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德出生在爱尔兰,虽然自称有贵族血统,但是并不为真正的英格兰贵族所认可,不然也不至于在中国一待五年才之时一个副翻译。而他能沉住气在中国辛苦经营,为大英帝国默默服务的动力,或许就来自于希望借助帮助大英帝国开拓东方利益,得到贵族的封号,让他的家族重新找到荣耀如果真的有的话。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别的英国官员花天酒地,沉浸在宁波的十里洋场中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房中艰苦学习中国文化,他的教科书就是论语等经典,他甚至还专门请了一个老夫子教授他。当别的英国官员在中国玩够了,镀上了一层金后回国加官进爵,赫德这个爱尔兰人却依然只能默默的在中国攀爬。

    虽然仕途上并没有太大进步,可是赫德却已经修炼成了一个最为了解中国人的英国外交官,他不但懂得中国人的文字和语言,他甚至知道中国人的思想,他知道中国人在说什么,还知道中国人在想什么。

    如果这个人彻彻底底的站在中国的对立面,确实能成为大英帝国的一把尖刀,此时赫德已经把自己打磨锋利了,随时都可以出鞘杀人。

    朱敬伦从来都没有小瞧这个人,所以他出言相当谨慎,大多时候是在附和赫德。

    张勇管家在一旁招呼,不断的添茶倒水,茶从浓茶喝成淡茶,又从淡茶喝成白水,赫德这才表示自己该走了,同时郑重的伸出手。

    “我谨代表英法联军占领委员会向阁下发出邀请,希望阁下尽快能够进入占领委员会工作。我个人同样十分期待能与您共事!”

    朱敬伦表示第二天就可以上班,然后将赫德送出门外。

    赫德的到来,在张府中还是引起不小的反应的,虽然广州城此时不缺洋人,但像赫德这样,穿着西装革履,能说一口中文,还待人和气的却不多。所以很多下人围观,知道赫德离开他们还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这个洋鬼子竟然会说中国话的事情。

    喧嚣甚至被后宅听到了,张家大小姐张柔闷在闺房,作为一个已经嫁人,却有从娘家被接回来的出阁姑娘,她平时还是很规矩的,待在深闺向来很少见人。但两个打水的仆妇的讨论还是让她听到了。

    她立刻叫过一个小厮询问,这才知道家里竟然来了洋人,在一打探,才知道她竟然多出了一个从韶关来的远房表哥,这个表哥这个表哥暂时借居张家,而且还做了洋人的通译。

    张柔根本不知道自己竟然还有这么一个表哥,就算有她也不会太关心,可是这个表哥竟然去给洋人当通译,这就让她有些瞧不上了。暂时她也之时心中鄙视,还没有其他想法。

    管家这时候突然从前宅匆匆回来,又匆匆的赶到二少奶奶的房中。

    管家是向二少奶奶禀告情况的,主意是二少奶奶拿的,是二少奶奶答应帮助朱敬伦遮掩身份,现在洋人被蒙了过去,他自然是要汇报一声的。

    二少奶奶听完点点头“此事还得禀告老爷知晓,这么大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做主的。我用大少奶奶的名义写一封信,你派人给老爷送去。”

    管家应是“小人这就去办,就让石头去送信吧。”

    石头正是知道内情的小厮之一,是张家的家生子,也算得上是心腹。

    二少奶奶点了点头,却又否定道“不,让石头和阿忠一块去。送完信就留在老爷身边,暂时不要让他们回来了。”

    阿忠是另一个得知内情的小厮,显然二少奶奶打算将两个得知内情的小厮都打发走,以免暴露消息。虽然洋人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找寻四个失踪的士兵,但张家主事的都不能安心。

    管家答应道“二少奶奶考虑的周到。”

    二少奶奶又道“那几个洋兵如何了?”

    管家道“小人日日给他们送水送食,还活着,就是有些蔫,好像是吓着了。这洋鬼子的胆子也不见得大到哪去吗。”

    二少奶奶点头“你还的继续给他们送食,别饿死了他们。”

    “小人明白。”

    管家答完话,出了二少奶奶房中,经过大小姐闺房的时候,突然被大小姐叫住,开始询问起那表哥的事情,她感觉管家和她那二嫂有什么事情瞒着她。

    朱敬伦送走赫德之后,没有立刻回府休息,而是在街面上转了一转,发现开张的店铺越来越多,但是还是有大半并没有开张,还在犹豫观望。或者是有别的什么主意,反正如今的广州市面,跟战前不可同日而语。

    一直转到了城门口,发现往外送棺材的已经少了,但是洋兵的检查依然很严格,一个好现象是出门的检查比过去宽松了不少。比如天天来城里收泔水的牛车,他们甚至都没有打开盖子。

    这个情况让朱敬伦感觉到,似乎有了将四个洋兵送出城外的机会。至于是送死的,还是送活的出去,这就不重要了。当然如果时间拖的够久,洋人忘记了失踪士兵,张家的人也没有自己暴露,其实送不送出城都不重要。

    因此朱敬伦反而开始考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必要,也许把那几个人就地埋进菜窖中,才更稳妥一些。

    在外面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饭,跟小二交谈了一会儿,又去茶馆听人闲扯了半日,一日时光将尽,朱敬伦才回到张家,第二日收拾停当去巡抚衙门上班不提。

第十节 门() 
朱敬伦跟赫德一个办公室,现在他归赫德领导,赫德已经是正式的大使馆翻译了,暂时借调给占领委员会任职,而朱敬伦只是雇员,连副的都算不上。

    但他不在乎这个,他之所以突然决定应募作为翻译,其实动机一开始就很模糊,一开始朱敬伦以为自己是为了处理张家那几个洋兵才这样选择,但是后来觉得处理那几个洋兵,有无数种方式,而且很可能更好的方式,可自己却全然没有想过,在看到告示的时候,反而心中认定自己当了翻译,能更好的处理问题,可这完全没有道理。

    到现在他才觉得,也许一切都是生活的惯性使然,他习惯了跟外国人打交道,所以刹那间根本就没有犹豫的选择当翻译,至于解决张家的麻烦,或许只是下意识的一个借口罢了。

    “几勺糖?”

