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军兵力越多,供给越充足,可明军兵力却更少,补给更紧张。

    大明的说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要说完全符合事实也不对。攻击顺化的过程中,大明确实始终受到武器弹药补给的影响,靠越南人的独轮车、驮马运输的给养完全跟不上,但如果说没有铁路,明军就没法南下,那就有些夸大其词了。

    因为既然法国人已经把铁路修到了顺化,而明军从北方打到了顺化,法国人能利用顺化的铁路,大明也可以。

    不过在收复王都的喜悦之下,大明提什么建议,越南人都会觉得有道理的。尽管也有一些对铁路向来没什么好印象的官员提出反对意见,但很快就被尊室说等权臣驳回了,反对者说,铁路是夷人侵略越南的手段,尊室说表示,法国人修的铁路是法夷侵略越南的手段,大明修的铁路,则是大明援师越南的捷径。

    于是越南朝廷批准了大明在越南修建铁路的提议,并且接受大明的请求,修建好的铁路将跟法国人的铁路对接,等明越联军彻底把法国人赶出越南之后,这些铁路都交给大明来运营。

    这样大明的穗京(广州)将和越南的京师(顺化)连接起来,方便两国守望相助,若今后越南再有夷狄入侵,大明大军南下,一天就可达越京城下。

    这样的理由让越南人完全不好意思拒绝,现在他们小国的小心眼已经动了起来,眼看着收复了京师,法国人被赶回南圻去了,明军看来还打算继续打,利用明军的力量能够收复南圻之地当然好,可如果明军不走了呢?

    这些日子,两国一起合作对抗法夷,倒也没有龃龉,可是明军在越南的行为,越南朝廷是看在眼里的,明军不但秋毫无犯大有王师风度不说,还帮老百姓干活,买东西公平买卖,甚至用高价来买,已经有官员密奏明军收买人心,提醒阮福明不得不防了。

    如果明军一直这样别无所图,唱着春秋大义的高调,付出伤亡牺牲帮越南人收复失地,那样越南人反而更担心,现在明军想要铁路,他们反倒放心下来,只要肯要东西,看来那就不是打算吞并越南了。

    所以尊室说这种眼光毒辣的权臣才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明军修建铁路的提议,在他看来这是在满足大明的胃口,喂饱了大明,好让他们不再生出其他不该有的心思。

    越南人的小心思大明不知道,也不是很关心,法国的情况才是大明更关心的,因为法国人又换总理了。

    接连的败绩,尤其是顺化的丢失,让法国布里松内阁也走上了倒台的命运,接替他的是老牌政客,第三次组阁的夏尔德弗雷西内。

    弗雷西内是一个投机主义者,他看到战场失利,也认识到大明的军事实力比过去认为的要强的多。他不认为法军士兵不如明军士兵,但他承认无论法国怎么增兵,也不可能跟明军比拼兵力。

    于是他识相的找英国人调停,打算终结这场战争,英国此时也非常乐意调停。

    因为通过这场战争,英国人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就在大明跟法军激战期间,英国以仅剩上缅甸半壁江山的缅甸政府向当地的英国公司罚款引起的司法纠纷为由,向缅甸发起了第三次英缅战争,直接吞并了整个缅甸。

    去年年初,1月1日,英国宣布缅甸为英国领地,归并入印度的一个省。

    由于大明跟法国正在开战,在南中国半岛上的两个最大的势力,都无法对英国的行为做出干涉,英国吞并缅甸非常的顺利,唯一的障碍只是一些不肯臣服的缅甸人不断的反抗而已,英国镇压他们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而与此同时,在中国北方,英国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发生了。俄军竟然趁着明法开战,而大举南下。一路开进了新疆,让在中亚地区跟俄国争霸了几十年的英国极为不安,俄国一旦在中亚占住脚跟,对印度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俄国占领了中国新疆地区,越过帕米尔高原就进入了印度河流域。同时占领新疆,也就稳定了中亚地区,俄国如果进一步南下,就是进入阿富汗了,历史上每一次外地征服印度,除了英国这次,都是从阿富汗走兴都库什山口南下。

    如果仅仅是南下新疆,英国人也不至于急于调停明军跟法国之间的战争了,关键是俄国人胃口太大,他们不但向新疆进攻,而且还从恰克图南下,沿着铁路进兵到了张家口,未必满清京城。

    在左宗棠死后,满清的边塞彻底洞开了。

    :。:

第七百零五节 俄军入塞() 
面对英国提出的调停问题,大明先跟越南商议一番,结果毫无疑问的答应了,因为大明的建议此时越南是言听计从,大明告诉他们,如果能够谈判,即可马上弭兵。

    同时跟越南人交换了态度,越南人表示,他们希望能够收复南圻,但如果法国人肯不再侵扰越南的话,南圻割让给法国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越南人的态度也不是很一致,潘廷逢就强烈要求趁此大好良机,联合明军,将法国人彻底赶出越南,收复南圻旧地。

    但尊室说坚持认为,如果要收复南圻,则法国人势必不肯干休,若法夷继续增兵,战争只会无休无止的持续下去。

    跟历史上任何时代一样,往往大臣之间的争论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潘廷逢本就是主战派,而且名声极好,在嗣德帝时代,就享有清廉的美誉,嗣德帝准许他批评其他朝臣甚至批评皇帝本人,这种人在嗣德帝死后,尊室说和阮文祥这样的权臣当道的时候,显然不可能继续在朝堂立足,险些被阮文祥和尊室说二人投入大狱,最后罢官还乡。

