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毅和戚昕都微微颔首,罗毅紧接着说道:“某在漓水驻扎年余,对此也颇有体会,这一次陛下给我们的命令就是要彻底解决林邑人的祸患,既然如此,不管林邑人到底是人还是猴子,我们只需要用最简单的方法,自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傅縡和侯亶下意识的对视一眼。

    果不其然。

    军方这些家伙就是来杀人立功的。

    杀人,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率的、最公正的获得功勋的方式。

    汉军北上,杀人立功的机会并不多,毕竟北方还是以汉人为主,尤其是上一次汉军北伐入关中,北周军队经常出现大片大片集中投降的现象,这自然就导致汉军几乎没有多少靠首级立功的可能。

    虽然现在汉军计算功劳的方式已经不再只是依靠人头首级的数量,但是首级数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实打实的、谁都抢不走的功劳,不管是之后提升还是衣锦还乡,说起来自己的功劳是杀人立下的,那腰杆都觉得挺直;说自己的功劳是运送粮草得来的,那面子上当然是挂不住的。

    所以陆军这一次磨刀霍霍,就是要砍林邑人的脑袋。

    更不要说已经憋了太久的海军。

    因此要他们杀人,他们可不在乎,甚至还鼓掌欢迎。

    作为文官,尤其是吃斋信佛的文官,傅縡当然是不想看到人头滚滚的场景的,不过这样的场景只是局限在对自己人、对华夏汉人身上。华夏的道德伦理从来都只对自己人,周围的那些蛮夷,本来就没有必要和他们讲什么圣人之德,他们愿意归于王化,中原王朝愿意接受,但是如果他们想要谋反作乱,那就杀干净。

    就算是傅縡,想到之后林邑人被杀得血流成河的景象,也只是摇头叹息一声罢了,并没有什么值得他怜悯的。

    罗毅径直走到舆图前,在今年年初,白袍就已经开始绘制南方的舆图,林邑地区的舆图已经呈现出基本的轮廓,再加上常年来往南洋的大汉商贾作为向导,道路的问题也算不得什么。

    “这里,象林,就是林邑人的主要聚集地,象林濒临海边,也是来往南洋的海上重要码头,因此非常适合船只直接登陆。”罗毅伸手敲了敲舆图上被着重标出来的点。

    象林,后世的岘港,也是曾经大汉的日南郡象林县,是日南郡最南端的一个县,也是先汉疆域、乃至于华夏疆域曾经抵达过的最南端。

    汉代末年乱世开始之后,华夏的力量后退,日南郡消失,象林也自然沦落胡尘里,成为林邑人的主要聚集地,依托曾经汉代修筑的城池,象林城甚至继续发挥着南洋上贸易港口的作用。因为象林在汉代属于县邑之中的邑,所以被称为象林邑,而甚至林邑人的名字,都来自于对于“象林邑”的简称。

    因此拿下象林,不但等于拦腰截断林邑人的势力范围,而且还等于拿下了林邑人的经济命脉。

    放眼整个林邑的海岸线,也就只有象林和北侧的卢容(今越南顺化)比较适合于登陆,继续向北的话,有一座横山横亘在大汉的九真郡和林邑国之间,当然了经过连年的侵蚀,九真郡以及更北侧的交趾郡,都有很大一部分落入林邑的掌控之中,不过如果从这边登陆的话,很难起到直接打击林邑人后方核心地区的目的。

    卢容是一座小港口,无论是重要性还是地理位置,自然都比不上即使是两千年后也依然是深水良港的象林。

    海军和陆军在登陆地点的选择上达成一致也在情理之中。

    傅縡点了点头:“登陆林邑的确是最合适的,但是海军、陆军劳师远征,能不能胜任?”

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 
劳师远征,这是现在摆在汉军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

    毕竟在这之前,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军队,都还没有进行过跨海远征的行动。汉代征服辽东的时候是用军队在陆地上推过去的,而东吴后来虽然曾经派遣大船队探索东海和南洋,但是那一支船队的主要目的也只是探索航路,并不是进攻和作战。

    运送数千甚至上万将士跨海进攻,在这个时代来看的确是天马行空的战术,任何人都不会想到敌人的进攻会来自海上。

    哪怕是林邑人,恐怕也很难,因为这其中的确有太多的难题没有办法解决。

    对于汉军来说,这一次不仅仅是挑战,甚至还是冒险。毕竟一旦船队出了什么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导致数千兵马全军覆没,朝廷几年来打造海军的心血付之一炬。

    作为监军,傅有资格也有义务监察确定军中策略的可行性,因此他必须要确定这样的战术到底有多少风险。

    “在今年夏天海上风浪大的时候,海军就已经利用快船和青龙大舰分别完成了横跨南洋、抵达林邑南部海域的行动。”对此,戚昕倒是信心十足,“所以跨海远征,海军有信心,只是针对到时候的海况,海军会对上船的人数严格控制,如果海上风浪大,海军将会携带不超过五千人,而如果海上风浪小,携带人数应该能超过八千人,乃至于万人。”

    罗毅也正色说道:“此次南征,陆师多选用南方子弟,水性好的也不在少数,而且大多数都已经上过船进行训练,之前从福州向南调动军队就是采用海运,便是让将士们提前适应和熟悉。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打算在这两天进行演练,暂定于朱崖。”

    朱崖,并不是一个令人陌生的地点,此处又称为琼崖,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对于每个来过岭南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这座悬浮在海外的大岛,甚至来往的船只也往往会选择这里作为避风港。

