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厂。

    何士文看到控制不住非常生气,但犹太人脑子活,他选择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他出技术对方出钱出人脉,双方合作在其他地方开办茶厂,于是茶厂雨后春笋一般,很快就在新会、鹤山、高明等几个县扩散开来。

    几年过去,茶厂成了最现代化的工厂,使用的蒸汽机远超其他行业,一个个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有托马斯茶园参股的茶厂生产出来的成品茶,统统送到新会的总厂进行包装,然后以高端茶叶直接出售给怡和洋行和旗昌洋行这样的巨头。

    托马斯茶叶已经成了美国第一大茶叶品牌,并且已经打入了英国市场,这时代的英国市场基本上就可以代替世界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茶叶市场。

    他们在英国站住脚,证明了他们的品质。

    由于茶厂质量优良的茶叶利润丰厚,他们跟大量的茶叶作坊竞争,提高了茶叶收购价,倒是让很多茶叶作坊亏损严重,破坏茶厂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幸好何士文的合作者们都是当地的豪强,镇得住场面,还没有将洋人牵扯进来。

    于是他继续大享其利,今年的利润竟然高达100万两,上缴的利税也超过了30万,而且最后竟然都通过退税给退掉了,因为他们的茶叶全都拿来出口,很少在本地销售。

    茶厂唯一让朱敬伦不爽的地方,在于钱都被精明的犹太人赚走了,当他听说这件事后,立马跟潘仕成商议,建议潘仕成也去办理茶厂,建议伍家也去办茶厂,把被洋人夺走的利益夺回来。

    至于最后竞争成什么样子,听天由命吧。

    技术大幅度提升的铁工场,利润丰厚的茶叶工厂,这些都还担不起工业革命的责任,因为即便是使用蒸汽机最多的茶叶工厂,总共也不过安装了200多台蒸汽机,真正让朱敬伦感到工业革命到来的,还是缫丝业的发展。(。)

第三百八十四节 工业革命种子(2)() 
欧洲蚕业的微粒子病持续爆发,让欧洲的丝绸中心法国和意大利的桑蚕产业大受打击,不得不大量进口来自亚洲的生丝进行丝绸生产。

    历史上,日本就是借助这股风头,通过工业化的缫丝,将中国生丝产业比下去,垄断庞大的欧美市场,完成工业化积累的。

    就目前来说,缫丝是中国具有天然优势的一项产业,也是最有能力担当起工业革命排头兵的一个产业。

    不仅仅因为这项产业能带来大量的利润收入,积累工业化资金,更重要的则是,他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比如机械加工业。

    陈启沅是一个读书人,尽管他系统的参观了法国的缫丝工厂,做了多达几百页的笔记,但是让他亲手制作出一台缫丝机来,那就太难为他了。

    陈启沅的方法是,找能工巧匠帮他打造,他打听到广州的联泰号小作坊的陈淡浦懂得修理西洋设备,甚至懂得修理蒸汽机,于是亲自找上门去,俩人还是老乡,一番交谈之后,对西洋机器本来就很感兴趣的陈淡浦答应帮忙。

    用榔头敲打出一套现代机器,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有陈启沅偷偷从法国描绘的图册参照,俩人还是埋头苦干了一整年,才总算做出来一套蒸汽动力驱动的缫丝设备,他们起名为丝偈。

    使用这套设备,陈启沅在简村建造了工厂,起名继昌隆缫丝厂,初始资金是借官府的八千两银子,他其实不缺钱,起码不缺这点钱,他之所以选择在简村乡下办厂,主要是担心官府的纠缠,而乡下是他们这些乡绅的地盘,他陈家本就是当地大族,附近几个村子都是陈姓地主控制,因此土地是县城的,乡土民情也熟悉,跟远近乡族父老都有交情,遇到的阻力容易化解。

