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人征兵的同时,邓世才则不断的为张开山筹措兵力,国内招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邓世才则开始深挖美国华人的潜力。

    他向李秀成提出,让李秀成抽调十万太平军,李秀成的太平军要防守内华达地区,李秀成还是同意了。阿拉斯加的援兵也不断抵达,哪里有三十万流放的罪犯,大多数都是青壮年男丁,精力过剩,否则也不可能在国内犯下流放的重罪,要么是出于想获得赦免,要么是单纯的就喜欢打仗,参军的热情很高,有十万人报名,不断的送到美国来。

    让人欣慰的国内的情况也相当不错,在明军优厚的军饷刺激下,已经有了当兵传统的湖南人大量参军,许多甚至都是过去的湘军士兵和基层军官,军官自己招募同乡,一起报名参军。北方的青岛、秦皇岛也招募了一批士兵。让人遗憾的是,东北地区的老百姓参军热情就不高了,显然满清统治区的老百姓参军,主要是为了军饷,根源在于贫穷。

    不过南美洲和南洋地区的华人参军热情就很让人欣慰了,尤其是南洋地区,这里的华人算不上贫穷,生活条件甚至不当地土著还要好一些,平均水平仅次于当地以商业为主并且享有一定特权的白人,他们的参军热情则是因为对政府的认同,这场战争在南洋地区的华人看来,就是政府为了维护海外移民的权益打的,他们深受刺激,加上政府招兵时候,在当地进行的引导性宣传,很是激发了南洋华人的爱国热情,不但普通人参军,大批富商家受过良好教育的子弟也报名参军。

    根据国内的预计,在湖南等地可以招募到二十万左右的士兵,在青岛和秦皇岛两地共能招募七八万人,加上东北地区不超过十万。但在人口不到千万的南洋地区,有可能招募到五十万队,在南美洲也可能招募到十万人。

    加上阿拉斯加等大明殖民地的队,邓世才手里的兵力能增加一百万。

    这些新兵还需要训练,但邓世才可以用新兵顶替老兵,将在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州维持治安的几十万正规军抽调出来,同时可以将这些新兵用来维护交通线,又能抽调一批兵力出来,这样他可以动用的兵力将达到一百五十万以上。

    除了防守哥伦比亚河谷的队,李秀成可以用于德克萨斯州作战的兵力,至少有一百二十万人。

    这对他来说绰绰有余了,即便给他更多的兵力,物资补给也供应不上。

    邓世才在后方筹措兵力,张开山在前线再次开始发动攻击。

    大军沿着格兰德河和圣安东尼奥,水陆两路进发,一路沿着格兰德河攻击美国河港拉雷多,一路从陆路攻击海港科珀斯。

    经过一番血战之后,休斯敦的援兵派不出来,也不敢派,陆云起在奥斯汀始终虎视眈眈的盯着休斯敦呢。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当明军大军逼近的时候,美国海港的平民、富商甚至连官员,都开始坐船逃亡,整个城市在战前已经人心惶惶,老百姓的行为影响到了守军,他们没有做出有力的抵抗,能坐船逃离的都逃离了,坐不上船的也试图往东部逃跑,要么进入其他美国城市,要么在其他海港找到船。

    这些海港无法被包围,让当地军民始终都有一条退路,有退路的人也就无法孤注一掷,不会抗争到底。

    明军轻松拿下科珀斯港城,甚至还缴获了大量军事物资,张开山不由得惊叹于美国人的富足,这段时间的缴获非常多,之前圣安东尼奥和奥斯汀的美军最后基本都选择了投降,因此留下了海量的武器装备,装备这些军事物资之后,让明军的军事补给大大改善,甚至可以说,在相当程度山支持了这次作战,否则单靠明军自己的运输,张开山觉得自己至少还得等两三个月时间。

    至少没有这批缴获,他这次不可能两路出击,在陆路占领了科珀斯之后,沿河前进的大军也成功攻下了拉雷多,城里的墨西哥人后裔在战争刚刚打响的时候,就制造了相当多的混乱,有些是有预谋的,有些在是不满美国白人对墨西哥人的歧视,趁机发泄怨气的。

    这些情况,让这座城在一开始就陷入了混乱,守军没有坚守到底的勇气和士气,仅仅坚守了一天半后,就向南撤退,给明军留下了一座空城,至于老百姓,则比军人逃的还早,军人坚守的目的,甚至就是为平民撤离争取时间。

    攻占拉雷多之后,明军继续沿着美墨边境界河前进,大有扫荡美国边境城市的架势,这在河对岸的墨西哥眼中,产生了一种美国人不堪一击的视觉效果,尽管大量墨西哥青年加入明军的要求被明军拒绝,可是明军的补给却大大改善了,现在已经不再是商人利用走私帮助明军了,跨河贸易已经成了常态。

    墨西哥在海湾的港口,都开始有成批量的商船驶向明军刚刚控制的海港,船上拉着大量的粮食、布匹和药物等军事物资。

    不止是粮食物资,明军甚至已经可以通过墨西哥商人,将加州征集的物资,通过边境铁路进入墨西哥,由墨西哥国内的铁路中转,运输到美墨边境的明军控制区,等于让明军多了无数条运输线,而这一切,墨西哥政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连明军偶尔进入墨西哥境内,只要不是有军事企图,墨西哥政府和当地驻军也当没看到,对此美国进行了强烈的抗议,尤其是格兰德河谷之战的时候,美国人指责正是明军潜伏在墨西哥境内,突然对大粮城发起了反攻,才将美军的退路切断,他们以此为由当时逼迫墨西哥政府短暂的关闭了边境,但随着格兰德河谷之战的失败,墨西哥政府就不再重视美国的态度了。

