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虬欤急恢泄烁隽恕

    苏杰生年轻时候就到了日本,一开始通过文字来跟日本人谈生意,帮洋人展开贸易,主要收购日本的茶叶,后来慢慢就学会了日本话,不但娶了一个日本女人,名叫河合仙,还悄悄跟河合仙的妹妹河合若勾搭到了一起,并暗中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为苏曼殊,在后世非常有名,但苏家却接受不了这种跟日本人生的孩子,从小就将苏曼殊赶了出去。

    这都是后话了,现在的苏杰生正处在春风得意的人生巅峰,跟日本人的谈判中,他占尽了便宜。

    不过他不是代表大明一个国家,而是代表琉球王师,因此谈判团队中还有一个琉球人,一个越南人,但这俩人就真的只是充数的了。

    苏杰生严厉斥责日本不顾国际道义,悍然侵犯一个存在了五百多年的国家,还将该国国王掳到本国,这为任何一条国际公法所不容,要求日本马上改正,释放琉球国王,向琉球国道歉,并且签下协议,永保不再侵犯琉球。

    苏杰生的副使完全支持苏杰生的强硬态度。

    副使名叫黄遵宪,他是去年从太平天国离开后,休假了一段时间就赶来了日本赴任,在苏杰生手下实习了一年之后,取代苏杰生为日本新任公使,苏杰生则转到北亰,做了驻清公使。

    黄遵宪跟苏杰生的不同之处在于,苏杰生属于洋务司草创之处,伍崇曜直接招募的懂外语的买办,黄遵宪则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洋务司,然后在洋务司的学校中学习了一年国际礼仪之后,到天京正式任职,开始了外交官生涯。

    因此跟苏杰生不同,黄遵宪算是一个技术派官僚,更精通国际法,更懂得如何做一个外交官,他来到日本之后,跟苏杰生学了一年日语,掌握了基本词汇后,就开始履职。

    他震惊于日本的变化,发现日本人正在急速的工业化,而且黄遵宪极为认可日本人的工业方式,那就是通过政府投资,不断的建设大工厂,他收集的信息表明,日本最近几年密集建设了上百家官办工厂,从炼钢到造船,还有铁路电报和矿山,纺织工业和缫丝厂,政府发行了两亿多日元的债券,为兴办工厂提供资金,日本称之为殖产兴业。

    这么海量的资金投入下去,那就是日本政府几乎在自己能想到的一切领域,铁路、矿山、造船、水泥、纺织等各个领域,只要是能想到,并能做起来的行业领域,几乎都有官办工厂的身影。

    日本的这种政府直接建设工厂的做法,不但没有让黄遵宪觉得他们在与民争利,反倒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他主要是觉得大明那种一切都由民间自主的方式,太过缓慢,比如这种直接由政府深度介入,直接参与进来的办法来的直接、有效和快速,并且他觉得,老百姓做事,肯定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哪里能想的周全。

    黄遵宪毕竟来日本的时间还短,他之看到了表面,只看到了日本西化的城市交通,越来越长的铁路线,政府把持的报纸对明治维新成功经验的不断渲染,却不知道日本建立的那些工厂,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即将在大隈重信的推动下,廉价变卖了。

    总之黄遵宪刚来日本,对日本还是颇有好感的,日本人对大明外交官颇为尊重,不止大明,几年前满清外交官来的时候,也是受到了日本的热烈欢迎,他们对受到亚洲大陆国家的重视而高兴,政府渲染这标志着,在隋唐之后,时隔一千多年,大陆国家再次与日本建立了官方联系。

    日本也有大批儒学学者,经常来向黄遵宪讨论和请教,短短两年时间不到,黄遵宪在日本汉诗坛,已经颇有地位了。

    对日本的好感,让黄遵宪很难理解,为何跟他相处的那些看似颇具古风的日本人,竟然会无故将一个传统友好恭顺的友邦,甚至还是日本藩属国直接灭亡呢。

    他当然了解日本的想法,他们认为如果不直接兼并琉球,会导致永久失去琉球,可琉球并不是日本的啊。因此黄遵宪是知道日本人的想法,却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会有这种想法,岛国天生的危机感,这时代的学者还没提出来这个概念呢。

    但既然日本人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大明决意介入,那么黄遵宪就一定要为国服务,这是洋务司学校的老师们所教授的原则,哪怕不符合道义,外交官也要服从国家的利益,外交官就代表国家。

    更何况,处置琉球事件,大明赚够了道义上的好形象,在东方是锄强扶弱,为小国主持公道,在西方是维护地区和平,让地区恢复良好的秩序,所以即便之前跟大明有过冲突的英国,也无法这个大光明的介入,只能打着调停的幌子,从中发挥作用。

    谈判很不顺利,日本人在谈判桌上不肯让步,他们愿意送回琉球国王,让琉球复国,这是大明接受调停的基础,也是在强大的大明舰队兵临日本之后,日本一批死硬派才勉强低头的,他们之前知道大明有强大的铁甲舰队,但是他们没见过,他们眼里英国偶尔停泊在日本港口的军舰就是世界上最雄壮的巨舰,可那些不过是英国的巡洋舰罢了,大明的铁甲巨舰竟然比英国軍舰更雄壮,炮口比英国軍舰更粗壮,眼见为实的震惊,让他们妥协了,朝野达成一致跟大明谈判。

