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启照点点头,再去进行协调,与其说是协调,不如说是传达皇帝的态度的。

    但是反对派依然不罢休,反对派的骨干请求面见皇帝。

    朱敬伦不由有些不满,他坚信自己的态度已经兼顾了各方意见,算是一个稳妥的方案,怎么还要反对。

    反对者是邓世才,以他的身份来反对很奇怪,目前主要的激进派是陆军,主要的保守派是海军,陆军看到成熟的果子而不摘,这很难,而海军则出于后勤补给考虑,反对陆军速战的倾向,如果陆军打赢了,跟海军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打输了,没准倒要怪海军没有负责好补给。

    邓世才是陆军出身,以他的身份,应该支持陆军的态度,可他偏偏是最激烈的反对速战的军官。

    “叫他进来!”

    邓世才进了战时内阁的办公室后,一圈敬礼,这里所有人的职位都比他高。

    “你反对进兵?”

    朱敬伦张口就问。

    邓世才毫不客气:“是的,陛下!”

    朱敬伦问道:“说说你的理由。”

    邓世才道:“因为我军现在极其危险。”

    朱敬伦一愣,不由皱起眉来。

    “危言耸听,直接说你的道理。”

    他不太喜欢这种一开口就唱高调的,像极了春秋时期的纵横家口气。

    邓世才道:“目前的战局,看起来对我军极为有利。可这本就在意料之中,美军已经三十年没有打过大战了,高级将领还都是南北战争时期的老将。中下层军官几乎没有任何与强国对阵的经验,而我军几年前才在越南与法军血战过,所以取得目前的战果并不值得骄傲。”

    朱敬伦催问道:“还有呢?”

    邓世才道:“目前我们连基本的情报真实性都无法保证。美国国内情况一无所知,所有的情报要么就是从美国的内线发出来的零零散散的消息,且不说真实性如何,这些消息自身就很矛盾。最有用的信息,反而是从欧洲传过来的,可这些消息,也不过是一些美国公开的新闻报道,其中对美军的信息,对美军的消息,目前根本就无法保证。深入敌国,却不知敌情,这本身就是危险的。而且还要深入腹地,后方还不稳固,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朱敬伦道:“我不是说让后续部队登陆后,才准许陆云起进军的吗?”

    邓世才道:“即便后续部队到了,也应该以稳定后方为要,不能急着进攻。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情报网。上次我们能打赢法国,英国人提供的情报至关重要。可这次英国不会向我们提供情报。一切消息都经过欧洲来搜集的话,恐怕准确性和失效性都无法保证。”

    朱敬伦冷静了一下,邓世才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深入敌国,后方不稳,一旦稍有败绩,则进退失据,进不得,亦退不得,倒时候就没有了回旋余地。

    朱敬伦发现他也犯了错误,那就是看到目前进军太过容易,而轻敌冒进,实在是不愿意看到那么容易摘的果子错过了。

    “倘若我们一直都无法恢复情报网,那我们就不进攻了吗?”

    朱敬伦反问道。

    邓世才道:“如果无法恢复情报网的话,微臣以为,必须做到三点方可进兵。”

    朱敬伦道:“哪三点?”

    邓世才道:“其一,海军攻占夏威夷,从而彻底将美国海上力量赶出太平洋。这样确保两条运输补给线路,一条从上海往西北至阿拉斯加中转,一条从台湾出发经夏威夷中转。其二,必须肃清敌后力量,彻底稳定后方,才能放心前进,否则容易重蹈拿破仑侵俄之覆辙。其三,必须得到墨西哥的支持。”

    轻敌冒进导致彻底崩溃的例子朱敬伦知道,还知道很多。邓世才举的拿破仑的例子是一个,拿破仑一路进兵至莫斯科都势如破竹,可就是因为始终无法肃清反抗力量,结果一旦前方受挫,连一个后退的机会都没有。另外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统治者或者军官都受不了扩大战果的诱惑,结果导致扩张过大,最后造成了整个局面的崩溃。从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到二战时期的德国,日本无不是这样,后世有无数的推论,假如德国不进攻苏联如何如何,加入日本只占领满洲和华北如何如何,都是这种扩张过速导致消化不良的结果。

    这些朱敬伦冷静下来能够理解,但墨西哥对这场战争有这么重要?

    “墨西哥与战局如此重要?”

    朱敬伦不解道。

    邓世才道:“关乎胜负!”

第七百四十五节 已无退路之人与已无退路之局() 
邓世才随即解释。

    认为如果能得到墨西哥的支持,第一,大明队可以就近从墨西哥进行物资补给,不需要长途跋涉横穿整个太平洋进行运输,运输压力大大降低不说,而且更有保障。第二,得到墨西哥支持之后,大明海军可以使用墨西哥的港口作为基地,改变目前这种只能从太平洋方向发动攻击的窘境,如果海军拥有墨西哥湾的基地的话,就能封锁美国东岸,这样给美国的压力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谈。第三,墨西哥一旦支持大明,哪怕他们不参战,哪怕他们不允许大明使用他们的港口,光是从情报方面,墨西哥就能就近为大明提供即时的信息,从这一点上来看,甚至比他们直接参战更有利。

    可以说墨西哥一旦站在大明一边,将彻底补齐大明的所有短板,让这场战争回到对等的状态,双方各凭本事,而大明在军事实力上,要占有绝对的优势,至少在短时间内,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邓世才看问题的方面跟其他人都不同,应该说更全面和更仔细。

    朱敬伦也不由得信服,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干涉是不是一个错误,或许这种专业的问题,就该交给这种专业的人处理才是。

    他突然感到邓世才这个人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一般认为,此人立场有问题,当初他没有站在陆军的立场,帮助兵部的文官打击了陆军中的少壮派势力,在陆军内部一直有叛徒的身份,甚至被称作陆军之耻。

    但朱敬伦绝对不相信这样的人会做出背叛的事情,尽管他的行为跟陆军的利益不和,但也绝无背叛的可能,地位到了他这种高度,做事情往往出自理念,只能说他的理念,跟陆军的主要军官不一致,而不能说他背叛了整个陆军。

    也许是让他雪耻的时候了。

    朱敬伦想道。

    “如果将我们的指挥中心设在前沿,你认为会不会更方便指挥?”

