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8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女人,本来就心肠软,让她们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看到那些被病痛折磨却没有钱看医生的妇孺老弱,心里自然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恻隐之心。

    因此后宫每天为了这些事忙前忙后,李荩忱倒也乐得看到,毕竟后宫妃嫔们再怎么样也是他李荩忱的女人,她们所做的这些事没少给皇家、给李荩忱赚来好评。

    久而久之,内府还真的成了后宫的内府,李荩忱这个皇帝陛下倒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人,甚至就连从内府之中拿点儿私房钱都快不被允许了。

    这一次李荩忱竟然想直接把内府剩下不多的积蓄给掏干净,后宫妃嫔们自然不同意,现在湘州的义学正在建设,是需要钱的时候,虽然钱财已经先拨过去一批,可是如果陛下把剩下的都拿走了,那么谁能保证下一次还需要钱的时候内府中不是空荡荡的?

    义学的建设是循序渐进的,从建康、成都和长安三个地方连点成线,一点点的向外拓展,几乎是配合着本地书院的建设一起的,若是这个过程直接被打乱,那么就意味着整个计划都要进行调整,毕竟这牵扯到学生的招募、先生的时间安排等等······

    因此明知道陛下这一次是下了大决心,给户部那边的压力也非常大,尉迟炽繁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了。

    “那陛下······”尉迟炽繁试探性的问道。

    “不行,”李荩忱果断的说道,“海军为重。”

    李荩忱说的斩钉截铁,让尉迟炽繁也吓了一跳,急忙说道:“陛下,现在湘州那边的义学已经进行到最紧要的关头,若是我们现在缺少资金的话······”

    “来人,”李荩忱径直招了招手,让袁大舍过来,“拿个盘子来。”

    袁大舍不知道李荩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只能遵从。

    李荩忱从腰间解下来自己的玉佩:“让人把这个典当掉,另外通知御膳房,从此菜量减少一半,这些钱财全部补充到内府之中。”

    “陛下!”袁大舍惊呼一声。

    陛下带过的玉佩,这就是皇家御用之物,怎么能说当掉就当掉?

    “陛下龙体为重,臣以为不可。”此时正在埋头整理奏章的秦思祖也急忙起身,“陛下三思!”

    “陛下,内府虽然艰难,但是陛下之物,切不可流入民间。”尉迟炽繁也急忙说道,李荩忱的果断的确出乎她的意料,这已经足以证明,李荩忱这一次是非做不可了。

    “陛下,应当还有别的解决办法。”秦思祖又补充一句,同时解下来了自己身上的玉佩,“陛下就算是真的要用自己的身上之物换取钱财以维持内府,那么也请以臣之玉佩为先。”

    “启禀陛下,孝穆公殿外求见!”此时李平快步走进来。

第一五六五章 解燃眉之急() 
李荩忱怔了一下。

    算起来自己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徐陵了。

    倒不是徐陵受到了排挤,而是老爷子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应该给后来者腾位置,所以主动告老还乡,甚至就连身上成都书院山长的位置都辞掉了,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就此蜗居不出,而是来往于大汉各个书院之中,一来是为了采风,二来也是为了讲学。

    在之前,徐陵作为成都书院的山长,一年之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在成都书院脱不开身,现在没有了这世俗之中最后的一点儿束缚,天地之大,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约束的了他。

    尤其是在徐陵临走的时候,李荩忱赐给了他太傅的名衔。这虽然只是虚衔,但是众所周知,李荩忱这是以“帝师”的名誉来赠与徐陵,表示自己对徐陵的尊重。

    同时头上顶着太傅的名衔,就算徐陵是一介布衣草民,走到哪里谁都不敢把他怎么样。

    “孝穆公,请!”李荩忱亲自走出御书房将徐陵迎了进来。

    徐陵这一年几乎都在各个书院来回讲学,脸上的风霜刻痕更深刻几分,但是雪白的头发垂下,老人拄着拐杖却挺直腰杆,看上去精神抖擞,甚至要比离开的时候更加精神。

    毕竟对于这个岁数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桃李满天下更加荣耀的事了,而李荩忱满足了徐陵这个愿望。

    一眼看到了御书房中尉迟炽繁的身影,徐陵倒是有些诧异,微微皱眉:“陛下这是小夫妻吵架,还是有什么公务?”

    御书房上的人们也纷纷向徐陵行礼。

    李荩忱压低声音说道:“海军战船就差最后一笔钱,朕不得以动用内府的钱财,结果阻碍了义学的修建,这不,有意见了嘛!”

    “有意见的好,”徐陵微笑道,自从无官一身轻之后,他和李荩忱之间就真的是亦师亦友了,说话自然也就变得更加随便,“军队是国家之屏障和护卫,而学生则是国家之未来和希望,一国想要发展向前,缺一不可,陛下可不能厚此薄彼,若是只是发展军队的话,那么大汉终究难以成为富强之大汉。”

    “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李荩忱略有些不悦。

    徐陵怎么看像是听到了消息前来捣乱的?

    虽然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但是如果没有现在的话,又从哪里来的未来?