    借官府的钱,就是想以此取得官府的支持。

    官府倒是没给他们找麻烦,但是老百姓却对那种冒着浓烟的蒸汽厂房颇为惊恐,有人说烟筒的倒影压到了他们的房子,会给他们带来不吉利,有人说蒸汽机的轰鸣让他家的牛不下崽了,鸡不生蛋了之类的。

    这些陈启沅一个个上门解释,用亲情,用关系,用面子,一一化解,终于让工厂得以持续运行下来。

    结果很不错,借助越来越好的国际市场,每担生丝售价高达400银元,第一年时间,他就赚了3万两银子,第二年他直接将丝偈规模扩大四倍,新建了四个车间,雇佣女工多达400人。

    但他的麻烦还存在,尽管都是在周围村子招募的本乡本土的妇女,可依然有人说男女在一起工作有伤风化了之类,这些都需要陈启沅去解决。

    三年过去了,陈启沅的缫丝厂盈利总共超过了20万两银子,这种现代工厂的盈利能力让人惊叹,也让人眼红不已,陈启沅倒也不保密,邻村学堂村的陈姓同族举人陈植矩、陈植恕兄弟有意办理缫丝厂,陈启沅倾囊相授,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全部传授,邻村很快就办起了一个裕厚昌机器缫丝厂。

    缫丝厂的扩展,在简村这个初始地是缓慢的,但是在其他地方却落地生根。

    顺德大良豪族温家的富家公子温子绍在陈启沅开办缫丝厂第二年,就引进了这套设备,他倒不是从陈启沅手里学到的技术,而是跟制造机器的陈淡浦有关系。

    这个温子绍是一个典型的贵族教育出来的人物,他家是顺德当地豪族,跟龙元喜、罗惇衍以及另一个梁家,都是当地豪族,后世并称四大家族。

    温家壕到什么程度,温子绍的爷爷温以适,官至兵部右侍郎,他爹温承惕,官至刑部主事,两代京官,让他家在当地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家族,温子绍的老婆都是娶得湖广总督家的千金。

    最庆幸的是他家乐善好施,在当地有善人之家的名誉。

    另外温子绍他爹还相当开明,并不排斥西方科技,温子绍从小不喜欢读圣贤书,他爹到也不勉强,温子绍喜欢西方科技,他爹直接就请了香港一家工厂的高级顾问英国人约翰来给他当老师。

    可以说他从小接受的就是英国正统的科学教育,20岁的时候,觉得跟约翰没什么可学的了,直接自费前往意大利、英国学习机器制造和应用,研究蒸汽轮船的原理,接触核心技术。学习一年多,回国与湖广总督吴荣光之女吴代莲成亲后,很快又再度前往英国,带着此前摘录的资料,找专业人士咨询,深入英国各大军工厂、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学习。

    在朱敬伦还没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温子绍已经是广枺忻耐ㄎ餮У娜宋锪恕

    等到陈淡浦帮陈启沅仿制缫丝机的时候,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他就去清剿温子绍,当陈淡浦成功复制出缫丝机后,第二年温子绍就从他哪里订购了一套机器,带回顺德大良建立了缫丝厂。

    由于温家的势力,以及良好的名誉,温子绍在顺德的缫丝工厂遇到的阻力小了太多,而后来模仿的人就更多,比陈启沅晚一年,1863年才建立缫丝厂,结果到了1864年的时候,顺德就相继诞生了40多家缫丝厂,反倒比南海的缫丝厂多了十多倍。

    历史上顺德就是这一时期,很快超过了南海,成为机器缫丝的核心地区。

    而陈启沅在经营十年之后,结果机器厂被人捣毁,不得不将机器厂搬到了澳门。那是后话了,这个时代这种事情显然不可能再次发生的,真有人这么做,那无异于与朱敬伦为敌。

    顺德的情况让朱敬伦欣喜,他虽然不宣传,但他随时都通过官府的注册信息,关注着现代工厂的发展,从这里也发现了温子绍这样的人才,可惜的是温氏作为前朝大员,不肯跟官府合作,历史上后来温子绍用自己的知识帮清政府办理洋务,办了广枺骶郑ケ狈桨锇焯旖蚧骶值龋钦飧鍪贝捎谖录胰衔炀绰椎男形粲诖苷峁⑾录已担辖录易拥艹鍪耍伦由苤荒茏约壕荒苋ス俑龉佟

