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良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阮瑀现在何处?”

    陈琳指了指远处的蔡邕府邸:“阮瑀现在他恩师的府邸做客。”

    金良刚才去蔡家吃了一个闭门羹,一时片刻也不想再去被蔡老头冷遇,便对陈琳说道:“你派人看着太师府,阮瑀出了太师府,若是回来招贤馆便好,若是他强行离开襄阳,你要赶快派人把他拉到招贤馆,由我说服他加入中央军!”

    那段历史上,曹操如日中天的时候,阮瑀还不肯为他效力,金良也不能肯定阮瑀会看在恩师面上为自己效劳,这个家伙跟那个司马懿一样,都非得曹操下死命令威胁才肯出来效力,他若不肯为金良效力,金良也想试试曹操的手段。

    金良又问道:“那个吕虔,我愿跟他结为兄弟,他却为何拂我一片好意?”

    陈琳说起吕虔,亦止不住满腔的忿恨道:“这个吕虔实在可恨!他竟然说,寒门破户之子,安能为我兄!”

    金良怒极反笑道:“好一个吕虔!他如此看重家世,看样子他是世家子弟了?!”

    “吕虔所在的金家乃是兖州任城的世家大族,吕虔家有四千多家兵,横霸一方,堪称任城的土皇帝。”

    金良冷冷一笑道:“靠血统继承来的数千家兵算得了什么,敢比我白手起家创立的中央百万大军吗?吕虔,既然你不想成为我金家人,那你就给我从人间消失吧!”

    “我们中央军怎会有百万人马?”陈琳诧异地问道

    “我现在身为征北大将军,掌管司隶、并州、幽州、青州四州的军事,又兼领度辽将军,掌管北方胡事,你看我手里能够掌握多少兵力?”金良心中早已盘算过,但他不想让部下变得只懂得服从不懂得思考的

    陈琳笑问道:“主公言说的百万大军,应该是包括地方郡兵、县兵、乡兵”

    金良点点头:“那是当然了,他们的家兵,跟我所说的乡兵一般无二”

    陈琳心里有数了:“冀州合并了河内郡、东郡并称为司隶,又从兖州、洛阳等地招揽了大量流民,司隶现在的总人口大概有六百万,而并州合并了河东郡,也收回了西河郡,现在人口大概有二百万,幽州在黄巾之乱时收纳了许多流民,现在大概有四百万人,青州虽屡经黄巾动乱,亦有二百万人,总计有一千四百多万人

    按照主公全民皆兵的战略,所有十五岁到五十岁的健康男女都编入军籍,组成预备民兵,号称乡兵,占人口的四分之一,主公所辖这四州也能整编出三百五十万乡兵

    严格一点儿,便不算乡兵,以精锐的县兵来算,县兵大概占据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这四州也共有七十万县兵,再算占据人口五十分之一的郡兵,四个州的郡兵共计有二十八万,光是郡县兵合计起来已经将近百万了

    再说那些愿意为主公驱使的胡人匈奴人共有八十万人,这里面能够出动的精锐骑兵应有四万人,主公既已降服匈奴人,以后腾出手也降服乌桓人乌桓人共有四十万人,这里面能够出动的精锐骑兵应有四万人,再加上其他各个族可供我们招募的骑兵亦有二万多人,如此算来,能够驱使的胡骑共有十万

    屯田兵团现在已经扩充到四十万人,里面的护田兵足有四万人

    主公的中央大军现在有两个军,每个军有五个师,每个师有一万战兵一万辅兵如此算来,中央大军足有二十万人马,而且多是经历过数番大战的精兵

    这样一算,主公真的可以说自己手握百万大军”

    金良哈哈大笑道:“现在幽州、青州还不在我中央军治下这些民众足有一半还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家仆、佃户,多数还未编入乡兵,孔璋你太乐观了”

    陈琳也大笑道:“便是折半了再折半,乡兵也有近百万,又何必在乎这些地方土豪不来投效”

    金良又问道:“对了那个李典是什么出身,也不愿前来归附?”

    “李家是山阳郡巨野县的世家大户,李典的从父李乾早年曾追随骑都尉曹操讨伐黄巾,麾下有六七千人马李典本人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文武全才,眼光颇高”想必陈琳派去山阳郡的文吏从李典那里并未得到什么好的反应

    金良恍然想起李典的从父李乾,在那段历史上,曾依附于曹操,在金良袭兖州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山阳郡安抚民众,李乾手下有几千家宾客,金良便派出薛兰、李封试图招降李乾,李乾不从,遂为薛兰、李封二人所杀当时的兵马是父死子继,李乾死后,其子李整继之,李整死后,李典便统领了那数千部曲这么说来,李典跟金良有天然的冤仇,李典不来,也算冥冥中早有注定。

    《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曹操麾下将领。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巨野)人。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

