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叛概莫如是

    金良以后是不是也要采用跟曹操一样的办法,现在还不好说

    “至于李严,现年只有十三岁,他父母不愿让儿子去千里之外的襄阳”

    金良对本身心术不正又跟心术不正的孟达为友的李严没啥兴趣,也没有派人再继续跟踪

    金良又问道:“那凉州、雍州一带的贤才呢?”

    陈琳的脸僵硬了,便呈现出面沉如水之状:“杜畿侍后母至孝,董卓为祸京兆,杜畿便携后母避难荆州,我已派出士卒多番寻找,刚刚有些踪迹,他与赵俨为友,两人皆是能臣,主公不可错过,可再派人征辟”

    杜畿的祖先是杜周、杜延年,他的孙子则是大名鼎鼎的杜预,而杜畿为治世能臣,特别在河东郡治理有方,金良准备调卫觊入户部,便想让杜畿为河东太守,怎奈他现在躲在荆州,不知道能不能在第三次征辟中把他找到并请到荆州

    “张既,虽然出身寒门庶族,家中却甚为殷富,为人又有容仪,十六岁就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后来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但他并未前往京城入郎署为官,依然在家乡冯翊郡为郡丞,他也连番拒绝我们的征辟依属下判断,张既试图让他张家在他的关照下,成为冯翊郡的世家大族,他已经将冯翊郡看成他的势力地盘,在用力地经营着”

    金良同意陈琳的判断,不单单是张既,三国时期大部分的世家子弟或寒庶子弟都很重视家族的经营,他们都会优先选择家族附近的势力,并通过出仕来增强家族的实力在千里之外的主公,即便再牛逼,也不会被他们看在眼里

    金良极端反感这样的情形,但他不得不承认,因为凉州的苏则、杨阜和益州的董和、秦宓,扬州的刘晔、鲁肃均是如此

    陈琳继续说道:“凉州南安郡的庞德原为南安郡从事和凉州从事,后来跟随武威太守马腾,在他帐下任校尉,以一臣不能事二主拒绝我们的征召

    益州的严颜已经被益州牧刘焉重用,现在刘焉帐下担任校尉,已经断言谢绝我们的征召”

    金良本来就对征召到庞德、严颜没报多大希望,他在乎的是另外一个猛将:“甘宁来了没有?”

    陈琳摇摇头:“主公既然命人征辟甘宁,应该知晓他的底细,甘宁年原是纵横于巴蜀荆楚之间的锦帆贼,可就在数月前,他忽然洗心革面,通读诸子百家,并接受益州本地豪强沈弥、娄发的推举,成为蜀郡丞,可谓意得志满,不愿离开巴蜀故土前来千里之外的襄阳”

    金良淡淡笑问道:“益州牧刘焉身体如何?”

    陈琳愕然,不明白金良的意思,照实回答道:“年老体迈,又有痈疽之症,恐怕没几年活头了”

    金良沉声说道:“我想发展水师,谋取江南,甘宁便是统领水师的前锋悍将你去军情局贾诩处,让他派人密切盯着益州的局势,刘焉一死,益州必然会有骚乱,那时便是得到甘宁的最佳时机扬州的贤才呢?”

    陈琳回道:“周泰、蒋钦为九江巨贼,聚拢数千水贼,纵横江淮,横行一时,周泰回说,不习北方水土,只愿寄身江南,若是主公大军兵到江南,他周泰必定望风景从

    陈武家乃庐江郡松滋豪门大户,陈武为人仁厚,喜好施舍,很多乡亲以及远来的客人都来投靠他,麾下人马足有两千人,他的说辞跟周泰一般无二,不愿离开庐江一带

    凌操为人侠义有胆气,为吴郡余杭的豪强,许多乡人均依附于他,麾下部曲过千,不愿北上

    贺齐家乃会稽山阴大族,贺齐曾为郡吏,又任剡县长,曾大破县吏斯从勾结的山越族人,又大破太末、丰浦两地的贼乱,被任命为太末令,仕途大好,不愿北上

    刘晔乃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刘家在淮南成德乃豪富大家,汝南许劭曾路过淮南,见到刘晔,称他有佐世之才,自此之后,刘晔声名大振,公府与地方州郡屡次征辟,均被刘晔拒绝,以我观之,刘晔尚在洞察世局

    鲁肃家乃临淮豪富大家,麾下部曲近千人,鲁肃幼年丧父,全赖祖母抚养,现在他祖母年迈,他要在家照顾,所以屡次拒绝公府与地方州郡征辟”

    金良脸都绿了:“诸州郡的贤才里,难道就没有几个愿意投奔我金良的吗?”

