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型馐禄疃欠浅1匾模话闱榭鱿拢挥屑霰鸸业牧煨洳换峤姓庵只疃热绯省

    大明虽然是一个新建立的国家,政权还谈不上固若金汤,因为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政治秩序。可以说朱敬伦如果突然死了,必然出现大乱。但如果他活着,无论他在哪里,都不一定会出现问题。

    上次张千山的问题是非常有偶然性的,首先张千山这种极其没有自知之明却高度理想化的枭雄就不常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朱敬伦在美国卷入了刺杀。

    除此之外,朱敬伦看不到任何可能发生的变乱苗头。首先大明是一个国势日上的国家,带有一股新生国家旭日东升的彭博气象,中国人管这叫国运。虽然是初建,但辅以建立,就攻占了满清的京师,如此隆隆气势,老百姓心里非常踏实。

    在权力构成上,陈芝廷为首的文官集团,并没有特别野心勃勃之辈,最重要的是文官集团没有一个人拥有动乱的威望。军事集团中,打击了侯进之后,黑狗成为权威最重的将领,但他的威望也不足以服众,至少以文鸢为代表的新安派军事力量,还在黑狗带领的五坑系军事集团之上。

    势力较强的新安派少壮派军官们,却个人威望更加不足,陈芝廷又能通过他新安望族和乡绅领袖的身份,稳住这股势力。因此各派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平衡。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敬伦的威望足以服众,只要他不死,没有人任何不该有的念头。

    加上这次去法国,政治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首先法国就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强国,始终不跟法国建立关系,对大明在世界上立足很不利。其次此次去法国,并不仅仅是因为法国,这段时间大明兴起速度过快,跟英国、俄国都产生过一些特别的冲突,朱敬伦打算用这次法国之行,秀一秀肌肉,让大家知道,大明也不是好惹的。

    当然,这种秀肌肉,更是一种色厉内荏的表现,算是某些无害昆虫的警告色一样,只是打消一些国家对大明的轻视,让他们没事不要招惹大明,给大明争取几年发展时间,从而真正锻炼出肌肉来。

    最后一个比较重要的目的,则是朱敬伦打算通过这次法国之行,再次带领一些国内的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精英去见一见世面。

    这些精英是从各个阶层中挑选出来的,三分之一是政府的年轻官员,带他们开开眼界,同时希望安排他们进入西方国家对等的政府部门进行交流学习。

    三分之一是商人子弟,上次派大批商人子弟周游列国,最后得到陈启沅这个意外收获就物超所值,如果这次受到启发,再次出现一个陈启沅这样的能够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精英,那一切就都值了。

    最后三分之一则主要出自最保守的乡绅阶层,一群老夫子,带他们去看看人家西方的义务教育,主要是西北欧国家的教育,看看是否能够让他们在危机之下改变一下思想。

    这一切工作早就在进行中,因此当铁甲舰完成试航后,朱敬伦立刻就决定出航,这时候已经到了二月多,中国农历新年都已经过去了,预计到法国的时候,已经是四五月间,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

第四百一十四节 航程() 
旅欧的路途是漫长的,对使团是这样,对海军同样如此。

    大明海军的规模目前来说相当庞大,即便放在欧洲也能排进前五去,仅次于英法两国,以及老旧而庞大的俄罗斯和奥匈两大帝国,比其他普鲁士、丹麦、瑞典等小国的舰队更大,比荷兰、西班牙等衰落的海上帝国也要强大。

    大明海军装备的各型战舰总数超过500艘,主力舰则是100艘美国造蒸汽帆船,吨位基本在5000吨到6000吨左右,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主力舰船。而大明从美国总共购买了300艘军舰,除了其中100艘作为主力舰外,余下200艘则改成了运输船,因为这些船本来就是美军中用来巡航的快速巡洋舰,火力不够,但是速度快。

    当初购买这些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攻北亰做准备,光是买船就花费了超过1000万两银子,最后都让清廷通过军费给报销了。

    但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尤其是去年跟英国达成了新的通商条约,两国间的战争危机解除,除了英国之外,在东方能威胁到大明的国家不多,因此保持这么庞大的舰队吨位,就成了一种没有必要的负担,更何况这些船也即将老去,在即将到来的铁甲舰时代成为累赘。

    用作军舰或许不再合适,但是作为商船的话,还能用个几十年,毕竟这些船本身就是新船,一大半甚至是从美国船台上直接到的大明,可以说完全是新船,这种铁肋木壳船的寿命维护好的话,用三十年绰绰有余。

    因此今年年初,海军就开始变卖这些军舰,先从运输船开始,接着是小吨位的巡洋舰,最后只打算保留100左右规模的军舰,通过变卖这些船,尤其是削减的维护经费中节约出来继续打造铁甲舰的资金来。

    军舰容易裁减,人员却不好裁减,大明军队到目前为止都还没进行过裁员,主要的担忧是这些士兵裁撤之后无处安置,满清时期,不管是绿营还是乡勇,一经裁撤最大的去处都变成了土匪,与其让士兵转变成土匪,不如留在军中养着。

    而这次跟随朱敬伦出访的士兵,无论何种情况,都是不会被裁撤的,因为他们是绝对的精锐,甚至可以说几乎都是军官。没错海军专门挑选了各种级别的军官,组成了这只海军舰队,专门用来护送朱敬伦出使。

    这并不是为表达对皇帝的重视,事实上这是朱敬伦主动要求的,而朱敬伦不是一个爱好虚名的人,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锻炼海军。

