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乔装打扮从卢沟桥出发,一路南下,到了河南之后,他们下了火车,结果在车站上看到的是一个个穿着大明军装的士兵。

    俩人不知道什么情况,拖奴才下车打听,这才知道,这些是大明前两年从河南雇佣的士兵,从美国回来之后聚集在火车站上找人呢,至于找谁问不清楚。

    还能找谁,光绪和他皇爸爸都是聪明人,马上决定继续隐藏身份,离开这里。

    继续往南,忠心的奴才听日本的军舰进了长江,在汉口拦截呢,武汉不安全。

    南下汉口投奔张之洞的打算落空了,几人一商量,不能下车,得继续走,奴才最后想办法买通了火车站,帮忙掉头,往西走,去陕西,哪里山高皇帝远的,日本人打不到,大明想必也鞭长莫及。

    可是每到一地,火车站上都是大明的士兵。

    光绪痛骂,整个大清都是乱臣贼子,大清难道没人了吗,皇爸爸你咋办,皇爸爸还是皇帝拿主意。

    继续往西,终于到了西安,心想总归可以亮明身份了吧,但车站上还是明军士兵。

    光绪和皇爸爸非常担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忠心的奴才此时也不知道。

    再往西可去了甘肃了,听哪里苦寒,光绪担心皇爸爸的身体受不住,皇爸爸光绪是孝顺的孩子。

    于是就在火车上死等,催促忠心奴才尽量打听。

    一等就是两个月,好在奴才带够了钱,能收买车站人员,还能得到充足的给养,但光绪和皇爸爸急得不得了。

    终于他们等来了一个人,一个穿着大明军装的军官,对方笑容满面的走上了火车。

    “外臣恭祝老佛爷万寿无疆。”

    慈禧都惊呆了,喃喃道:“已经过了。”

    她的六十大寿是去年过的,过的不痛快,很多人让她不痛快,她也确实让很多人不痛快。

    光绪此时来了一股精明:“你认错人了。”

    慈禧醒过神来:“对,你认错人了。哀家,不,老妇人就是寻常百姓。”

    这时候“忠心”奴才不忍:“皇上,老佛爷,这位是大明的少将陆云起将军,护送陕西士兵退伍,在西安盘桓几日,听老佛爷驾幸西安,特来拜见。”

    这时候光绪和皇爸爸都知道忠心奴才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他们还是误会了奴才,一开始这个太监真的就只是想邀功来着,有人安排了列车,想立个大功,他也想立个大功,就马上告诉皇帝和慈禧他弄到了专列,慈禧和光绪此时急着跑,带着一些亲信就上车了,那管得了那么多,平时他们也不会操这个心,都是下面的人操心。

    一开始奴才和下面的人还能控制住局面,没走出多久,扯上的八旗护卫就都被缴了械,早不知道弄哪里去了,全都换上了大明的人。

    至于中心奴才身边的人,那都是跟忠心奴才混的,此时突然被告知了真相后,忠心奴才大惊失色,却知道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可不敢跟光绪和慈禧表明,反而更努力的隐瞒真相,忽悠着这两个聪明人往西安跑。

    现在终于到亮明的时候了,忠心奴才听是大明都跟洋人谈好了,至于谈好什么东西,他就不懂了。

    慈禧到底比光绪多吃了几年饭,在身份被揭发之后,光绪的脸煞白,慈禧却坦然了起来,一瞬间就将所有的事情串联了起来,难怪他们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大明士兵,原来是有人让他们一直往西安走。

    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她不知道,但绝对不是杀她,所以她还安然的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可惜没有穿上太后的盛装。

    “吧,你们把哀家骗到这里来干什么?这里不是西安吧!”

    慈禧脑子转的飞快,既然对方控制了自己的行程,那就没必要将她带到西安啊。一路上看到那么多明军士兵,恐怕他们早就到了大明的土地上,这里是哪里,是广州还是杭州?

    陆云起一愣,这女人还真能猜:“老佛爷想多了,这里就是西安。”

    慈禧奇怪道:“那么你们占了西安了?”

    慈禧想的更多,一路上看到那么多明军自行其是,除了一路上都被大明占领一个解释外,还能有什么解释,日本都打到北亰城了,大明打到西安也不奇怪啊,到底大清亡国了,她突然莫名的哀伤。

    陆云起笑道:“老佛爷又想多了。”

    慈禧冷哼一声:“那你就告诉我,现在到底怎么了?李鸿章呢?朝廷呢?”

    陆云起叹道:“李鸿章大人在日本被刺杀了,听子弹打中了脸,现在生死不知。至于朝廷,外臣也不太清楚朝廷在哪里,现在日本占了北亰,老佛爷在这里,您朝廷呢?”

    慈禧冷笑道:“总有个主事的人吧?恭王呢?醇王呢?”

    陆云起摇头:“目前还没有消息。”

    慈禧干脆道:“那你到底有什么消息。”

    陆云起道:“目前的局势是,日军占了北亰城,听要撤退了,北京现在处于无政府状态,噢,也就是群龙无首了。各地督抚惴惴不安,都在等着皇上和老佛爷的消息呢。”

    慈禧松了一口气,看来大清还没有亡啊,大清洪福齐天哪能亡就亡呢。

    但她一想,自己毕竟落到了人家手里,这大清可不就等于亡了吗。对方到底要怎么样,想着慈禧开始忐忑起来。

    “你们大明皇帝到底要怎么样?”

