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海无限镜花缘-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元超曾经担任黄门侍郎,检校太子左庶子,为人宽厚有礼,裴炎此人,不太好相处。”

    李显将自己对薛元超和裴炎的了解告诉唐敖:“此事关键还是裴炎,裴炎身为侍中,相当于宰相之位,东宫一案最后做出什么样的结论,就看裴炎的了。”

    唐敖看着面容不喜不悲的李显,心头一动:“王爷相信太子谋反吗?”

    李显皱了皱眉头:“此事于本王信不信,而是有人想相信,有件事本王一直没跟你说,宫中有流言,说太子不是母后亲生,而是韩国夫人之子,本王当然不信,可是空穴未必不来风,而且传出这种言语的源头,就在掖庭宫。”

    唐敖早已知道,李贤八成可能就是李治和韩国夫人所生,这个事实说给李显听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王爷,我刚才的那些话,极有可能成真,王爷入主东宫基本上不会出现变数,但是王爷不能授人话柄落人口实,最好能救下太子的性命。”

    李显深以为然,而且他的第一目的也是救李贤,太子不太子的,现在还言之过早。

    二人来到门下省政事堂,这里是皇帝和宰相办公商讨政令的地方,现在看起来有些乱,人影幢幢,不时传来急促的低语声。

    李显和唐敖到来,自然无人敢阻拦,但也没人出来迎接,走进里面一看,除了裴炎和薛元超,还有一个名叫高智周的官员,三个人正在窃窃私语。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请到。

第33章 人情冷暖世炎凉() 
三人都认识李显,看到李显到来,裴炎居中而站,拱手为礼,薛元超和高智周立即下堂迎接。

    唐敖打量着三人,薛元超年纪看起来最大,两鬓斑白,给人一种老好人的面相,高智周相貌清瘦,似乎一阵风就能刮走,而居中的裴炎,目光炯炯,看李显的眼神,颇有鹰视狼顾之感。

    “王爷可是为太子谋逆一案而来?”裴炎见李显落座后,绷着脸问道。

    裴炎身为门下省侍中,等同于宰辅,李显也不敢慢怠,点头称是:“本王的确为太子而来,几位大人辛苦了,不知几位大人,可查出了什么吗?”

    裴炎嘴角抽动两下,阴阳怪气道:“王爷这么问,时宜不对,不觉得太着急了?”

    唐敖都听出来裴炎话里有话,分明在暗指李显觊觎东宫大位,对裴炎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身为臣子,哪能如此质疑君父?还懂不懂礼制?

    这也是唐敖不愿意像王勃那样,年纪轻轻还未及冠就做官,身在朝廷,就要遵守朝廷的法度,用普通百姓的话说,既然吃了这碗饭,就得挨着管。

    李显对裴炎的话不以为意,转而看着薛元超和高智周,薛元超沉声道:“王爷,事关重大,微臣等人还没有做出最后的结论,王爷不管问什么,微臣等人也无法回答啊!”

    李显点头道:“几位大人,太子举止端庄,才思敏捷,入主东宫以来屡有建树,不但监国有方,还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说太子谋逆,本王绝不相信。”

    裴炎等人没想到李显如此表态,和他们的设想大相径庭,太子李贤涉嫌谋逆,最高兴的不该是李显吗?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太子之位,可李显怎么会来给李贤开脱?不符合常理呀!

    “马坊内埋藏的铠甲兵器,有一处新藏不久,而另一处,起码埋藏了三年以上,太子入住东宫才多久?怎么也扯不到谋逆上面吧?”

    面对李显的质疑,薛元超和高智周不时颔首,觉得李显说的有道理,对李显能这样替太子说话,表达出来的兄友弟恭,深感欣慰。

    裴炎打断了李显的话:“王爷有所不知,私藏甲胄还算次要的,主要是人证,据微臣审讯,张大安,刘纳言等皆已承认谋逆之事,出首的赵道生证言最为翔实可信。”

    李显站起身来:“那等仆从属官,为一己性命,还有什么不能构陷的?还望几位大人明察。”

    裴炎叹息一声:“王爷所言,微臣等自然清楚,可惜呀!太子殿下已经承认了谋逆事宜,只等着签字画押呈现给皇上和皇后了。”

    “什么?这不可能。”李显颓然的坐了下来,难以置信,李贤竟然承认谋逆?这怎么可能?难道裴炎等人对李贤用刑?裴炎等人也没这个胆子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元超和高智周傻眼的看着裴炎,李贤承认谋逆?这件事他们怎么不知道?皇上下令三司会审,这也没会到一起呀!

    李显和唐敖就这么被裴炎打发出了政事堂,哪怕李显有心替李贤说话,随着李贤认罪,一切都是徒劳。

    回到英王府,李显恨恨的一拳砸在门上:“唐敖,此事有蹊跷,我了解太子,绝不会承认这等莫须有的罪名。”

    唐敖见李显精神状态不稳定,劝解道:“王爷,太子认罪,只是裴炎裴大人一面之词,薛大人和高大人似乎都不清楚,此事唐敖会去打探一二王爷放心。”

    在唐敖二人返回英王府的时候,裴炎面对薛元超和高智周询问的眼神,

    无奈道:“两位大人不必这么看本官,本官也是刚刚拿到太子的供词。”

    薛元超的祖父曾经是大隋朝的內史侍郎,父亲也是唐太宗的心腹,祖孙三代为官,政治嗅觉的敏锐性,非裴炎和赵智周可比。

    薛元超听到裴炎拿到了李贤的供词,当即闭目不语,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不再掺合此事,到时候随便署名即可。