    因此不管怎么说,李荩忱还是会坚持将钱财集中给海军的。

    在这个时代,没有国防,怎么发展经济和教育都没用。

    同时获取钱财的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光是节流的话也没有任何的作用,李荩忱之所以大力发展海军,就是指望着海军能够起到开源的作用,否则他也不会强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徐陵紧接着说道:“朝廷财政困难,义学需要资金之事老臣也才有所听闻,属实是老臣之过。”

    徐陵话锋一转,让大家都有些诧异。

    “义学乃是为了资助贫家子弟以及大汉军属,这是古来未有的良心之事,陛下和后宫诸位娘娘宅心仁厚,以内府自己之钱财资助百姓求学,更是令人感动,”徐陵淡淡说道,“而文坛上下,断没有看着陛下和诸位娘娘为钱财之事头疼而袖手旁观的道理,老臣已经托人将家中所有字画典当,换来的钱财或许能够充作九牛一毛。”

    李荩忱怔了一下,旋即和尉迟炽繁对视一眼。

    李荩忱能够看到尉迟炽繁俏脸上的惊讶逐渐转变为惊喜。

    徐陵的全部字画,那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孝穆公徐陵的字画,那可是真正的有市无价,谁不想家里能够挂上当代文豪、杏坛大儒的佳作?

    “同时老夫也已经着人发动各书院先生学子,踊跃捐款,”徐陵紧接着说道,“不管是一两银子、一幅书画,还是一个铜板,总能够起到些作用。”

    “孝穆公何苦为此!”李荩忱有些无奈。

    让徐陵这么一闹腾,恐怕要变成声势浩大的募捐了。

    修建义学这种事,往小处说是朝廷的慈善罢了,和战乱或者自然灾害之后施粥之类的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往大处说却是为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为了社会的文化水平提高、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不折不扣的百年大计。

    因此往小处说,朝廷来负责就完全可以,而往大处说,却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所有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加上徐陵的号召力,可以想象最后会是什么场面,慷慨大方的肯定会出手阔绰,就算是小气一点儿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表示表示的话,会被别人戳脊梁骨的。

    “为了大汉国祚延绵,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和平富贵。”徐陵微笑着说道,“帮扶贫苦,本来就不只是朝廷的任务,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力。”

    李荩忱郑重的向着徐陵一拱手:“如此一来,问题便迎刃而解。”

    “不过这样的募捐,可以一次,下次老臣恐怕也不能为陛下张罗到多少了。”徐陵叹息一声,同时向李荩忱还礼,“老臣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办事,不是受了陛下的命令,所以陛下无须谢老臣,老臣实在是当不起。”

    “朕是替那些孩子们谢孝穆公。”

    徐陵摆了摆手:“他们要谢,就让他们以后用自己为这个时代做出的贡献来谢吧,别的虚名老夫用不到,也不需要。”

    李荩忱沉默片刻,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徐陵拱手告辞,向御书房外走去。

    这里是当初他对陈顼大失所望的地方,他并不打算过多停留。

    “朕送孝穆公。”

    “陛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必了。”徐陵挥了挥手,径直走远了。

    李荩忱最终还是没有追出去,回头无奈的说道:“这个徐孝穆,告老还乡之后,脾气更加难以捉摸了。”

    没有了官职的束缚,徐陵就没有了那么多需要瞻前顾后的,就算是和李荩忱,他也有不客气的底气。

    “不过孝穆公总算是结了燃眉之急。”秦思祖等人也都松了一口气,否则他们真的害怕今天陛下和贤妃娘娘在御书房打起来。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是真的急了眼,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陛下的脾气可不好。

第一五六六章 预算和预案() 
而贤妃娘娘的脾气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大家都听说过,之前在修建吴郡义学的时候,负责的官吏仗着自己出身世家、意图偷工减料并且从中牟利,结果导致义学使用的第一天就在大雨之中垮塌,好在不是上课的时间,只有一个先生受了伤。

    在被刑部抓获之后,贤妃娘娘亲自带人提审,如果不是有法律作为枷锁,没有判刑之前人还杀不得,恐怕那人连当天都活不过去。

    不过最后在监狱里,他还是被狱卒们弄得死去活来。

    这些狱卒也都多是穷苦人家出身,这家伙谋害富人也就算了,把主意打到了义学上,那就是该死!

    由此也可以知道,尉迟炽繁也把义学当做自己的生命,否则绝对不至于今天不想退让。如果不是孝穆公出现,大家还真不知道今天这尴尬的场面会如何收场呢。

    “孝穆公帮我们的也就只有这一次,看来我们也得吸取教训。”李荩忱径直说道,打破了略微有些尴尬的局面,“这一次过去了,下一次说不定还会有危机!”

    大汉处处都需要钱,这让李荩忱第一次认识到了财政困难带来的压力,自己就像是一个母亲看着周围嗷嗷待哺的孩子,却无能为力。

    大汉现在的金融体系还只是初步建立,能够运转起来李荩忱就已经谢天谢地了,现在还有可以完善和改进的余地,只要一直搀扶着,它总有学会自己走路的那一天。

    深深吸了一口气,李荩忱打起精神。

    自从选择走上了这条路,那他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咬着牙一头走到底,既然意识到了问题,那就去解决好了。

    “秘书监拟定一份关于国库和内府之中都预留部分资金作为周转和应急的方法草案,即刻宣户部尚书和左侍郎入宫,朕要和他们讨论一下捐款的事,这是孝穆公用自己的毕生名气为我们换来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能浪费!”李荩忱撑着桌子站起来,果断的说道。

    “诺!”官员们齐声应诺。

    意识到陛下肯定是和贤妃娘娘还有要商量的事情,秦思祖很有眼色的趁机直接带着秘书监的官员们退出御书房。

    御书房内除了袁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