    谁也没想到,潘廷逢还能靠着团练重新爬起来,随着战斗的进行,在明军的帮助下,越南朝廷不断的收编各路义军(有些不服朝廷的被灭了),义军在越南軍队中已经占了绝大多数,而此时六部中除了尊室说和黄高启是一路陪同皇帝从顺化逃到北方的之外,其他四人,包括潘廷逢在内,都是组织团练軍队起家,他们自然结成一伙,对尊室说的权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如果越南能够收复南圻,这些人的势力会更加庞大,所以收复南圻,对越南来说,是巨大的功绩,是将他们几百年向南扩张的成果再次夺回,但对尊室说则完全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尊室说才以南圻荒僻,不值得为此跟法夷争个你死我活为由,劝皇帝以和谈为主,谈不来放弃了也不可惜。

    阮福明此时还是一个孩子,虽然也很想谋夺南圻,这样的话,他无疑就成了一代大帝,死后都会冠一个冠冕堂皇的谥号,可他实在是不敢对抗尊室说的淫威,在他之前前几任皇帝先后被毒杀的景象历历在目,他太知道这些权臣的可怕了。

    虽然阮福明相信潘廷逢这样的忠臣,但他身边都是尊室说的人,连卫队都是尊室说的亲信,这让他如何敢反抗,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

    越南君臣并没有想过明军的态度,结果谈判开始后,当他们发现明军态度十分坚决,强烈要求法国撤出越南,将南圻之地归还给越南的时候,越南君臣极为惊奇,和谈不是大明建议他们谈的吗,这说明大明不想打,可为何他们却不肯让出一寸土地,而且还是越南的土地,如果说大明真的大公无私,打死尊室说这样的老狐狸都是不会相信的。

    但他们不敢说半个不字,只能一路随着大明的战车前进。

    法国人希望和谈,他们不想打了,但是他们不肯放弃吃到肚子里的肥肉,南圻之地他们已经占领了十几年,经营了十几年,让他们放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结果谈判很快就谈崩了,大明宣布要继续南下,直到把法国人彻底赶出越南。

    法国人表示,法兰西不惧怕任何恐吓,不接受任何讹诈。

    谈判破裂反而帮了法国一个大忙,他们的议会通过了继续增兵三十万的议案,从国内继续抽调兵力,议会里的激进派大肆叫嚣,要把不知好歹的中国人打回老家去,让他们以后知道该如何尊重白人。

    于是战事再起。

    法国的援军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明军却已经兵临岘港城下,此时越南再次进入了雨季,但此时明军好像没有休整的打算,抓紧时间在岘港外围构筑工事,一副要包围岘港的架势。

    由于顺化战败,法国人已经没办法完全保护铁路了,所以岘港的铁路线第一时间就被明军切断,但岘港可不是一座孤城,这是一座港口,只要法国海军还在,这里就不是孤城。

    很快明军的炮声就响了起来,伴随着越南雷雨的声音,震动着岘港。

    大明之所以一副急于攻破岘港的架势,那是因为北方的局势确实紧张。

    俄国人南下图谋已久,他们支持法国在越南扩张,又表示支持大明捍卫自己的利益,他们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他们就是在等大明和法国两个阻挡俄国南下的力量厮杀在一起,然后大举南下,此时英国孤掌难鸣,最后他们一定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俄国人想要什么,新疆算是一个,之所以这时候进入新疆,因为新疆内部发生了内斗,阿古柏死了,而且死因不明,有人说是被人毒死的,有人说是酒后殴打小兵,被小兵报复杀死的,还有人说是被暗杀了。

    阿古柏死后,他的儿子和几个部将争夺权力,厮杀在了一起。如此大好机会,俄国如果不抓住,就实在是太对不住沙皇的雄心壮志了。

    五万俄军从十几年前就占领的伊犁出击,很快就攻占了迪化,并且在一个月之内,扫荡了整个北疆。

    另一方面,俄军两万大军,从恰克图南下,一路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抵达了张家口外。

    俄国之所以大张旗鼓从恰克图南下,是因为不久前发生了一起火车事故,俄国人断定是草原匪帮有意为之,之前他们的火车已经多次受到袭击,并以此跟满清交涉过多次,希望派兵保护铁路,可是满清始终不答应,李鸿章只是往库伦派去了八千淮军,但完全无法维持这条一千多公里的铁路的安全。

    借着这次事故,俄国即刻发兵,一路南下扫荡,杀死了数千附近的牧民,直到张家口。

    然后俄国兵在这里修建军营,表示要常驻这里,方便保护铁路安全。

    新疆问题清政府已经无暇顾及了,因为左宗棠没有入疆,就意味着他们打算放弃这里,可是俄国进入张家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新疆远在万里之外,张家口可就在京师门户之外,岂敢让俄国这头饿狼留在张家口。

    李鸿章跟俄国人磨破了嘴皮子,最后俄国人表示可以让步,条件是,清政府租借葫芦岛给俄国,至于新疆问题,俄国人绝口不提,显然他们已经不愿意再用新疆换取满清支持了。

第七百零六节 岘港会战 1() 
俄国人在这个时刻南下,让大明不得不调整战略,英国人极力游说大明尽快结束战争,英国是不愿意看到俄国势力渗透到渤海湾,接着以海为路进入长江流域,大明更不想看到俄国势力南下,在压制俄国人南下这个问题上,大明跟英国有共同的利益。

    在曾国藩、左宗棠相继凋零之后,满清合朝上下已经找不到一个能解救危局的人了,李鸿章算是有这个能力,可李鸿章是主和的,他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