    以薛元超的经验判断,李贤被废已成定局,而且主导这件事的,不是皇上李治就是皇后武则天。

    裴炎又敷衍了高智周几句,天光此时已经放亮,已经过了早朝的时辰,但三人还是联袂去往太极宫。

    裴炎等人没见到皇上李治,在宫女的引领下去见武则天的时候,裴炎把一张薄纸暗中递给了宫女。

    宫女正是心月,不动声色的让裴炎三人等着接见,偷眼看了看裴炎给的纸张,上面只有四个字:一切妥当。

    裴炎等人面见武则天如何汇报,除了当事人,无人得知,而且此事像是没有了下文,一连三月都无人提起。

    唐敖期间偷偷去观望过,李贤被幽禁在兴庆坊,把守森严,连只老鼠都溜不进去,关押赵道生等人的地方也是如此。

    就在唐敖也看不清楚时局变化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从宫中传出旨意,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东宫属官张大安,刘纳言等人悉数开刀问斩,即便是有出首功劳的赵道生也不例外。

    随后圣旨送到英王府,英王李显被册立为皇太子,即刻入住东宫,太子李贤谋逆案,在拖了三个月后,以快刀斩乱麻的犀利处理尘埃落定。

    赵道生被杀的时候,唐敖终于找了个机会前去探望,对于赵道生和李贤,唐敖有种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愧疚。

    一坛浊酒,几样小菜,赵道生吃的甚是香甜,酒醉时朝唐敖一笑:“唐公子,赵某知道您就是那个花面人,杀明崇俨,赵某多谢了。”

    唐敖没想到赵道生竟然知道,脸色微变,如果赵道生此时攀咬他,对唐敖和李显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太子谋逆案必将添加变数。

    “唐公子不必担心,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又为何落井下石?我早已是个废人,生无可恋,老百姓常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想来真是畅快呀!”

    唐敖稍微放心,再看赵道生,愧疚更深:“赵贤弟,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唐敖一定帮你办到。”

    赵道生摇摇头:“唐公子,一个废人还能有什么遗愿,家人没有被我牵连,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倒是有件事,赵某要提醒唐公子。”

    “贤弟请说。”

    赵道生眼中的醉意突然消失,精明了片刻:“唐公子,后宫之中有鬼气,反正我也说不明白,唐公子是英王身边的红人,将来必定出仕,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唐敖离开牢房后,仔细思索赵道生的话,赵道生说的鬼气,想必不是冤魂怨鬼,但也说不准,此事问问心月最好,但是他和心月在酒肆内已经决裂,现在再找上去,成什么样子?

    李显的家眷奴婢,已经迁居掖庭东宫,唐敖没有跟着进去,除了避嫌,更是躲避太平公主,如今在西市内赁了三间房子,也算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

    唐敖正准备回家的时候,西市方向人声鼎沸,唐敖隐约听见有人说什么太子,心中一动挤进人群看了看。

    只见一队御林军正押解着数十人,为首者不是李贤还是谁呢!余者也都是李贤的家眷和奴婢。

    此时已经初冬,天寒地冻,可李贤及其家眷,竟然还穿着单衣,其中几个抱着婴儿的女人,哭着安慰着怀里哇哇大哭的婴儿,看到这一幕,没有人不伤心。

    唐敖对李贤的观感不如李弘和李显,但是看到李贤如今的遭遇,哪能不心生怜悯。

    唐敖没有和李贤照面,U看书(  )回到家之后,翻箱倒柜拿出了李显多年来赏赐的金银,划拉了一个小包袱,匆忙来到西市的估衣坊,买了一大车冬天穿的棉服,又买了半车酒浆和肉食。

    唐敖没敢走西市,而是绕道东门,想来御林军押解李贤等人走的很慢,在城外追的上。

    长安城外二十里处,唐敖终于撵上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李贤等人,负责押解的御林军,距离很远就把唐敖喝住,毕竟李贤的身份不一般,出了差错,他们都得掉脑袋。

    唐敖将自己的金鱼符一亮,负责押解的御林军军官不敢怠慢,听说唐敖要见李贤一面,犹豫片刻后答应了。

    李贤初识唐敖的时候,唐敖才七八岁不到,一晃多年过去,当年的书童如今成长一个翩翩少年郎,而他曾经贵为王爷,太子,却变成了被流放的罪犯,李贤突然很想笑。

    唐敖让赶车的车把式把车辆交给李贤的一个随侍太监,看着李贤那一下子老了将近十岁的脸庞,恳声道:“王爷,此去巴州,路途遥远,天寒难挨,唐敖准备了些过冬的衣物和肉食,还望王爷不要嫌弃。”

    李贤没想到唐敖身边的车上是冬衣和肉食,有道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李贤看着出生不到两月的一双儿女,朝唐敖拱手道:“多谢。”

    “只要王爷不嫌弃粗鄙就好。”唐敖将怀里剩下的金银递给李贤:“唐敖只有这点能力,希望王爷不要推辞。”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请到。

第34章 金榜题名探花郎() 
“放榜了,放榜了,唐哥儿还不快去看看?老朽不识字,否则就能在唐哥儿这里讨几枚赏钱哩!我知道唐哥儿一定能高中进士呢!”

    西市货栈的刘掌柜,在唐敖的小院前大声嚷嚷着,刘掌柜做梦也无法想到,从前那个在西市游逛,吃百家饭的唐敖,竟然会有科举中第的一天。

    柴门吱呀一声打开,走出一个年约十八,面如冠玉,英气不凡的青年,看到刘掌柜眉开眼笑的模样,从怀里掏出近百枚铜钱递过去:“刘掌柜辛苦了。”

    陆续有人跑到唐敖的小院前,大多是以前西市相熟的人,有个识字的卖炭翁,笑起来露出一口大黄牙,声音洪亮道:“恭喜唐哥儿,中啦!真的中啦!殿试一甲第三名,以后大家就要叫唐哥儿探花郎,唐探花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