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8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场大战的确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而范梵志对于损失掉这些林邑士卒并不感到惋惜,这帮家伙之中有不少都是这两天才抓壮丁抓起来的,范梵志对于他们,其实并不指望他们能够立下什么泼天的功劳,只是期望他们不会和之前象林码头上的那些平民一样直接造反。

    至少用军队把他们控制起来,能够打破他们之前或许私底下已经建立起来的某种联系。

    当然范梵志倒是高估了自己的敌人,白袍虽然在南方也有所经营,但是还不至于遍布每个城镇,即使是卢容这样的重镇,人数也并不算多,也就是靠近北方的交趾和作为林邑都城的象林得到了些照顾罢了。因为在李荩忱和白袍的心中,林邑绝对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对手,甚至就不能算是对手。

    并不怪李荩忱或者主持白袍的陈禹轻敌,而是林邑在实力上的确给大汉提鞋都不配,只不过大汉受到北方战场的牵连,所以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对付林邑人身上罢了,否则从大汉的任意一条战线上抽调十万大军,林邑人早就已经崩溃了。

    当然了,林邑也并非没有可战之兵,作为雄踞南方的小国,也算得上小而强之中的典范了,兵力虽然不多、国土虽然不大,但是占据要冲并且军队斗志高昂,再加上有山川地形的屏护,所以就算是强龙来了,也不一定就压的过地头蛇。

    历史上这样的现象并不是没有过,战国初期,曾经因为宋襄公的战败而一蹶不振的宋国再一次崛起,在列国夹缝之中逐渐强大,有“五千乘之劲宋”的美誉,即使是周围虎视眈眈的韩赵魏和齐楚,都不敢直接对宋国下手。

    此时的林邑在南方诸国之中绝对算得上霸主,来自于海岸上的占族人以及来自于西部密林之中的各部落都服从于林邑的指挥,可战之兵也不算少。

    尤其是林邑的象兵,算得上王牌部队,若非了解象兵的弱点,一般是很难找到战胜法宝的——手持火枪这种划时代武器的罗毅当然要被排除在外。

    只不过范梵志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横山以北,在横山北侧,林邑军队化整为零,不断地骚扰汉军主力,而在横山上,林邑军队更是严阵以待,以此作为国家的最后门户。

    而范梵志自然料不到汉军会从后面杀过来、会从海上杀过来,因此无论是之前在象林还是后来在这卢容,都没有组织起来完整的抵抗。这一次在卢容城外,他只能寄希望于刚刚抵达卢容、原本打算支援横山前线的象兵,对于这些临时抓起来的壮丁并不抱希望。

    象兵战败之后,范梵志就已经打算逃跑了。

    他这一走,当然不是跑入卢容城中,更何况这个时候卢容城中已经燃起大火,这无疑在告诉范梵志,不管多少,汉军肯定提前有布置,卢容城都不知道现在是谁的地盘了,更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已经满是暴民,他冲进去和自投罗网还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汉军的攻坚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范梵志一直坚信只有高山密林才是阻挡汉军的最佳手段,他从来不寄希望于城池上。

    这些年中原的战争他也并非不知道,被汉军突破的雄城重镇也不在少数,这其中就不乏武关这样公认的雄关。

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 
对于中原战斗的了解,让范梵志不指望这些年久失修的城墙能起到什么作用。当初汉军从交趾向九真挺进的时候,他就果断的放弃了九真郡,丢给李询一座空城,转而把战场挪到城外广阔的天地中。

    这一次自然也是如此,横山的险要和林邑的大军主力才是范梵志更加关心的,这种关心胜过对卢容一城一地的关心。

    因此范梵志没有入城,而是在亲卫的护送下直接向卢容的西北而去,那里是横山的方向,至少那里还有林邑的大军在。

    这自然就苦了卢容百姓,败军在大象的冲击下愈发混乱,这些乱军当然没有范梵志那样的头脑,对于局势也不可能看的那么清楚,对于他们来说,城池就是保护他们的屏障,因此败军乱哄哄的向城中去,直接把那些出城想要救火的百姓冲的东倒西歪。

    很快败军们就发现卢容城此时也在大火的危机之中,顿时失去了入城坚守的兴趣,转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城中的财货上。

    作为林邑第二大城池,卢容这里也囤积了大量的财货,富贵人家同样不在少数。对于长期生活在林邑社会底层的这些士卒,更准确说是丁壮,这些财富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因此他们很快就举起了手中的刀剑。

    这个时候,有刀剑才有真理。

    大火沿着卢容的大小街道蔓延,而一名名红着眼睛的士卒粗鲁的踹开房门冲进去,有的身上披满丝绸锦缎,有的抓了一手的珠宝金银,还有的干脆直接肩膀上扛着不知道哪里抓来的富家女子······

    “这边是卢容的粮仓和武库,任何人不准靠近。”此时远方的火光跃动,近处一名手持砍刀的男子正在向其余人训话,“只要能够保住这两个地方,就是大功一件。”

