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8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你们怎么商量,反正朕都不吃亏。

    ————————————…

    大汉新元三年八月廿二。

    对于大多数的建康府乃至全大汉百姓来说,这应该都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如果真的要牵强附会,那应该说是中秋节之后第七天,也正好是休沐的日子。

    而对于医学来说,这绝对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天。

    就在这天下午,虽然正值休沐,但是整个建康府中的官员几乎倾巢而出。

    今天太医院的孙大家要对一个重症患者进行手术,手术的内容绝对让每个听到的人都感到害怕。孙大家发现这个患者之所以病入膏肓,是因为肠子那边应该有坏死,所以他打算剪开患者肚皮,将坏死的肠子切掉,然后再把剩下的接上。

    这在很多人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可是孙大家却信心满满,甚至还请来了皇帝陛下在一旁为自己背书——当然了有真正知道内情的清楚,实际上是皇帝陛下自己跑过来的,和皇帝一起前来的,还有后宫几乎所有的妃嫔。

    这个热闹,皇帝陛下都要凑,那大家可不能不凑。

    好在这件事目前也只是被局限在京城中高层官员的范围内,否则真的要是传出去了,恐怕整个建康府都要为之轰动。

    因为大家谁都好奇,这位孙大家,到底真的有再造之功,还是实际上有什么妖法?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妖法和玄之又玄的事情还是很有市场的,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日理万机,李荩忱都想照抄什么《XX大陆》啊、《XX苍穹》啊之类的,赚点儿稿费。

    这一次被抬进去进行手术的重患者实际上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人本来就快不行了,估计坚持不了两天,所以还不如信了这孙大家,至少孙大家在太医院也好、药房也罢,也都是有口皆碑的。

    手术开始,所有人都只能从外面等着。

    而家属已经被带走去采血了。

    输血对于孙思邈来说倒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李荩忱当初在他南下的时候就告诉了他有这么一个机制可以人为补血,而血的类型也有很多种,所谓的滴血认亲,虽然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但是却可以帮助人进行简单的血型分类,一般相同血型的血可以快速相融,而不同血型的自然就要稍微慢一点。

    不过这个理论也只能说稍微有点科学依据,另外亲属之间血型相同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通过两相排除,患者能够得到和自己相匹配的血的可能性也自然就更大一些。

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 
至少这样比直接拿血往人身上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乱输来得好,历史上当人们第一次意识到输血可以救人的时候,可有不少受血的人因为血型不符合而死掉。

    尤其是现在朱崖水晶已经能够实现人工打磨,李荩忱已经让工部开始配合孙思邈的要求研制显微镜之类的,想必在这之后,对于血型的分类将会更加细致。

    至于现在,开肠破肚这样的手术,对于一个重病号来说,就算是真的治好了病恐怕也得被折腾的奄奄一息,所以输血是必然的。

    当众臣工都在旁边议论纷纷的时候,李荩忱当先扯过来一个椅子坐下,同时让李平去找来了一大批椅子,自己则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他的意思当然很简单,诸位,怎么议论也没啥用,不如先等着,等会看到结果就知道如何了。

    实际上李荩忱自己的心中又何尝不是咚咚打鼓。

    若是这一次手术不成功的话,那么对于大汉的医学发展将会是沉重的打击,而李荩忱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还有耐心等待着孙思邈处理掉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致命问题,毕竟当今天下的局势,看上去对大汉非常有利,但是如果大汉迟迟不动的话,优势就不见得还会继续掌握在大汉手里啊。

    李荩忱看上去很淡然,臣工们自然就不能表现的太紧张,否则岂不是在陛下面前丢了面子。

    李荩忱一屁股坐下,大家也就不和陛下客气了。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过去,甚至李荩忱还让李平端来了茶水和点心,虽然天气不热,但是大家等着也好无聊不是么。

    只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次手术对大汉的作用,这是大汉北伐的底气,说什么都不能出差错,所以这些官员们又有谁有心情吃喝?

    “出来了!”门一下子被打开,而官员们呼啦啦都站了起来。

    李荩忱慢悠悠的放下茶杯,一名太医已经快步走过来,郑重拱手:“启禀陛下,手术顺利,患者仍在沉睡,但是气息稳定,如时间无差,当在两个时辰后苏醒。”

    李荩忱长长出了一口气。

    而旁边的官员们自然是都露出不枉此行的神情。

    孙思邈此时也走了出来,他的额头上都是汗水,摘下来用来遮护的口罩——这口罩实际上就是用麻布裁剪的,不过以这个时代的医疗防护,已经算不错的东西了。

    看得出来,外面等的人紧张,孙思邈自己也很紧张。

    若是出了什么差错,那他将会承担巨大的压力。

    “卿家之功,功莫大焉!”李荩忱哈哈大笑着不等孙思邈躬身下去,就伸手托起他的手臂,拉着他向大汉的官员们说道,“今日孙大家所行不过是一小步,但是对于我煌煌大汉来说,却是不可忘记的一大步!”

    官员们也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会给予孙思邈这么高的评价,在短暂的惊诧之后,都纷纷笑着拱手向孙大家祝贺。

    不说别的,如果自己和家人以后真的遇到了什么吃药难以治疗的病,那么孙大家可就是救命稻草啊。

    所以陛下真的要这么说,也没什么错。

    以后得罪了谁,可不能得罪这拿着手术刀的孙大家啊!

