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萄酒和奢侈品,跟英国之间没有利害冲突。

    爱德华七世访法也是法国总统邀请的。

    所以说更多的是法国不愿意在德国的压力下,跟其他任何国家交恶,尤其是英国这样的世界霸权国家,既然德国在向大英帝国发起挑战,法国当然要拉拢英国。

    可与之对比的是,沙皇也曾以政治任务出访过,1875年他访问德国,为了化解德国对法国的威胁,表达俄国不愿意看到德国继续削弱法国的意愿,俾斯麦屈服了。但沙皇高调的宣传此事,让整个欧洲都知道,在关键时刻是沙皇保护了法国。沙皇将所有的荣誉都贴在了自己脸上,导致德国人对俄国的观感继续恶化,此时德俄关系开始走向下坡路,几年后俾斯麦停止了对俄国的经济输血,拒绝向俄国贷款。

    如果沙皇能够低调一些,不将自己扮演成法国的保护人,而是将自己打扮成一个谦逊的和平主义者,显然更能被德国人所接受。

    这次摩洛哥危机,其实也就是德国皇帝,类似沙皇一样的表演行为引发的。

    先是法国在跟英国签署了协约之后,得到英国支持他们在摩洛哥的行动。

    法国人很快就要求摩洛哥政府在法国的监督之下进行改革,要求控制摩洛哥重要港口的关税、要求摩洛哥聘用法**事教官,要求摩洛哥给予法国开矿筑路的权力,希望加强法国对摩洛哥的控制力,让摩洛哥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但是德国不干了,德国在摩洛哥没有太大的特权,但是拥有经济利益,他们在向摩洛哥大量出口和转口商品。比如摩洛哥危机前,法国向摩洛哥转口茶叶四五百吨,德国也转口了一百多吨。但德国在摩洛哥没有其他特权,距离摩洛哥也隔着半个欧洲,犯不着跟法国争夺这里。

    可是,德皇威廉二世当即访问摩洛哥港口丹吉尔港,声称摩洛哥苏丹是“独立君主”,列强在摩洛哥“地位绝对平等”,公开反对法国把摩洛哥变为其保护国。

    德皇张扬的语调,让法国下不来台,而且带有一种摩洛哥的保护人的格调,让法国非常不满,德国皇帝还要求召开国际会议商讨摩洛哥问题。

    在这个时代,是没有强国会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国际裁决的,这本身视为对自己权力的干涉,以及一种屈辱。因为只有失败者的命运,才会交给别国决定。比如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法国。

    就连美国跟大明战争最艰苦的时候,都始终没有让国际社会介入,因为一旦列强干涉,本国权力的独立性也就不存在了,很容易丧失权力。西班牙的殖民地交由国际裁决,得到的是被瓜分的命运。

    所以法国人将德国皇帝的要求看作是对法国的侮辱,两国报纸纷纷报道对对方的侮辱性言辞,法国外长态度强硬,大有不惜一战的架势。

    德国也十分强硬,甚至发出法国軍队登上摩洛哥,德国軍队就跨过德法边境的威胁。

    德法一旦打起来,很多国家都不愿意看到,比如奥匈帝国不想看到因此被拖入战争。但又不敢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不站在德国一边,否则德国也不会支持奥匈对抗俄国。俄国其实也不想看到战争爆发,这是俄国最好的时候,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正是追赶先进国家的机遇,俄国政治家看的很明白。英国也不愿意看到战争爆发,刚刚结束布尔战争的英国,正在恢复元气,同时对本国的陆军实力极为不满,打算加强陆军训练水平,进行改革。此时大英帝国对欧洲大陆没有力量输出能力,因此不愿意看到德法开战。

    整个欧洲都不想看到德法战争爆发,但中国却很需要这样一场战争,他需要一场世界大战给自己腾出足够的地缘调整空间,主要是可以趁机瓜分美国领土。

    因为在欧洲保持稳定的状态下,中国即便再次打败美国,再次占领了美国西部,也没有足够的地缘空间让中国吞下这里,势必引起欧洲列强的干涉。但如果欧洲自己内斗,就会给中国留下巨大的政治空间。

    一战之前,各国之间的战争,基本上都没怎么改变地缘结构,普法战争这种规模的战争,最后普鲁士也没能割走多少法国领土。原因就是欧洲的地缘平衡政治,其他国家是不能接受任何一个战胜国变得太过强大的。

    所以普鲁士打败法国,建立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后,其他国家就开始支持法国,让德国根本就吞不下法国,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充其量不过法国本土的百分之一。同样的道理,中国即便打败了美国,欧洲地缘平衡的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接受中国成为一个横跨太平洋的大帝国的,势必支持美国。

    现在变化出现了,德国跟法国在摩洛哥问题上几乎开战,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必须将力量集中在摩洛哥,对美国的关注度就大减,最重要的是,因为尽在欧洲咫尺的摩洛哥,让欧洲国家内部产生了冲突,这就给了中国巨大的地缘空间,可以在美国行动了。

    所以朱敬伦让中国外交官改变了态度,向美国提出新的建议,要求美军彻底撤出加州,允许华人、白人和印第安人在当地自治,建立自治政府。

    美国拒绝了,中国宣布谈判破裂,宣布派一支舰队前往旧金山,名义是保护侨民。

    中美战争又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

    同时还派遣高规格代表团访问德国,皇太子朱凝华跟中国驻徳领事一起,开始跟德国政要进行密切的沟通,希望鼓动德国对法国开战。

    当然单纯用嘴皮子来鼓动是不会有什么作用的,哪怕说的天花乱坠,德国人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是不敢破坏欧洲平衡,必须让德国人看到稍纵即逝的良机。

