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依靠军事力量,最后强行取得了广枺凰的侵侄陨缁峋玫钠苹担サナ且桓鍪奔渖系幕岢杀荆筒幌敫冻觯蛭硪荒辏母母锞屯硪荒暾箍吹男вκ蔷薮蟮模绻蕉ü銝|之战让他打上十年,日本人都开始明治维新了,到时候他在革新的话,就将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如果能先日本几年进行改革,朱敬伦有信心一直把日本人踩在脚下,东亚这一块,只容得下一个霸主。

    因此他不怕乡绅观望,因为观望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开始考虑朱敬伦,而不是一味的排斥,这意味着只要朱敬伦能展现出足够的势力,他们是愿意将忠心从清王朝那边,倒向朱敬伦这边的。

    所以朱敬伦要的,是尽快取得突破,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前途,而不是跟耆龄在广州这里僵持。

    新安一万援军到来之后,朱敬伦立刻命令参谋制定作战计划,他这次打算先拿习惯的八旗绿营加土勇的杂牌军开刀,一举将其击溃,但是朱敬伦有一个顾虑,这一次他不敢保证张千山依然会观望,方山哪里已经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了,甚至朱敬伦都不知道他是生是死。

    这时候黑狗也回来了,他向朱敬伦转达了一个客家人的要求,李亚男等乡绅说,高三临死的时候,告诉他们,要把自己妹子送给朱敬伦当小妾。(。)

第一百九十八节 又送女人() 
高官仙(高三)跟李亚男、张宝铭在马从龙走后,一直都是鹤山客家人的三大首领,三家本来就是世交,高三死了,托付李亚男、张宝铭照顾他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这也是说得过去的。

    但朱敬伦打死都不相信,高三死前真的要让他妹妹给朱敬伦做妾,恐怕还是李亚男二人临时起意,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他们怕,他们想求一个安稳,跟着朱敬伦可就等于是跟官府做对了,可就是造反了,尽管客家人造反的不少,洪秀全那帮人一个个都是客家人,但这种事毕竟是拿身家性命在赌,他们不放心,他们需要一个保证,所以他们希望能跟朱敬伦通过联姻结成一种同盟。

    朱敬伦还真没想到,自己竟然要遇到这种政治婚姻,不由苦笑了起来。

    黑狗道:“大人,我打听过了,都说那姑娘水灵。”

    朱敬伦苦笑,不是担心高三的妹妹丑陋,高家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户,大户人家总能娶到最漂亮的老婆,生育的后代本来基础就好,因此大户人家的小姐,在相貌上是有保证的,而且朱敬伦也相信黑狗打听到的情况,客家人现在是想跟自己联姻,从而保障他们的地位,他们现在处于弱势,拿一个丑八怪出来恶心朱敬伦,给他们个胆子也不敢。

    女人那么多,他们偏偏拿出高三的妹妹,不仅是因为高家在当地客家人中地位高,肯定也是因为他们有信心这个女人一定能够拢住朱敬伦的心,朱敬伦就不信李亚男、张宝铭两家就没有适龄的姑娘拿出来联姻。

    朱敬伦叹道:“既然是高官仙的遗愿,本官也不好拂了他的心意。”

    黑狗一喜:“大人你答应了。”

    黑狗真的高兴,他为了让客家人来帮忙,都跟李亚男等人吵了起来,李亚男他们担心如果他们先帮朱敬伦,而朱敬伦事后不认账的话,他们损兵折将之下再去跟土人争夺土地,对他们不利,所以他们坚持要先收回土地后,在帮朱敬伦,黑狗坚持要他们先发兵广州,双方僵持不下,后来张宝铭居中说合,就说高三有这么一个遗愿,让黑狗来问问朱敬伦,暗中告诉黑狗,如果朱大人答应了这门亲事,两家就成了一家,谁先帮谁就无所谓了。

    黑狗一听这话,就慌忙来找朱敬伦了,只要朱敬伦答应了,就有七千客家练勇,他们就能一下子击溃耆龄,然后收拾了张千山,广州就是他们的了。

    朱敬伦道:“我答应了,不过得等拿下广州之后才能成亲,我现在等不得。”

    黑狗道:“这是自然!”

