔金良,有些贤才还在路上,虽然这些贤才只占金良想征召的人才的三分之一,已足以让金良俾睨群雄,自称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了

    金良刚刚为招贤馆里那些自愿投效的无名之辈里面发掘不出大才而感叹的时候,他寄以厚望的豫州义阳人魏延魏文长和豫州汝南人陈到陈叔至一起到达襄阳这两个人的武力都接近九十五分,特别是魏延,他的统御能力也接近于一流武将。

    《陈到: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郡(今河南驻马店平舆县)人。

    公元194年(东汉兴平元年),徐州牧陶谦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让刘备在小沛驻军。两年后,刘备投靠曹操,曹操让刘备担任豫州牧。后来,刘备衣带诏事发,被曹操击败,投奔袁绍。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和豫州牧期间,陈到投奔刘备。

    因为职业的需要,陈到投靠刘备的时候就被刻意的”冷藏“起来,无论敌人还是同僚都无法得知他的真实年龄,家庭出生以及父母亲人的情况。曹操为彻底消灭刘备曾多次派遣特务组织进行大型规模的暗杀行动但是每回都被这位”冷藏“将军彻底粉碎掉,从而使得刘备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后来,曹操孙权集团在接二连三的交易下逐渐获悉这位隐形人的存在。于是曹操,孙权曾多次绞尽脑汁追查陈到的身份。可是当时,刘备对陈到的身份实行封锁政策,不仅无人知晓陈到的真实身份,同时在内部进行的严密的保护工作。于是,民间开始流传出许多谣言,将陈到的事迹演绎的神乎其神,几乎已经不能让人相信,而这些近与神话的江湖谣言后来被附加在另一位武将身上。

    陈到的名誉和地位常亚于蜀汉名将赵云,与赵云一同因为忠勇而闻名,并统率白毦兵。

    建兴年间,陈到担任护军、征西将军,被封为亭侯。

    公元226(蜀汉建兴四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欲移军汉中,于是让驻守永安的李严移屯江州,留下护军陈到镇守永安。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驻守于巴东郡,受李严统属。

    诸葛亮还曾写信给诸葛瑾(一说李严),信中说:“兄嫌白帝守军并非精悍强壮,陈到所统率的则是先帝帐下的白毦兵,白毦兵是西方的上等军队。如果您嫌白毦兵数量少,当遣还部分江州兵,为镇守白帝增添益处。”

    后来,陈到逝世于永安都督任上。》(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魏延?() 
魏延和陈到前来投奔金良并不是像金良期望的那么一帆风顺,还经历了一些波折。

    此时的魏延只有十八岁,父亲刚刚辞世,他领着父亲的一百多名部下,前去依附任的豫州刺史刘表。

    刘表对于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没什么兴趣,随便封了一个屯长打发了事。

    金良派去魏延老家征辟魏延的士卒听说魏延投奔刘表,基于金良的命令,锲而不舍,跑去豫州治所谯县,把金良的书信呈递给魏延,碰巧汝南人陈到也在魏延军帐里,便一并把金良写给陈到的书信呈递过去。

    陈到的情况跟魏延一样,都是家境破落的寒庶子,都因为年轻,没有名气,家庭出身差,被刘表看轻。

    金良口述、陈琳撰写的书信文采斐然,透人心脾,魏延、陈到两人看了心中大动,但他们对金良都没有多深的了解,便向送信的士卒详细询问金良的情况。

    金良派去送信的士卒都是伶牙俐齿的,口若悬河地把金良说得英明神武得仿佛天下只有这样一个英主。

    魏延、陈到当然不会听信两个士卒的一面之辞,他们把两个士卒打发走,然后到处打听金良的情况。

    在这样的年代,能够流传类似消息的都是世家大族,平民老百姓消息闭塞得很,魏延、陈到从那些世家子弟里当然听不到金良的多少好话。

    但是魏延、陈到家庭出身寒微,受够了世家大族的白眼,久而久之,他们对世家大族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成见,对那些世家子弟的话是反着听的,反着听,听多了,慢慢就琢磨出金良的不凡之处。

    两人都是有头脑有判断力的智将,聚在一起稍作合计,便盘算出金良的特点:出身寒门、武功绝、救下太后天子和陈留王、深得皇室信赖、智谋深远、求贤似渴,最重要的是金良求贤是唯才是举,不问出身,这一点儿,就明显过刘表许多。

    特别是听金良大破董卓麾下牛辅、杨定部并迅平定了南匈奴,原来还有几分犹豫的二个人当即带领部曲,悄悄离开谯县,往襄阳而去。

    刘表虽然不看重魏延、陈到二人,可一旦对方要离开自己另投明主,他的面子上就挂不住,便命麾下名将袁桐领一千人马追击魏延、陈到。

    刘表认为袁桐乃汝南袁氏的旁支子弟,通晓兵书战策,又有万夫不当之勇,乃汝南名将,当可一战而擒魏延、陈到二人,没成想魏延、陈到麾下仅有两百人就敢伏击袁桐,魏延一刀将袁桐斩落马下,袁桐那一千人马一轰而散。

    魏延、陈到绕过兖州黄巾的势力范围,顺利渡过黄河,到达黎阳,跟驻扎黎阳的张辽接了头,递交了金良的征辟书信,张辽便放魏延、陈到一路北上与此同时,张辽派人快马加鞭,赶在魏延、陈到到达襄阳之前,通知金良,说魏延、陈到即将到达襄阳,让金良做好迎接的准备。

    这是金良的一个独到设计,他吩咐壶关、黎阳等关隘的守将们,密切注意前来投奔金良的贤才,金良好提前做出‘精’心的准备,给那些千里来投的贤才们特别的感动。

    当然不是什么贤才都值得金良亲自迎接,金良只对那些有真本事的贤才礼遇,当然你有本事同时又有名气的话,金良欢迎了,但像许靖那样的徒有虚名之辈,金良是懒得出迎的,都有田丰等人接待。

    魏延一马当前,陈到领军在后,向襄阳进发,刚到襄阳南门,他们惊住了,金良竟然亲自来迎。

    魏延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乍看起来有几分神似关羽,只是年龄不大,没有蓄须。

    金良并不因为有几分讨厌关羽而连带着讨厌魏延,反倒是因为有几分同情魏延在历史上的遭遇,对魏延的态度很好,朗声大笑道:“文长,叔至,我等你们多时了”。

    魏延本来以为金良只会派麾下某位将军来迎接自己这样的无名小辈,没成想金良亲自来迎,赶紧翻身下马,俯身下拜:“魏延何德何能,敢劳烦主公出迎”。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刘备军北上抵抗张鲁,驻驻葭萌。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与刘璋决裂,起兵攻打刘璋,派遣与卓膺、黄忠一起占据涪城,当时刘备军兵不满万,孤军无粮,而刘璋拒绝坚壁清野的战术,派遣刘璝、张任、泠苞、邓贤、吴懿等将领率领精锐前去阻击刘备军,刘备军大破刘璋军,后来派遣黄忠、魏延等分统军队平定广汉郡,数有战功,迁升为牙门将军。'3'

    建安十九年(214年),魏延随刘备攻克重镇雒城,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

    镇守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

    建兴元年(223年)四月,刘备去世,五月,太子刘禅登基,魏延被封为都亭侯。'5'

    功勋卓著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建兴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使张郃攻王平于南围,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还保营。

    建兴十年(232年),魏延与刘琰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备刘琰,刘琰其后作笺道歉。

    魏延每次随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