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李鸿章不再端着了,马上出面,跟日本公使谈判。

    日本人早就想谈了,他们也打不下去了,国内经济濒临崩溃,老百姓饿着肚子,成天的骚动,打赢了这些人肯定欢呼,但打不出结果来,他们总不能饿死。

    前前后后已经欠下了英国十几亿债务,能抵押的东西都抵押出去了,关税、铁路、煤矿全都抵押到了英国资本家的柜台上,一旦打败,等于把日本卖给了英国。

    大清拖着不谈,大清的满朝文武继续吃香的喝辣的,日本天皇可都要喝稀粥度日了。

    所以日本更急,急的他们都不敢打北亰,生怕打急了,这帮人跑了,没处找人谈去。

    日本国内的报纸倒是叫嚣的厉害,要灭亡满清,统治中原,但日本政府太明白了,谁能接受日本统治中原,至少南方那个恐怖的大明就不能同意。

    于是他们热情的接待了李鸿章,用日本舰队主力将李鸿章护送到了马关,跟伊藤博文谈判。

    谈判的时候,为了拉平跟身材高达的李鸿章的差距,伊藤博文故意让李鸿章坐着一把低矮的椅子,李鸿章也不在意。

    日本人狮子大开口,他们要求满清割让满洲、山东和天津给日本,基本上日本占的地儿他们都要,跟他们占地沾边的地方他们也要,不但要地,还要钱,他们以大明跟美国的条约为参照,要求二十亿英镑的赔偿,他们说美国是大国,大清也是大国,这点钱赔的起的。

    另外他们还要市场,要特权,要求满清开放芜湖、沙市等地为口岸,要求满清允许日本商人在内地办厂、开矿;要求治外法权,要求占有租界。

    几乎洋人这半个世纪从满清身上取得的特权,日本一个都不能少,而且要更多。

    李鸿章直接就傻眼了,山东、天津和东北都割让给了日本,他回去得给人打死。

    所以李鸿章就拖啊拖,一笔笔账跟日本人算。

    伊藤博文盛气凌人,告诉李鸿章要么答应,要么继续打。

    李鸿章表示自己没有全权,做不了主,日本人则告诉李鸿章,可以随时发电报。

    总有一些爱国青年是不想看到本国政府和平的,既然已经打到北亰城了,为什么不占了北亰,占领中原,他们还在报纸上发表了路线图,占领中原就有了跟大明争霸中国的资本,争霸了中国,就有争霸全世界的资本。

    因此在一些爱国人士看来,和平是万万要不得的,所以一个偶然又必然的事件发生了,李鸿章被刺杀,脸上中了一枪,竟然没有死。

    满清也有爱国人士,大赞杀的好,这种卖国贼就该杀,就不该和谈,就该继续打,只可恨没有杀死。

    李鸿章受伤了,开始拒绝谈判,各国使者都来看望,伊藤博文登门道歉。

    大明使者也来看望他了,告诉了他一个消息,在安徽的乡下,他家的祖坟差点被挖了,还说一旦他签订了过分的条约,他家祖坟肯定被挖,而且他死后都休想进祖坟。

    李鸿章压力山大。

    英国公使劝说李鸿章尽快签订条约,恢复和平,否则日本很可能打下北京。

    李鸿章只得继续谈判,这次日本做出了让步,听说是英国从中做了工作,告诉日本人太贪婪了。

    日本大量放弃割让土地的要求,不再要求割让整个满洲,只要求割让辽东半岛,不再要山东了,天津也不要,因为天津是列强的大本营,英国告诉日本,除非日本想得罪英国、法国否则就不要动天津的心思,日本转而要求割让昌黎县。

    赔款上,日本也做了大幅度的让步,只要求十亿英镑的赔款,这是原先要求的一半。

    特权上,倒是没有做什么让步,显然日本要求的越多,列强可以一体均沾,为什么要反对呢。

    李鸿章见自己挨一枪值这么多,心里很想答应,但是不敢答应,他真的怕祖坟被挖,至于挖他家祖坟的是爱国人士呢,还是大明的人,他不愿深究,鬼知道有没有什么爱国人士,但他此时已经怕了,他觉得满清这个国家灭亡已是定局,他要么选择做忠臣跟着陪葬,要么选择保住自己和家族的富贵。

    他怎么选还不知道,但慈禧那边的电报已经催的很急了,因为日本人开始攻城了。

    ,

第七百八十四节 日军攻占北亰城() 
李鸿章接连收到三封圣谕,是慈禧用光绪的名义发的,这个锅是一定要光绪背的。圣谕中,慈禧要求李鸿章答应日本的一切条件,只要能保住大清江山,一切都有商量。

    但李鸿章回了一封电报,询问是否割让辽东也可以,但慈禧再也没有回信了。

    因为北亰城被占了,慈禧和光绪不知所踪。

    日本攻城是日本政府授意的吗,当然是。

    伊藤博文见李鸿章迟迟不肯签字,非常的交集,战争没拖延一天,军费就多花几百万,而且列强干涉的机会就多一分,连一直很支持他们的英国,都开始给他们施加压力了。

    所以伊藤博文希望軍队能给北京的满清朝廷施加一点压力,让他们对北亰展开威慑性的军事行动。

    结果这以威慑,日军就把北亰城威慑成了自己的占领区,捅了篓子了。

    日军占领北亰城是日本政府授意的吗,当然不是。

    占领北亰城当然好看,可是伊藤博文要的是结束战争,要的是实惠,而不是面子。

    他让日军威慑一下,但他高估了自己的约束力。

    前线的日军已经在极力配合日本政府了,政府让他们保持军纪,做好面子工作,他们一直压制士兵,甚至搞了不少跟当地老百姓的联谊,请各国记者来拍照,洋人记者吃惊的发现,满清百姓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真诚,吃着日本的稻米喝着日本的清酒是那么的满足,他们当真以为日本跟当地百姓关系极好。

