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某ぷ樱炝耆词窃嚼丛娇床磺辶恕

    徐俭似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脱离徐陵的掌控。

    如果说看懂朝堂和看不懂儿子,算是有得有失的话,徐陵宁愿让它们颠倒过来,毕竟徐陵就算是再看得明白朝堂,终究有撒手人寰的一天,而到时候徐陵可就不知道自己看不透的儿子,将会把徐陵一生呕心沥血带到巅峰的徐家,带往何处。

    “阿爹?”徐俭不由得又问了一声。

    徐陵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霎时他甚至并不再跟儿子多说什么,只是敷衍的吩咐徐俭去门口看看还有没有客人。

    对于爹爹的要求,徐俭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也不敢多违背,只道是徐陵随意找个借口想要让他和陈伯固等人保持距离。

    一边快步向门口走去,徐俭一边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徐陵,自家爹爹没有再和谁多寒暄,基本上都是微微点头示意,似乎一直在想着什么。

    徐俭不知道为什么爹爹这一辈子都在坚定不移的赌博,到了年老反倒是开始脚踩两条船,但是他清楚,就算是徐陵想要阻拦他,现在也为时晚矣。

    若是徐陵能够站在扬州刺史这边,徐俭自然是松一口气,但是现在徐陵一直一副紧跟陛下步伐的样子,那徐俭就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哪怕这是自己的爹爹。

    ——————————————…

    “老狐狸这是做给我们看的,还是只是真的看不下去了?”裴子烈眯了眯眼,看着正在和徐俭低声交谈的徐陵,“如此直接将徐俭从陈伯固身边拽走,固然合情合理,但是多少也会让陈伯固不舒服吧。”

    “岂止是不舒服,”李荩忱轻笑着说道,“陈伯固这一次来很明显就是找场子的,之前陈叔俭兄弟被打压的仇,他就算是不报,也会想尽办法通过另外的方式立威,否则以后谁还敢站到扬州刺史那边去?而现在孝穆公如此做,分明就是不跟陈伯固面子。”

    萧世廉笑着说道:“这陈伯固心里面怕是不知道已经把孝穆公的祖宗十八代问候多少遍了,而外表还得装出来若无其事的样子,不容易,还真是不容易!”

    “伯清,这陈伯固不可掉以轻心。”站在前面的傅縡此时回过头来,“陈伯固是朝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大臣,此人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上,可不简单,要知道他的身份并不会真的帮助他,还会给他带来不少······”

    傅縡说到这里,声音已经小下去,而萧世廉等人对视一眼,已然明白傅縡的意思。

    陈顼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多疑的君主,又是通过废掉自己的侄子陈伯宗登上的帝位,对于自己兄长陈伞淖铀铩⒊虏诘牡艿苊强隙ɑ岫嗉犹岱溃ε履囊惶旎饰挥执幼约赫庖宦雠艿搅顺律‘那一脉上去。

    所以陈伯固那陈伞印⒊络镏兜纳矸荩堑换岚镏炊岣谑送旧洗粗刂刈枇Α

    陈顼肯定巴不得自己的这些侄儿们做一个闲散的皇亲国戚,而不是一个朝廷重臣,因为他当年可就是从朝廷重臣变成皇帝的,对于这个南北朝最流行的套路,陈顼可是太清楚了。

    因此正如傅縡所说,陈伯固这个侍中的职务,含金量可高的很,而陈伯固也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对付。

    “咱们现在?”沈君高的目光紧紧跟着陈伯固的身影,他虽然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但是刚才陈伯固的无视和后来的挑衅,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这陈伯固不是想来立威么,那就不妨看看他都有什么手段。”李荩忱沉声说道,“我们只要在关键时候阻止他便是。就算是阻止不了他,也会有人阻止他的。”

    沈君高一怔:“也会有人?”

    “陛下也好,孝穆公也罢,不会作壁上观。”李荩忱一边解释,一边环顾四周,“某想今日之局面,或许陛下预料不到,但是至少孝穆公会心中有数,从刚才孝穆公留下徐俭来看,甚至可以说他现在就已经开始在做这件事了。”

    而周确此时也缓缓开口:“世忠贤侄此言不假,于徐孝穆,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聚宝斋被陈伯固利用的,至于陛下······你我臣子,就不好揣摩上意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打量着周围的人群,又紧接着看向二楼。

    陛下如果想要派人来,而又不引人瞩目的话,乐昌公主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正如之前在石头山诗会一样。

    想到那一道时常盘旋在心头的倩影,李荩忱深深的呼了一口气,不知不觉有些恍惚。

    刹那间,似乎有自己熟悉的淡淡幽香扑鼻。

    而李荩忱不知道的是,二楼一处鉴赏珍玩的雅间窗户微微打开,一双翦水秋瞳默默地透过窗户的缝隙打量着来往人群。

    片刻之后,这目光落在了李荩忱的身上。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画卷() 
今夜这聚宝斋再怎么暗流涌动,该办的正事还是要办的。

    随着聚宝斋之中大多数的灯火缓缓熄灭,黑暗之中人们下意识的屏住呼吸,一道道目光透过黑暗落在前方仅有的几处烛火摇曳的地方。

    聚宝斋的店伙计都是清一色的一身短打,抱臂而站,店掌柜在几名店伙计的陪同下,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筒轴走过来。灯笼和蜡烛将他的身影照亮,也将他手中的筒轴照亮。

    实际上这才是今天晚上的主角,只不过之前出现的陈伯固和东宫众臣,怎么看都有些喧宾夺主。

    李荩忱饶有兴致的打量四周,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拍卖会那种概念,而这一次也是以鉴赏为主,不过至少在气氛的营造上,已经不输于后世。