    李典年少时好学,不喜欢读兵法,于是拜师读《春秋左氏传》,熟读各种书籍。

    李典的伯父李乾,有英雄气概,在乘氏(地名)集合了好几千食客。初平中,带领众人跟随曹操,在寿张打败黄巾军,又跟随曹操攻打袁术,征讨徐州。

    兴平元年(194年),乘曹操攻打徐州之计,留守兖州的张邈、陈宫等反叛,迎接吕布入主兖州,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抚各县百姓。吕布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降李乾,劝其反叛,李乾不听从,于是他们把李乾杀害。曹操派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部队,和其他将领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李典因为跟随平定兖州的各县有功,升迁为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改任颍阴县县令,担任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曹操觉得李典是个可造之材,让他试着管理百姓。升迁为离狐太守。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两军对抗,李典带领家族的人以及所辖部队运输粮食布匹供应军需。袁绍被打败以后,任命李典裨将军,在安民屯兵驻扎。

    后来曹操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派遣李典与程昱等将领用船运输军粮。赶上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带领部队驻扎在河上,断绝了水道,曹操下令李典、程昱说:“如果船过不去,就走陆路。”李典与各将领商议说:“高蕃的部队缺少兵甲只是依仗水势,士兵有轻敌的心思,攻打他们一定能够取胜。在军队可以不听圣旨;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自己做主也可以,应该立即攻打。”程昱也这样认为。于是向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取得大胜,水路终于畅通。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派刘备向北进攻叶县,曹操调动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抵抗刘备,刘备将阵线后撤至博望与曹军对峙。一天早晨烧掉营地撤退了,夏侯惇率领部队追击刘备,李典说:“敌人无故撤退,怀疑肯定有埋伏。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又浓密,不能追击。”夏侯惇不采纳他的意见,和于禁一同带兵去追击,李典留守。夏侯惇等人果然中了刘备军的埋伏,战况对他们不利,李典带兵去救援,刘备望见夏侯惇的救兵到了,于是撤退了。

    建安九年(204年),跟随曹操围攻邺城,邺城平定以后,会同乐进在壶关围攻高干,在长广攻打管承,都取得胜利。升迁为捕虏将军,封为都亭侯。李典的族人部下三千多户,居住在乘氏,李典自愿请求迁徙封地到魏郡。曹操笑着说:“你想效仿耿纯吗?”李典谢罪说:“我性格懦弱功劳微薄,但是封赏的爵位太大,确实应该全家族的人都一起效力;另外天下还没有平定,应该迁徙到魏郡之郊,来防御四方变乱,并不是效仿耿纯。”于是迁徙部下族人一万三千多口到邺县。曹操赞扬他,加封为破虏将军。

    建安十四年(209年),一说建安二十年(215年),李典与张辽、乐进在合肥驻扎,孙权指挥大军围攻合肥,张辽打算按照命令出城交战。乐进、李典、张辽平常都互不和睦,张辽担心他们不同意,李典慷慨的说:“这是国家大事,要看你的计策是否好,(如果可行)我怎么能够因为私怨而不顾大局呢!”于是指挥部队与张辽打败赶走了孙权。加封赏地住户一百户,加上以前的封赏共三百户。

    李典爱好学问,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争抢功劳。尊敬贤士大夫,恐怕有礼节不周的地方,军营的官兵都认为他是长者。三十六岁时去世,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

    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战的功绩,谥为愍侯,追加李祯食邑百户,另外又以百户封了李典的另外一个儿子为关内侯。

    正始四年(243年),李典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历史评价

    曹丕:“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

    陈寿:“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王沈:“典少好学,不乐兵事。”

    孙盛:“至于合肥之守,县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必怀贪堕;以致命之兵,击贪堕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守而必固。是以魏武推选方员参以同异,为之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妙夫矣!”

    沈林子:“耿纯尽室从戎,李典举宗居魏。林子虽才非古人,实受恩深重。”

    张预:“孙子曰:‘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典不从太祖之命而破高蕃。又曰:‘佯北勿追。’典谓贼无故退而不可追。又曰:‘上下同欲者,胜。’典不以私憾害公,而率众破权是也。”

    苏籀:“错捐金带子舆台,李典张辽安在哉。济溺我应知大略,摧锋人自得高才。”

    胡三省:“操以辽、典勇锐,使之战,乐进持重,使之守,薛悌文吏也,使勿得与战。”

    黄道周:“魏击谭、尚,兵至黎阳。命典与晃,船运军粮。高藩绝水,船不得行。藩军少甲,恃水而强。典窥懈怠,****杀伤。既通水道,功不可量。刘皇伐邺,惇、典守疆。忽烧屯去,惇欲追亡。典曰不可,设伏需防。惇不肯听,被劫始忙。赖典救援,方两相当。宗都甚重,散往招张。徒诣魏郡,彼此安康。辽欲击贼,悉典仇方。典为国家,私愤久忘。尽力破贼,忠勇名扬。”

    赵翼:“其以少击众,战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孙权兵十万。”》(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章:招贤问题() 
陈琳又道:“东阿人程昱,因在黄巾之乱中帮助东阿县令守城击退黄巾而名声大噪,成为兖州名士,现如今程昱既拒绝兖州牧刘岱的征召,也拒绝了主公的征召,似是还在观望局势”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

    在黄巾起事时,东阿县县丞王度起而应之,更烧掉县中的仓库。县令逾城逃走,吏民负老携幼向东逃到渠丘山。此时尚在故乡的程昱命人去侦视王度,发现王度等人得空城不能固守,于是出城西五六里外止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