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海无限镜花缘-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温就等着挨板子呢!一本弹劾奏章作为投名状的份量有点低。

    若是被打一顿板子,愈发能凸显出他这个马前卒的性。

    他不等王勃说完,以头触地道:“陛下,扬州军历经起伏才积累这份基业,微臣在支度使衙门所知甚详,扬州军控制的地域仅有整个河南道和淮南道几座城池,维持民不生乱已经竭尽全力,还要谋划夺取洛阳城,在这个关键时刻抽调民夫耗费银钱修筑一无所用的道观,微臣以为这是倒行逆施之举,微臣死谏不同,陛下若允了此议,微臣甘愿撞死在金銮殿上。”

    韦温昨晚回去一夜没睡,做足了功课,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倒是让骆宾王和王勃不好反驳。

    因为扬州军的底子都在众人面前摆着,修筑道观的确会把积攒不多的家底消耗一空。

    小将薛畅此时因战功积累担任归德将军,他对唐敖最是崇拜信服,只要唐敖的想法皆无条件赞同。

    看到一副做戏模样的韦温痛哭流涕死谏,心中无比反感,出列道:“陛下,末将有不同想法,修筑道观的确会拖累扬州军收复失地的步伐,但也有相当多的好处,首先是扬州军缴获的银钱多是金锭银瓜,偏偏这些无法在民间流通,不如用这些金银采购大宗石料木料,如此一来可以缓解铸钱的压力,其次是能以工代赈,扬州军辖地的流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营生势必生乱,不如让这些流民难民全部加入到修筑道观的工程中……”

    薛畅侃侃而谈,不得不说这个少年小将已经成长起来,提到的两点令满朝文武眼前一亮,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有些时候不是正确的政策就能得到执行者的执行,哪怕徐敬业心里赞同薛畅,但他所谓的大局出发必须予以驳斥。

    在徐敬业眼神的示意下,唐之奇出列道:“薛将军此言差矣,扬州军缴获的金银虽然不少,但用处早已确定,三军将士光有粮无饷,将士焉能誓死效命?流民虽多,可修筑道观路途崎岖难行,辛劳无比必定免不了死伤,万一酿成民乱薛将军担待得起吗?”

    魏思温随后开口,立场看似不偏不倚,但言语间还是有些不赞同为唐敖修筑五行观。

    程务挺和薛讷有心帮助唐敖,可是他们身为手握军权的大将军之一,在李显的态度没有明朗前不可能为唐敖冲锋陷阵。

    而且唐敖提出修建五行观耗费实在太大了,真的有可能影响到扬州军的发展和稳定。

    朝堂上的争论形成水火鲜明的两派,唐敖的除了骆宾王和王勃等文臣外大多是武将,行伍出身在斗嘴皮上先天吃亏。

    唐之奇,徐敬真等人言辞犀利,魏思温又态度暧昧实则偏帮。

    眼看又要像昨晚那样议不出结果,徐敬业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咳嗽一声出班启奏。

    “陛下,微臣以为唐大人想要修筑五行观,扬州军根本无能为力,微臣知晓唐大人此举是为李唐江山着想,修筑道观祈福上天无可厚非,然,凡事皆要量力而行,微臣并不反对唐大人修筑五行观,甚至鼎力,但却不是现在,只要扬州军攻破洛阳城收复长安,陛下重登大明宫之后,微臣愿意担负修建五行观总裁之责,为唐大人修筑一座空前绝后的道观……”

    魏思温唐之奇等人认为徐敬业会一锤定音否决唐敖修筑五行观,没想到徐敬业竟然鼎力。

    随即暗赞徐敬业这一步棋太妙了,不反对甚至,但要在彻底收复失地重临长安之后,深得拖字决的精髓啊!

