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明军的支持下,俘虏中的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籍士兵马上被释放,发还他们的枪支弹药,转身就成了第二联盟国的軍队。

    由于这三州在战争中首当其冲,战前当地百姓的参军热情极高,在俘虏的两百多万軍队中,三洲士兵就有二十多万,占了十分之一,这让美利坚第二联盟国一建国,很快就能组建起规模不小的軍队。

    同时大明军队还释放了大量的黑人,这些黑人主要来自美国南方各州,他们中不乏一些被美国联邦废除他们奴隶身份而感激的志愿兵,尽管他们的生活未必比奴隶时代过的更好,但他们有了自由,这种东西是一种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让黑人可以像白人那样冲锋陷阵,为美国联邦战斗。

    但经过大明軍队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很多黑人也愿意回家乡争取他们的合法利益,一只只黑人小分队组建起来,大规模向临近的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进行渗透,他们打击地主庄园,焚毁黑人的借据等债务凭证,联系当地的贫苦黑人一起,要求废除债务、占有土地等权益。

    这些行动让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在美国南方各州普遍展开,美国陆军一方面要对抗前线的明军,一方面还要镇压越来越骚动的黑人运动,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不得不再次回到谈判桌前,但是他们提出要求明军放弃对美国分裂势力的支持,为此他们愿意进一步提高美军俘虏的赎金,他们的底线是每个人两千美元,总金额不得超过三十亿美元。

    对此大明不能接受,他们不认为美国内部的混乱,是大明占领军造成的,而是指责都是因为美国国内的种族歧视政策,是美国政府对其他民族的压迫造成的反抗,这是革命,是美国民众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正义要求,大明政府不支持他们的诉求,但也没有理由打压他们争取自己权利的合理行为。

    美国代表异常愤怒,不惜以中断谈判相威胁,而大明的回应是,发动了新的进攻。

第七百七十七节 伦敦和谈(2)() 
经过精心的准备,十万战斗热情高昂,意气风发的軍队从休斯敦前线抽调到了俄勒冈州,向哥伦比亚河谷对峙的五十万美军后方迂回。

    这些部队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来自美洲的当地移民士兵,国内招募的两广、福健地区的山地民众,相当多都是擅长开山的客家人。

    之所以挑出这些山民,就是要他们从山里出击,翻山越岭去包抄河谷中的美军后路的。

    在哥伦比亚河谷,双方已经对峙了太长时间,美军在这里部署的兵力最多时候高达七八十万人,但因为其他战场局势紧张,多次抽调之后,已经只剩下五十万。而他们对面的明军也始终只有三十万人上下,守有余而攻不足,只能进行对峙。

    当十万人翻越山岭,在美军的印象中不可思议的出现在美军后方,顿时就让河谷中的美军主力感到了恐慌,他们担心发生休斯敦的故事,不敢冒险被人包围,于是分兵打击包抄他们后路的明军,结果刚刚分出了二十万兵力,明军就在正面战场上发动了猛攻。

    已经对峙了一年多,疲惫不堪,且受到休斯敦战败打击的美军,在猛然的正面冲击下被击溃,结果五十万美军在前有强敌,后有围堵的情况下,突围不果之后,选择了投降。

    又有五十万軍队投降的情况,让全世界都以为美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继续作战下去,有可能面临全盘崩盘的可能。

    美国谈判代表和美国政府的压力更大,他们不得不面对美国南部和中部向大明敞开了怀抱的情况,明军此时已经能够毫无阻滞的开进美国大平原地区了。而且他们还真的在这么做,从休斯敦方向和北方分别开始向中部进军,休斯敦北上部队攻克了达拉斯,哥伦比亚河谷方向的明军则沿河攻击到了斯内克河平原一带,两只明军的大目标显然是丹佛的美军,并且骑兵不断的兵出科罗拉多大峡谷,牵制丹佛美军的计划很明显。

    经过权衡之下,美国政府下令丹佛守军撤退,他们真的担心在发生一次集体投降事宜,美国軍队在这场战争中已经成了一个笑话,美国政客们自己都对本国軍队严重缺乏信心。

    丹佛守军甚至一度退到了奥马哈,依托密西西比河防守,这一次大范围的后撤,让美国主力已经都集结在了密西西比河流域,显然他们打算用美国中部广阔的大平原地带为缓冲,再次拉长明军的交通线。

    但明军也不傻,他们进入了美国放弃的丹佛之后,并不打算继续东进。而是排除一支支骑兵,在广袤的大平原上驰骋,解放和联络一个个印第安部落,将他们武装起来,组成骑兵部队,然后一起在大平原地带驰骋。

    他们不断的炸毁一座座铁路桥梁,拆毁一座座电报线,让美国中部地区迅速退化到蛮荒时代。同时派来一个个蒙古牧民,教授印第安人如何在大平原的草原上,美国人白人放弃的农场、牧场上进行游牧。

    明军已经发现印第安人对游牧生活的适应,他们开始有意的培养他们的游牧习惯,希望他们能在美国中部地区找到他们的家园,成为驰骋在大平原地区的游牧部族,从而成为长久的与美国东部缓冲的势力,这样明军有可能长久占据美国西部。显然軍队的想法比政府要简单的多,他们付出了流血牺牲,还是希望能够割让美国西部地区的。

