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吞并的中国领土,否则两国不可能成为同盟。

    但作为回应,中国必须有所行动,否则会造成进一步的失控,要么是英国人步步紧逼,看到中国对他们的围堵无动于衷后,英国会组建更多的针对中国的同盟;要么是跟中国关系紧密的国家看到中国连自己的利益都不敢去保护的时候,只能越来越疏远中国。

    在无法跟西方国家结盟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东亚国家。

    朝鲜现在局势太过复杂,而且也不可能让朝鲜人一心一意跟随中国的政策,所以第一选择只能是琉球、越南和暹罗这三个已经跟中国建立了比较紧密的经济和军事关系的国家。

    日本的军事扩张,让琉球国始终十分紧张,他们越来越依赖中国的保护维护独立;法国在越南的军事存在,始终跟越南关系紧张,让越南惧怕不已,越南也必须依靠中国;暹罗在马来半岛上的四个州,因为居民大多是信仰回教的马来人,英国早就提出了领土要求,暹罗也感受到强大的压力,法国保证不在湄公河流域扩张,虽然解除了暹罗这一侧的压力,但另一侧的压力依然巨大。

    所以大明提出的加深几国关系的建议,马上就得到了几国积极的回应。

    琉球允许大明在琉球建立军事基地,基本上是无条件支持,你想在哪里建就在哪里建,中国选择了在距离日本最近的奄美大岛上建立军事基地,针对日本的态度不要太明显。一旦日本尾随英国对大明开战,这里的军事基地一天之内就能兵临东京湾。

    越南的态度基本上跟琉球差不多,不但因为是大明一手支持下他们才得以复国,也不仅是因为他们依然面临法国的压力,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越南跟中国是姻亲,越南不但嫁了一个公主给中国的皇太子,朱敬伦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越南国王。

    越南复国之后,越南马上按照之前跟大明的约定,朝堂第一时间寻找了一个宗室公主嫁给朱敬伦的儿子朱凝华。他们选择是是育德帝阮福膺的大公主,美良公主。选择阮福膺的女儿为对象,这是经过越南朝堂激烈讨论的。在无子的嗣德帝死后,越南短短几年间,先后经历了育德帝、协和帝、咸宜帝,甚至还有法国人立起来又废了的建福帝共四位皇帝。

    但是只有协和帝阮福升、和育德帝阮福膺年纪育有年纪相仿的女儿,咸宜帝自己才十四岁,不可能有能嫁给大明皇太子的女子。在协和帝和育德帝俩人后嗣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因为很多大臣根本不承认被阮文祥和尊室说扶持起来的协和帝,而很快尊室说就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他被追究毒害育德帝的罪行,判了斩首。

    最后在政治斗争的胜利者潘廷逢等起义起家的乡绅派大臣,决定将育德帝留下的美良公主嫁给大明太子,同时也只承认当年依据嗣德帝遗诏登基的育德帝为正统皇帝,杀害育德帝后极为的协和帝不被承认。

    美良公主嫁给大明皇太子,让越南上下充满了一种攀上好亲戚的感觉,甚至因此形成了一个节日,老百姓自发在这一天在门前挂上各种祝福的喜字,称之为送亲节。

    结果朱凝华迎娶越南美良公主次年,明越两国再次联姻,朱敬伦将自己年仅十五的女儿朱凝夏下嫁给越南国王阮福明,此时阮福明也不过十六岁,他继位的时候还不到十四岁,即位后就开始颠沛流离,根本就没有来得及纳妃。

    赢取中国公主在越南引起来炽烈的亲华情绪,嫁一个女儿给大明就已经感觉是攀上了富亲戚,现在还从大明娶回来一个公主,这简直是他们有记载的两千多年历史中从未有过的大事。中国的公主,什么时候可以嫁给越南王室了?

    当然正史中没有,不代表野史中没有,在野史中,东南亚一带到处流传着中国公主与当地王公联姻的故事,甚至远到波斯都有这样的故事,著名歌剧图兰朵就是源自于一千零一日的阿拉柏民间故事,讲的是元朝的公主嫁给流亡北的鞑靼王子的故事。该故事又源自于波斯人的故事。

    越南也有相关的历史传说,但显然是不可能的,要么是落难的亡国公主,要么就是各种匪夷所思的私奔故事,可现在历史成真,他们真的迎娶了一个中国公主,还是一个冉冉上升的中原帝国的公主,这如何不让越南人兴奋。

    为此娶了大明的公主之后,阮福明都不敢纳妃,直接立大明公主为皇后。十年过去了,朱凝夏不但在越南王宫立住了脚,还把一个个乱七八糟的女人统统撵出了皇宫。

    在朝堂上,则以皇后为依托,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官僚集团,这些官僚推动向大明学习,改革越南政治,跟朝鲜的开化党十分相似,不同的是,越南亲华集团并没有得到保守派的抵制,因为这个亲华集团是在越南复国过程中一步步崛起的,是以潘廷逢等权臣为核心的官僚集团,而且他们不是一个利益集团,而是一个思想意识集团。他们学习大明没有思想包袱,纯粹是为了强国。

    所以可以说,现在的越南,已经是一个由亲华派官僚掌权的国家。

    在中国政府向他们提出建议之后,他们也是基本无条件满足中国的要求,允许中国在越南任何地方建立军事基地,中国方经过考察之后,选择了两处基地,一个在金兰湾,一个则在河仙港。

    暹罗跟大明当年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军事同盟,大明的军事实力保护了他们十年,这份条约在1897年结束,暹罗一直很想续约。所以中国以提供军事基地为条件,暹罗也不得不答应。