    唐敖面上没有丝毫表情流露,自从上殿早朝还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等徐敬业亮明的态度,他的嘴角才微微翘了一下,然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跪身施礼道:“微臣修建道观刻不容缓,地址就选在五行山陛下圣裁。”

    唐敖说着双眼目不转睛的看着李显,这在别人来说乃是极大的失礼,但是唐敖要让李显知道他的决心,最的是他相信李显会赞成。

    和昨天的小议不同,今天朝会必须要做出决断,同意还是否定李显可一言而决,这是九五之尊的权威。

    李显和唐敖的目光在空中对视,金銮殿内瞬间安静落针可闻。

    在徐敬业等人看来,唐敖无疑是在逼李显表态赞成,背后挟着的自然是修炼者的威势。

    但是李显赞成亦在徐敬业等人的意料当中,只是这般逼迫李显,肯定会让李显的心中埋下一根钉子,就达到了他们离间的初步目标。

    但是除了两个当事人,谁也不会想到两道目光在空中对视了十几息时间里究竟交流了什么。

    李显看到的是心中无私坦荡荡,唐敖看到的是滴水之恩涌泉报。

    “准唐爱卿所奏,支度使即刻拨付银钱,征发民法十万前往五行山修筑五行观,具体事宜由王勃王爱卿总裁,散朝吧!”

    李显深深看了唐敖一眼,走下龙椅转身离去。

    徐敬业看似失了一城,但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沮丧,当李显的背影看不到了之后,拱手朝唐敖贺喜道:“唐大人深得陛下信重,我等不及也,委实羡煞旁人啊!”

    “国公爷言重了,唐某所作所为皆是大唐江山社稷,此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来日英国公自会知晓唐某的良苦用心。”

    唐敖没有因为徐敬业等人阻拦他修筑五行观而心生嫌隙,正所谓鼠目寸光,夏虫不可语冰。

    徐敬业等人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争夺,而他在乎的是大唐世界的稳固久安。

    唐敖在骆宾王薛畅等人的簇拥下退朝离去,徐敬业朝魏思温点点头,随后来到眼泪鼻涕一大把的韦温面前,称赞道:“韦大人一心为国堪称忠臣表率,恰好殿中少监职位空缺,本国公认为韦大人十分适合这个职位,再加一个太中大夫就更好了。”

    韦温闻听心中大喜,殿中少监乃是从四品的官职,负责掌管殿中省的一应事务,是接近天子的近臣。

    而且油水极为丰厚,升迁也快,看来他今天的投名状得到徐敬业的认可了英国公的核心小圈子内。

    他本身又是皇亲国戚,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呀!

第五百二十一章 武曌收拾旧山河() 
自从李显恢复帝位昭告天下,神都洛阳的警戒比之前森严数倍。

    天还没有黑透宫门便早早落锁,往来巡逻的禁卫时不时就能看到一波,在火把和宫灯的照耀下盔明甲亮,锋刃如雪。

    宫外的气氛紧张压抑,宫内却热闹的很,但是因为阵法禁制的存在,外人看不到其内红灯绿酒歌舞翩翩的景象。

    偶然路过的宿卫倒是能看到禁制内光幕上跳脱的倩影他们生出许多联想。

    狄仁杰来到宫门外的时候,值夜的宿卫军官头前引路将其带到了一座偏殿,着武周女帝武则天的召见。

    偏殿内除了狄仁杰之外没有他人,宫灯内的烛火不时发出啪哒的燃节声响。

    夜风吹拂,他修长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宛若黑影在凌空跳着舞蹈。

    狄仁杰正襟危坐一动不动,脸上亦是没有特别的表情。

    与十年前相比,他略显老态,蓄留的胡须已经隐见几根微微发白,脸上的皱纹也更多了。

    不过那双眼睛依然熠熠生辉炯炯有神,寻常人不敢与他对视,生怕被这双眼睛看透心事窥破秘密。

    表面平静的狄仁杰内心微澜乍起,他年少时就在科举考试中考中明经科出任汴州判佐。

    汴州正是扬州军此刻的大本营所在,后来又被阎立本到并州都督府任职法曹。

    在地方上做出成绩后旋即被擢升任大理丞,一年时间处理了一万多起积压案件。

    也正是是在那个时期与李显相熟,搭救了险些被虚彦和尚吃掉的唐敖。

    宦海浮沉十年之久,去过地方,到过京城,每时每刻都将一日三省吾身铭记心头。

    他每做过一个官职,都会在离开前回头看看,不希望走错了路给自己留下遗憾和污点,这就是他的为官之道。

    前些时日狄仁杰奉诏回到神都洛阳,被武则天加封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肃政台御史大夫。

