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海无限镜花缘-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光见唐敖执意将象征灾厄的九头鸟带在身边,摇头不已却不再规劝,转而将话题引到扬州军的困境上。

    唐敖对此一筹莫展,琢磨着是不是挨个探查,这样的办法虽然保证见效,然而时间上委实耽搁不起。

    武周军的援兵可是已经出了洛阳呢!

    唐敖带着杜光匆匆赶回扬州军营寨时,李孝逸终于盼来了朝廷的援兵。

    左鹰扬卫大将军,江南道行军大总管黑齿常之,相貌有着典型的百济人特征,磨盘脸,塌鼻子,双眼细小仿佛随意在脸上割了两刀。

    面对其貌不扬的黑齿常之,李孝逸不敢怠慢,首先他是败军之将,三十万大军在他手中折损殆尽,哪里还有气势可言。

    其次黑齿常之乃是一员猛将,每逢战事必身先士卒,深得三军将士拥戴。

    黑齿常之执掌河源军时,与普通士卒攻城掠地身披十余创死战不退,单凭这一点李孝逸自愧不如。

    黑齿常之因战功受封燕国公,虽不是李唐宗室但身份尊崇,更难得此人谦逊守礼,看到李孝逸出迎十里当即下马步行相会。

    “益州一别经年,李将军别来无恙?”

    黑齿常之此言看似讥讽李孝逸大军兵败,但是任谁看了黑齿常之的神情皆不会做这番想法,因为黑齿常之的问候发自肺腑。

    “燕国公挂怀,某愧不敢当。”李孝逸在黑齿常之面前放低姿态,寒暄几句后将身边的败军之将一一介绍。

    黑齿常之除了对魏元忠颔首为礼外,其余败将正眼都不看一下,李知十等人敢怒不敢言,谁让他们打了败仗呢!

    李孝逸将黑齿常之迎入城中,对战败之事并不讳言,一五一十讲述明白,为的是免得黑齿常之重蹈覆辙。

    如若此次作战再度失利,李孝逸预感已经登基为帝的武则天绝不会再放过他。

    黑齿常之不但是猛将,亦是帅才。

    李孝逸讲述的时候问的问题每每切中要害,对扬州军的兵力布置,带兵将领,询问的不厌其烦,尤其是城内一战而溃的细节。

    做到心中有数,黑齿常之环顾左右,沉声道:“本将离开神都洛阳时陛下耳提面命,此战许胜不许败,吃了败仗本将人头不保,尔等亦是抄家灭族的下场,还望诸位与本将同心戮力,剿灭乱臣贼子建立不世功业。”

    李知十神色不忿道:“燕国公,扬州军中有仙师神人助战,否则三十万大军缘何一触即溃?此败非战之罪,若不能遏制扬州军中的奇人异士,二十万援兵难保不会重蹈覆辙。”

    黑齿常之微微一笑:“李副将言之有理,但李副将焉知我军没有仙师神人助战呢?仙师神人固然非常人可敌,却也不是成败的根本,投入战场超过十万军兵的战事,比拼的是对战机的把握,三军将士是否用命杀敌。”

    李孝逸见黑齿常之并没有让二十万援兵休整歇息,而是连夜急行军赶赴均州,不无担心道:“燕国公,我军劳师远征,扬州军以逸待劳,如此这般行军布阵,万一……”

    黑齿常之摆手打断李孝逸的疑虑之言:“本将心意已决,李将军可否愿为先锋一雪前耻?”

    李孝逸本以为会被黑齿常之高高挂起沦为看客,未曾想黑齿常之竟然愿意以他为先锋。

    顿感黑齿常之果然非常人也,怪不得能得到三军将士的拥戴,当即欣然受命,准备充当先锋杀回均州城报仇雪耻。

    分兵派将完毕,黑齿常之单独留下魏元忠,拱手道:“魏大人,袭取均州能否获胜,还缺魏大人一封书信,望魏大人赐下墨宝。”

    魏元忠没有迟疑,提笔书写寥寥几个字,装入信封递给黑齿常之,面色凝重道:“事关重大,须寻个信得过的敢死之人送去,否则暴露行藏难保不功亏一篑,大人之前吩咐的举措也将无用武之地矣!”