    赫德的声音打断了朱敬伦的思绪。

    赫德带朱敬伦熟悉了办公室的环境,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两张办公桌平行放在一起,朱敬伦的在外面,赫德的在里面,办公室另一侧摆着几个文件柜,另外就是一个小茶水间。

    英国人的下午茶习惯已经培养起来,茶叶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必需品,对贵族而言,尤其重要,这种习惯也被一向喜欢跟别人提自己祖上的贵族历史的赫德带进了办公室。

    “不要糖,谢谢!”

    朱敬伦笑着拒绝,中国人喝茶有加糖的吗?

    “也不要牛奶!”

    朱敬伦看到赫德放下糖罐,却没有犹豫的向两个杯子中加牛奶的时候,再次拒绝。

    赫德呵呵一笑,然后端着两个杯子走过来。

    “你们中国人喝茶也太不讲究了,不要牛奶也不需要红糖,这茶还有什么味道?”

    面对赫德的逻辑,朱敬伦不由愣了愣,因为他看到赫德说的十分自然,显然赫德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

    朱敬伦感到异常不解,这是什么逻辑?在中国人面前教育中国人如何喝茶吗?

    是谁给赫德的自信?或者说是给英国人的自信,朱敬伦相信,抱这种观念的绝对不止赫德一个英国人。

    朱敬伦脑子里突然闪现过很多类似的现象,中国是茶的祖宗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后世日本人可以在中国人面前炫耀他们的茶道文化,而很多中国人还真正的去反思,傻傻的认定中国丢掉了太多的传统文化,都被日本学到了,很多景区都争先恐后的引入日本茶道。

    西方人则以自己的红酒、咖啡文化洋洋自得,土豪们一掷千金的购买西方的奢侈红酒,自以为喝红酒比喝白酒就高人一等,一大群中产阶级则以喝咖啡为时髦,把喝茶当俗气。

    显然在外国人面前,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有所缺失,在茶的问题上,都不敢以自己的标准为准。

    反观外国人,日本人敢在中国人面前炫耀茶道,西方人敢宣扬红酒和咖啡文化。

    但是明明日本的茶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红酒则起源于中东两河流域,犹太人酿造红酒的历史都比西方人更早,咖啡的原产地在非洲,rb人和土耳其人喝咖啡的历史都比欧洲人更早。

    可是偏偏一切都反过来了,日本炫耀自己的茶道,认为中国人喝茶的方式不讲究西方人则嘲笑中国人喝红酒还给里面兑饮料。

    最严重的问题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偏偏一大批中国人认为人家说的有道理,何其没有自信焉。谁规定喝茶就要工序繁琐的去喝功夫茶,大碗茶的喝法难道不更加爽快?谁规定红酒中不能勾兑饮料,让甜度更适合自己的味觉难道不是饮食文化的原则?可是有一批中国人偏偏就愿意接受别人的文化灌输,认为大碗茶的喝法太土认为勾兑饮料的方式太俗。

    想到这些现象,朱敬伦也不由得叹了口气“有意思。”

    赫德已经坐下来,用小勺搅拌自己的红茶了。

    “什么?”

    赫德问道。

    朱敬伦道“你们西方人真的很有意思,一切都以自己的标准为准,难道您不觉得有些太过于自我主义了吗?”

    赫德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虽然很有上进心,可以一个人孤身来到中国,五年如一日的默默无闻耕耘在宁波大使馆那么个小地方,可他毕竟眼光局限于时代,当然是跟朱敬伦相比,比之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他已经算是眼光开阔的了。只是他的眼光,还无法让他做到能站在整个世界的高度来看问题。

    “您指的是什么?”

    赫德虚心问道,对于探究中国人的心理,他向来很有兴趣。

    朱敬伦笑道“你们喝茶时加牛奶和红糖,自认为这种方式是正确的,而且是唯一正确的,反过来可以教育喝茶的祖宗中国人不懂茶。同样你们喝咖啡在里面放糖和牛奶,还敢反过来嘲笑喝原味苦咖啡的土耳其人不懂咖啡?您不觉得欧洲人太以自己为中心了吗?这个世界上,可不止有欧洲人,还有亚洲人,非洲人和美洲人。”

    赫德一愣,这个现象好像还真的存在,他不由得笑了笑

    “是有点意思!”

    早茶时间很快就过去,正式开始工作,翻译的工作很简单,但绝不轻松。

    因为现在翻译很少,而要跟中国人打交道的机会却很多,所以每个人都没有固定工作,都必须身兼数职,随叫随到。

    朱敬伦一天三天忙碌,甚至都没办法回张家一趟,吃住都在广州巡抚衙门中。但是他的工作得到了中外双方的认可,跟中国官员渐渐熟稔,跟洋人相处的也比较和谐。

    让赫德十分高兴的是,朱敬伦不但能说英语,还看得懂英文,这给他分担了相当大的压力,因为朱敬伦可以帮助他翻译一些中文资料了。

    这些资料分门别类十分驳杂,小到英国人需要通过占领委员会张贴出去的告示,打到他们搜集到的各种情报都有。只是暂时朱敬伦还接触不到机密文件,他也仅仅是帮助赫德将占领委员会的一些日常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