    此时的墨西哥,不但开始忽视美国的态度,而且越来越接近加入这场战争。

    墨西哥国内的舆论,大肆向战争方向倾斜,政府没有压制,也压制不住这股舆论,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相对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较为强烈的国家,但凡有一点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就不可能不对美国对墨西哥做出的历史罪行产生仇视态度。

    因此舆论已经开始大肆呼吁政府参战了。

    但墨西哥政府始终没有表态,但他们决定出兵了。

    1893年七月,在明美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明军占领了美国墨西哥湾港口,并且沿着美墨边境界河格兰德河逼近的时候,墨西哥队终于跨过了边境,几乎同时占领了两座美国城市,麦卡伦和布朗斯维尔两座港城。

    墨西哥和美国边境很有意思,很多地区是,河对岸有一座美国城市,河这边就有一座墨西哥城市。比如埃尔帕索对岸是墨西哥的华雷斯,拉雷多对岸就是墨西哥的新拉雷多,麦卡伦对岸是墨西哥的雷诺萨,布朗斯维尔对岸是墨西哥的马塔莫罗斯。

    这些双胞胎对称的城市,往往人员往来密切,双方都有大批侨民住在对方的城市里,因此墨西哥虽然没有宣战,可是利用保护侨民的名义出兵到河对岸,却是相对温和的做法,因为历史上,美国就多次利用这种借口出兵过墨西哥,他们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美国除了抗议一番之外,没有过多的表态,甚至是默许,因为与其让这些城市落入明军之手,让墨西哥人占了,以后更容易收回来,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美国政府的默许,墨西哥队占领这两座城市,还要费一番功夫呢。

    但墨西哥人此举无疑是从明军口里拔牙,将明军吃到嘴边的肥肉抢到了自己碗里,大明能答应吗?

    事实上,大明不但许可了这种做法,大明公使还主动恭喜墨西哥政府收复失地,开办酒会邀请墨西哥大员来庆祝。

    之后正式邀请墨西哥跟大明结盟,共同对抗美国。但墨西哥政府再一次推脱了,声言墨西哥政府的行为,只是为了保护侨民,并无意与美国开战。

    至此,大明才彻底对墨西哥失望,觉得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不可能拉拢得了了。

    但邓世才认为,大明已经攻占了墨西哥湾的美国海港,对墨西哥的需要已经不再紧迫,他命令海军,将舰队开进墨西哥湾,然后展开对美国东岸的军事行动。

    海军认为时机已经过去,美国海军不断增添军舰,拥有了一定的战斗力,且美国东部海港都有坚固的要塞炮台,海军与其进入墨西哥湾,不如全力维持太平洋的运输线。

    但邓世才坚持要求海军必须将舰队调往墨西哥湾,他认为,大明军舰出现在美国东岸,本就是一种胜利,根本不需要作战,就能带给美国巨大的心理打击。

    在邓世才的坚持下,海军决定派遣十艘装甲巡洋舰进入墨西哥湾,但包括不断进入海军编队的新型战舰依然集中于太平洋地区,以夏威夷为中心,不断的加强大明对东太平洋地区的控制力。

    与海军的消极态度相反,有的是人对于战争态度积极,李秀成率领的十万太平军,从埃尔帕索出击,沿格兰德河北上,占领格兰德河上游重要城市阿尔伯克基,彻底阻断丹佛美军南下的任何可能。也加强了明军对大峡谷以南的美国西南地区的控制力。

    在哥伦比亚河谷一带指挥作战的新生代将领要求主动出击,他认为跟美军在这里相持两年时间,已经让美军困顿不堪,他打算用二十万兵力,向对面的五十万美军发动反攻。

    刚刚随阿拉斯加队来到奥斯汀的刘危,和一直想对休斯敦发起攻击的陆云起俩人一拍即合,申请利用有限的兵力,给美国人制造一个大麻烦。

    他们决定二次解放黑奴!

第七百六十一节 打断美国社会的支柱() 
美国南北战争后的黑奴得到了解放,但却陷入了更黑暗的境地,所谓的流浪狗比宠物狗过的更惨,没有主人的奴隶比日本那些失去了主子的武士更惨。

    南北战争后,美国联邦政府帮忙重建南方,就是林肯那个很光辉的口号,“优先重建南方”,事实上战争也主要是在南方境内进行,北方新英格兰地区不但没有受到战争波及,反而因为战争而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南方重建的第一要务,就是重新恢复南方的生产,而南方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自然是过去的种植园经济,主要生产。

    过去的种植园,所有权归白人奴隶主,劳动力则主要是黑人奴隶。

    现在黑人解放了,那生产怎么办,政府积极鼓励将黑奴转变为自由雇工,于是大片的种植园被奴隶主划分为小块,租给一个个奴隶家庭耕种。

    通过将奴隶变成佃农,美国战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生产,引起了1866年世界范围内的价格崩盘。

    还有一些奴隶主开始雇佣华工来种植,最高峰雇佣的华工数量高达百万人,让上百万黑人没有生计,被迫向北方转移,在美国北方引起了白人的不满。

    美国政府高层,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推行所谓的南方宅地法,允许黑人占有南方的无主荒地,但南方的为主土地本来就少,所以大多数黑人还是沦为了佃农。

    可是成了所谓的自由佃农之后,他们的生活未必比当年的奴隶更好,因为他们依然受到奴隶主的盘剥,甚至更狠。

    过去奴隶主盘剥他们,是通过强制劳动,他们是奴隶主的财产,奴隶主出于保护财产也好,都必须养活这些奴隶。但现在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