    粮仓、武库作为城中最重要的地方,都是有士卒看守的,不过现在说来也奇怪,一群披甲的士卒前面站着的,却是几个布衣的汉子。不过这些士卒对这几个汉子却是言听计从。

    “裴君,您吩咐什么就是什么,只要到时候您能美言几句······”带队的林邑偏将微微躬身。

    对于他们这些全副武装、在整个卢容的林邑军队之中绝对算得上精锐的士卒来说,挡住那些可能都没有见过血的乱兵并没有什么难的,关键就在于要有人把他们的功绩说出来。

    自然没有什么比汉人本身更合适了。

    “头儿,城北有几处咱们汉人的商铺被抢劫了,掌柜的来找咱们帮忙。”一名汉子快步跑过来。

    带队的那男子微微侧身,正是带领白袍掀起象林暴动的裴蕴。

    也就只有裴蕴这种人物,才能让心高气傲的白袍们心服口服。

    虽然白袍在卢容的布置不多,但是关键的安排还是有的,再加上把守粮仓的这林邑偏将本来就不想真的打仗,只想过自己的安生日子,所以很自然的就和白袍搭上了线。

    汉军跨海远征,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粮食的问题。南方的水稻虽然一年三熟,但是种植面积有限,粮食也并不是遍地都是的东西,依旧没有办法满足温饱的人倒是遍地都是。

    因此卢容这边的粮仓自然也就变成汉军关注的一个重点,双方不出意外的一拍即合,到时候这偏将负责保护粮仓的安全,只要让汉军平安接收粮仓,之后他一个县令的位置是没得跑的。

    所以在这之前,范梵志虽然已经下令调动一部分粮食运往横山,但是范梵志并不知道,实际上因为这偏将的弄虚作假和百般推辞,一点儿粮食都没有出卢容城,若是知道这个真相,范梵志说什么也得退入城中先打包几车粮食再走。

    毕竟汉军现在已经快把南方能耕地的地方都占领了,留给林邑人回旋的也就只有高山密林,对于生性懒惰的林邑人来说,高山密林之中固然可以灵活来往,但是没有粮食,什么都是白搭!

    正因为此事事关重大,所以裴蕴还是亲自过来了一趟,不为能够在城中掀起多大的混乱——裴蕴不得不承认自己丢了几个火把,造成的影响已经出乎意料,只为了能够保住粮仓。

    听到报告,裴蕴眉头一挑,沉声说道:“我们现在人手不够,立刻组织人护送所有汉家百姓先过来,我们坚守粮仓,另外派人告知罗将军此处危机,请罗将军速速推进入城!”

    几名汉子纷纷应诺而去。

    而那林邑偏将和他的手下崇拜的看着眼前这位天朝上官。

    什么叫临危不乱,这就是。

    裴蕴当然没有在意自己的形象在这些林邑人的眼中是多么高大,此时他也无暇在意。

    白袍的人手太少,的确很难遮护整个城池之中的百姓,就算是汉家百姓也难以做到。

    卢容作为南北要冲,这里的汉家百姓数量也不少,主要都是往来南洋做生意的商贾在这里开设商铺作为周转,虽然这些年南北方交恶,不少人都已经回去,但是胆子大的以及不舍的基业的还是在的。不过好在范梵志之前倒没有打算彻底和大汉撕破脸皮,因此也并没有屠戮这些汉人,只是在各项政策上对他们多有限制罢了。

    但是现在乱兵入城,谁还在乎你是什么人,只要有钱就是一个“抢”字,因此这些汉人商贾们也只能寻求白袍的帮助。

    “恨不能三头六臂啊。”裴蕴苦笑一声。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派些人过去保护他们的性命,至于财产,现在也顾不上了。

    “砰砰砰!”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街道上响起火枪的声音。

    裴蕴惊喜的向前看去。

    街道上零散的乱兵应声而倒,红衣汉军跃入眼帘。

    “终于来了,”裴蕴嘟囔一句,“再不来老子都要忙不过来了。”

    “清扫乱军,包围府库!”带队的王世充跑的飞快,显然他也收到了城里的求援信息。

    “这个胖子,身手倒是敏捷。”裴蕴腹诽一句,径直迎了上去,“行满兄来的当真及时!”

    王世充登时大笑道:“杀敌,如何能不及时!”

    “有行满兄带着火枪兵赶到,某就放心了。”裴蕴点了点头,环顾四周。

    红衣汉军给了他绝对的安全感。

    zwqiushu

第一五三二章 何谓汉人,何谓大汉() 
王世充并没有谦虚,拱了拱手。

    而裴蕴伸手一指北侧:“那边刚刚收到消息,有大汉的商贾受到了威胁,行满兄走一遭?”

    “好,留下一半的人手,剩下的跟我走!”王世充丝毫不含糊。

    他们冲进来就是为了抢人头的,在这里站岗放哨可没意思。

    裴蕴看着王世充气势汹汹的带着兵马向北而去,微微摇头。

    突然间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为同胞们担心,倒是应该担心担心林邑乱兵的脑袋了。

    这帮可怜的猴子们,希望他们不要招惹不该招惹的人。

    否则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啊。

    而出身文官的裴蕴,终究还是善良了一些。

    只不过这种善良,只是局限在刀子落下的快慢上。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作为一个血统纯正的汉人,裴蕴对于这些连长相都和华夏民族大不相同的南方人——按照后世的人类学研究,这个时代的林邑占族人虽然有汉族血统混杂其中,但是应该还是以南岛人的血统为主,和蒙古人种的华夏民族差距很明显。

    所以裴蕴对于这些非我族类的林邑人,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真的在乎他们的性命。

    而就在大概两三百丈之外的城北街道上,一群乱兵正乌泱泱的向着一座屋子冲过去。

    这是整个城北最大的一座屋舍了,说的更准确一些应该是一座寺庙,佛教的寺庙。只不过这寺庙的建筑风格和林邑这边更常见的类似于天竺的建筑风格大相径庭,黄墙飞檐,是典型的华夏江南寺庙的建筑风格。

    这里是汉人商贾的聚集地,华夏百姓自古安土重迁,虽然他们已经重洋远渡,但是家乡的风俗却都没有丢掉,这寺庙就是平日里汉家百姓们上香求佛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