    “魏大人放心,这封信会由犬子送到那人手中,只盼望如陛下所言此战可轻取均州,非是末将大不敬,而是陛下之言太过匪夷所思呀!”

    魏元忠没想到黑齿常之竟然让其子冒此凶险,心下大为钦佩道:“燕国公公忠体国,魏某万分敬服,借用国公爷一句话,尽管放心便是,此时的扬州军已然处于不战自乱的边缘,国公爷到时便知陛下所言不虚,轻取乱臣贼子如探囊取物。”

    掌灯时分,扬州军中军大帐内。

    徐敬业一脸不信看着唐敖:“唐大人说什么?武曌已经派出二十万大军东出洛阳?不日将抵达均州城外?唐大人莫不是身在梦中吗?”

    徐敬业的脸色在旁人看来与往昔无异。

    但是在唐敖眼中,U看书。uuknsu.c)徐敬业满面灰黑仿佛怨鬼俯身,尝试以修罗噬魂剑镇压依然没有效果。

    看来不找出始作俑者,不夺到元磁宝石,便无法在根本上解决扬州军的问题。

    一同质疑唐敖的还有诸多军将。

    程务挺撇嘴道:“唐大人没有做梦,怕是宿醉未醒吧?本将派出游骑近千人时刻盯着各处关隘,并未发现武周军的丝毫动向,唐大人这份军情是从何处得来?”

    徐敬猷附和道:“唐大人危言耸听,就不怕弱了扬州军的士气吗?即使武周真有二十万援兵,我们扬州军连李孝逸的三十万大军都灭了,还怕二十万援兵,真是笑话。”

    薛讷冷哼一声:“徐大人才是大言不惭吧!说的爽利,不如来日征战时徐大人身先士卒可好?怕只怕徐大人尿了裤子,苦了亲兵还须浆洗。”

    “姓薛的你待怎讲?”

    徐敬猷豁然站起,薛讷岂会怕他,抡起铁拳就要打杀过去。

    军帐内顿时乱成一团,摇旗呐喊者有之,浑水摸鱼者亦不缺,看到此情此景唐敖顿感头大如斗。

    想要劝解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些受到元磁宝石影响的人视他如仇寇,恐怕不会听他的只言片语吧!

    忧心之际帐外军兵连滚带爬跑进来,话都说不完全,结结巴巴道:“国公爷,大事不好了,烽火台传来三色烽烟,上游涌来大洪水,尉迟昭将军所部悉数被淹,城外积水已经三尺有余……”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请到。

第149章 水淹均州城() 
尉迟昭构筑的营盘位于汉水南岸的长山脚下,作为将门出身的尉迟昭在安营扎寨方面十分谨慎,地利上进可攻退可守堪称完美。

    奈何如今扬州军氛围混乱,上下令不通。

    尉迟昭的副将铁了心和尉迟昭作对,将营盘远离长山高地前伸到汉水边,美其名曰取水方便。

    昨天取水造饭的胡老头就发现汉水的水位一夜之间下降了三尺多,害的他取水的时候淤泥没过膝盖。

    今天再来打水,水位又下降一尺有余,感觉蹊跷的老胡头把这个发现告诉了伍长。

    却被伍长大骂一通,说老胡头不懂得天时。

    如今已经入秋,水位下降在常理之中,还嫌弃老胡头做事喜欢找借口偷懒,狠狠抽了老胡头几鞭子。

    被责罚的老胡头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将此时禀报给尉迟昭的副将。

    副将混意,念老胡头关心军情,赏了老胡头几个炊饼便将其打发了。

    军帐内,副将的几个亲信低声密谋,若是被人听到绝对会大吃一惊。

    他们居然想趁尉迟昭营盘的机会,夺取兵权转而倒戈相向投奔武周军。

    唯一让副将忧虑的是尉迟昭麾下皆是老兵,参加过攻打都梁宫的战役,对尉迟昭和薛畅拥戴的很。

    而且还有一部分人是唐敖的拥趸,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大哥,要不然我们甩下这些粗鄙军汉,带着亲兵前去投靠则天皇帝吧!只需折损了尉迟昭的数万人马,在则天皇帝面前仍然是大功一件。”

    “密使捎来书信,武周军的水坝已经筑造完毕,看这几天水位下降如此明显,此地已经不可久留,还请大哥速做决断。”

    副将在亲信的催促下,一拍桌子道:“那就干了,尔等马上收拾金银细软,带上均州的布防图,下午趁巡防之机渡到对岸,至于尉迟昭的这几万人马就让他们喂王八吧!”