    陈琳笑道:“主公,其实各个州郡都有一些人才前来,只是多不在主公的贤才名册里主公的贤才名册里,实际上也有将近二十余位答应了主公的征辟”

    金良大喜,连忙问道:“是那些贤才?”

    陈琳笑指招贤馆:“主公的大汉贤良册上虽有二十余位答应前来襄阳,可因路途遥远,现在到达襄阳的,只有六七位而已,主公入内便知。”

    金良迈步入了招贤馆,陈琳忙命人呈上登记的花名册,金良展开一看,共计有五百四十七人里面,金良认得有九位,分别是徐州琅邪郡阳都人诸葛玄及其侄子诸葛瑾、诸葛亮,雍州扶风郡眉县人法衍及其子法正,雍州扶风人马钧,豫州颍川阳翟人枣祗,兖州山阳昌邑人凉茂,荆州清河东武城人崔琰。

    金良拿着花名册,面露喜色:“想不到竟有这么多贤才慕我名而来!”

    陈琳看金良一副志得意满状,忍不住说道:“主公,诸葛玄前来,是因为主公推举他为魏郡太守,魏郡太守在如今朝廷的地位不亚于昔日的河南尹,诸葛玄自然心甘情愿;法衍前来,是因为主公推举他为九卿之一的廷尉;马钧家境贫寒,又有口吃之病,屡遭世人白眼,主公却青眼之,给予中央军军械曹兼内阁工部郎中之职,可谓一跃龙门,马钧感恩戴德,怎会不来;枣祗前来,乃是他的同乡好友郭嘉、徐庶的联名书信感召而来,主公又准备给予屯田校尉之职;凉茂前来,乃是他的同乡好友满宠推荐而来;崔琰又是他同乡好友朱灵举荐而来。”

    遭受陈琳的直言打击,金良不以为惮,反而哈哈笑道:“不管怎样,他们来了!只要来了,我就有信心让他们留下来,全心全意为朝廷效力。”金良并不说这些人是为他金良效力,而实际上,这些人都要为他的皇朝霸业鞠躬尽力。

    金良又看了看那些前来投奔的默默无闻的贤才,陈琳在每个人名之后注明籍贯、家世、才能。

    不出金良所料,这些贤才多半都是寒门庶族之后,他们多数擅长武艺,有些还通晓兵法,可能这跟金良武功大于文治的处世风格有关吧,换那个喜欢治学通晓易学的刘表,投奔他的多半都是饱学的儒生,而来投奔金良的多半是赳赳武夫。

    金良将花名册放下,抬头看了看招贤馆外的天色,夜幕已经低垂,便叹道:“孔璋,你看这天色已晚,不如我明天再来与他们会面吧。”

    陈琳摇摇头:“主公,他们这里面有很多人都等着主公召见,已经等了二十多天,再等下去,我就怕有些人心灰意懒,离开襄阳,那将是我中央军的莫大损失。”

    金良稍微想了一下,将心比心,若是他是那个前去求官的,最高领导半个多月不留面,其他部门头目也没有权利给自己安排,一直晾着自己,自己也会心寒的。

    陈琳见金良陷入思索,以为他挂念家中妻女想急于归家,自己这个做下属的也不能太不像话了,便笑道:“主公,您只需要跟他们一起见个面,跟他们做个保证,让他们心安了,以后再抽空跟他们逐个会面详谈就好了。”

    金良皱起眉头:“我不是推举诸葛玄为魏郡太守,法衍为廷尉吗?他们不去就任,为何还待在招贤馆?”