    朱敬伦问道。

    邓世才摇头:“陛下,万万不可,此战胜负是小,陛下安危安危更为重要。”

    朱敬伦笑道:“你误会了,我可没有御驾亲征的癖好。我是说,如果将指挥中心放在第一线,会不会对战争更有利?”

    邓世才点头:“战场瞬息万变,所有行动都要传回国内做决定的话,确实影响战机。”

    朱敬伦问道:“那如果让你亲去美国指挥作战,你能保证比后方的兵部指挥更好吗?”

    邓世才愣了愣,眼睛似乎都猛地凸了一下,呼吸有些急促。

    “陛下,微臣才疏学浅”

    朱敬伦打断了邓世才的假谦虚:“你就说你能不能做的更好吧?”

    看到邓世才的胸膛在明显的起伏,显然他很犹豫,又很激动,甚至可能有些紧张。

    说自己不行吧,那是假谦虚,说自己行吧,那就等于打兵部的脸,而且会让他错失一个巨大的机会,可如果说自己行吧,又显得太不客气,太浮躁了。这也就是中国人会如此,换做外国人,哪怕是日本人呢,都会主动请战的。

    在朱敬伦的逼视下,邓世才缓慢开口:“理论上将指挥中心靠近前敌”

    朱敬伦又打断他:“我不要听理论,我只想问你行不行?”

    “到底行不行?”

    朱敬伦连续逼问。

    “行!”

    “大声点!”

    “行!”

    朱敬伦看着邓世才:“你确定你行?”

    邓世才道:“我行!”

    朱敬伦笑了笑,气氛顿时放松下来。

    “那好,你收拾一下,即刻启程前往美国,全权负责指挥前线战斗。你怎么打我不管,后方什么情况,你也不用管。”

    尽管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邓世才还是愣了一下,沉默了片刻,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然后慢慢跪下,恭恭敬敬的叩拜在地上。

    朱敬伦赶紧扶他起来:“跪什么跪啊,这武将最不能是软骨头,快起来!”

    但邓世才不起来:“陛下。微臣斗胆,微臣敢立军令状,若微臣前去,一定能答应这场仗。但微臣有三个条件,陛下能允微臣,则微臣即刻出发,若陛下不能允准,则微臣去了也是白去,倒不如不去。”

    朱敬伦叹道:“这倒跟我讲起条件来了。丹麦的军校是怎么教你的,还没学会服从?”

    邓世才坚持道:“陛下赎罪。只是事关大局,微臣不敢不提前禀明。”

    朱敬伦道:“你说吧。”

    邓世才道:“第一,微臣在前线,进兵缓急,接应由微臣定夺。第二,无论海军、陆军都应以微臣的命令为准,不得受其他干扰。第三,前线军资、财务,微臣有调动之权。”

    财权,兵权,这可都要了啊,这本是犯忌讳的事情,他能当面提出来,要么是枭雄,要么是坦荡,难题在朱敬伦这里了。

    朱敬伦沉默片刻:“你知道你要这些东西,会让你没有退路的吗?”

    邓世才道:“微臣已经没有了退路,要给自己留退路,就打不赢这场仗。”

    朱敬伦一愣,他想到了美国的潜力,真的将美国的潜力激发出来,那是非常可怕的。二战时期的日本就是例子,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却组建起了远超珍珠港的军事力量。现在看来,如果美国人铁了心要打这一仗,以美国世界第二的工业实力,要组建起数百万队,不是什么难事。邓世才说的对,要留后路的话,这场仗真的不好打,不但他个人不能留后路,整个国家都不能有后路啊。

    想到这里,朱敬伦突然发现,贸然发起这场聚集美国未来国运的战争,也许真的有些轻佻了。

    “好,我准了你了!”

    邓世才一头磕在地上,起身后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出去了。

    “陛下,不可啊。”

    “陛下,军人掌握财权,于国大大不利啊。”

    “陛下”

    邓世才一走,一群劝谏的。

    朱敬伦摆了摆手:“不用说了,我意已决,你们都还没看清局面啊,他倒是看清了。”

    其实朱敬伦还是把邓世才想的过于复杂了。

    邓世才离开兵部之后,马上坐火车回了一趟家,他去了他祖父的坟前,他祖父已经死了二十年,可是祖父死的时候,家人甚至都不通知他,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祖父就是被他给气死的。

    当年他祖父阻挠修铁路,是他亲自回来劝说,还把祖父骗到了外地,回来的时候,铁路桥已经过了他家菜地,他祖父直接气的痴呆,没几年就死了。

    结果邓世才就被族中看成了叛逆,尽管没有将他开除族籍,但除了他的血亲,没人在跟他联系。

    宗法制度下,这种族权跟个人权势之间,有时候是重叠的,比如如果邓世才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