    但压制士兵不劫掠,不杀人,不强歼容易,压制军官心中不建功立业的慾望真的很难。

    前线军官碍于政府的压力,已经强忍着不攻打北亰的慾望了,从丰臣秀吉那会儿,甚至从更早的唐朝开始,日本怎么不想攻占中国京师这种美梦,如果哪一个军官做到了,那就是死都值了。

    在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的情况下,约束自己的慾望本就很难,结果伊藤博文还给他们开了一个口子,告诉他们可以采取威慑性攻击。

    几个高级将领一商量,干脆把威慑性攻击,做成实质性攻击,拿下北亰城。

    为了不让政府找麻烦,他们觉得,政府不过是想逼迫满清投降,而他们只想拿下北亰城,这两者并不矛盾,只要他们既能打下北亰城,还能擒拿了慈禧和光绪皇帝,这不就行了。

    这不但没给政府惹麻烦,还是帮了政府的大忙了。

    在强烈的建功立业慾望促使下,军官真的相信他们是在帮忙。

    于是他们开始给清军找茬,借口士兵失踪,认为是清军绑架了日军士兵,要求进入北亰搜查,清军哪里敢让他们进城,关上了城门,日军开始用炮口对准北亰城,结果慈禧吓坏了,一连给李鸿章发电报,让李鸿章赶紧签条约,李鸿章还没回复呢,日本人的大炮就打在了城墙上,慈禧以为日本人开始攻城了,乔妆打扮一番跑了。

    这又是日军的一个失误,他们要的是活捉慈禧和光绪,并不想这么快攻城,他们打算在北亰城四周要道都埋伏上自己的軍队后,才正式攻城。这又是底下士兵的自行其是,高级军官有建功立业的慾望,底层军官也有立功晋升的慾望,所以负责去挑衅的日本军官没忍住下令开炮了,认为这样就打起来了,他的部队将是第一个进城。

    结果这种挑衅性的大炮一发,慈禧就跑了,北亰城乱作一团,老百姓也大批的跑,軍队都跑了。

    一小队士兵轻而易举的攻下了北亰城,而他们完全控制不了局面,北亰彻底失控。

    李鸿章还跟日本谈判呢,这还怎么谈,北亰城被占,慈禧光绪失踪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遍了全世界。

    伊藤博文都傻了,直接找李鸿章私下谈,说你赶紧签字,我们再让让,昌黎县不要了,赔款降到八亿英镑,你这算是给清政府立功了。李鸿章此时苦笑,爱谁谁,老子这回是真的做不了主了,主子都不知道是不是被你们打死了。李鸿章还嘲讽伊藤博文,建议日军攻打中原,没准天皇能坐一坐北亰的龙椅。

    李鸿章算是看出来了,日本人急着呢,蚂蚁吞大象,自己也是个死,他是破罐子破摔了,此时都这样了,还让他签这个条约,除了让他跟着死,没任何意义。

    至于慈禧和光绪到底怎样了,李鸿章其实也很想知道,他明白,消息最广的肯定是大明,他求见大明驻日公使,但这个公使也不知道。

    慈禧和光绪跑哪里去了,全世界都想知道。

    除了日本人,英国人也很急,这场战争一开始,他们是真心中立的,但随着日本的胜利,他们看到了日本身上的潜力,觉得日本真的有潜力制衡大明,所以开始支持日本,毕竟日本人的军火基本上都是进口英国的,而且钱是找英国银行家借的,日本打输了,找谁要钱去。

    但支持日本,不代表他们愿意看到日本吞并满清,他们也知道日本吞不下,最好的结果是让日本逼满清掏一大笔军费,然后英国的借款就有着落了,日本还能变得更强大一些,帮忙制衡大明,同时制衡俄国。

    英国早就对大明这个不太听话的国家不满了,奈何在东方只有大明能制衡俄国,而制衡俄国是英国的外交政策,现在一个更听话的日本跳了出来,还很能打,很愿意打,这样的打手可不容易找,历史上普鲁士长期扮演这个角色,随着普鲁士变成了德意志帝国,也不愿意扮演这个角色了,英国反而要制衡德国。

    日本是个打手,这个定位很清晰,所以可以大力扶持,直到这个打手变成帝国。

    可打手失手了,把满清这个二货的首都给端了,中央政府直接崩溃,太后和皇帝不知所踪,这怎么办。

    英国这时候发现,有能力处理这种巨变的,还是大明一家。

    他们马上找大明协商东亚大陆的局势。

    英国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只要大明愿意出面维持东亚局势,英国可以对大明在大陆上的扩张做一定的让步,他们认为大明和清廷的领土可以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大明的领土可以推进到长江流域,将湖南、贵州和江南等地并入大明领土范围内。

    英国做出这种让步,他们在怕什么?

    因为俄国行动了,这种机会沙皇如果抓不住,那就是蠢货了。

    沙皇看到满清不堪一击,连小日本都打不过,他们还客气什么,马上以远东局势紧张,影响了俄国利益为由,增兵十万,进驻张家口,他们在张家口存在已经很多年了,当年争葫芦岛的时候,他们就在张家口建设了兵营,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撤走,保留了几千驻军,现在突然增兵十万,鬼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

    英国找俄国交涉,俄国表示不占有满清领土,但英国也要敢信,俄国这种表示多了,尤其是在中亚地区,可现在整个中亚都是俄国的领土了。

    更让英国担心的是,德国人也插了一杠子,在得知满清中央崩溃的消息后,德国一艘巡洋舰开到了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