    不过自从汉代以到今日,朝廷,无论是曾经的大一统朝廷还是后来的南北朝偏安朝廷,都没有建立过对朱崖的完全统治,这里一直都游离于华夏文明之外。

    一来是因为朱崖这里的确没有什么已知的、足以吸引人们的地方,反而一座孤零零的岛屿,又远在天南,天气炎热,自然就不会吸引人们;二来江南朝廷的注意力一般都在北方或者在内斗上,自然不会关注这个远在天边的岛屿。

    相比之下,至少朱崖这里还有南北来往的船只,总比另外一个方向上的流求来得好,自从当初东吴的船队发现了流求之后,那一座岛屿仿佛再一次被遗忘在了大洋上。

    不过这些岛屿被遗忘的日子已经逐渐结束,极速扩张的大汉海军成为了占领并且控制这些岛屿的急先锋。在这个航海技术还远远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海上的岛屿不仅仅是补充资源的地方,更是可以躲避狂风大浪以及辨认方向和方位的好地方,因此海军联合工部,早早地就已经开始对这些岛屿的勘察。

    至于这背后有多少李荩忱的意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李荩忱很清楚“自古以来”的重要性,他当然不介意让海军带上石碑之类的,每个能露出海面的地方都立上一块。

    海军最中意的港口自然就有朱崖,朱崖这里的确有不少良港,再加上工部在朱崖发现了大量能够替代南海的玳瑁来制作镜片的水晶,更是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加重要起来。

    现在工部已经开始研究诸如千里眼这样的观测仪器,这些观测仪器并不只是为了能够在打仗的时候用,无论是地质勘测还是航海测量,都需要这些精密的仪器,普通的钢铁和木头显然无法胜任,可是李荩忱也不知道怎么烧出来的玻璃,尤其是透明的玻璃,因此他也很难起到指挥的作用。

    大汉工坊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烧出来了琉璃,但是充满气泡和杂色的琉璃终究不是玻璃,自然也就不能用于制作玻璃仪器,为了不让其余的技术等待玻璃技术的成熟,工部只能选择昂贵的玳瑁等替代品,现在有了水晶的出现,工部自然算是找到了一个相对方便简单一点儿的替代品,不过想要开采水晶以及最终把水晶用于器械生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了,本着不试一试怎么知道的态度,工部肯定不会轻易放弃。

    并且除了水晶之外,这座岛上也并非一无所有。

    随着海军的入驻,工部随之派遣勘探队,而朝廷的官员委派也紧跟在后面。不过现在这里的民众数量很少,当地的土著也就是后世的黎族人也已经存在于深山之中,现在还没有主动倾向于和这些“陌生人”进行接触。

    为了能够尽快掌控这座岛,李荩忱自然开始向这座岛上流放犯人,不管怎么说,后世英国人用的这个办法是个不错的选择,之前各个世家的旁系子弟族人,基本上都被流放到了朱崖。

    现在岭南也不是真正的荒蛮之地,在大汉政府的带领下,沿海一带的贸易港口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不说,内陆的蛮夷部落也开始走出大山、开垦田地,有大汉先进的农耕技术作为保障,可以帮助他们尽快的脱离现在甚至需要刀耕火种的局面。

    因此朱崖甚至之后被征服的林邑,才是李荩忱真正可以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

    有军队和犯人,朱崖也很快热闹起来,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犯人的身份敏感性以及军队的保密性需要,朱崖还处于半封闭的状态,选择此处作为抢滩登陆的演练所在,自然是最合适不过。

    “也好,给你们五天的时间再磨合磨合,”傅沉声说道,“按照陛下的旨意,这场战争必须要在冬天打响,争取在明年夏天之前结束,否则天气更加炎热之后,对将士们的士气将会是沉重的打击。注意,陛下所谓的结束,是整个林邑的国土上将不会再有任何的抵抗!”

    罗毅和戚昕同时拱手,此时的傅作为监军也是在代表李荩忱的意志。

    

第一五一四章 李询聚将() 
当番禺郡这里因为军队的云集而气氛逐渐紧张的时候,西侧的郁林郡,同样也被黑压压的军营所包围。

    虽然军事行动讲究的是保密性,但是这一次大汉调动十五万大军,怎么都不可能真的保密的,林邑人一向往来快捷,最擅长探查消息,肯定能够探听到什么风声的。

    郁林郡是中路汉军聚集的地方,也是此次大战的主帅李询的中军大帐所在。罗毅和杜齐作为左右两军的统帅,还是要最终服从于李询的命令的。

    看着正在操练的军队,李询深深吸了一口气。

    对于他来说,从当初的汉中战败被俘到今天的挂帅南征,人生当真好似大梦一场,当时的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今天。

    开疆拓土、讨伐蛮夷,这是任何一个将军都想要的功名,只要能够拿下这样的功名,就算是马革裹尸还又算得了什么?说不定在后世的史书上还能留下和伏波将军并肩的荣耀!

    秦代入岭南的赵佗、汉代入岭南的路博德,哪一个不是名留青史的名将?而现在大汉将第一次把华夏的版图继续向南拓展,这和当初赵佗等人的功劳岂不也是一样?

    人到了李询这个年纪,所想的已经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如何才能名传千古。

    很显然,李荩忱的安排完全满足了他这个需求,甚至算得上是正中下怀。

    因此李询当真称得上是斗志昂扬。

    “启禀将军,水师船只已经转运最后一批粮食到了,下一批粮食最早也应该是在半个月之后。”负责粮草的后勤将领一边抹着额头上的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