    以允许琉球复国为基础,在英国的调停之下,大明才同意了跟日本进行谈判。

    可是谈判中又有了变数,日本拿出了琉球王手写的向天皇效忠的文书,证明琉球国王是主动归附日本,主动请求废藩置县,主动版籍奉还的。

    大明则认为,琉球王已经到了日本,失去了人身自由,所做的一切决定,大明都视作是在日本政府的逼迫下,强加给琉球国王的,要求日本必须尽快释放琉球国王,在琉球王恢复人身自由后,所做的决定大明才能够接受。

    双方僵持不下的第二个原因,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大明向日本索要出兵军费,认为大明之所以借兵给琉球,完全是因为日本无故灭绝琉球国家导致的,日本必须为此承担全部责任,包括支付大明、越南和清军的出兵费用,而不能让琉球国承担这笔费用。

    大明计算的费用很多,多达三千多万两银子,这笔费用并没有乱要,因为大明政府雇佣本国商人的商船都是高于市场价三倍的,很大一笔钱都砸进了这里面。

    同时还向日本索要大明商人的损失费用,因为大明的撤侨行动,导致三千多大明商人的利益受损,这笔损失日本政府也需要赔偿,数目是两千万两,显然大明商人在日本的规模,远比鴉片战争时期,英国商人在广枺墓婺4蟆

    总计五千多万两的赔款,日本政府无论如何都是拿不出来的,当他们觉得战争的成本比和平还要小的时候,战争也就不是不能承受的代价了。

    也许跟大明打一仗,让他们觉得日本也不是好惹的,没准他们就会妥协了。

    这是日本一部分人的想法,可是黄遵宪收到国内的情况让他觉得,如果真正开战,就不会是小战,而是一场战火燃遍日本的大规模战争,比日本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的规模都大,他告诉暗中来访他的日本友人说,除非日本人打算回到战国时代,否则赶紧认输,有多快就多快,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百五十二节 情况激化() 
日本人成濑温是黄遵宪这两年交到的好友,此人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和大书法家,在日本文化界地位很高,跟日本天皇也有关系,奉明治天皇敕令,到中国临摹唐碑“圣教序”,回国后获奖“御砚”。

    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

    这尊石碑就储藏在唐朝都城所在地长安的一座寺庙,弘福寺中,此时陕西还是回乱下的地狱景象,成濑温还没有去临碑,但他的影响力,却已经直达日本皇室了。

    这样一个在朝野都有大名的人,靠近黄遵宪,如果说真的只是为了个人兴趣,那么他也不会拒绝偶尔担负一旦官方使命的。

    黄遵宪很清楚,成濑温是给日本人做密探,是来探听消息的。

    但黄遵宪也不拒绝用自己的私交偶尔处理一下公务。

    他向成濑温透露了一些消息,目的是为了震慑日本。

    “日本如果再不正视错误,一意孤行的话,大难就要拉了啊。”

    黄遵宪叹息一声,然后将自己知道的,大明陆军已经发起联名请愿,要皇帝下令,动员所有陆军,登陆日本,惩治日本政府。

    “动员令一旦下达,即刻就是百万雄狮登临日本,日本軍队毫无疑问会被消灭,日本政府也会垮台,就连你们的天皇,怕是也要成为琉球王那样的阶下囚啊。”

    成濑温十分震恐,急急找了一个借口告辞,连夜将这个消息转告给日本官方,日本人做事心细,他们并没有马上以此为基础商定对策,而是请求英国帮忙查实。

    英国人通过自己的外交渠道,很快就查实了情况,发现大明陆军上层军官,确实集体向本国皇帝请愿,没参加的高级军官极少。

    伊藤博文马上以此情报面见天皇,跪在天皇面前泣陈,皇国有亡国之威,希望天皇出面压服那些死硬派。

    日本天皇也心中惊恐,日本相比琉球是大国,能将琉球国王擒到东京,而大明相比日本又是大国,如果真的让大明将日本天皇擒拿到广州,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日本几千年历史中从未有过的事情啊。

    天皇召见了陆军的山县有朋询问,山县有朋得到大明要登陆日本的消息后,非常愤怒,告诉天皇说,日本陆军誓死捍卫天皇。天皇问他,是否真能保皇国万无一失。山县有朋回答说,只要天皇无恙,则皇国不灭,他认为陆军动员起来兵力不过十来万,无论如何是不能跟大明比拼兵力的,就像当年日本无法跟蒙古帝国比兵力一样,但蒙古人无法攻下日本,大明肯定也不能。在最坏的情况下,山县有朋认为,天皇有必要避离皇宫,巡狩四方。而且声称一旦皇国危急,四方有志之士都会齐心协力保卫皇国不失,保卫天皇平安。

    山本权兵卫建的海军已经完了,山县有朋建的陆军还没跟明军分个胜负,日本模仿西方軍队已有十年,三年前镇压武士叛乱,江华岛占领朝鲜炮台,这些战绩都表明,西化的日本軍队战斗力大大提高。或许有能力与大明軍队一较高下也不一定,只是大明軍队的数量,实在是多到让人不敢想象,竟然真的能拥百万之兵。

    日本天皇打算在大明动员之前,尽快与大明达成协议,否则皇国就要遭到一场古今未有之大祸,比黑船来袭,英萨战争之时还要危急,至少那些事件,洋人可没想过要对天皇本人如何。

    夜长梦多,这句话诚不欺人,不知道为什么大明陆军请愿动员的消息竟然传了开来。

    这段时间一直就对大明非常愤怒的日本民众,突然在夜里冲击了大明公使馆,与使馆护卫人员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听到枪声的日本警察赶来中止了动乱,可是造成的事件已经无法挽回,大明护卫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