    之前因为受到李贞叛乱而被宰相张光辅弹劾被贬的阴霾一扫而空。

    其子狄光远为此还想放上一万响的爆竹,却被他严词训斥,险些请出家法痛打狄光远一顿。

    狄仁杰对当前的形势看的无比透彻,虽然他对修炼者之事所知不多,但作为一个政治敏感的官员,已然可以从中窥视出蛛丝马迹。

    大周皇帝武曌对宣布恢复帝位的李显似乎有些束手无策。

    很难想象处于河南道的扬州军已经造成了如此声势,狄仁杰觉得换做自己来处理也不行。

    因为扬州军羽翼已经,兼且打着恢复李唐江山的大义旗帜,给政权还没有彻底稳固的武周巨大压力。

    若是不能迅速平定扬州军,到时候起兵响应的绝不会是李贞那样的几个空头王爷远枝郡王,还有可能是世家大族啊!

    魏晋以来门阀的地位虽然从高高在上慢慢的走下坡路,但士族的影响力依旧无以伦比。

    一旦之前武则天的贵族集团转而两面三刀甚至投靠扬州军,局面将会迅速糜烂不可收拾。

    就算武则天有神人相助,自称天女转世也没用。

    这便是大义和大势的力量,修炼者再厉害,总不能把大唐从山川地理上抹去,将大唐三四千万人全部杀戮吧!

    治世,依靠的终究是人,是修炼者不屑一顾的凡人。

    狄仁杰心中思绪不断的时候,高力士走进偏殿,公鸭嗓咳嗽几声。

    “狄大人,陛下传召命狄大人前往接仙台见驾,接仙台台阶甚多,狄大人若是没有力气,可先吃些茶水糕点,免得君前失仪。”

    狄仁杰微微一笑:“老朽还不曾年迈,千八百级台阶走得,你头前带路就是。”

    高力士听说过狄仁杰和李显以及年幼时的唐敖都有不错的关系,作为唐敖安排在武则天身边的细作,他有点看不懂武则天最近接见的大臣们了。

    武承嗣,张昌宗之流且不必多,都是和他一样会溜须拍马的货色。

    尤其是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俩,自以为风流倜傥相貌英俊,还以为能得到武则天的青睐。

    高力士对此嗤之以鼻,坊间传言太过离谱,武则天能看上张家兄弟才怪。

    那俩东西甚至还不如他呢!他现在起码摸到了修炼者的门槛呀!

    至于武则天多次深夜召见张昌宗兄弟,高力士虽然也不得近身,但他身体有缺陷眼睛却没有毛病。

    眼下看来武则天和张家兄弟绝没有龌龊事,反倒像是在用张家兄弟试验什么。

    每次张家哥俩离宫的时候脚步都很踉跄,脸色也很苍白。

    除却这些没什么能耐的人物,高力士还在这几天见到了夏官侍郎姚崇,凉州都督唐休璟也被召见并且加封为右武威大将军,右金吾大将军。

    算上今天的狄仁杰,武则天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提拔擢升了许多文武大臣,颇有些人得到武则天的赏识一步登天。

    高力士有些犹豫要不要把这个情形告诉唐敖,但想想接仙台上住着的那些惊神泣鬼的大能修炼者,又把这个念头掐灭了。

    这段时间还是选择蛰伏为好,免得露出破绽马脚,他可不想瞬间化作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