    “诸位客官,小小聚宝斋今日能有如此多客官光临,真的是蓬荜生辉!”聚宝斋掌柜的朗声说道,能够执掌徐家重要财产之一的聚宝斋,这个人自然而然也有些本事。

    黑暗之中鸦雀无声,毕竟在场的大多数都是朝廷大臣、京城权贵,自然不可能放下身份大声喝彩。而那聚宝斋掌柜的显然也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不慌不忙的说道:“近日聚宝斋新得汉代画卷,弥足珍贵,聚宝斋自知不应藏私,特以此集会向诸位展现这汉画之美。”

    汉代画卷在后世鲜有存世者,一来是因为汉代造纸术不过是刚刚改进,所能用的纸张本来就不多,能够拿来做画的更是少之又少,一般也就只有宫廷画师才能奢侈到用纸帛作画;二来也是因为东汉末年以及三国两晋以来,战乱不断,这种画卷不同于青铜器,很难保存,即使是到现在算起来不过三百年,汉代画卷就已经少之又少。

    也正是因此,当得知聚宝斋竟然获得了汉代画卷的时候,建康府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也都坐不住了,否则也不会有今天如此热闹的局面。

    “掌柜的,这画卷难道聚宝斋以后准备私藏么?”不知道是谁开口问了一句,顿时黑暗之中一片片低语声。虽然还没有看到这汉画,但是所有人都清楚这画卷的珍贵所在,所以对于能够在一睹芳容之后彻底将其占为己有多少都抱有希望。

    所以这句话正敲在大多数人的心头。

    掌柜的一边吩咐店伙计将筒轴打开,一边朗声说道:“我聚宝斋何德何能,能够私藏此画,自然是当把此画交于最有心护它者,”

    听到这句话,李荩忱不由得轻轻一笑,能够把出价最高说成最有心保护它,这掌柜的口舌功夫倒是不错。

    而随着掌柜的向后侧出一步,整幅画卷缓缓展开,画的是仕女图,图画上的仕女身姿婀娜、衣着华贵,虽然是微微侧身,但是其美貌根本难以掩饰,这侧身的动作反倒是平添几分神秘和主人公本身的羞涩,让整个画卷显得愈发有灵气。

    “好一副《仕女图》!”沈君高忍不住低声赞叹道,“此画惟妙惟肖,仕女华贵之姿、温婉之态,跃然纸上。”

    “看来这一次聚宝斋是真的捡到宝贝了。”傅縡也是眼前一亮,一时间注意力都被这《仕女图》吸引去了,“且不论真假,这幅画就算是现在画出来,也足以令人赞叹。”

    周围同样是议论声纷纷,不过多数都是赞叹之声,由此可见,这一幅《仕女图》对得起聚宝斋此次如此大的场面。

    “敢问聚宝斋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一幅画?”一道声音在黑暗之中响起,紧接着传来很多附和之声。

    这样一幅《仕女图》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的,因此很多人都想知道聚宝斋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这样的宝贝。

    按理说一个商铺货物的来源也是商业机密,不过聚宝斋掌柜的这一次倒也没有含糊,微笑着一拱手说道:

    “这画卷是我聚宝斋派出去的人手从淮南梁郡征集到的,原本这画卷和很多普通的家什放在一起准备一起变卖,正好被路过的我聚宝斋鉴定师和店伙计看到了,一时间惊为天人,便将这幅画请了回来。”

    顿了一下,掌柜的故作神秘说道:“至于这幅画为什么会出现在淮南梁郡,诸位请看这里。”

    掌柜的手向上一指,在画卷的一角有一方红印,众所周知,这往往代表着画卷的作者或者曾经的收藏者,而这一方印的颜色颇为鲜艳,相比之下画作本身的色彩有些暗淡,显然并不是和画作同一时代,应该是后来收藏者的章。

    “在场诸位都是博学多识者,还请站在前面几位上来看看,这章是真是假。”掌柜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而他所指的几个人显然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

    而到这个时候,李荩忱才发现,沈君高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最前面去了。不过转念一想,以他的身份,只要是识相的肯定都不会和他争抢。

    更何况沈君高本身就精通收藏,对于这画卷印章之类的更是有发言权,而且沈君高的为人作风摆在那里,谁都不会相信他会给聚宝斋做托。

    一看沈君高也在,前面的几个人都下意识的让开道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对于沈君高他们还是信任的。

    “这印章······是弘农杨愔!”沈君高只是看了一眼,便惊呼出来,“这上面写着的‘秦王藏印’这个是杨愔的私印。之前某曾经看到过一副晋朝的山水画,在上面也看到过这个印章。”

    周围人群顿时鸦雀无声,一道道火热的目光都落在那画卷上。杨愔是什么人,他们可都清楚。

    杨愔出身弘农杨氏,字遵彦,小字秦王,是北魏司空杨津之子。而事实证明他也对得起自己这个颇为霸气的小字。在杨愔年轻的时候,弘农杨氏因为站队问题得罪尔朱荣,导致被灭满门,只有杨愔和三个弟弟妹妹侥幸逃过一劫。

    当所有人以为弘农杨氏就此成为过眼云烟的时候,杨愔却以一己之力辅佐高欢称霸,从而使得弘农杨氏从绝地走出,重新成为北地一等一的大世家。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杨愔() 
同时杨愔自己也走到了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上,又是顾命大臣,其当时在北朝的地位要比现在徐陵在南陈的地位还要高上很多,只可惜杨愔忠诚于少帝高殷,结果在计划铲除意图谋反的常山王高演的时候失败被杀,死后追赠司空。

    虽然杨愔最后身死,但是他也依旧是北朝曾经有过的数一数二的能臣和贤臣,也是南朝一度的眼中钉、肉中刺,即使是高演也对这个政敌很是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