    ——————————…

    手术到底只是整个疗程之中的一部分。

    七天之后,经过了手术之后昏迷和发炎的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进入用中药调理阶段,茶饭饮食都已经恢复正常,这才意味着人类历史上进行的第一场有严格消毒、输血、麻醉等等流程——毕竟古人也并不是没有进行过外科手术,比如截肢什么的都算,只不过这些流程基本欠奉,能不能活下来全靠运气。

    收到孙思邈手术顺利报告的李荩忱,自然是松了一口气。

    但是陈宣华和太医院的太医们,却不能松一口气了。

    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百姓,已经把皇家药房堵的水泄不通,一来有求医的听说孙大家有再造之能,所以就算是再高的价钱,大家也想试一试,更何况孙大家一台手术的价钱可真的不算高——有皇家内府在背后支撑,每台手术一百文钱的价格根本就是象征性的;二来自然也有很多凑热闹的或者迷信的,非得要来拜一拜、看一看这位活菩萨的风采。

    不过自然也有一些老学究们,嘟囔着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类的,只不过乱世三百年,大家都经历过生死波折,人们的思想也没有那么封闭,这样每天“之乎者也”的老学究倒也不算多,而且他们也就是只敢在家里嘟囔几句,真的让他们跑到药房外面去说,那当然是万万不敢的。

    好在孙思邈之前早就有所准备,在手术的可行性都尚且不能确定的时候,就已经手把手的教授太医院的太医们如何进行手术。孙思邈虽然是一个外来客,但是他在医学上的造诣以及经验,那是整个太医院现在都已经信服了的,更何况太医们也都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掌握手术技巧的话,那就等于以后在太医院里要低人一等了,所以大家学习的都还算努力。

    正是因为大多数的太医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手术处理,所以才能在人潮涌动进入药房寻求医疗的时候,能够帮助孙思邈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手术。

    毕竟如果孙思邈什么都亲自上阵的话,那恐怕从天亮到天黑都下不来手术台。

    即使是这样,他每天需要进行的手术也在七八台之间,以这个时代完全是刚刚起步的医疗条件来说,这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

    为此,这样进行了五天之后,李荩忱亲自下圣旨要求孙思邈休息两天,否则不准再上手术台。

    真把这家伙累坏了,李荩忱能心疼死了。

    同时李荩忱也吩咐,孙思邈作为目前的国宝级人物,除非是别人真的难以处理的疑难杂症,否则最多在旁边看着,绝对不能亲自动手。从为整个社会造福的角度来说,李荩忱宁肯让几个病号真的因为孙思邈没有亲自动手做手术而死亡,也不想让这个神医出什么意外。

    另外朝廷出重金辟地扩建原本的皇家药房,向南购置屋舍五十间,全部划入皇家药房的范围内,并且将这个在建康府规模已经仅次于皇宫的庞大设施命名为“皇家医院”。

第一六零四章 弯路不可怕() 
当然了,朝廷最近因为秋收以及南征的缘故,富裕了一些,但是也没有到富得流油的地步。

    建康府是什么地方,三百年来南朝之都城也。

    那是不折不扣的寸土寸金的地方。

    尤其是靠近大司马门的御街两侧,所居住的人自然是非富即贵。毕竟从这里向北就是皇城了,是南朝的绝对权力中心。

    想要让药房向南直接扩张五十间房子,别说是内府了,就算是把国库里的钱财掏出来也没有那么多,而在建康府这遍地都是自家臣子的一亩三分地上,李荩忱自然也不能强买强卖。

    之所以最后药房还是成功的扩张成了皇家医院,主要还是拜李荩忱的老丈人所赐。

    前朝皇帝陈顼最著名的是什么,能生啊,一个人都快繁衍出来一个民族了,纵观华夏历史,皇帝一层已经无人能敌,即使是把王公贵族们拉出来,也就只有当年西汉中山靖王刘胜能够略胜一筹了。

    而刘胜是什么人物,那是真的生下来一个民族的人物,极大的促进了刘氏和汉族人口的增长。

    陈顼虽然还差了点,但是也大差不差了,陈氏家族的人丁兴旺,他功不可没,历史上正是因为陈氏家族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就算是杨坚也不敢真的把他们怎么样,四五十个皇家直系亲属、成百上千的旁系亲族,你要是全都一刀砍了,那是要天怒人怨的,所以也只能都丢到京城当闲人或者扔到边疆去喝西北风。

    陈顼这么能生,他的子嗣众多,已经成年的皇子自然就要分封亲王。年纪比较大的,诸如陈叔英、陈叔坚等人,都已经可以外出就藩,年纪比较小的,虽然已经搬出了皇宫,但是还留在京城之中——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如果把这么多人全都撒出去,那南陈就不用派遣地方官员了,因为每个大点的州府郡县基本都能摊上一位王爷。

    因此建康府之中王府大大小小、星罗棋布。

    李荩忱入建康府之后,陈氏皇族沦为阶下囚,只不过李荩忱怎么着也都算南陈的女婿,是这帮皇子的大舅哥和小舅子,李荩忱也不好对他们太过为难,人基本都放了,有如陈叔慎这样有能力的还能够入朝为官,但是他们的府邸,那抱歉,建康府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麻烦您还是挪挪屁股吧。

    不过这些府邸大小不一、数量不少,大汉新的权贵之中,大多数实际上在建康府都是有府邸的,比如萧家和裴家,只需要把原本的扩建一下就可以,没必要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