    陈琳脸上浮现一股奇怪的笑意:“主公,您有所不知,按照朝廷制度,被荐举人须在荐举人陪同下,面见上司,荐举人还须立下保函,被荐举人才能就任,主公一日不回襄阳,他们就一日不能就任。”

    金良诧异地问道:“这是谁设立的制度?”

    “是太傅卢植、太师蔡邕、太保马日磾共同设立,公文也发到河东交由主公确认,主公当时被卫仲道所陷,便搁置下来,但襄阳这里已经开始施行。”

    金良想到后清和谐年间吏治败坏,跟毫无荐举连带制度大有关联,想想那些贪官污吏被查出来以后,那些在此之前保举他们还从他们那里得利的上层领导安然无恙,如此自上而下毫无制约的垂直荐举任命制度,又怎能不产生呢?

    但是,在襄阳朝廷里面,受这个荐举连坐制度影响最大的当属金良,论荐举的人才之多,朝廷诸公皆远不如金良。金良麾下这些将领,除了高顺、赵云等寥寥几个人格比较完美的人物之外,其他的将领在四德上多有瑕疵,若是被政敌揪着不放,金良将来恐无法面对天下,无法在朝堂立足,那些世家大族恐怕会众口铄金地把他说成第二个董卓。

    金良又想了想今天卢植、马日磾、杨彪等人在金良迎娶蔡琰上面的消极态度,金良心生警惕。(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一章:荐举贤才(2合一)() 
卢植、蔡邕、马日磾、杨彪、黄琬、刘弘等朝廷大臣,在金良兴兵平定河内郡、河东郡、并州匈奴的一个月里,他们已经看得清楚,中央军俨然成了金良的私军,朝廷诸大臣手无军权,全成了金良拿来蒙蔽天下的摆设,他们不甘于这样的命运,便挖空心思来限制金良的权力,他们看得出来,金良麾下文臣武将甚多,但是多有行为不检之辈,若是沿用先秦和前汉的严格荐举连带制度,必能在剪除金良党羽的同时,有效地限制到金良的权力。

    金良眯着眼睛,细细想了一会儿,心道,我现在身兼司隶校尉之职,手下亲信满宠又任襄阳令,均有监督刑拘朝廷与地方百官之权,你们这些老家伙想跟我玩这样的计谋,怕是想把你们自己玩进去吧,你们自己这些人互相之间也荐举了一些世家子弟,我就不信这些世家子弟都是清正廉洁的。

    荐举连坐制度是要实施,但不是现在,而要等到时机成熟才可以的,现在金良正是用人之际。

    金良知道陈琳是世家子弟,便不跟他说自己的真心话,而是笑赞道:“几位老大人真是英明,早就该实施严格的荐举连坐制度了,不然任由那些官吏滥举,对大汉无益。”

    金良在陈琳的引导下,先是来到了诸葛玄的房间,诸葛玄早已得到通知,便跟两个侄儿诸葛瑾、诸葛亮守候在那里,本来他们全家一百多口是居住在招贤馆旁边的馆驿里面的。

    (诸葛玄(?―197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叔父,曾为刘表的属吏,东汉末年官员,官至豫章太守。

    初为刘表的属吏,奉刘表之命出使汉廷传达荆州概况,出发前获知兄长诸葛珪病逝,向刘表请求完成使命之后赴泰山照料诸葛圭的后事,获刘表准许,任务结束后赴徐州照顾诸葛圭的遗孀及子女。

    入徐州之后,适逢曹操出兵徐州征伐陶谦,为躲避战祸携带诸葛亮、诸葛均及两位侄女,并与往江东的诸葛瑾分散,辗转逃往庐江一带。

    诸葛玄曾受袁术荐表为豫章太守,后来被朱皓取代,兴平二年(195年)便带着孔明及其姊弟去襄阳投靠刘表。因路途遥远,诸葛玄生病落脚河南平顶山,后来诸葛玄一直病至去世,死后葬在平顶山金鸡冢。卧病期间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