    庞大的大明海军,接近十万的总兵力,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没有过远洋航海的经验,因为这只军队的资历实在是太浅了,大多数军官和士兵的军龄还不超过五年。

    这次出行,长达三个月的行程,就是一次最好的远洋训练,而且是第一次来自中国的船队到达欧洲。不好好加以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

    旗舰就是那艘铁甲舰,目前定位大明海军的旗舰,起名为广东号,以省名来命名,可见对这艘军舰的看重。通过建造这艘铁甲舰后积累的经验,海军打算后期建造两艘铁甲舰,以福健和广西命名,而这两艘铁甲舰的吨位,将于大英帝国第一等铁甲舰勇士级比肩,也就是高达9000吨以上,逼近一万吨,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海军不着急,预定工期是10年以内。显然大明海军自信10年内,他们都不会遇到挑战。

    旅程不但漫长,而且艰辛,尽管除了旗舰外,主力舰只有10艘,还配属了30艘辅助船舶,有运煤船,补给船和医疗船,可是路途上依然意外不断。

    生病是遇到的最大挑战,最丢人的还出现了晕船的,来自两广、福健地区的海军士兵,按说大多都有航海的经验,尽管可能只是渔船的经验,但也不至于晕船,但是这种漫长的旅途真的太挑战人的体力了,在最疲劳的时候,连一些福健的强壮水手都出现了晕船。

    此时平时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巨大的优越,表现最好的是,恰恰是那些当兵前脏兮兮的,一副穷酸相,瘦弱不堪的疍民。疍民长期在河流上游动生活,生死都不离船,有的未必会到海上,但他们连拉屎、睡觉都在船上,从婴儿时候就习惯了船上的晃动颠簸,到最后他们反而表现的最好。

    而且这种远洋航行,他们最为适应的一点是,他们平素的生活就是这样,就是不断的在水上运动,逐水而居,鱼群到了哪里,他们就去哪里。这也让他们的心态比普通的渔民士兵好很多,在这种漫长的船上旅途中,他们根本就不会产生离乡的孤寂感,因为他们的观念中根本就没有一块属于他们的陆地。

    这次旅程不但是对海军的一次考验,还是对外交部门的一次考验,他们需要提前安排好舰队的行程,舰队沿途到达的港口,停泊或者是加煤加水,或者是跟当地的外事活动,他们都需要负责。

    可以说这是一场海军跟洋务司的联合训练。

    在印度停泊不说,朱敬伦还会见了印度的英国殖民地官员,以及一些土邦,停了一天。

    到了南非停了半天。过了南非之后,主要停靠的是法国殖民地口岸,这是法国人的安排,他们大概想以此向大明国展现他们的实力。可惜暴露出了一个事实就是,即便是法国,要进行世界范围内的远洋航行的话,也离不开英国人的殖民地港口支持。

    在两年前沦入法国殖民地的塞内加尔口岸达喀尔停靠了两天时间,尽管这个殖民口岸还很荒凉,但是法国人建的总督府却相当豪华,法国人解释说这总督府事实上是过去葡萄牙人贩卖黑奴的利润建造的,事实上法国人贩卖的奴隶一点都比不葡萄牙人少,可他们现在却摆开了一副反对奴隶贸易的嘴脸,仿佛恩赐给了黑人自由一样,另外他们也主要是想向朱敬伦展现友谊,因为大明的反苦力贸易立场十分坚定,这次到法国,法国政府也将对此表态,现在提前表态,让客人高兴高兴,何乐不为。

    过了达喀尔,沿着非洲海岸,远航到葡萄牙的里斯本才再次进行休整。葡萄牙人的态度不是很热情,没有什么有地位的人接待朱敬伦,朱敬伦一行也都没有下船,只有几个主教登船对朱敬伦一行表示了欢迎。

    因为大明强行进入澳门,而最后跟英国达成的协议中,根本就没提澳门的地位,葡萄牙彻底失去了澳门,他们的政府面子上过不去,当然不会欢迎,能容许大明舰队靠岸,已经是给了面子了,但是大明军队进入澳门之后,并没有砸毁存在了几百年的澳门教堂,也没有干涉他们的宗教活动,教会对此表示了认可。

    终于到了欧洲,一路上海军官兵也是进行了一次设身处地的地理学加强培训,作为海军军官,他们都是接受过各种地理知识的培训的,但是并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知道现在,都还有士兵坚持不肯相信地球是圆的,可以说他们的知识水平,可能还达不到后世一个中学生的程度。

    但这次航行对他们造成的冲击,最大的还不是知识上的,而是观念上的。一路上远航上万里,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好像都被白人瓜分了。没过一地,就有教官指着地球仪或者高比例地图告诉他们,这是某某国的领土或者殖民地,而经过那么多地方,他们没有看到一块中国人占有的土地。

    这种直观的刺激,比任何说教都有用,反应到每个人心中的刺激或许不一样,有的只会惊叹,但已经有人产生了危机感,他们看到从欧洲到大明的广大地域,基本上被欧洲人瓜分完了,尽管很多地方欧洲人只是建了一个口岸,但凡是值得开发的地方,无一例外都已经被欧洲人控制,尤其是在大明家门口的一些国家,一些他们听过的国家,婆罗国被荷兰灭了,爪哇国被荷兰灭了,天竺国(印度)被英国灭了。

    而法国人又已经打到了越南国。

    过了葡萄牙,到了西班牙后,接待规格就高多了。

    这主要得益于西班牙跟法国的关系,葡萄牙是英国的保护国,他们可以不给法国面子,但是西班牙不能不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