    在南方则继续支持黑人运动,从密西西比州滚动过去的黑人运动,已经扩展到了佛罗里达州,北方到了南卡罗来纳甚至弗吉尼亚州等南北战争前黑人聚居区。

    大明占领军还让美利坚第二联盟国政府与墨西哥政府达成协议,割让了努赛斯河以西地区,包括科珀斯港在内的领土给墨西哥,换取了跟墨西哥的和平相处。墨西哥政府虽然没有承认第二联盟国,但却乐的收回这些边境地区墨西哥人众多的土地,尤其是科珀斯、拉雷多、麦卡伦等美国海港城市,是有相当的经济基础的。

    当然大明得到的好处是,可以继续使用科珀斯港,同时大明舰队也开进了麦卡伦和拉雷多两座墨西哥城市,让这里的造船设施帮忙修理,海军恢复速度大大提高。但是海军总兵却病倒了,而且病的比较重。

    九月,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谈判,在英国的调停之下,大明和美国取得相当的一致。

    基本上都是以美国的退让为基础达成的一致,比如美国同意了大明提出的四十亿大明两的赔偿,对美国而言,这个数字虽然巨大,但相比美国在战争中的损失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很难接受的数目,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他们的财政能力比大英帝国都强。

    三十年前美国打南北战争时期,最后双方的财政总支出就已经高达五十多亿美元,其中北方支出三十二亿美元,南方支出二十一亿美元,三十年过去了,美国的财政能力更强,这场战争打到现在,美国已经发行了三十亿英镑的债务,这可是相当于六十亿大明两的资金,因此大明要求的战争赔偿虽然很多,但不是付不起。

    大明政府满足了所有的赔偿要求后,放弃了对美国在西部进行军事部署的限制,只要求他们不能部署超过五千吨级的主力舰,这一点对英国也是有利的,而在大明得到了夏威夷之后,英国也需要美国在西岸保持军事力量来制衡大明,所以不可能让美国被大明解除西岸武装。

    在关税上,美国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他们决定将所有商品的进口关税水平降低到百分之三十,当然这不可能是对大明的特殊优惠,而是所有国家的所有商品,显然美国也知道他们的高关税得罪的人很多,必须开放自己的利益获取支持。

    然后签订条约,条约规定,大明将在得到全部赔款支付之后,才从美国撤出全部軍队,这一点美国人甚至都没有坚持。

    因为条约刚刚签订,英法德三国的金融财团,就联合向美国承销了一笔三十亿美元的债券,这笔钱很快就打到了大明政府的账户上。然后大明开始撤走第一批軍队,也就是将軍队从丹佛撤到内华达山脉以西,将整个大平原地区归还美国。

    第一期债券发行三个月后,美国人发行了第二笔债券,同样是三十亿美元,收到第二笔钱之后,大明开始从休斯敦撤军,将所有部队撤回加州。十二月底前,美国人将最后二十亿美元一次性缴清,大明从加州撤军。

    美国给钱,大明就撤兵,严格遵守条约规定。

    因为大明政府需要收缩力量,因为甲午战争的形势依然如历史上那么狼狈。

第七百七十八节 一样的甲午() 
如今已是十一月,大明队陆续从美国撤军,几乎一刻都不耽搁。

    就在今年三月,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

    开战的原因,跟历史上别无二致,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向清政府请求援助,然后日本公使向满清外交官表示,满清应该出兵帮助朝鲜平乱,满清以为日本不会反对,于是出兵,结果日本以1882年跟满清签订的条约,同时出兵。

    担心引起日本队长期停留朝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引起历史上明朝与日本那样的战争,在清政府的劝说下,朝鲜政府迅速答应了起义的东学党的条件,东学党起义慢慢平息。

    清政府决定撤兵,同时以此要求日本同时撤军,但此时日本非但不撤军,反而增加了兵力。

    之后两国开始外交扯皮,应该说清政府此时的外交政策是得当的,李鸿章等稳健派避免战争的态度其实是可取的,而李鸿章也确实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成果,以英国、俄国为主的相关列强都向日本表示了谴责,清政府在外交上是有优势的。

    但日本此时顾及不到外交,于1894年7月,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至于日本突然的激进态度,历史上有多种解释,有日本政府授意驻朝外交官挑起战争的说法,有军部擅自发动的说法,都很有道理,以其现象来看,军部自行其是的说法与后来的九一八事变非常相像,总之至少在直接占领朝鲜王宫这种事情上,不像是伊藤博文等老道的政客能做出来的,队中的愣头青做这种事倒是很正常。

    日本占领朝鲜王宫之后,解散了朝鲜的亲华政府,扶植大院君李应上台摄政。日本控制的朝鲜亲日政府宣布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日军与清军在朝鲜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此时由于日本占领朝鲜王宫,满勤文武十分震惊,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而且慢慢主战派占了优势。

    所以清政府也相应增兵,开始给日本施压。

    当时清军主力已经撤退到了牙山,准备度过鸭绿江归国,日本的持续增兵,让清政府决定增兵,于是向靠近鸭绿江的大东沟一带海运陆军。

    李鸿章派遣济远号巡洋舰护送第一批淮军士兵奔赴大东沟,陆军已经登陆,这时候遭遇日本浪速号为首的巡洋舰队,双方之间爆发冲突,互相炮击,是为丰岛海战,济远号巡洋舰不敌,开始撤离。

    这场冲突中日双方历史上都说不清楚,日本人说是清军军舰率先用鱼雷袭击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