    这是驻德公使方纶的策略,他告诉德国人,如果此时德国和法国开战,中国可以帮忙牵制俄国兵力,中国最少可以在边境地区部署一百万軍队。在中国的牵制下,俄国绝对不敢贸然跟德国开战,此时德国只需要对抗法国一国,不需要两线作战。

    德国軍方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此时德国总参谋长是施里芬,他的著名的施里芬计划一直在完善中,而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东方国家能够牵制住俄国(历史上是日本)。

    只要东方国家能够牵制住俄国,德国权力对付法国,投入全部兵力侧翼迂回进攻巴黎,只需要六到八周时间就能结束战争。

    但不管代价多么小的战争,德国能收获什么呢,如果收获不了什么,谁会战争。

    方纶向德国证明他们能收获超乎想像的利益,那就是破坏压在德国头上的法俄同盟。

第八百二十六节 挑拨失败() 
?方纶告诉德国政要们,一旦德国现在向法国攻击,有十足的胜算,可以削弱法国。

    德国担心俄国会参战,方纶表示,中国愿意出兵百万陈兵边境地区,俄国未必敢参战。如果俄国不敢参战,那么法俄同盟也就失去了作用,德国通过一场战争,彻底让法国对俄国死心,也解散了这个同盟。

    就算俄国参战,以俄国的动员能力,法国可以在俄国加入战争之前,就击败法国。此时俄国只能接受一份和平协议,德国依然削弱了法国。

    德国还担心英国,因为英国刚刚跟法国达成了协议,英国有可能站在法国一方。

    中国能给德国的承诺是,中国保证用中英同盟的关系,让英国保持中立。

    皇太子朱凝华则不断的参加一场场德国宴会,这次一改往日必着装中国服饰的惯例,穿上了各种德国民族服饰,到处展现对德国的友好。与威廉二世打猎,赞叹他的枪法,参加德国的阅兵式,称赞德国軍力的强盛。

    而中国这边,两艘战列舰驶入了旧金山,加剧了中美紧张关系。

    一边不断的要求英国支持,一边做一些战争准备,给美国施压。

    大量的军火进入了美国,派出了大批军官加入太平军,帮助太平军训练士兵,尤其帮他们组建正规炮兵,给他们装备了大量新式速射炮,将大批明美战争期间的旧炮送给了他们。

    美国强烈抗议,宣布撤走美国驻华使馆,从美国撤侨,一副要进行战争的态度。

    但美国的战场形势并不乐观,他们三十万軍队的绝大多数都进入了南加州。

    南加州的地形是封闭的,东边是高耸险峻的内华达山脉,西边是美国海岸山,两座山在洛杉矶以北交汇,围成了一个峡谷地形,这就是著名的加州谷地,圣华金河从中间流过。

    三十万美军确实能对当地的印第安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可是游牧状态的印第安人,采用游击战的方式,牢牢拖住了美国人。而且切断了洛杉矶跟加州的铁路交通,炸断了翻越山脉的铁路桥和隧道。

    北边旧金山湾一带已经被太平军起义军截断,三十万美军全部陷入了南加州谷地中。

    明军虽未参战,但却加强了太平军的军事力量,太平军本就是民团性质的武装组织,一百多万太平军人口中武装起了四十万士兵,兵力比美军还多。而且还有洪秀全挑起的强烈信仰,他们还有裹挟的习俗,裹挟了三角洲地区的和平华人,在三百万华人中组建了六十万軍队。

    兵力上是美军的一倍,尽管还没有向南进攻,但已经让三十万美军陷入了困境。

    美国政府既不能通过港口向美军提供援助,铁路也已经断绝,封闭的加州谷地成了美军的牢狱。而太平军却能得到中国的援助,短期内就武装起了绝对优势的兵力。

    美军多次突围,想要北上夺回三角洲地带和旧金山湾港口,但都被太平军打退。

    依靠炮台要塞,太平军是擅长防守的,美军损失惨重无功而返,只能继续在南加州一带驻扎。时间一久,各种问题就出现了,缺乏补给,士气低落,疾病流行,还有印第安人不断的骚扰。

    尽管短期内战败还不可能,因为经过上次战争之后,美国的民族意识也打了出来,美国人对中国人恨之入骨,这些现役部队,都是根正苗红的正宗美国人,没有新移民,没有印第安人,没有黑人,这些人是不可能投降的。

    美国政府想办法从其他方向增援,海路被中国海军封锁,他们不打算在海洋上挑战中国的制海权。陆路交通上,内华达山脉是不用想了,太平军起义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切断了隧道和桥梁,即便和平之后,要恢复也得好几年,上次跟大明战争之后,他们就用了三年多时间来重新疏通隧道。

    为有北方还在他们手里控制着,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华人虽然也很多,但并没有发起起义,这里的华人都是和平的移民,太平军早就集中到了加州。但是从北方往加州进攻同样不容易,东边是内华达山脉,西边是海岸山,北边是喀斯喀特山脉,同样是谷地地形,太平军占领山口地带,构筑工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美军发起多次冲击都没有突破。

    而且到底要不要跟中国再次爆发战争,美国政府内部也有争议,稳健派的议员认为,此时根本就不是战争的好时机,经济危机让市场崩溃,政府融资能力下降,而且还有巨大的债务没有偿还,再打一场战争,除了再一次失败,再一次赔款,再一次背上沉重的外债外,美国政府看不到其他可能,所以反战情绪很浓。

    倒是民间主战的声音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