    朱敬伦能不答应吗,既然是政治联姻,往往就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而且往往也容不得拒绝,两家情况都很不利,此时包团是双方都需要的。

    让黑狗再次动身,尽快将客家练勇调来。

    确定这门亲事后,朱敬伦的作战计划就能将客家练勇算进来了,因此他决定在等一等,等客家练勇到了再说。

    时间都到了九月,客家练勇动作很快,朱敬伦答应之后,七千练勇即刻出发,这些山民耐力很强,连夜赶路,从山水一带杀向广州,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到达了广州附近,客家秀才张宝铭秘密进入广州,跟朱敬伦会晤。

    张宝铭四十多岁,很传统的乡绅模样,显得文质彬彬,跟土人乡绅完全没有两样,这本来就是两个汉人族群,只不过文化上各有特色,又因为生存问题,才分隔开来,最终形成了冲突。

    张宝铭来不是谈婚事的,他是来谈军事行动的,双方约定,趁习惯耆龄的杂牌部队还没有发现客家人的到来,朱敬伦从正面,客家军从背面,两面夹击,一鼓作气,破了耆龄。

    九月中旬,计划展开,朱敬伦主力全出,一万大军从正西门出击。

    八旗、绿营和土勇就在西关河边驻扎,但大营则设在河中心的大坦沙沙洲上,他们从肇庆带来了大量的战船,虽然无法突破海珠炮台从水路威胁广州,但是却能让他们在上游占据江权,因此只要他战船不失,他们的防备就万无一失,部分军队登陆,部分军队在沙洲上,控制河两岸让他们可攻可守。

    八旗兵选择在西关一带,还因为城中的满营就在广州西南,他们认为从这里进攻,可以让他们得到城内旗人的接应。

    但他们多次进攻,城内都没有呼应,现在别说进攻了,消灭了城东的土勇之后,他们就开始担心朱敬伦会攻出城外了。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的兵力又有增强,招募了更多的乡勇,还从广西战场上调来了一些军队,人数达到了三万人,尽管他们还不打算立刻进攻,但是看到朱敬伦一万兵打出来,他们还有点跃跃欲试,心想老子不打你你就该念佛了,还敢出城作战,不知道八旗铁骑天下无敌吗。

    当朱敬伦看到自己的先锋部队即将接近河岸的时候,竟然有一队骑兵整队打算冲锋,他不由有些愕然,难道他们就没听到僧格林沁的下场吗?

    松软的沙滩给双方都带来了麻烦,战马跑不快,但是大炮砸在沙地上威力同样大大减弱了,说不上谁占便宜谁吃亏。

    一千骑兵冲向八百步兵,之后被线膛步枪的排枪直接打蒙,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八里桥面对洋人的步兵方阵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这些八旗骑兵现在面对朱敬伦的步兵方阵就是什么感觉,不一样的是,当时至少蒙古骑兵还能冲到英法联军步兵方阵三十步****一箭,可这些八旗骑兵,在沙地上缓慢移动,直接就成了最好的靶子,不过他们比淳朴的蒙古牧民聪明的多,蒙古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让英法联军都觉得他们死的英勇,而这一千八旗骑兵,直接伤亡三百之后,就溃败了。

    打散八旗骑兵之后,这一片沙滩上就没有敌人了,步兵炮推进到沙滩上,对着对面沙洲上的敌军军营开始轰击。

    三万八旗、绿营和土勇,在岛上连营一片,所谓人一过万无边无沿,单看他们的大营,还是颇有阵势的,只可惜现在只能被动的挨打,他们的土炮也进行了还击,但是第一时间就被打的哑火了,他们的水师也开炮还击,被打沉几艘战船后,都远远的躲开,躲到沙洲那一头去了。