    不然朱敬伦倒是有心请他去兵工厂当一个顾问。(。)

第三百八十五节 进京城() 
朱敬伦曾经答应徐荣村等他从阿拉斯加回来参加登基大典,他早就回来了,但是登基大典并没有开始,朱敬伦并没有借故拖延,而是大臣们认为不妨等等。

    他们在等一个消息,大军攻克北亰的消息,他们认为这样的消息能够极大的提升大明的合法性,能让登基大典更加光彩。

    新安第一军在天珒窝了一个冬天,在之前他们探查清楚了到北亰的道路,准备好了下一步的计划,只等开春后援军到达,他们就要对北亰发动攻击。

    其实让第一军自己选择的话,他们更愿意自己动手,文鸢多次请战攻击北亰城都被严令驻守天津。

    同样在冬天,黑狗在福健也没闲着,五坑军向北攻入了浙江,跟左宗棠主力会战,一举打垮了左宗棠楚军,缴获了大批法制线膛炮,可惜性能都不怎么样,远不如英国生产的阿姆斯特朗后装大炮,明军试验后认为,可靠性太差,综合水平还不如明军装备的滑膛炮。

    左宗棠苦心孤诣组建的炮兵部队基本上被歼灭,导致他不得不退守杭州,而这时候太平军趁着左宗棠兵力收缩,已经攻占了浙江多个地方。

    严州府和衢州府可以说就是左宗棠让给太平军的,他在这里几乎没做抵抗就收缩兵力退往杭州府,因为让出这里后,太平军将跟北上到了处州府和温州府的明军交界,左宗棠很希望看到两个强盗因为争夺地盘而决裂,可惜他失望了,当太平军赶到之后,明军主动交出了占领区,五坑军直接北上。

    这时候已经到了冬季,北上当然不是去打天津的,而是跟从天津南下躲避的海军一起,攻占了宁波府。占领宁波港的时候,遭到了英法两国的强烈抗议,尤其是法国人,甚至派出军舰跟明军对峙了半天。

    可惜明军此时鸟枪换炮,从美国购买来的军舰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战斗力,至少表面上很唬人,但士兵的技术能力,此时还比不上法国,更不用说跟英国比了。但是法国人认怂了,强烈抗议之后,也没能挡住明军登陆,更没敢直接开炮。

    占领宁波港后,大明官府很快派来了官员,管理起这座港口,一时之间港口的管理模式改变,反而促进了贸易,英法也就慢慢失去了借口,坐享贸易的扩大,但在政治层面,他们依然不接受明军占领这里。

    左宗棠看到明军如此强硬,而洋人竟然能忍下这口气,让他大叹失算,而背后出现的情况,直接让他吐血,在太平军猛烈攻势下,苏北一带,还没成型的淮军,在李鸿章的命令下撤退了,退出了江苏长江以南地区,这让左宗棠立马陷入了被太平军南北夹击的处境。

    左宗棠吐完血之后,马上给清廷上了一封奏折,要求朝廷跟明军谈判,告诉朝廷说,目前朝廷无力同时跟两个叛逆开战,如果能够稳住明军,则应尽力安抚。

    但已经占领了天津的明军根本就不想这时候结束战斗,黑狗他们愿意老老实实的放弃占领的浙江地盘,就是因为心里憋着一股劲要打北京呢,此时谁挡他们北伐,他们就敢跟谁玩命。

    李鸿章之所以逃跑,是因为几年前在跟太平军的血站中损失太重,去年首席大将,一直跟戈登搭档的程学启在攻打嘉兴的时候,被洋枪打中头部,不治身亡。

    淮军在江南地区的屠杀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