    积攒了半天,光绪终于鼓起勇气了问了一句。

    慈禧心中暗叹,这个混账终于问了句人话,这也是她想问的。

    陆云起笑道:“我国皇帝陛下想请二位在西安主政,稳定天下人心。”

    慈禧脑子中飞快的勾勒了一下现在的场景,一定是天下大乱,大明皇帝不能收拢人心,天下终于大清的忠臣义士们群起擒王,大明皇帝想用他们娘俩安抚人心。

    这阵势不就是当年金兵南下,宋室南渡的场景吗,他们现在需要一个儿皇帝出来收拾人心,帮他们做事。

    光绪熟读史书,他也想到了,唉叹一声:

    “朕不做儿皇帝!”

    慈禧恼怒:

    “大明天子厚爱,你竟不识抬举!”

    着狠狠的踹了光绪一脚。

第七百八十七节 慈禧的算计() 
“陛下,这是满清督抚的效忠书。”

    方山拿来了厚厚一叠文书,他这段时间可没有闲着,在北京会晤了李鸿章之后,就游走天下,到各地找当地督抚交流,不过他只是套一套近乎,他的身份代表皇帝,安一安满清督抚的人心。

    之后他就一直负责此事,等北被占,光绪和慈禧失踪的消息传出来后,自然有人拿着他的信去找各个督抚商议,一开始可能还有人观望,过了一两个月都没有光绪和慈禧的消息,就有人动了心思了,当年吴三桂见李自成攻占北后,还知道向满清投诚了,现在日本人占了北,在日本和大明之间做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并不难做。

    朱敬伦看到厚厚的一叠文书,叹了口气,真是人心散了啊,片战争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满清朝廷但凡有点心,何至于有今天,西风东渐了半个世纪,这还是一个君君臣臣的天下,民族、国家的概念,哪里还有半分。

    随意翻看了几封信,看到一个个饱读诗书的督抚大员,洋洋洒洒的漂亮文字,到了现在还遮遮掩掩,不肯果断的做决定,竟是一些模棱两可的的文字,很多督抚的态度是,要是确认光绪和慈禧罹难了,他们唯有借明师为君父报仇,被迫向大明效忠,如果光绪慈禧活着,他们还是要供奉正溯的。

    不过朱敬伦并不求全责备,他要的是安定,统一天下不在这些督抚的意愿,而是已经到了国际外交层面,得摆平西方列强才能一统国家。

    但看到这些督抚的言行,他竟没来由一阵恶心。

    他也不关心到底谁效忠了,他只问:“还差几份?”

    方山道:“有湖广巡抚张之洞的,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还有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的。”

    朱敬伦叹道:“我还以为得有一些忠臣孝子呢。”

    方山道:“都以为清帝和太后死了,若知道还活着,得扮一扮忠臣呢。”

    朱敬伦笑道:“那就让他们扮个够,有他们扮的时候。”

    这些督抚的效忠书信让朱敬伦踏实了,他至少知道,一旦改朝换代,北方乱不了。

    首先是老百姓根本不在乎,因为老百姓没有什么民族国家概念。有记载称,1937年的时候,日本挑起了卢沟桥事件,有洋人,或许是一个传教士,跑到北附近一个村子里,告诉村民说日本人就要打过来了,当地村民竟然不知道日本,甚至都不知道已经改朝换代了。

    这可是北附近,这可是1937年,这个传说或许夸张,或许只是一个个案,但抗日战争事情,确实有边远地区的老百姓不知道改朝换代的事情的,这个落后封闭的国度,实在是封闭的让人震惊。

    指望这样的民族爆发什么起义,那是不可能的,只要不是吃不饱饭,甚至只要饿不死,是很少有人闹事的,大明开放了多少年,才开始有商人罢市向政府施压这样的现象,才开始有劳工摆工,要求增加工资这样的事情,这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进步。

    但忠臣孝子这种东西,肯定会出现的,大明多少年了,还是有士大夫阶层不肯跟政府合作,朱敬伦会给这些人找一个好去处的。

    “英国人那边没有消息吗?”

    朱敬伦放下国内的事情。

    方山摇摇头:“德国和俄国的态度坚决,似乎两国达成了共进退的盟约,英国可能压不住他们。”

    朱敬伦点点头:“压不住最好。现在我们得行动起来了,向每一个省都要派遣老练的公使,重要省份,直接从我们的行政官员中间抽调,给他们配足了保护人员,保护好他们,同时也是给当地督抚施加震慑。”

    方山点头,又问道:“那清帝那边是不是可以发通告了?”

    朱敬伦点点头:“准备好了就发吧。”

    方山道:“准备是准备好了,伪清太后那边倒是配合,清帝似乎有些不满,发了不少脾气了,陕甘当地的官员被他骂了一个遍,他一边骂一边哭,那些当官的就跟着哭。”

    朱敬伦哼道:“还知道哭,现在才哭,有些晚了。”

    接着说道:“慈禧那边,交给你了,你知道我的想法,你去西安坐镇吧。”

    方山领命离开。

    这一切都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皇帝有这种资源,也只有皇帝有这种资源,唯有如此,才能瞒过赫德的耳目,才能瞒过英国人,或许英国人会听到一些风声,但他们没有直接证据,况且光绪和慈禧远在西安,况且整个北方的军事力量都被日本粉碎了,况且北方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已经成了从大明退役回去的士兵,而这些士兵不但建制没有打乱,他们的军官还依然带着他们,甚至连军装和武器都带了回去。

    这一切都是通过大明控制的铁路运作的,有一点满清的保守派可能没有说错,列强在满清的土地上修铁路,真的能够控制满清地方。

    大明曾经在满清领土内招募了超过两百万士兵,几乎遍及各个省份,现在这些人依然拿着大明的军饷,依然由大明的军官指挥,趁着光绪和慈禧失踪的时间,当地督抚六神无主的时候,在各地都驻扎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