    炮兵在肆无忌惮的攻击,步兵已经开始展开行动,在最靠近对岸的岸边开始打造竹筏,一副要强渡西岸的架势。

    对岸防范严密,挖了大量长壕,打算给登陆部队迎头痛击,但是他们突然发现,这种长壕,防备炮击竟然出奇的好,顿时如同找到了法宝一般,开始在全岛都挖起了壕沟来。

    无论是实心炮弹,还是开花弹,打在沙地上威力都不会大,而沙地上挖沟极为容易,在生命威胁之下,八旗大爷们催促着绿营、土勇加紧干活,当夜他们就能住进战壕之中,当然如果那边还炮击的话,如果不炮击他们也不想住在潮湿加渗水的沙沟里。

    炮击当然不会结束,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停,八旗兵都很累了,看到对方停止了炮击,一个个的任谁说什么也没用,打死不再湿漉漉的壕沟里待了,一个个说着“人死鸟朝天”之类的浑话,径自住进帐篷之中。

    可他们刚刚睡着,就有喊杀声响起,一夜的混乱过后,这些八旗兵们才发现,敌人是从他们背后杀上来的,对方在东岸打造木筏、竹筏,竟然只是掩人耳目,客家人早就在下游准备好了渔船,一直等到半夜,才花船从西南角登岸,摸上了沙洲之后,这些凶悍的山民就大砍大杀一通,直接把八旗兵们给砍蒙了。

    一夜时间他们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等到天亮的时候,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从壕沟、沙地之中钻出来,灰溜溜的投降了。

    北边一直就没少骑马的探子,那是张千山的探马,他时刻关心着战事的进展,丝毫不用怀疑,一旦他们发现有机可乘,会毫不犹豫的扑向广州城,从朱敬伦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可他们没想到,朱敬伦还没动真格的呢,八旗和土勇等杂牌军就败了,败的让他们想救援都没机会,败的让人想收拾都没处下手。

    一夜战斗斩杀八旗兵、绿营兵和土勇死伤上万,剩下两万全部投降,最后连他们的水师都跟着投降了,送给了朱敬伦八十艘内河战船,尽管都是吨位小于一百吨的小船,但总好过用渔船吧。

    有了这批船,朱敬伦就掌握上下游的水权了,甚至他可以试着往肇庆一带扩展,耆龄就在肇庆等着他呢。

    但前提是得把张千山处理了。

    张千山是一个聪明人,不等朱敬伦对他动手,他主动来了,放了方山,让方山带回一个建议,张千山想跟朱敬伦结亲,他愿意把女儿嫁给朱敬伦,然后他就带兵立刻回南韶连道驻防,再也不来广州了。

    方山很兴奋,认为这是解决张千山手下两万人最容易的办法,可是朱敬伦将客家人送了一个妹子的事情一说,现在问题来了:

    谁做大谁做小?(。)

第一百九十九节 成亲() 
有人感慨说中国王朝总是把自己的女人送给一个个游牧部落,换取苟延残喘的机会,真的是奇耻大辱。

    其实这是纯粹的农耕文明观点,对游牧民族来说,这种送女人联姻的方式根本就不是什么事,西方国家王室之间的联姻传统就是从这里来的,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是从罗马时代的蛮族发展来的。

    反倒是正统的中原王朝,其实很少用联姻这种办法,宋朝是公认的军事弱国,但翻开宋朝的历史,基本上看不到公主外嫁的例子,宋朝的公主都是下嫁给宋朝的臣子,比如陈世美或者沙井陈家这样的。

    汉代倒是有过和亲,但被汉武帝视作奇耻大辱,导致最后的汉匈大战。

    真正乐于、善于利用和亲拉拢周边民族的中原王朝,其实就一个唐朝,但唐朝皇室李世民家族身上流淌着的是鲜卑血统。

    坚持不和亲的明代之后的清朝人也是把一个有一个公主塞到蒙古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