    “大哥,我们临阵倒戈,则天皇帝真能重用我等?不会卸磨杀驴吧?”有人忧心问道。

    副将大笑:“与本将牵线的乃是殿中侍御史魏元忠,早上送来书信的可是燕国公黑齿常之的儿子,可见则天陛下对我等的重视,又有淹杀数万扬州军的功劳,哪个会卸磨杀驴?不怕扬州军内其他想要投靠的人寒心吗?”

    副将的话坚定了心腹的投靠之心,起初他们并没有临阵倒戈的想法。

    但尉迟昭性情大变,不但虐待普通军士,连他们这些将领也非打即骂他们在军士面前颜面无存。

    心生嫌隙加上元磁宝石惑乱人心的无形之力,导致副将和魏元忠勾搭在一起。

    金乌西坠时,副将等百余人乘坐小船以巡防为名渡水来到对岸。

    正在倒腾十几袋金银细软时岸边密林窜出几个人,为首的正是黑齿常之的长子黑齿勋。

    同样长着一张饼子脸的黑齿勋,看到副将等人大包小裹挂满身,眼中的鄙视神色一闪而过。

    但是心中谨记父亲的吩咐,催促道:“诸位立即上马,有什么话回到军中再谈。”

    一行人刚刚走上官道,耳边便传来了汉水的咆哮声。

    隔着很远仍然能看到一条奔腾的水龙在河道上肆虐着。

    尉迟昭的营寨顷刻间被冲毁,数万军兵在汹涌的波涛中几个沉浮便不见了踪影。

    汉水吞没尉迟昭的营盘后去势不减,汹汹奔腾流向均州。

    起初还是平潮的河水上涨,临到均州城下时,水位已经漫到城墙三分之二高处。

    方圆二十里一片水乡泽国,不论是扬州军还是均州百姓,皆死伤无数苦不堪言。

    扬州军攻打盘踞在均州的李孝逸时,曾经设想过用水攻之法。

    因为怕李孝逸看出破绽不了了之,没想到现世报来的如此之快,驻扎均州内外的扬州军反而遭受水淹。

    扬州军上下虽然受到元磁宝石的影响,但是性命受到威胁,压过了元磁宝石对心性的颠覆。

    徐敬业下令全州军民退往高处暂避,吩咐扬州军集结严阵以待,因为水攻过后必然要承受武周军的侵袭。

    早有谋算的黑齿常之焉能给扬州军翻盘的机会。

    在汉水倾泻肆虐的时候,早就准备好的简易战船便顺水而下,刀剑换成绑缚铁枪矛尖的长杆,轻易便可刺杀落水的扬州军。

    临到均州城下时,汉水已然被鲜血浸染成血红色。

    尉迟昭所部全军覆没,程务挺,薛讷所部驻扎的地势较高,折损军士大约在一成左右。

    徐敬业自领中军十万人,则完全被汉水困在均州城,被黑齿常之的二十万大军层层包围。

    李孝逸和黑齿常之乘坐的战船比竹排木筏好上许多,站在船首打量着浸泡在水中的均州城。

    李孝逸敬佩道:“燕国公身在洛阳便未雨绸缪,此战之功独属于国公爷矣!”

    李孝逸没想到黑齿常之在援兵未到时,便派遣其子黑齿勋带人在汉水上游筑坝蓄水。

    虽然不明白扬州军为何没能觉察汉水水位的变化,但胜利不容置疑。

    扬州三军被水一淹,数十万大军能剩下一半,那还是上天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