    但暹罗很明显是有小算盘的,他们决定将吉兰丹州的哥打巴鲁租借给中国,作为军事基地,而吉兰丹州一直都是英国试图从暹罗割让的马来人州,暹罗此举显然是希望通过租借一个港口给中国,从而保住整个吉兰丹州,同时将英国的压力甩给中国。

    中国政府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还是答应了,并且马上跟暹罗将军事同盟延长十年时间。

    在中国南海构建完整军事基地的同时,中国政府还帮助三国发展军事力量,琉球本国没有能力组建正规军,中国向这里派遣了三千人的陆军;但是越南一直苦苦维持着一直三十万人的庞大陆军部队,大明帮助他们组建海军,借款给越南打造一只以两艘战列舰为主的海军舰队;暹罗则立马也决定打造同样规模的海军,显然在暹罗的国外威胁中,越南也是其中之一,中国同样帮助暹罗打造舰队。

    但越南人是不高兴的,拥有三十万人的陆军,再组建一只强大的海军,越南就是东南亚一霸,为此他们开始密切在大明进行外交活动,他们的皇后朱凝夏亲自出马,在大明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游说之后,从大明政府要到了一份每年一百万两的军事援助。

    完成了跟三国的军事协议之后,中国开始紧锣密鼓的跟几国商谈商业协议。

    中国政府提出,建立一个区域经济联盟的提议,在联盟内,免除绝大多数关税,进行海关和财政体系的统一,建议各国发行的货币跟大明货币挂钩,方便商业来往。

    琉球和越南依然没有任何考虑就答应了,琉球没什么市场,也没什么工业,这几年的发展完全是靠转口贸易为生,全国八成人口服务于港口贸易,中日间的贸易多从这里转口,中国往美洲的贸易,也有一部分从这里转口。因此关税对他们没有意义,还能结好中国,何乐不为。

    越南跟中国之间有大量贸易往来,越南现在是中国的第一大大米、煤炭和钢铁供应国,大明则向越南出口大量的布、丝绸、茶叶等工业产品。

    越南的亲华派学习中国也在发展本国的工业,但始终没什么市场,免除两国关税,对越南政府推动的蔗、造纸等工业是巨大的利好,他们的皇后和大臣极为支持。

    至于金融上跟大明货币挂钩,越南朝廷激烈讨论之后,勉强答应了。他们的官员并不太懂金融,即便是大批在大明的官学中学习过的新派技术官僚,也普遍缺乏金融知识。他们担心越南货币被大明控制。

    但是越南的金融实在是混乱,他们总人口才八百万人,可是却支撑着三十万陆军,国内赋税相当沉重。学习了中国印刷纸币,却缺乏硬通货,在跟中国和法国的贸易中,常年贵金属外流。

    在朱凝华的推动下,说服了一个个官员和国王,但同时,朱凝华又从中国要到了一份金融援助,从已经改名为中华帝国银行的中国央行得到了一笔一千万两的信贷额度,用以保证越南金融改革的稳定。

    暹罗同样是不情不愿的同意,开始将本国货币跟中国货币挂钩。但他们不想借外债,打算以本国的储备为依托,其实是将暹罗转为金本位。

    随着大明跟东南亚各国建立起了更紧密的军事和经济关系之后,一个中国主导的,新的东亚秩序诞生了。

    这个新秩序正是受英国和日本协定的刺激而诞生的,可以说依然是大国博弈的产物,所以这个新秩序,不可能离开大国博弈存在,反而会加剧大国博弈的激烈程度。让西方人认为中国和英国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两国间的战争危机更大。

    但战争并没有在东亚率先爆发,不管是已经沦为火药桶而不自知的朝鲜,还是经济冲突加剧的东南亚,而是在英国的殖民地开始了。

    1899年8月,布尔战争打响了,这是一场让英国的世界霸权正式衰落的战争!

第八百零五节 不可避免的战争() 
这章开始加更!本来说加一更的。感谢大明余孽的打赏。没想到他又打赏了一次。本人比较懒,一般都是自动发布,就直接加一周的吧,每天加一更,也就是这周每天三更。

    布尔战争是一场注定要发生的战争,因为南非的欧洲白人后裔布尔人和南非的殖民国大英帝国的矛盾实在是太深了。

    前因后果不用多说,布尔人是当年的荷兰人在开普敦殖民地的后裔,但英国从荷兰人手里取得开普敦殖民地之后,布尔人就开始不断的向南非内陆迁移,他们在南非内陆建立了一个个农场,过着农牧的简朴生活,由于长期跟非洲黑人部落战斗,他们的民风类似于美国的牛仔,相当的彪悍和狂野,向往自由不接受英国的统治。

    但如果仅此而已,他们还不至于跟英国发生战争,甚至都不会脱离英国统治。

    好似不死的是,布尔人在迁移过程中,先后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钻石和黄金。

    发现钻石,引起了第一次布尔战争,1867年,奥兰治河地区发现钻石。布尔人建立奥兰治自友邦政府立即声明,这一地区归自己管辖。英国的殖民者极力反对,并阴谋策划吞并两个布尔人共和国的计划。1877年,英国人出兵武力吞并同样是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这一行为激起了布尔人的武力反抗。1881年2月,布尔军在马祖巴山附近击败了1000多名英军,迫使英国在保留部分权力的名义下,承认德兰士瓦的独立,并相互签订和约。

    钻石是奢侈品,还无法让大英帝国不顾一切的去抢夺。

    可是之后布尔人又发现了黄金,黄金虽然没有钻石单价之前,但是意义极为重大,在金本位时代,黄金就是金融霸权的保证,而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大英帝国,对黄金的贪婪,几乎是一种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